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窑的故事

滕磊,达薇佳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滕磊,达薇佳  

页数:

198  

字数:

16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600年前,公元1405年7月,大明帝国的庞大船队在郑和的率领下,满载着丝绸、瓷器,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开始了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远航。郑和本姓马,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回族,自幼人宫,改姓郑,为宫内太监。从1405年到1433年,他受明代皇帝命令,率船队七次出海,进行大规模的远洋航行,总共到过南洋、印度洋、波斯湾、红海、非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407年秋,郑和带回了爪哇等国的朝贡使节和数十船商贸换回的异域珍品,完成首次航行。几个月后,郑和二次出海。此次航行路线同前一次差不多,也是历时两年。1409年夏,郑和第三次统领船队出国。此次航行仍以东印度洋为中心,并在满剌加建立排栅城垣,盖了仓库,作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1412年11月,明成祖下达第四次航海命令,郑和将东非沿海列入了航程之内,进一步扩大同海外各国的交往与贸易。1417年和1421年,郑和船队再次两下西洋,到达了东非海岸慢八撒、竹步等国,邀请各国使臣访问中国。1431~1433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走访了近二十个国家,还派出随员特地到伊斯兰圣地麦加朝圣。当郑和船队把“中外通和,万国来朝,四海一家,共享太平”的中华民族文化理想沿途传播的同时,也一次次将中国博大的物质文化四处散播,与世界交流。他们给所经过的国家带去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绸、罗纱、锦绮、纶丝等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染料、药材、硫磺、香料、椰子以及长颈鹿、狮子、驼鸟、金钱豹等珍稀动物,广泛地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麦迪逊估计,郑和下西洋时期,仅中印两国的贸易额就占了全世界贸易总额约一半以上。而贸易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瓷器。瓷器由陶器发展而来,合称“陶瓷”,英文为“Ceramics”,取自意大利语,意为光滑的玛瑙般贝壳。如此光滑绮丽的物品可以说是“土与火”的艺术结晶,早期的陶器是由陶土加工,经低温火烧制而成;瓷器则是一种特殊的瓷土或瓷石,经过加工,高温烧制而成。目前学术界对瓷器的具体定义,还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一般认为,必须具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第四,瓷器烧成之后,胎体必须坚硬结实,组织细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中华向号瓷之国”,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她坚硬的质地、光滑的手感、绚丽的外表以及良好的隔热性能无不吸引着世界艳羡的目光。九世纪中叶,阿拉伯商人苏来曼游历中国,为一种薄如脱胎的中国邢窑瓷器所吸引,他说:“中国人能用陶土做成用品,透明如玻璃,里面加上酒,从外面可以看到。”七百多年前来到中国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福建泉州注意到一个叫德化的地方制造瓷器,“既多且美”。他描述道:“这里除了制造瓷杯或瓷碗、碟,别无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这种瓷器的制作方法是,先在石矿中取一种土,任凭风吹、雨打、日晒三四十年后,这种土的质地变得细腻,然后可以制造上述各种器皿,表面随意施釉后,迅速将瓷器放入窑炉里烧成。父辈们积土,儿孙们就可以用了。这座城里出售瓷器的市场很多,用一个威尼斯银币可轻易买到八个瓷盘。” 正是在这些旅行家的笔下,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瓷器。而商人的贸易、东西方的战争以及作为礼物的馈赠则将中国的瓷器传向全世界。 日本古陶瓷学家三上次男先生在上个世纪中叶,便提出了著名的“陶瓷之路”学说。“在中世纪时代,东西方两个世界之间,连接着一根坚强有力的陶瓷纽带,它同时又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他认为,陶瓷固然很早就通过陆路交通传到国外,但真正使陶瓷享誉世界,还是通过海路完成的。 瓷器的传人改变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方式。东南亚地区在瓷器传人以前,多用植物叶子作为食器。宋代《诸蕃志》记载登流眉(马来西亚马来半岛):“……饮食以葵叶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又有苏吉丹(印尼爪哇)“饮食不用器皿,缄树叶以从事,食已则弃之”。又有渤泥国(印尼加里曼丹)“无器皿,以竹编贝多叶为器,食毕则弃之”。中国瓷器输入以后,这些精美实用的器皿受到广泛的喜爱,食器也改为了瓷器。随同郑和出航的马欢所著《瀛涯胜览》中记载爪哇的国人“用盘盛满其饭,浇酥油汤汁,以手撮入口中而食”。这种生活习俗与宋代时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欧洲在中国瓷器大量输入以前,多用木质、铜质或银质的餐具。17世纪和18世纪,欧洲的王公贵族不再沉溺于追逐黄金和钻石,他们为一种叫做“白金”的东西所打动,不断斥巨资购买,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瑞典、英、法等国的东印度公司因此赚足了腰包。这种称为“白金”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在中国最为普通的“瓷器”。欧洲皇室和贵族都以收藏中国瓷器为自豪,他们开辟专门的宫殿和房间来陈设中国瓷器,如法国的凡尔赛宫、德国慕尼黑的水晶宫等等。英国学者爱特生就曾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海外贸易输入各种物品、食品,英国将会成为一个多么枯燥乏味的社会,我国的船载满了舶来的酒和油,房间里摆满了金字塔式的中国瓷器,怪不得人们称中国是我们瓷器的制造者。” 在外国人眼中,瓷器是神秘的,中国是神秘的,而瓷器就代表中国。英文中“中国”(China)的另一个意思就是“瓷器”。关于“China”的由来,民间历来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就是“China”是根据我国历史上的秦朝的“秦”字读音转化而来的,还有一说是中国著名瓷都景德镇(宋代时称“昌南”)的音译。而后一种说法更为人们所认同。不管怎样,在老外看来,中国瓷器与中国齐名。 如果说陶器满足了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需求,彩陶则丰富了他们的审美,类玉类冰的原始青瓷、单纯浑厚的颜色釉瓷、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青花瓷,以及令人眼花缭乱的彩瓷逐步方便了古人的日常生活,而那些精美绝伦的宫廷御用瓷更是奢侈了帝王的饮食起居。 千峰翠色的越窑,类银类雪的邢窑,巧如范金的耀州窑,丰富多“彩”的长沙窑,滋润质薄的定窑,黑白鲜明的磁州窑,雨过天青的汝窑,斑斓多彩的钧窑,汴京自置的官窑,扑朔迷离的哥窑,色甚葱翠的龙泉窑,斗茶佳品的建窑,光润洁白的德化窑,盛名紫砂的宜兴窑,集天下之大成的景德镇窑……无不书写着一篇篇“窑的故事”。 制作陶瓷的原料,有粘土、瓷石、瓷土……看似简单,却记录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工艺美术史。 烧制陶瓷的窑,有圆形的馒头窑,长条形的龙窑,葫芦形、鸭蛋形的窑……形状大同小异,却蕴含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勤劳和智慧。 如果我们把陶瓷誉为“土与火的艺术”,那么形形色色的窑无疑是制造这种艺术的“梦工厂”。 赵慨、陶玉、霍仲初、周丹泉、吴十九、童宾、郎廷极、年希尧、唐英、陈国治、黎勉亭、王琦、王大凡、刘雨岑、徐仲南、邓碧珊、汪野亭、程意亭、田鹤仙、游长子、汪大沧,和历朝历代的无数陶瓷工匠一起,不断推陈出新,在“梦工厂”里完善着中国传统的烧窑和制瓷工艺,从原料的采集、洗练、沉淀……拉坯、成型、干燥、修坯……绘制、上釉、烧成、冷却、包装……每一步都千锤百炼。最后,它才会盈盈地摆在你的面前,细数着它的前世今生,虽是经过了这样的一番惊心动魄、烈焰煎熬,却没有丝毫烟火的躁动。当打开窑门再见到时,已经无须言说,“梦工厂”的魅力兴许就在于此吧! 本书从中国历代窑场和窑业技术入手,比较翔实地勾画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描写了陶瓷的起源、发展、兴盛、交流等等。同时,它又有别于纯学术性的专业陶瓷史,强调了通俗性和趣味性,既有世代相袭的古老传说,又有历史老人的悠悠絮语,还有最新考古的确凿发现与研究成果,另外,也涉及到陶瓷器鉴定以及各类人文知识的内容等等。我们愿意与广大读者一起去探索,去学习! 进入19世纪以后,由于满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国力日益衰败,逐渐沦为西方列强殖民掠夺的主要目标,中国瓷器对外的影响也消失殆尽…… 郑和首次下西洋后600年,公元2005年7月,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景德镇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纹罐以1400万英镑(2.3亿人民币)成交,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高记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代表着博大精深的中华物质文化的艺术品价值与内涵也必将重新受到世界的推崇和认知。

内容概要

如果我们把陶瓷誉为土与火的艺术,那么形形色色的窑无疑是制造这种艺术的梦工厂。千峰翠色的越窑,类银类雪的邢窑,巧如范金的耀州窑,滋润质薄的定窑,雨过天青的汝窑,盛名紫砂的宜尖窑,集天下之大成的景德镇窑……无不书写着一篇篇窑的故事。  本书以图文互动的形式,讲述了中国古代名窑的历史故事。它从中国历代窑场和窑业技术入手,翔实地勾画了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描写了陶瓷的起源,发展、兴衰更替、商贸交流。它有别于纯学术性的专业陶瓷史,是专业人员写给社会公众的普及性著作;在科学考证的基础上,强调了实用性、通俗性和趣味性;旅游及陶瓷收藏爱好者可从中得到大量的背影知识,一般读者则可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书籍目录

凝土成器“梦工厂”的诞生先民的坛坛罐罐(上)先民的坛坛罐罐(下)第一个“陶”姓火龙转向/48神秘的“窑汗”世界第八大奇迹从原始瓷到瓷南北大家庭熠熠生“彩”解密五大名窑喝出来的艺术民窑奇葩草原上的“梦工厂”奇特的“镇窑”一窑统天下至尊御器厂老外与“China”后记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凝土成器陶瓷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而“窑”无疑是加工这种艺术的“梦工厂”。之所以把“窑”比作“梦工厂”,是因为民族学与考古学的研究显示,在窑出现之前,人类已经烧制出陶器。无窑陶器采用露天堆烧的方法,烧成温度很低,质量很难保证,更无艺术可谈。而窑的出现,提高了陶器的烧成温度,保证了质量,奠定了艺术创作的基础。可以说“陶瓷”与“窑”,正如同“演员”与“梦工厂”,二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够不断创造出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 在谈及“梦工厂”如何诞生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陶器产生的问题。人类怎样发明了陶器,陶器产生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这样写道:“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形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但也有学者对此表示疑问,他们认为,如果用这种方法烧制的陶器,结果只能得到一堆瓦砾,所以又有专家提出:人类制陶术的开端极有可能是烧制用手捏塑的小物件、小器皿,这样的小件制品即使在最简陋的烧造条件下也不乏烧成的机会。只有在多次烧制作的鼓舞下,才会促使人类思考粘土原料的加工、成型方法的改进、烧成条件的改善,甚至设计专为焙烧陶坯的陶窑等,从面烧制出器形比较大的陶器。

后记

余生恨晚,赶上了信息时代,需要学习的东西浩如烟海,苦恼之余,常羡慕那博闻强记、侃侃而谈的人儿,亦或憧憬那三头六臂的摩醯首罗或七十二变的孙行者,可会分身之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自然无有所惧。想当初,如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安心工作、养育后代、照顾父母也就罢了。偏偏不识时务的是,在信息社会高速进步,甚至每分每秒都在不断变革、不断颠覆传统、创造未来的时候,我们却选择了回归传统,选择了研究中国博大精深的古陶瓷文化。写书的痛苦自是一言难尽,然两年的汗水终将付梓,这其中既有唐仲明师兄的托付,又有检验近十年来学习成果的“死要面子”。回归传统并不意味着脱离现实,恰恰相反,回归和研究传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现实。一则,当今的许多社会问题与传统文化的丧失密切相关,目前许多学者开始重新解读和讲授国学经典著作,他们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丧失所带来的危害二则,国内收藏市场不健康的收藏风气和心态亦与传统文化的缺乏密不可分,一些媒体的错误导向以及人们对经济价值的过多关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批评。对于我们而言,告诉读者这些文物经济价值背后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才更有意义。感谢北京大学权奎山老师、秦大树老师的相关课程,是这些课程激发了我们学习中国古陶瓷的兴趣。感谢故宫博物院的王莉英先生、吕成龙先生和王光尧师兄提供的帮助。中国文物研究所付清远先生,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王立平先生、付祺先生、刘赤贞娜女士无私的提供资料,姜新颖女士帮助整理图片。他们为本书成稿付出了许多心血,在此一并向他们致谢。这里,还要特别感谢香港的翟健民先生和刘惠芳女士。我们在北大学习过程中相识,近十年来经常交流和分享研究心得,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几年来,笔者考察了河北磁州,河南禹县、宝丰、临汝、鲁山,江西吉安、景德镇,浙江杭州、慈溪、龙泉,四川邛崃,云南建水等地的窑址,得到了当地文物部门的接待和帮助,借此机会也一并向上述单位或部门的领导、同行表示感谢!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得到方家的批评指正。滕磊 达微佳丁亥年仲夏于北京奥北清林居


编辑推荐

《中国古窑的故事》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窑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普及本,内容还不错


不错,主要强调陶器的烧制,特别是窑的历史演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