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8世纪的徽州典当商人
2010-2
天津古籍出版社
郑小娟
266
无
中国经济史学,又称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是中国历史科学的基础领域,它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学术的探索之路,走过了百年历程。在这百年沧桑的历程中,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既迎来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史观的光辉洗礼,也经受了时代政治变迁的无端磨炼。随着新时期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又不经意地给甘为基石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界蒙上了一层“低处不胜寒”的失落景象。 站立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回顾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所走过的艰辛而曲折的道路,不能不对我们的前辈们及同仁们的不懈探索与努力坚持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有了这么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中国的社会经济史学才能冲破艰难困境,逐渐步入了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时至今日,中国的社会经济史学已经形成了两大居于主流地位的学术流派,这就是以严中平、李文治、吴承明教授等为代表人物的“国民经济史学派”和“新经济史学派”,以及以傅衣凌教授为奠基人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也称为“新社会史学派”。前者注重于经济学理论的探索,并且将其运用于中国经济历史发展规律的考察,通过宏观、中观、微观多层面及其相互结合转变的研究,从中寻求中国传统社会自身蕴藏着众多的向近代化转型的能动的积极因素;而后者则特别注重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经济史,在复杂的历史网络中研究二者的互动关系,注重深化地域性的细部考察和比较研究,从特殊的社会经济生活现象中寻找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中国经济史学,又称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是中国历史科学的基础领域,它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学术的探索之路,走过了百年历程。在这百年沧桑的历程中,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既迎来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史观的光辉洗礼,也经受了时代政治变迁的无端磨炼。随着新时期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又不经意地给甘为基石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界蒙上了一层“低处不胜寒”的失落景象。
关小娟,1972年2月出生,福建莆田人,2008年获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经济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经济史,在《安徽大学学报》《安徽史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周字,1969年9月出生,四川内江人,山东经济学院经济与城市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史。在《理论探讨》、《经济体制改革》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序/1绪论/1一、徽州典商研究回顾/2二、本书的基本框架/6第一章 徽商的兴起及其热衷于治典的原因分析/10第一节 关于徽商的兴起/10一、徽商兴起的动因之一:古徽州的自然地理条件/11二、徽商兴起的动因之二:古徽州的社会人文条件/17三、关于徽商形成的时间和标志/18第二节 徽商热衷于治典的原因分析/25一、徽州本土衣食匮乏导致当地人寄命于钱/25二、商人资本在徽州本土难以“用本守之”/29三、徽典兴起源自于典当业方面的因素和相应的历史环境/33第二章 透视徽商在典当经营业上的成功/42第一节 宗族关系网络对徽典发展壮大的影响/43一、以严密宗族关系网络而著称的徽州社会/43二、宗族关系网络对徽典发展的支持/47三、典商来源地和经营家族的相对集中化/51第二节 对明清时期徽典之“盛”的分析/57一、关于徽典之“盛”的主要史实/57二、对徽典之“盛”的理解/61第三节 徽州典商的“准集约连锁化”经营方式/66一、传统与现代典当业的异同概说/66二、现代典当企业普遍以集约连锁化作为做大做强之路/69三、徽州典商的“准集约连锁化”经营方式/71第三章 徽州典商例说——以休宁西门汪氏、婺源三田李氏、歙县许氏等族中的典商为范例/77第一节 休宁西门汪氏宗族中的典商例说/77一、汪福光和汪一麟伯侄/78二、汪狮、汪新、汪应时/81三、汪岩福/85四、汪应亨、汪起前、汪起凤、汪可铭、汪可钦/86五、汪可训/90六、汪栋/93第二节 婺源三田李氏宗族中的典商例说/94一、李贤/95二、李大祈/96三、李良朋/98四、李大暠/99五、李大鸿/100六、李廷芳/102第三节 歙县许氏宗族中的典商例说/102一、许太明/103二、许秩/104三、许尚质/106四、许世积/108五、许蜒、许文才、许金/109六、许明大、许天志、许侣山/112第四节 休宁程氏、歙县潘氏、吴氏宗族中的典商例说/113一、程锁/114二、潘仕/117三、吴骏/119第四章 静态分析:徽商发展过程中典商所起的作用/122第一节 徽典的次生性质与首要的“蓄水”功能/122一、典当经营在徽商经营诸业中属次生性行业/122二、“蓄水”是典当业作为徽商次生性行业的首要功能/124第二节 透视高利贷阴影下的徽典营利问题/128一、徽典营利的两个观察点:资本增值率和营利的方式/128二、作为高利贷资本的徽典资本的“高利盘剥”问题/131三、徽典营利对于徽商集团发展壮大的直接意义/141第三节 徽典对徽商发展所起的“反哺”和“培土”的作用/143一、徽典对于徽商发展的“反哺”作用/144二、徽典“培土”以助徽商发展/146第四节 徽典成为徽州商帮发展扩张的“信息终端”/149一、从徽典兼营其他行业的现象谈起/149二、徽典对于徽商的经营发展起到了“信息终端”的作用/15l第五章 动态观察:明清时期徽典的总体发展趋势以及影响/155第一节 明清间徽典的总一体发展趋势/155一、明中后期徽典的总体发展趋势/155二、清代徽典的总体发展趋势/161第二节 明清徽典对徽商儒商化的影响/169一、徽商的“贾儒相通”观和多角度的“贾儒合实践/170二、明清徽典“贾儒合一”对徽商儒商化色彩的深化/176第三节 明清徽典在徽商官商化问题上的作用/188一、徽商在典业之外其他行业扮演的官商角色/189二、徽典在明清徽商官商化问题上产生的作用/194第六章 徽典资本的传承方式及其对徽商发展的意义/202第一节 关于徽典向后人传授典当资本的方式——立足于《崇祯二年休宁程虚宇立分书》的观察/203一、崇祯二年程虚宇析分典当资本当为尝试性分业/203二、程虚宇之父在传承典当资本时的分阶段性/206三、程虚宇家族采取尝试性、分阶段传授典当资本方式的原因/208四、崇祯二年的尝试性分业对诸子均分精神的坚持/212第二节 关于徽州典商继承父辈典当资本的方式——立足于《乾隆十六年黄炽等立阄分合同》的观察/213一、《乾隆十六年黄炽等立阄分合同》中有关典当资本继承、析分方面的内容/214二、《阄分合同》反映出的黄氏典当铺的资本规模与资本增值状况/217三、黄炽兄弟对父辈典当资本的继承与析分/220第三节 略述徽典资本传承方式对徽商发展的意义/224一、徽典在资本传授上的严谨性所昭示的意义/224二、徽典资本继承方式的寓意:资本析分与保持资本经营规模并不矛盾/226结语,228参考文献/230后记/265
2.从我国近代典当业到典当发展史的研究回顾 有关国内典当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当时由于受到新兴金融势力的冲击,典当业已出现了全国性的衰退,所以人们开始关注这一行业,寻找其衰落的原因,探讨如何采取扶助措施,以达到重振和改良典当业的目的。这个时期出现了两部重要的研究著作,即杨肇遇的《中国典当业》(1929)和宓公干的《典当论》(1936)。杨氏之著虽然篇幅不长,但被认为是开创了对国内典当业进行全面研究的先河,其书分概说、种类、组织、设备、营业、管理、票簿、书体、待遇和当税十章,对典当业所涉及的有关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概括和介绍。宓氏之书则是在杨氏的基础上扩充了介绍范围,并进行了详尽的调查,搜集了更多资料,不仅对全国的典当行业作了全面细致的介绍,而且对比了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典当业运营情况,对我国典当业的改造和复兴提出了不少建议。当时也有关于某一区域典当业的研究著作,如《广东典当业》(区季鸾,19341)、《北京典当业之概况》(北京联合准备银行调查室,1940)等。在这一时期,有关分析典当行业的现状,提供政策建议的文章是比较多的,在不少杂志和报刊上都可以看到,如《典当业及其改善方案》(刘仲谦,1933)、《农村高利贷与典当业》(吴晓晨,1934)、《中国典当业之研究》(郭荣生,1934)、《中国典当业资本之分析》(陆国香,1936)等等。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