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第一卷·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三十年论文选

赵塔里木 编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作者:

赵塔里木 编  

页数:

59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传统音乐协会,是全国性的、专门以中国传统音乐为研究对象的民间学术团体。成立于一九八○年,现有会员三百余人。创会以来,先后组织召开了十次年会扣三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传传统音乐学会三一十年论丈选》(一九八○——二○一○)将全面反映该会三十年来学术成长的历程,意义深远。

书籍目录

民歌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及色彩区的划分中国古代音阶、调式的发展和演变民歌比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地属、族属与风格差异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垛句”漫议《孟姜女春调》的流传及其影响中国传统音乐学与乐种学问题及分类方法曲唱正义中国民间歌曲的甩腔艺术二人转“十六字板”的特点和规律藏传佛教宗教乐舞“羌姆”音乐考察音乐文化的分区多层构成描述——关于音乐文化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法、步骤的若干建议宫调的转换戏曲声腔分类新论探幽发微——谈中国传统器乐创作规律三则中国日本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平行现象——历史性的变容藏族传统艺术百花丛中一块“活化石”——“一音歌曲”伯谐论唐代的五台山佛教音乐“变”位于变徵“闰”位于变宫论板腔体音乐民族音乐与文化流在旋律运动中展现的调式技巧华乐魂——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要旨曲牌考释:目的与方法乐种学构想世纪之交民族音乐的文化取向——岭南乐事文化学思考对音乐传统传承、变异与创新的再认识板腔体戏曲唱腔的形态分析唐代俗乐律调体系的形成福建南音“指”与“曲”试论江南民歌的地方色彩潮州乐曲的发展手法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多声部民歌研究及展望琵琶名曲《海青拿天鹅》探源论祁太秧歌的小三度句尾色彩性呼应调式孔子的理想人格与中国传统琴乐的文化底蕴古谱与古谱学基诺人关于音乐的概念行为模式及其文化内涵

章节摘录

  这在一整部人类文化史中已经有屡见不鲜的史实作证。存传统之“真”时,其“用”就将无穷。“传统”并不是一种罐装饮料,饮用后只能把空罐扔掉。甚至于只从一支具体的古老曲调说来,也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潜力。例如《老六板》就曾一再被发展为传统乐曲中许许多多风格各异的名作。凡是理解这一点的人,即使毫无西方的音乐文化教育,也都很容易懂得,为什么伟大的巴赫能够给予后世那么多的启示?古典派,浪漫派甚至到如今的现代作曲家仍能从他的作品中得到汲取不尽的养料。  中国民间有一个充满哲理智慧的寓言,用“狗熊掰棒子”的粗莽习性来嘲笑那种一味鹜新,终于所得极少的愚蠢行为。如果我们永远只重视发展的结果而把它的本源弃之如遗,那么有了刘天华就会丢弃阿炳和周少梅,有了刘德海就可以不要李廷松和朱英;只要连续几次掰到新棒子就丢旧的,老传统一定会被丢得一干二净,中国音乐学院的同志们在这个问题上补充了一个极为恰当的比喻:生物工程工作中极为重视“纯种”的保存,无论改良品种表现出的极其优异的性能怎样远远超越了前代,“纯种”的存在仍可不断提供出更多的、更新的贡献。因此,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即便只是立足于发展新文化,也不能愚蠢到丢弃了本源。  印度、日本的经验在“保护本源”这个问题上给中国的传统音乐提供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传统音乐在民俗音乐、地方乐种包括大多数戏曲、曲艺剧团的演出活动以及七弦琴与昆曲的研究与演出活动中仍然沿着传统的规律进行着,这其间很难看到多少“西方影响”;包括其中某些在现代生活中有了发展的东西,比起印度的乌黛·香卡、巴拉腔德、伊姆特拉·汗这些大师们在发扬传统方面的贡献也可以说是并无原则上的差异。中国音乐家从来华演出的印度大师们身上欣喜地发现了相同的、尊重传统的和“移步不换形”的原则。  另外,中国在19世纪末曾经通过日本学习西方,在文化问题上采取开放态度,自然就和自己的邻邦存在相似之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第一卷·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三十年论文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