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英伦采风

林行止 文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7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作者:

林行止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本书于1970年代在香港出版,后多次再版重印。里面收录了作者在二十多岁时写的短文,不仅记录了1960年代中期作者在英生活的鳞爪,亦反映了一个好奇的中国难民对英国传统习俗的看法。
这些年来,作者重访英国多次,表面上,英国的确随时代的进步而改变,但英国人的性格、习惯和生活方式,丝毫未变;就此角度看,这本书所记,对了解英国仍有一点参考作用。

作者简介

林行止,本名林山木,潮州澄海人,在汕头及英国剑桥接受教育。曾在香港《明报》及《明报晚报》任职。1973年创办《信报》,1975年创办《信报财经月刊》,长期主持两份报刊的笔政。已结集发行的经济及政治评论集有《身外物语》等70余册,皆由台湾远景出版集团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英伦采风 PDF格式下载



  
     近期笔者先后拜读了赵恒毅先生的小品文集《伦敦浪了起来》与《有个半岛叫欧洲》后再去阅读了林行止先生的《英伦采风录》,感触良多。三本书都是作者们在英国(欧洲)生活时的见闻记录与思考,文字风格也都是如此的诙谐幽默,让人读起来感到轻快愉悦。
     但仔细对比而言,赵恒毅先生的文字更倾向于引诱读者深思而林先生的书更倾向于给读者们展示中西文化的差异(书中前半“英伦采风”部分),不知是因为“香江第一健笔”的林先生有意而为抑或是因为写书时先生只是个二十多岁的留学生,阅历尚浅。如果原因是前者的话,那么林行止先生的目标是极好的完成了,在林先生笔下的伦敦书店、英国饮茶习惯、打招呼方式与流行运动中我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不敢说真正看见了、了解了英伦,但是用“瞥见”一词还是可以的。
     
   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愚见,记录如下:
     一
     书中有一节“谈天气的学问”颇有趣味,不知从哪个年代便有了“到了英国和当地人问好就要谈论天气”这样的常识,书中介绍到英美人这种见面谈论天气的习惯是古代农业社会所形成的,那时人们关心天气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收成与生计,因此人们互相说一声“good day”其中夹杂着祝福与浓浓的人情味(G.J.Stigler 引用)。这位书中提到的来自芝加哥商科研究所的教授还建议生活在通货膨胀严重地区的居民按此推算应该见面时以“降低物价”来打招呼,可不有趣?
     笔者愚以为一切习俗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在该地区居民们长期生产、生活中传承下来的,其中该地区的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对其影响巨大,特别是经济因素。好比中国大部分地区人们见面时都以一句“吃饭了吗?”展开话题拉近距离,想起中国过去时有的饥荒,这种习惯的传承便不难解释,而且中国自古便有“民以食为天”的觉悟。再比如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粤西闽南地区,亲友见面都相邀至家中“唊喋”(潮州话“喝茶”之意),这也是一种有趣的文化传承,南岭之处盛产好茶,从古到今靠茶叶为生的百姓们当然也赋予了茶不同的感情,相邀喝茶这其中不仅是一种客气与和睦,在古时更是对外宣告今年茶叶好收成的一种喜悦与欣慰,久而久之保留至今,虽然种茶的茶民们已经不多了,但是这种习惯却已成为一种文化,传承了下来。
     台湾、海南、湖南部分地区人民见面便招待对方“嚼槟榔”的传统或许也是如此生成的吧?
     
     二
     提到“计划经济”立马想到前苏联时期的惨状的人大抵对这四个字都有着一点抵触,林行止先生在书中也提到了英国人的“计划经济”,在我看来这种“计划经济”十分值得借鉴。
     青年人们会根据自己的收入从长“计”之:看几次电影、去几次酒吧、吸多少烟等等,罗列的清清楚楚,计划一定便按“计”就班。包租婆会问前来租房的新人“一个星期洗多少次澡”这种私事因为这涉及到水费也是包租婆的计划内容。甚至有人不但会将自己的伙食费按一日三餐分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将一块牛油如何一周吃完、一瓶罐头豆子如何分两天吃安排的清晰无误。
     或许我们看来这种“计划”婆婆妈妈、繁琐无比,在作者看来这种行为杜绝了赊借之门也培养了英国人独立自主的个性。在我看来这种将自己资源细分到点滴的行为是极好,大意的使用金钱常照成入不敷出而且不利于好的理财观念的养成。不但金钱如此,时间也应该按计划分配,将分钟落实到每件小事上这样过起来才不会浪费,反而会获得充实的快乐感,现在就“计划”起来!
     
     三
     这段不是关于书中某一篇抑或某一章的,而是关于整本书的,或者说作者记录生活的这行为本身的。
     作者以“英伦采风”、“斯人之趣”、“过客夜话”三辑将其在英留学期间的六十篇散文搜罗,其实作者本在写作是并没想过自己会将其出版但是写着写着便有了出版的念头与资本。作者在剑桥攻读的是工科学位,这是大众对这位前《明报》编辑所不熟悉的。笔者想说的是坚持写作记录应当被提倡并鼓励,或许仅是简简单单的记录,对生活中的特别之处的收集或灵感突现时的捕捉,待到以后看来也必定是一笔财富,因为这是自己人生走过的轨迹。
     笔者也勉励自己继续写作,有可能收集起来的话就叫做《魏公村记》吧?
     
     
     
      2013.02.22 于北京
  


   《万象》最有看头的作者,香港那旮旯最能写、爱写、写得又好看的专栏作家。
   财经外行如我,也一直拿他的文章当作马桶读物。
   最近他说自己转向了社会主义,大概是开玩笑,因为看不惯香港的贫富差距。
   但是香港人的工作压力,走在街上都能感觉到,地铁里头很多人都在工作,填单子,写报告,讲电话。因为很多人都是半夜下班,所以香港才成了不夜城。
   但,社会主义就可以解决社会公平。。。吗?人都说,瑞士挪威和加拿大,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人一生出来,拿着本地户口,一直到死,即便不上班,不奋斗,不生儿育女,都有吃有喝有住处。
   贫富差距很难观察得到,多数人只看得见穷人,看不见富人,中产阶级又太喜欢装舒坦,制造太平幻象,所以一看到什么书或文章的副标题是近距离观察XX社会,就觉得很搞,怎么个近法?是跟社会各阶层同吃同睡吗? 如此近上一圈,该观察员的一辈子也过完了。
   每当看到知识分子文人在为社会不公平生气,就会想起来晏阳初,老先生大半生煽乎平民教育,鼓动一大群知识分子住乡下,教农民识字,整天骑着小毛驴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那才叫近距离观察XX社会。
  


  从来不知道这个人,因为在图书管里见着名字顺眼就借了。读了第一篇就后悔没将其余一起借回来。他的文字简练幽默,没有丝毫酸腐气,很小的事情写得也很有情境,字里行间可见是思维心胸都很宽阔之人。也许是作者曾做资料分析员的原因,他的一些文章文风也受此影响,重视资料论证,从历史变迁中自显其见,但依旧写得生动。


   两年前读的,很喜欢,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写在节日里自己一人读谱,以及学习古琴的情节。古曲今不弹,甚为寂寥,作者飘泊异乡形单影只,亦寂寥。全篇没有渲染如何寂寞,那么心如止水,能心如止水做这些寂寥的事,又是何等寂寞。


北外的亲?


香江第一健笔,读了他一年的专栏,非常喜欢


一个人往往是要经历那样一段时间,或长或短,他的生命的质感才会变得厚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