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
2009年8月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香红
283
无
在四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我最急切的愿望是借媒体一角,说出32年前参加唐山抗震和后来长时间采访研究积累的可用心得。我首先选择了南方都市报和财经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地震发生半年后,南都又邀我到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并刊出演讲稿《汶川地震与地震预警初探》。南都是这样的一个制高点:在激荡的社会转型岁月,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之时,在公众的权利蒙受侵害、同胞的生命陷于险境的危机关口,它具有清醒的头脑和开阔的视野,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广泛的影响力。一年前,南都用地震报道和评论证明了自己。一年后,他们用以证明自己的,是对灾难报道极其严肃甚或苛刻的“复盘”。阅读此书,让我想起担任军事记者时读过的战役史——那种鲜血换来的感悟。本书字里行间,浸着深深爱意。南都尊重她的将士慷慨出征的每一段经历(有的甚至用小时和分钟计算),尊重他们的无畏、智慧、功绩,也尊重他们的困惑、失算、痛楚和无奈。正是依凭这些最为宝贵的亲历资料,本书对灾难报道理念和实战策略的梳理,有特殊的质地和分量。阅读《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南方都市报汶川地震报道全纪录》,令我想起百年前《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的名言:“傲骨虚心真力量,热肠冷眼大慈悲”。南都史上,壮语傲骨历历在目。而在这本书里,我看到谦卑,看到以专业主义精神直面自身的力量。中国媒体如何在这次经验中走向成熟?本书有此一问。请允我呼应南都的自我逼视,发表片段感言。
他们记录了一场旷世之灾,他们同时又是被记录者。本书通过双重记录,不仅还原了一张报纸的内部运作,而且开辟了传媒认知的有效途径。这里有专业水准。这里有职业精神。这里有媒体良心。
南香红 南方都市报首席研究员。从事新闻采编工作二十多年。曾任《新疆日报》记者、《南方周末》高级记者。发表新闻作品几百万字,尤其以特稿写作见长。著有长篇调查报道《王选的八年抗战》。
序言 让“人”字隐约成型钱钢自序 寻找中国灾难报道中的媒体方位第—章 巨灾时代与媒体考验 第一节 灾难与灾难新闻 第二节 灾难新闻与中国媒体 第三节 媒体是灾难炼成的第二章 灾难突发反应与判断 第一节 南都突发新闻反应系统 第二节 南都速度 第三节 南都理念与未来考验——与南都执行总编辑庄慎之的对话 附:应急操作守则第三章 “战时”指挥系统 第一节 指挥跟上记者的脚步 第二节 假如可以重来一次——一线总指挥得失谈 附:实战操作守则第四章 记者在现场 第一节 灾难召唤,记者突进灾区 第二节 灾难太大,记者像困兽 附:现场操作守则第五章 记者孤军如何奋战 第一节 现场:快速突破靠近 第二节 采访:别慌倾听观察 第三节 安全:前进的时候找好退路第六章 新闻伦理之惑 第一节 灾难震撼记者 第二节 先发报道还是先救人? 附:心理调适守则第七章 编辑大后方 第一节 编辑部的不眠夜 第二节 南都地震报道版面及内容分析 第三节 灾难新闻的编辑机制 附:编辑守则第八章 更宽的域更深的度——深度报道要义 第一节 深度灾难报道操作模式 第二节 守望与追问——媒体不能放弃的责任 第三节 所有的报道都需要讲好一个故事 附件:深度作品统计第九章 现代多媒体运作 第一节 评论:视角与情怀 第二节 影像:留下历史 第三节 网络:无限的天空第十章 灾难报道的后勤保障 第一节 灾难新闻竞争始于保障 第二节 通讯,第一要务 第三节 新华社汶川地震报道的保障 附件一:新华社应急报道物资清单 附件二:记者野外采访装备一览 附件三:原南方周末记者李虎军关于国际报道的总结 附:灾难报道保障守则后记
插图:第一节南都突发新闻反应系统对于南都的日常新闻操作来说,2008年5月12日只是寻常的一天。这一天值班的领导是常务副总编辑任天阳。“地震发生5分钟不到,各方面消息已经涌来。”任天阳说。南方都市报的第一条讯息来自设在报社一楼大厅的呼叫中心。这个呼叫中心是南方都市报伸向全国各个新闻原发点的触须,全国的读者都有可能成为向南都提供新闻线索的人。南方都市报从1997年1月1日出版日报起,一直开设有热线电话接受读者咨询、投诉,提供新闻线索。2001年8月专门成立呼叫中心,受理新闻线索、接受读者咨询和投诉。经过多年的摸索,南都建立了一整套报料处理及运作制度,突发类及重要线索会第一时间上报新闻部门主管负责人处理。2003年4月25日“孙志刚事件”报道的新闻线索,就来源于呼叫中心的新闻报料。记者拿到新闻线索后,会立即进行核实,发现有新闻价值的就会长时间大投入地进行报道,而“孙志刚事件”的跟进报道直接导致施行了20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在报料中心值班的记者肖海坤记得,5月12日下午2点半左右,报料中心的铃声大作,多个报料人都在大叫:地震了! 报料中心记录显示14点34分44秒,四川的余先生打了第一个报料电话:“大概两三分钟前,四川东部地区通江县发生地震,大概有五六级左右,估计没人员伤亡。”第二个报料人是山西运城读者,第三个是在陕西西安工作的广州人,第四个是广州的市民…… “一时间感觉全国到处都地震了。”肖海坤说。地震当天,报料中心接到的相关报料共159条,报料人所在地包括四川、北京、重庆、河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安徽、甘肃、广东等地,其中四川、广东两省的报料最多。所有报料的时间间隔都在一分钟以内,甚至很多时候呼叫中心的多名同事同时在接听地震的报料。南方都市报有一个制度,呼叫中心每天都有新闻中心广州新闻部社会新闻组的记者值班。他们的任务是守在呼叫中心,一旦有突发、灾难新闻发生,立即负责将讯息传递到部门领导,在瞬间的新闻判断之后,随时待命的突发记者即刻出发奔赴新闻现场。那一天值班的人正是肖海坤,“怎么到处都地震?我一下就觉得事情重大,立即向部门领导汇总报料的情况”。5月12日是星期一,按常规新闻中心广州新闻部两点半左右要开报题会,广州新闻部主任魏海波正在整理想在会上说的事。“这时我就听见有同事说广东地震了。”魏海波的第一个行动,是核实报料。“从我的工作职责来讲,这个是和我直接相关的。如果广东地震了,作为广州新闻部,首先要去核实它是否是准确的。我马上就给呼叫中心打电话,问有没有类似的报料。我告诉呼叫中心和值班的突发组的同事,马上核实哪里发生了地震。这可能是我下的第一个指令。”“如果真的发生地震我就要启动应急程序,因为报社有个规定,就是应急程序启动要知会值班领导。当我把这个弄完,很快就得到确切的消息,说是四川汶川发生地震。”魏海波说的应急程序是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部应对广州本省紧急事件的一个应急程序,这个程序会在广东发生大的灾难、事故时启动,如天气灾害、城市交通等,主要执行这个程序的是广州新闻部下设的社会新闻组里的突发记者。而在此之前,就南方都市报整体来讲还没有一个报社层面的应急预案。南方都市报的另一个部门——时事新闻中心深度新闻部周一下午的例会也将要开始。这个针对全国各地新闻进行深度报道的部门,其成员并不都在广州,他们的例会将在深度新闻部的内部QQ平台上进行。而在广州又正好没有出差的记者会在周一这一天到办公室里来参加例会。深度部的主任陆晖听说汶川地震后,正在考虑是否派人前往。几个部门的人碰在了一起。在这段时间里,肖海坤在安排突发组的记者核实报料情况。“我最早接到的工作指派,是负责广州新闻部记者采访的协调工作,第一时间找几名同事负责核实不同的内容,记者周皓连线全国各地的报料人了解各地的情况,张艳芬尝试采访四川大熊猫基地等关键单位,有的同事负责给成都的政府部门?打电话,一是试电话是否通,二是试图采访一些情况……同时,还要监控呼叫中心以及网络上的内容,把一些重要线索提供给同事,并落实采访。”“当网络上出现有上千人身亡的消息后,我个人的判断是:死亡人数肯定过万,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的最惨烈的灾难!”魏海波说, “报社全部采编力量都要投进去。”此时的魏海波在给他重庆的哥哥打电话。魏海波是成都人,或许来自四川的地震消息更牵动他,他发现他哥哥的电话不通,父亲和岳父的电话也不通,“我就说这次肯定是我在成都20年的生活体验中最大的一次。我就安排原先核实情况的几个突发的同事,跟他们说分门别类地给汶川县打电话,县政府、110、汶川的卧龙自然保护区,还有卧龙的几个宾馆,只要是能在114查得到的,全部打电话去问问发生了什么事。同时我就给我在成都的朋友、同学还有家里打电话,结果都打不通。这个最直接地告诉我事情非常非常重大。”魏海波说在那一会的时间,不知拨出去多少个电话, “手指头都痛了”。派人吧,不管那么多啦!魏海波、陆晖和值班副总编任天阳碰在一起。“我就临时开了一个会,决定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有庄慎之、魏海波、陆晖参与,庄慎之跟我是总指挥,成立(南方)都市报采访的总指挥部。”任天阳说。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的应急程序启动,南都数字报开始进行网上直播,搭建了内部QQ的地震工作平台。这个平台上加入了.时事新闻中心的各部门、编辑、南都数字报、奥一网和报社各层领导。这些部门和人员只要上网就可以及时交流信息和想法。 魏海波在地震工作平台上首先发出了两个问询消息:一是报社所有的采访部门有没有正好在四川出差的人,如果有的请立即联系他们,让他们想办法了解情况,并立即到地震发生地去采访;二是报社员工中所有四川籍的,马上想办法和家里人联系,让他们报告家里的情况。这些内容可以作为南都网和奥一网的直播内容。 除了肖海坤在不断地收集各方面更确切的消息外,深度部的记者贺信、鲍小东、谭人玮也在办公室设法了解确切消息。鲍小东在联系四川地震局,拨打成都的114,拨打成都周边一些城市的电话。贺信和谭人玮在频繁地刷新国家地震局的网站。贺信记得,在震后半小时内,国家地震局的网站一直没有发布有关消息。他是通过百度搜索、不断刷新,最后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看到了消息,内容只有两句话,一是报告了震中位置,一是报告了震级。“汶川发生7.8级地震了!”贺信激动、短促的句子,在办公室突然响起。他从网上最先获得了信息。“7.8级,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鲍小东回忆说。部门主任陆晖立即决定派贺信和鲍小东赶赴四川。下午3点多钟,贺信就订好了两张5点多钟飞往宜宾的机票。因为成都以及周边的机场全部关闭,贺信选择了距离成都最近的宜宾机场。“我那天上班,只带了手提电脑,其他的出差用品,一件也没带,包括衣服、钱、手机充电器、剃须刀等等,脚上穿的还是一双皮鞋,我知道这种采访,穿皮鞋肯定不行。但是为了赶飞机,我无法回家准备,只能拎着一台电脑出发,因为贺信随身带着银行卡,我们想到当地再买。”在地震发生后半个小时,南都的记者已经从报社出发。当贺信和鲍小东赶到机场后,发现由魏海波派出的广州新闻部的4名记者也到了机场,还没有买到机票。广州飞往四川、重庆的很多航班都延误,或者取消,包括贺信订的飞往宜宾的航班。机场滞留的人很多,大家都在问询处询问飞机延误的消息。为了有更大的机会赶往成都,记者们商量分头去搜罗赶往成都附近的所有航班的机票。只有一个飞往南充的航班还显示正常,而且只剩下一个座位。记者们商量这张机票让谁去,贺信说:“让给摄影记者吧,图像比文字更重要。”这一判断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孙涛——南都视觉中心的摄影记者,得到了这张唯一的机票。而其他5位记者只能购买飞往宜宾的机票。结果南充的飞机顺利起飞,宜宾的一再延误,到深夜10点多钟,航班干脆取消了。接到采访指令的时候,孙涛正在医院做颈椎理疗,手机突然响起,摄影部主任潘劲松声音很急促:“去四川,一个县7级以上地震,快走!”孙涛的第一感觉是唐山地震的可怕,黑白影像在眼前一闪,下意识的话脱口而出:“那地方完了。”
在每日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的汶川地震报道最紧张的时刻,写这本书的想法就有了。每天看着记者们半夜出发,向着凶险的未知的灾区,我为记者的敬业和不惧任何困难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也在心里为他们祈祷:一定要注意安全!灾难报道有其不同于其他报道的特殊性,这一次我有了深刻的体会。我们参与报道的每一个编辑记者的体会和经验都是个体的零散的,但汇集起来,就是整体的;一家媒体的经验是个体的,但总结出其中的共性的、通行的东西,就是有广普价值的。我想尽管我做这件事的能力能限,但如果能为日后的灾难报道,为同事、同行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或者为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份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作为资料,都可以_试。我想感谢魏海波、陆晖、王景春,当我把这个想法在前线向他们说起时,立即就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并在日后的工作中给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我特别想感谢的是南方都市报所有参与地震报道的记者、编辑、工作人员,没有他们的工作就没有这一本书。这本书有一个遗憾是我一直不能释怀的,我一直想在书后将南都所有参加过地震报道的同仁的名单附上,但是,南都参加地震报道的员工数以千计,我努力过几次,都无法将这个名单搞完整。我唯恐将那些为地震报道作过贡献的人落下,所以几易其稿都没法完成一个完全名单,只有在这里空缺了。参加了地震报道的南都司机郑建文在写给我的采访经历中说他们是永远也留不下名字的“前线的后勤兵”,我想很多南都人没有在报纸上留下名字,但却为地震报道作出了贡献。
他们记录了一场旷世之灾,他们同时又是被记录者。本书通过双重记录,不仅还原了一张报纸的内部运作,而且开辟了传媒认知的有效途径。这里有专业水准。这里有职业精神。这里有媒体良心。 ——资深报人 江艺平南方都市报人的水平、追求和职业精神一向为我所崇敬。汶川地震大报道,正是南都报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值得新闻同业和研究者揣摩研读。 ——《财经》主编 胡舒立 面对巨灾时代,每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媒体,都应像南方都市报一样,奉献出这样的一本书,来构建中国传媒共同体有关灾难报道的核心价值,总结灾难报道的实战策略,铸就我们“生命至上”的媒体之魂。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徐泓 风险社会中危机随时来袭。四川大地震是悲剧,也砥砺了优秀记者的灾难报道能力。本书就是一本灾难报道的兵法。 ——著名学者 展江
《巨灾时代的媒体操作:南方都市报汶川地震报道全记录》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
无
巨灾面前作为媒体如何承担责任面对国民;作为记者如何保持清醒面对灾难;作为读者的我们,见证媒体的成长。
本来就是冲着南方报业集团的名声去购买这本书的,非常喜欢,内容客观翔实,专业性强。
适合新闻人的书,我们都当教材了。。
真正获益匪浅的一部书 对于广大报业人员来说
原先只是为了完成老师任务,但看下来确实不错,是专业性必读书目
很久没有给自己买书了,想看啥书就到图书馆借。可是这本书翻看了以后还是决定买一本,是值得细细看,收藏起来的一本书。书里既有第一线的具体操作,又有深刻的思考,难得!
这本书虽然内容不错,但和体型相比,内容没那么多。
今天到货,书质感很好。内容我粗略翻了一轮,以数据说话,对灾难时代的新闻报道具体措施有强烈指导意义。我要这几天细细看一遍。对新闻专业学生来说看点这个东西非常有好处。
这是一本需要行动的书。
行动之前,请允许我分神说点别的。
1、
我一岁时的某天,爸爸抱着我绕池塘,玩着玩着,他看见两幢楼摇晃得几乎要撞在一起。于是他对着三楼狂喊我妈。
我妈逃下来,抱住我,叫我爹上楼去抢救她的缝纫机。
那个缝纫机,在我家搬家已经数次之后,仍然在目力所及的地方,近三十年,我妈对它不离不弃。虽然现在基本没用
我爹没有抱缝纫机下来,而是抱了我哥下来。
那时我哥在睡大觉,被我妈给遗忘了。
512那天,我哥出公差,中午两点,到绵阳。
午觉,半梦半醒中他张口骂同屋的同事:别捣乱,睡觉。
然后他跳起来,拉着同事去了卫生间。手脚并用抵着墙和柜子躲了一阵才下楼。
他们所在的宾馆,那些没有逃跑经验的人,很多因为慌乱受了伤。
后来公差直接换了内容,我哥在灾区呆了一个多月。
打电话回家全是说,没事,很好。包括抵着柜子什么的细节,都是过了很久很久,他才和我说的。
我妈当然不信会没事,一直守着电视,哭到胃疼。
2、
关于地震的记忆,我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梦境。
小时候反反复复做一个梦:
深夜,天色阴森,突然地震了,身后的城堡在扭动,很多很多人一起朝一个方向逃跑。
我,很小的一只(不管后来我长到几岁,梦里都还是很小一只),也逃跑,没有人帮我。摔倒什么的,自己爬起来。我对大人们的漠然,在那时,充满了自以为是的埋怨。
后来我躲进一个四面有整块玻璃墙的空旷教室,其他人不知去向。
玻璃在瞬间垮下来,发出尖利的声音。那是我记忆中,至今为止,最不能接受的声音。
我现在仍能看见自己蹲在角落里,没用的捂住耳朵。
而现实中,从小到大的数次逃跑经验,也并没有教会我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所以这本书,读两遍,根本不够。
3、
512之后,有个说法:老天爷手抖,原本该地震的是我所在的地方。
这个传闻,看起来不严肃,但是在我们这里,很多人默认了。
四大地震碑林之一,为什么在这里?
那些关于山水颠倒的传说,为什么始终闪烁其词真假难辨?
这是一直没有人给出答案的问题。
而另一边,是已经不再算新闻的GDP至上的扩张和紧绷。
每一步,都好似在走映秀的老路。
在写标题的时候,本来写的是“不能忘却的天灾之痛”,但觉得有些不够准确,于是还是延续了这本书上的“巨灾”的称呼。天灾,难道这次汶川地震所造成的已确认69225人遇难、374640人受伤、失踪17939人的百年不遇的灾难,只是天灾吗?恐怕不然吧。如果没有那些质量不过关的豆腐渣工程的小学中学校舍作为帮凶,如果人们都具备了了解了预防和应对灾难时的注意事项,如果在地震之前相关部门能够有所预测并让人们小心防备,结果,就绝不会如此之惨烈。
5.12当天,正在津沽楼D402上刘鹤文老师讲授的《新闻编辑学》,刚上课不久便感觉教室微微一晃。试想,距离震中汶川有成百上千公里的天津都有明显的震感,当时的汶川该是何种的地动山摇啊。
看这本书的时候,由于有很多南都的记者深入现场,他们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感受,远比我们从报纸上电视上所感受到的悲痛多千倍万倍。虽然他们需要每天周转于成都和灾区之间,只为了确保稿子和照片能够传送回编辑部,虽然他们每天只能睡不到三四个小时,只因为来回周转的时间远比采访的时间要长得多,但是,他们所承受的更大的悲痛,不是来自于身体,而是起源于心灵。当一个孩子从废墟中被救出来时,他们不是上急于追问他们的感受和忙着用单反照相,更多的是与孩子一起默默的承受,并鼓励他们坚强的面对。这才是记者真正的品德,因为记者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记者。
写得真好,虽然没有怎么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