第一图书网

水孩子

金斯利 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5-1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作者:

金斯利  

页数:

199  

字数:

147000  

译者:

钟琪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一个春天的早晨,我们用早餐的时候,有人提醒我父亲,说家里三个大孩子都有他们的书了,可是,最小的弟弟还没有,他那时还不过四岁。
父亲听了并不答话,起身进了书房,把门锁上。经过一小时光景,他从书房里出来,手里拿的就是《水孩子》的第一章。
这本书整本写得就是这样迅速而且轻快……

作者简介

查尔斯·金斯利,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出生于德文郡的一个牧师家庭,在乡村中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乡村秀丽的风景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化作美妙而生动的文字。此外,乡村生活还培养了他终生对自然和地质的研究兴趣。他曾在英国皇家学院、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扫烟囱的小可怜第二章 水孩子汤姆第三章 水中生活第四章 海洋奇妙之旅第五章 和水孩子一起生活第六章 汤姆和艾莉第七章 去天外仙境第八章 又见到老板格利姆尾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水孩子 PDF格式下载



  很小的时候看的,剧情记不清了,但是我清楚得记得当时觉得很好看,因为小时候让我觉得好看的书真的少的可怜~~
  
  看了评论很多人说第一遍没看懂,但是我记得我当时看完没觉得不懂,只觉得好看,我想如果现在再让我读它,我会不会也看不懂了
  
  现在已经很难理解十年前自己的思维了,很多时候看从小孩视角出发的书,觉得很多地方很莫名其妙,就像前段时间看的《五岁时,我杀了我自己》,我第一遍真心没看懂,虽然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但是不知道那小孩的行为想表达什么。。。
  
  这书应该让小朋友在还看得懂的年龄快看看~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21岁,闲暇时拿着这本童话小说来读,总会给人一种淡淡的激情,一边随作者娓娓叙事,在文字中思路跳跃;一边思考关于小时候看童话的如饥似渴,对比今朝的麻木。一代人有着一代人的读书记忆,而一个年龄层也有着一个年龄层的品味情趣。可童话是写给年少者阅读,而执笔写就的却是长者。
   很多人,就像《哈利波特》小说的成人版包装所告诉我们的,即使我们已成年,于闲暇中仍会悄悄扯开童话的衣角,把自己的身心投进斑斓而忧喜参半的童话情结。 金斯利先生,孩子的父亲,作家。父亲这一角色,是他写作这部小说的原驱动力。当大点的孩子们都在津津乐道自己手中的故事集的时候,四岁的小儿子却找不到属于他看的童话。这位父亲走进书房,一个小时的走出,手中便拿出《水孩子》这部小说的第一章。
   因为是给四岁的孩子看的读物,我便特别注意作者的表现技巧了。生动而有趣,寓教于乐的方式也不可或缺。又因为小孩专注力差,尽管面对的是童话,因而还要在叙述上让小孩子也参与进来。譬如,当故事发生一个起伏,作者面会问他的小读者,唉,这时候出现什么情况,汤姆该怎么办了。 所以我看这本书的时候,自然已不能为作者的叙事感染了,而专注故事本身了。譬如诗话的语言,精巧的故事安排。可是,我们读童话真的就是想知道这些吗?
   我想起以前我所接触的几本童话,那时家庭拮据,物质的粮食是比精神的粮食重要的,姐姐从她同学那里借的一本《怪老头》(或许,琼瑶的小说使姐姐的同学忘记该要回这本童话书,我便又数次的愉悦阅读),孙幼军先生所著。童话中的怪老头总有千奇百怪的奇妙事物,就像机器猫的百宝箱,给故事中的主人翁一系列另类人生体验,引人入胜。 不过,一到长大,再来看童话,你已找不到先前的那种刺激,如饮醴酪的阅读体验了。譬如,你再来看早期奥特曼,你会发现那高楼,那怪兽做的都是如此荒谬可笑。可反思幼时,你的记忆中,却是被这种低劣的制作,蒙混的心情起伏,感慨不已,边看边会做出左手支起右手成90°角的,奥特曼的代表动作。
   再来看童话,你真的发现自己已长大很多了,以前被童话赋予的善与真诚,也在社会的浸淫之下,斑驳脱落。时间是一道灰墙,心灵的窗,跌落在灰色的记忆里。我们仍会去找寻童话的影子,成人童话概念的提出,为看童话演绎另一种模式。从这一思路来看,越来愈多的幼稚化叙事的作品的涌现,是否是积极相应童话的复归了。当然这只是我的笑谈。 我不由想起高尔基《童年》里的一句话: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该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的确,在成长的道路上,童话永远是我们灰墙上的常春藤,那是生命阅读起点的原色,那也是包含我们青春年少的记忆。
   说了很多离这本小说很远的话,真的,我们都可以去看看童话,包括这本《水孩子》,看看有没有属于你自己的童年记忆~~~
  
  


  大概五六岁时看的。
  印象最深的是那句在童话里,除了公主和王子,其他人是不结婚的。
  便说尽了世间的童话。
  有些人因无知犯下的罪,仍要赎清。
  仙女有很多面孔。
  其实小孩子好像看不太懂这个故事。
  成年之后再看才明白其中深意。


  第一次看没看懂,跟传统童话们的结局不大一样,公主没跟王子结婚,甚至连个王子也没有。那个阻止师傅打自己孩子的女人,那个奖励孩子的善婆婆,那个惩罚孩子的恶婆婆,到最后的海婆婆,到底都是谁,到底是不是一个人?第一次看完之后满心疑惑。
  
  这本书肯定需要长大之后再读一次,再读几次。


   这是一个给4岁孩子讲的故事。尽管环境尽不相似,而且看着看着总会有定性思维想去批判一下里面出现的作者的某些局限思想。在看到一些有明显说教性的段落时,另一个自己忍不住又要跳出来激动地指手画脚:不要把小孩当弱智看!!但这样看下去的话,本来纯真干净的童话就被我阐释成一篇讽刺小说了。我尽量遏制自己那些又硬又臭的主观想法,平心静气地看完了这篇童话。总觉得看完了,有些黯然神伤。
   孩子喜爱的东西多简单,有伴玩,有糖吃,便可无忧无虑了。不过,作者不像个理想主义者,他给水孩子汤姆出了个难题:要想见到爱丽,必须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于是,他破费笔墨地让汤姆进行了一场冒险之旅,去帮组自己曾憎恶害怕的葛林(他扫烟囱时的BOSs是也)。看到这,我不能不感到这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暗示。长大不就是意味着要做不喜欢的事,要去承担责任么?*(说起来,作者如此温柔委婉地转达了这个道理,全然没有那种教育者的说教式可憎面孔。百多年前人家就这么深谙儿童教育之道,而现在人们在这方面却有退化之势!)不过,这段旅程最多也只能说相对于平淡快乐的生活多了些冒险的乐趣,它只是孩子游戏的一部分吧。
   那些水孩子,在人世(书中完全没这种说法,是我自己理解的)时经历的大多是不平、虐待之类的,生活悲惨。来到了水下则是另一个世界,他们变得清洁,善良,快乐。拿他们与人世间的凡人相比,尽管笨(我看的版本是周煦良先生翻译的,“蠢”一带着贬义的词常常出现在梦幻如水的文段中,总觉得扎眼。我想原文此词可能是foolish吧,翻译成“笨”的话更有种傻傻憨憨的可爱感觉,更适合形容那些水孩子。),但这种笨又是相对什么而言?缺乏逻辑思维?没有推理能力?还是不够精明,不谙世事?
   水孩子是那么美妙的一种存在。若是小时候的我肯定也会是无比向往他们的生活吧。可现在的我,稍稍接触了这个世界的一些善于恶的我,明白了,要成为一个水孩子,就必须离开现在的世界。而这个世界虽然那么肮脏,但却有种种我无法舍弃的羁绊。我想要清洁,可也不想彻底地断绝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就算是布满灰尘的房间,日久也会生情。至少,还会在云开日出的天气里,培养出欣赏灰尘在阳光中跳舞的美感。我愿意接受那些不美好的。它们的存在让人痛苦,可没有它们的磨炼生活就会无精打采地生长,缺少拼搏的激情了。所以,水孩子还是童话,我喜欢她,可我也喜欢在水孩子之外的世界里活着的感觉。


  幽默诙谐的笔调和生动奇特的想象令大家读来丝毫也不冰冷生硬,而是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作品寄托了作者对自己的孩子和所有孩子的希望:爱清洁,行善事,勇敢正直,健康成长,成为博闻广识、心胸开阔的人。


   小的时候我没有读懂这本书。只觉得很神奇,怎么水中有那么多孩子呢,怎么他最后就跟那个漂亮的女孩子在一起了呢。
   长大了以后重新读,好像还是懵懵懂懂的。但是却是一直没有忘记过这个故事,十几年间。
   也许因为小时候比较安静,总是一个人静静地看书,无法明白为什么一个小孩子总要恶作剧吧,所以小时候总觉得,他被仙女惩罚也是应该的。现在想来其实还是我比较可怜一点,只能与书为伴,没有快乐热闹的童年。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想,我一定会选择做一个坏孩子,被大人惩罚,甚至变成水孩子也行,因为,经历了惩罚与苦难,将会成长地更为迅速与健康。
   水底的那些孩子,也许有一天,我真的能见到你们。


    这本书里,给了家长以及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最大的鼓舞和精神。
    《水孩子》中,讲的并不是那种非常善良,讲礼貌的好孩子。只是讲的一个孤儿。
    这个孩子,是个从小就失去双亲的小孩子。也是一个脏小孩。他叫汤姆。
    每天他都不洗脸,甚至是永远不洗脸。有一次,他遇见了一个非常干净的小孩。她是贵族人的孩子艾莉。当他在照镜子时,才发现自己多么的脏!可是,艾莉醒来了,她发现了自己身边有一个很脏的人,她认为汤姆是小偷,于是,她害怕极了,像孔雀一般的尖叫。保姆立即赶来。……于是,汤姆被误会为是小偷。于是汤姆纷纷逃离。
    他走到了许多人都没有走到过的地方。遇见了一位慈祥的老奶奶……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很小,印象中情节和设定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可我就是觉得这个故事很好看,我觉得自己似乎有点看不懂,但一定是本好书。
  
  有一个情节我记得很清楚,因为这个情节我觉得写的不好,不明白为什么——水孩子和她终于相见了,他们俩站在那里望着对方,一动不动的望着对方,七年过去了……
  
  虽然是小孩子我也知道,两个儿时的好友历经苦难终于碰见了,怎么能站着不动呐?他们都长大了,会爱上对方,那就更不应该不动了,还居然一下就过去七年,太夸张了吧?~~~
  
  呵呵,长大了就明白了,因此更加喜欢这本书了。
  
  对于热恋的情侣来说,在一起,看看对方,拥抱着对方,听对方的心跳……这样静静的呆一会儿,就会发现转眼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呢。呵呵。
  
  爱情,真美好。


  初看水孩子并不喜欢。
  这是一本父亲写给儿子的书,父亲对教育儿子所秉持的理念和说教,我并不感兴趣。
  看到后来,觉得这其实是一部成长小说。一个有很多坏毛病的男孩子,怎么通过自觉、自愿的努力而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也许,这样一本书是每个爸爸妈妈愿意买给孩子看的吧。也许,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应该有这样的书来引导我们、影响我们“努力学习做一个好孩子”。
  然而我只能说,我现在,已经过了那个年纪。也许,以后我会考虑把这本书留给我的儿子看——如果他的确是一个品性不坏,但是也有许多坏习惯的孩子,就像汤姆那样。


  http://yn99.363.net/mingpian1a.htm
  
  http://www.white-collar.net/child/fairy_tale/003.htm
  http://www.pc36.com/book/e/
  
  阅读地址 并还有很多其他著名童话 


  水孩子是一个不错的童话书,前两天当当网搞特价,就买来看了,书挺薄,故事比较简单。
  
  
  书中主要主人公:汤姆(开始脏乎乎、贪念重,后来成为可爱水孩子) 、格里姆(汤姆的坏老板,当然坏人有怀报)
  
  书的主要内容有几点:
  
  1、学会自己处理事情,自己承受后果。水孩子汤姆表现好了就能得到福报夫人的拥抱,做错了事情会遭到“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夫人的惩罚。
  2、自己经历一切: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男子汉,就必须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他必须像每一个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一样,完全靠自己在外面闯。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鼻子闻,自己睡自己做的床,自己玩火就烫痛自己的手指头……
  3、你必须做你不喜欢的事,帮助你不喜欢的人。找出自己心中的“格里姆”,消除怨恨,宽容他人。
  
   如汤姆,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不喜欢的人,也就是你的“格里姆”,如果能勇敢的面对他,找出怨恨的根源,用自己的善心和勇气打败他,也就做到了人性之中最难的那部分:消除怨恨,宽容他人。
  
   以德报怨,善莫大焉
  
  
  moson
  www.dajiahuo.com


  从总被自己老板欺负的扫烟囱的小可怜,到水孩子,汤姆一直都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小孩子未必时刻都是天使。对于石珊瑚,海葵,海螃蟹而言,汤姆简直是个小恶魔,因为他总对他们干坏事。不幸的际遇,很容易让孩子沾染上不好的习气,也不能全怪他。其他水孩子警告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夫人来了要受到惩罚的,他也不在意。当然,做了好事,福报夫人就来奖赏他了。在两位夫人共同的努力下,汤姆很快成长起来了。福报夫人最后交给了他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去不想去的地方,做不想做的事,帮助不想帮助的人,这个人就是总打骂他的老板格利姆。水孩子完成了这个任务后,终于成为了一个小小男子汉。


  不知道是自己变弱了,还是小孩子都很强,初看的时候觉得小孩子真的看的懂吗?这无疑是一本教人向善的书。吸引人的还有水里面的各种生物。绅士般照顾妻子的鲑鱼,懒散的大翻车鱼,固执的大龙虾,怎么还没人给它拍一部动画?将近一个小时想寻找书里提到的画着美人鱼的《嘉于蒂的胜利》,但是没有找到。金斯利,一个十九世纪的作家笔下的英国孩子生活,部分地和我经历的相似,无尽的考试,生产商生产出来的添加了有害化学物质的小零食。看到后来,觉得这确实还是写给小孩子的书,充满想象力,而对于成年人来说,漏洞太多了。


  我们都曾经是这样一个百厌的孩子,做各种各样讨厌的事情,使各种各样的坏,直到有一天自己也讨厌起自己来。
  
  可惜的是,我们的生活,不会再遇到这样一个水世界,让我从心开始变得纯净而透明。不想那些王子和公主,不想那些妖怪和巫婆,我不要童话里的美好婚姻,我不要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我只想,在透明的水底,看天。帮助我不喜欢过的人。然后,体会快乐。


虽是如此,毕竟是大人写的小说,但是也是部很惊奇的小说~~
”最高安全感莫过于无人知你“,呵呵,不过有时最安全的也是最危险的。
爱思考爱数学爱逻辑+ 唯心美+简单,很像我啊,所以,关注了+1


是啊,所以我觉得这类作者很厉害,要用小朋友的思维去写真的很难~


唯心,因为我是意识流,爱感觉。。。。


亚里士多德那一代人,很喜欢散步的时候谈天说地,所以总会挂上逍遥派的美名,不过他们有个特点就是爱想当然,不爱像是一个喜欢实践的人,而是一个喜欢辩驳的人,所以我会认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句话也只是在他与人交谈的时候随口冒出来的,只是后人把他的每句话都当成圣言而使得对于中国这种受西方文化不是很深的地方他的名声会差,当然更多是因为我们以前的教科书原因。但他却是我很喜欢的一种人,一种很有想法很主观的人。
我想说的是,自己自我认为的唯心,就是那种总是会有一套自我很强烈的逻辑,很喜欢想当然说事情,爱凭自我意识,凭自我感觉,主观意识强。当然,对我会外加对一种说不清楚朦胧的东西甚至是感情特别有感触。
突然想起一部很喜欢的电影《感谢你抽烟》,并想起里边的一个词语bullshit,为什么会想说上边的话,想有所辩解,不过想想,或许和你所认为的唯心有所出入。


的确和我所指的唯心不一样,不过这种意识上的东西大概每人的理解都有所差别吧~
我说的唯心,就好象你的意识和思维构成了你的主观世界,而你的主观世界就是你个人对客观大世界的认知。简短得说就是你的意识很多时候可以改变[你的世界]。这里要强调一下是你个人所认识到的世界。不过大世界肯定是客观存在的,我并不是完全的唯心者。我相信存在即被感知。就比如你没吃过也没听过巧克力,虽然巧克力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你的世界里并不存在。
。。。
远不只这一点,但写起来太多了。
总之,我觉得唯物和唯心同时存在,没有课本上说的那么绝对。大世界客观小世界主观,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写的有些乱。


我看懂了,我就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而且,很想这样,自己认为不重要的东西会不去管他,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会一根筋的想去追求,我的世界里有些“巧克力”会没有,但是并不代表我是格格不入的单体,相反而是分工互补型的,更重要的是互相认可互相欣赏的彼此,想起一部很喜欢的电影,《偷天换日》,专门策划偷东西的,一个电脑天才,一个爆破专家,一个密码专家,一个车手,当然还有一个军师。也像我玩的游戏dota,一个辅助买眼,一个游走酱油,一个团队控制,一个中单solo,一个后期hero。这就是一个团队应有的东西,总希望这样子的。而且是容易受这些有意思你欣赏认可的人影响,因为你会被他们说服的,他们对一种东西的热衷热情总会影响到你的。
想到这些就不要太在乎神马是唯心神马是唯物,教条的语言总是很让人讨厌的东西。或许自己是一个很主观的人,但是是会被人给说服的,当然越到后边说服你的人越来越少,越到后边被你说服的人却是越来越多,不过很多种类的巧克力摆在你面前,你就得很理智很主观的有所选择有所博弈,术业必需得专攻,你需得选出真正独树一帜擅长的方向,这才是最终最好的目的,并且和别人的巧克力相辅相成。


人与人之间才会有发现,”唯心“相对意义上就是要很理智的对待自己,别人拥有你不知道的巧克力,但是却是不能嫉妒的,你也有他们不知道的巧克力,而当他们要把他们的巧克力传授给你,你却是不可一味的接受,除非他们用他们的热情及能力说服你,想想这里的这些老师,他们却是没有能力说服到我,以至于自己走了很长一条弯路,犯过很多错误。没想到会想这么多。


你好像没明白我说的,不过这种抽象的东西除非有同样的想法,不然的确不易太理解。
你说的应该是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和自我认知。
不过唯心和唯物应该是属于哲学的范畴,简单得说就是意识和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唯心主义觉得意识先于物质,唯物觉得物质是客观存在不以意识为改变的。课本上说辩证唯物最为正确,不过我认为物质是先于意识,但是也可以被意识改变的。。。这如果要展开我得写论文了亲。。
其实我不应该拿巧克力做例子,早知道说萨拉咪,我说的巧克力是指这世界上你不知道但是存在的东西,你的巧克力好像是指个人所拥有的东西。
我个人说明上说的(我明白唯物的正确性,但对唯心主义更有共鸣),其实是只是想表达(我觉得精神世界比物质世界重要),不是对世界本原的看法,扩展过头了我。。。


其实我明白你原文中的巧克力是什么意思,我特点是你提到我理解赞同的东西我是不会重复在说的,所以我说出来的都是重新想到延伸的,甚至不外乎是理清写给自己的。所以我是在你认为的巧克力基础上多加了一个东西,“发现”,所有东西都是往这词说过去的。
你所认为的”巧克力“是很客观的东西,甚至人所不能及的,但是人所不能及的我个人主观上是不会浪费时间的,如后文提到的物理公理及宇宙爆炸是目前不能及的。我一直认为哲学的东西要有一个限度,不能散开阔论,那是没意义的,有一个角度是得从人出发及实际意义出发,一个脑袋不够想所以才能有一群人共同发现,直到人所能及。物质确是客观存在,这东西我们都学过,让你误解我说的巧克力会成为个人所拥有的东西,我说的巧克力是指每个人对客观世界不同的发现成果,出发点是人,个人,这样才会引申到我说的互补及欣赏及术业专攻。
客观世界的庞大坚深毋庸置疑,物理学家总会想着要用一个公理去解释一切,若是让我研究这个公理我会果断放弃,人的能力有所缺陷,一辈子的牺牲我是做不到的。物质和意识人们为什么总喜欢把这两个词拿来比喻,以及你所认为的”意识会改变物质“也总会找到这句话的试用范畴,因为你出发点也都在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要告诫你要多分谨慎思考不能桎梏进某个的死角,及再聪明一点想出更多很有意思别人想不到的点子,所以从来不想看那些大凡理论而或许会选择看哲学史,如我说很喜欢亚里士多德那样的人,甚至认识论的先驱者笛卡尔。因为这些人或许会提到那么几个空泛的名词,但是更有意义的东西非哲学本身,真正看得让你兴奋的东西是这些人的故事和他们的点子,那些别人不曾想过的好想法,如“我思故我在”。
所以,到头来所有的东西都是每个人自己的价值观,亚里士多德他们也是,他们有一整套自己的逻辑,所以对哲学的东西是有所偏见的,点到即止,知道那么一回事就行,当学科研究是不干的事情,有意思的还是你的思考能不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你和人一起散步交谈的时候是不是有能力能说服他。
所以你可以把上边当作bullshit,因为我都是在辩解,说服及交谈才是很有意思的,不用管那么多了。还有一部电影《感谢你抽烟》,讲大家都知道抽烟是有害的,但是主角的尴尬职业就是bullshit说服别人抽烟。


你学什么专业的,几岁了~~


是不是太冒昧了,该是女的吧 ,- -。。。。


我学经济的,应该和你差不多大


- -,我很老了,外表看不出来,不过不重要,我学IT+数学,其实原专业是人工智能(我就是被这霸气的名字给骗了),以后有什么想交流的就直接写在这里了。。。


OK,树洞。
我看出来你是学数学的。。。。


否,都是自己找的资源,我不是学数学的,本来都不打算学,只是后来觉悟了~~


你不是学IT和数学嘛。。。


- - 哦,我在看犬夜叉,高中时候看的。。。


思維要不要怎麽跳躍。。。


呵呵,被发现了


只是比较开心,听到主题曲都会很怀念。


就像我聽到多拉一樣。。。


啊 看来我们的童年很相似啊
我当年看的时候 是一个很厚的童话合集 里面这个故事我很害怕看 总有种说不出来的惆怅 当然 当年还不懂“惆怅” 只是觉得不舒服。
那个情节 和女孩对望了7年 当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长大以后再看 有种被大锤砸的感觉 因为 这时候 我已经懂得了爱情


可惜我到现在仍旧没有懂。。。


有一天,当你和相爱的人对视,会发现对方就是全世界,周围的一切,包括时间,都变得无足轻重。
会有的 会有这一天的


不过这样的情景与心情我梦到过


我也很喜欢这个故事……
有那种很穷苦的孩子,终于得到了慰藉的感觉
我记得还有烟囱里面的什么事,记得不清楚了


水孩子从烟囱里爬进那个金发女孩子的房间 她的床单是白的 被子是白的 皮肤是白的 头发金黄的铺开在枕头上 她那么白 可从烟囱里下来的他却是全身黢黑……


爱情很美好
童年也很美好。


小时候看得就很喜欢,因为说到了各种海洋生物


其实这么久了,我还是没有看懂,却是牢牢记住了这个故事


很小很小的时候看的
远得都忘记了情节了
不过依旧记得
在一个冬天的温暖午后
我抱着这本书,一直看到夕阳西下


大约七年前读过这本书 那个时候还是想象力满满的小孩子
    印象里我一直不觉得这是个很好玩的故事
    虽然这是个值得读的好故事
    但终究它是个故事
    而且是个很难一口气看到底的故事
    之所以现在还能快乐地回忆它
    那是因为
    我事先把在这本书没有漏洞的时候读完了它
    或者说,我在我人生还没有漏洞之前 读完了它
    正如PIANO所说
    这是只写给小孩子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