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理学的故事

墨顿·亨特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作者:

墨顿·亨特  

页数:

846  

译者:

李斯 等  

Tag标签:

无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越来越多地关心自己的生活,开始更多地将目光投向自己,投向“人”。因此,对了解人的心理普遍地产生了兴趣,渴望认识心理学。然而,他们最先感到困惑又希望了解的问题总是:心理学是怎样一门科学,它都进行什么样的研究?心理学家能够洞悉人类内心秘密吗?等等。  事实上,心理学并不神秘,它与我们的生活是非常贴近的。例如,了解心理活动规律,通过咨询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心理困扰;作为一种评估手段,心理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人员招聘和选拔;为提高广告或教学的效果,也需要利用一些有关的心理活动规律,总之,在现实生活的诸多方面,心理学都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当然,这并不是心理学的全部,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所包含的内容远非仅此。从古希腊学者对心理学思想的奠基,到今日的科学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四处蔓延,不只显示了广泛的应用价值,在理论上更是不断地深入发展,在破除迷信揭示脑的奥秘,给心理活动以科学解说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心理学不仅研究人类行为,而且也研究动物行为;不仅研究外在行为表现,也探索内部神经机制,不仅注重个体行为,而且也研究社会生活心理学涉及面广,内容深奥复杂,致使一般人认为心理学比较神秘。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长期以来心理学吸引着千万学子对之孜孜不倦地探求。  近年来,大学的心理专业迅猛增加,成立了很多心理学系,或者心理学院,培养出了众多的心理学专业人才;心理学为社会服务的领域日益宽广,与心理学有关的书籍也明显地大量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心理学知识。可以说在心理学为大众提供更多服务的同时,也对它自身的普及起到了推广作用。尽管如此,相对于社会需求,心理学的推广和普及工作还有待深化,在图书出版方面,很多出版社正在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心理学的故事》,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它决不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学基础教材。它向我们清晰地勾勒了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展示了心理学各个领域的主要研究者和研究内容及结论,并对每个学科分支进行了阐述与评价,同时它还引领读者去思考心理学与一般自然科学的不同之处。但该书具有明显的优点与特色,它既能作为一本心理学的基础读物,又增添了很多的“故事 ”,用语风趣幽默,读起来轻松活泼,使读者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毫不枯燥地领会心理学的风貌,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由于该书可以带领读者对心理学进行一些哲学思考,因此可以使心理学爱好者对这门学科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即使对于很多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讲,阅读此书一方面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心理学发展的背景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深刻地领悟心理学的内涵,总之,该书既适合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同时也会使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获益匪浅。  我们应该感谢墨顿·亨特先生,他作为科技作家和专业心理学家,将两方面的专长加以结合,为我们带来了《心理学的故事》这样一部通俗易懂、内容详实、严谨而又活泼的心理学科普读物。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使更多的人认识心理学,了解心理学家,体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深刻感受原作者描绘的这个神奇世界,提高对心理学的科学认识,促进心理学更快更好发展。最后我们也要感谢海南出版社,将本书介绍给中国读者,在心理学的推广和普及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3年12月

内容概要

本书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讲述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们都是思想领域中的探索者——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斯宾诺莎、梅斯梅尔、巴甫洛夫、弗洛伊德、威廉·詹姆斯、皮亚杰、斯金纳——这里列举的有孤独的修行者、耽于声色犬马者、狂热的神秘主义者以及理智的唯实论者,他们认为人类可以检视、理解,这一点最终指导或控制了他们的思想进程、情绪和行为结果,使他们成了另一类人——心理分析者。

作者简介

  墨顿·亨特 科技作家、专业心理学家。在此之前出版的17部作品,为人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其中包括《宇宙间》、《可怜的动物》、《痛击》等。另有百余篇短文,现居住在纽约汉普顿。

书籍目录

第一卷 前科学心理学
第一章 猜想者
第二章 学者们
第三章 原型心理学家
第二卷 新科学的奠基人
第四章 物理主义者
第五章 捷足先登:冯特
第六章 无心插柳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
第七章 灵魂深处的探索者:西格蒙·弗洛伊德
第八章 测量者
第九章 行为主义者
第十章 格式塔心理学家
第三卷 开路先锋及行家里手
简介: 心理学的裂变
第十一章 性格心理学
第十二章 发展心理学家
第十三章 社会心理学家
第十四章 知觉心理学家
第十五章 动机及情绪心理学家
第十六章 认知心理学家
第十七章 心理治疗师
第十八章 心理学的利用及误用
第十九章 今日心理学

章节摘录

  “弗洛伊德的本色”    在心理学的年鉴上,没有任何哪位人物会像西格蒙·弗洛伊德这样倍受吹捧而又惨遭低毁,既被目为伟大的科学家、学派领袖,又被斥责为搞假科学的骗子。他的崇拜者和批评家都一致认为,他对心理学的影响,对心理治疗的影响,对西方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的影响,比科学史上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而在其他人看来,他们似乎是在谈论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知识体系。  社会学家和弗洛伊德研究学者菲力普·里夫1959年说,“这个人的伟大之处不容置疑,这使他的思想更加伟大”,而他的写作“也许是20世纪汇成著作的、最重要的思想体系”。可是,几年之后,一位著名的学者和人文学教授艾里克·海勒却在《时报》文艺副刊中说,弗洛伊德是我们这个时代吹捧太过的人物之一;诺贝尔桂冠的彼德·梅达沃爵士称心理分析理论为“本世纪最惊人的知识欺诈”。政治科学家保尔·娄森认为,弗洛伊德“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神学家保尔·蒂利希认为他是“所有深层心理学家当中最有深度的一位”。可一位英国学者索顿却收集了一些证据,这些证据,按她自己的意见,是可以证明“(弗洛伊德的)重要的假说,即‘深层意识’不存在,他的理论毫无根据而且荒唐可笑”,说他是在可卡因的毒力影响下编制出这些理论的,说他是“一个虚伪而且没有信仰的预言家”。  弗洛伊德的崇拜者,包括他最近的传记作者,历史学者彼德·盖依在内,都把他看成是一个大无畏的人,是真理的勇敢卫士。恶意毁谤他的人却视他为精神病患者和野心勃勃的人,企图通过发表耸人听闻的理论哗众取宠。不过,出语不凡的一位学者杰弗里·梅森却宣称,弗洛伊德实际上还有重要的发现没有照直说出来,因为那会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损害,这个发现即是,精神病是一个成人(通常是父亲)对孩子进行性虐待造成的后果。  大部分心理学史学家都把一长串有影响的发现归功于弗洛伊德,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原动无意识的发现。可是,科学史学家弗兰克·索罗维曾颇有见地地评论说,弗洛伊德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已经存在于神经学和生物学当中的一些思想的“创造性的转述”,而学者亨利·埃伦伯格也颇费心思地提出,弗洛伊德对原动无意识的发现,只不过是把他的前辈或者同时代人早已提出来的一些流传中的思想明确化了,并给它们一个清晰的外型而已。  弗洛伊德对自己的看法,他的大多数传记作者也是这样看的,既他自己是一位局外人——一位在反问米特的维也纳被隔离开来的犹太人——勇敢无畏地与保守医学作斗争,希望他的发现能造福人道精神。贬低他的人却说,他在夸大自己周围的反问族氛围,企图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位勇敢战斗的英雄,而且,无论怎么说,他的许多思想皆来自他的朋友威尔汉姆·弗莱亚斯,可他却全部据为已有。  这么多正反不一的意见,我们该采用哪一说呢?  可是,再一看,我们对一个本身就是一串矛盾的人说些什么呢?他关于人性的理论异常激烈,他还是一位强硬的无神论者,除了他的早年以外,他在政治上是一位保守派。他在性欲问题上采取了极为自由的学术态度可在自己又是一位礼仪的模范和采取性节制态度的人。他宣称自己通过有名的自我精神分析解除了精神烦恼,可他一辈子都在遭受某类精神症状的痛苦,其中包括偏头疼,尿道及大肠问题,对电话几乎病态的讨厌,在极度紧张的个人压抑时经常有晕倒的倾向,还有对雪茄几乎病态的着迷。(他一天抽20支,哪怕是上腭因此而得了癌之后还停不下来。)他不喜欢维也纳,从未参加到当地很随便的喝咖啡的人群里去,可又下不了决心离开这个地方去找另一个更合适的地方,直到1938年纳粹占领了奥地利之后才搬到伦敦去。  有时候,他是个不顾一切的自我中心者,他把自己比作哥白尼和达尔文,而且还对一位称赞他的晚期作品的人说:“这是我最差的一本书,是一位老人写的书。真正的弗洛伊德是位了不起的人。”另外一些时候,他又像是极其谦逊,在他的晚年,在“一份自传性研究”中,他写道:  那么,回过头来,看看我这一辈子所做的些杂碎工作,我可以说,我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将来,某些东西会从中诞生出来,不过,我自己还不能够说这东西是大是小。然而,我可以表达一个希望,即我打开了一条通道,沿着这个通道,我们的知识会有长足的进步。  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周围有很多忠实的信徒,可是,他与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和追随者进行了好多年的争斗。他在古稀之年还悲哀地写道:  许多人的爱我不能够指望。我并没有逗他们高兴,没有为他们提供舒适的生活,也没有给他们以熏陶。这些也不是我的本意所在,我只想去探索,解开一些谜团,揭开一部分真理。  在照片中,弗洛伊德总是一脸严肃,表情沉重——穿戴无可挑剔,发式整齐,肃穆而不苟言笑——然而,他自己的作品,还有了解他的那些人写的回忆文章里都证明,他是一个极为机智的人,他喜欢讲一些好笑的故事,把一种心理学观点带进故事里。这里有一个例子,是从他对幽默的研究《玩笑与无意识的关系》中选出来的:  如果(一位医生)问一个年轻病人,说他是否与手淫有关系,答案一定是:“O,na,nie!”(德语:“呵,不,从没有”——可是,在德语中,Onanie的意思就是“手淫。”)  还有一个长一点的幽默故事,弗洛伊德很喜欢讲,讲得也不错:  沙中(犹太媒人)站在他推荐的姑娘一边,替她平息那年轻男子的不满。“我不在乎岳母如何,”后者说,“她是个不逗人喜欢的蠢人。”  ——“可是,不管怎么说,你并不是要去娶岳母,你想要的是她女儿。”  ——“是啊,可她也不太年轻了,而且她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美人。”  ——“没有关系。如果她既不年轻,也不美,那她正好就是对您忠实的那一类。”  ——“而且她也没有多少钱。”  ——“谁在谈钱的话?那你是不是要跟钱结婚?你要娶的毕竞是个老婆啊。”  ——“可她的腰也驼了。”  ——“哎呀,你到底想要什么?她连一点缺点都不能有吗?”  很明显,弗洛伊德的本色最起码来说也算不上简单。可是,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吧。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国外媒体评论  与传统的哲学、字宙学、发现者的故事不同,《心理学的故事》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它讲述了在2500年漫长的岁月中,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对人类思维和行为奥秘的探求。    我们应该感谢墨顿·享特先生,他作为科技作家和专业心理学家,将两方面的专长加以结合,为我们带来了《心理学的故事》这样一部通欲易懂、内容翔实、严谨而又活泼的心理学科普读物。  ——张厚粲  易懂却不肤浅;主题严肃却不晦涩;语言流畅优美;给人以心灵的启迪。  ——《纽约人》  引人入胜的故事;影响深远的书籍。  ——《星期六评论》  他的探索是前所未有的,迄今为止无人能望其项背。  ——《芝加哥报》  科普读物中的上乘之作。  ——《图书馆邮报》


编辑推荐

  与传统的哲学、字宙学、发现者的故事不同,《心理学的故事》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它讲述了在2500年漫长的岁月中,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对人类思维和行为奥秘的探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心理学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从心理学大师的一生中读到很多知识。如心理学创始人冯特:“有关冯特最令人吃惊的一件事是,这孩子怎会长成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在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他看上去完全不像个会有半点出息的人,没有动力,也缺乏那份才气,更不用说会成为科学界和高等教育界一位杰出的巨人。事实上,他看上去直冒傻气。”
  如威廉詹姆斯:“有天晚上,我在夜色中去一家成衣店买一件衣服,突然间,一阵可怕的恐惧感没有预先的警告就袭击了我,就像从黑暗中冒出来的一样。这恐惧感就是对自己的存在的害怕。同时,在我脑海里出现了一个癫痫病人的形象,我以前在疯人院里曾看见过他,一位长着一头黑发的青年人,皮肤发绿,完全是个傻子,整天坐在凳子上,或者坐在墙上的架板上,双腿抱膝坐在那里。这形象就是我本人,我心里在想。我害怕得发起科来。这之后,宇宙对我的意义完全改变了。我每天早晨醒来时,胃底会有非常可怕的恐惧感,一种我以前从不知道的人生朝露感。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体验过了。”
  如精神动力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如发展心理学的鼻祖皮亚杰,如苏格拉底,如柏拉图,如亚里士多德,……可以得到很多关于人生关于追求关于命运的东西。这些是纯看书而无法得到的东西。从他们的人生与性格中,也可以更加深度的理解他们的学说。
  而且通过这本书,可以从历史上从纵向了解心理学的缘起和演变,更加了解心理学的一些理念之间的关联。
  如果你学心理学,看这本书非常有必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