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孟森讲明史

孟森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作者:

孟森  

页数:

277  

Tag标签:

无  

前言

  学术研究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了前人的成果,后人才能有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前人的成果,后人不得不重复前人的研究,而且未必能达到前人的高度,“广陵绝响”是人类学术史上经常不得不面对的千古遗恨。要是人类的学术研究成果始终能得到传承,人类能取得的进步肯定要大得多。  秦始皇时代,多数儒家经典被付之一炬,或者被禁止传播。博士伏生将《尚书》藏在墙壁间,秦汉之际的战乱过后大部分已经遗失,只剩下二十九篇。伏生就以此为基础,终身传授《尚书》。在他九十余岁时,汉文帝派晁错去他家学习。此时伏生已口齿不清,由他女儿转述才大致完成传授。尽管由于双方所操方言的差异,导致晁错的一些误解,但基本内容还是得以流传。“薪尽火传”,靠的是火种不灭。中华文明能够长盛不衰,并发扬光大,靠的就是一代代的火种。  印刷术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书籍的流传,但人为的破坏还是会使有些书籍从此毁灭,往往使一门学问后继无人。而且,对严谨的学者来说,总会有一些研究的心得或某项具体成果来不及整理成文,或者因种种原因没有发表,只能靠口耳相传。

内容概要

孟森(1868—1937),字莼孙,号心史,江苏武进人。著名历史学家。1901年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法政大学,专攻法律。1903年回国,1929年,就聘于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讲清史课程。1931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讲授满洲开国史。有很大影响,被史学界誉为我国近代清史学派的开山祖。主要著作有:《清朝前纪》、《满洲开国吏讲义》、《明吏讲义》、《清史讲义》、《明元清系通纪》等。今人辑有《明清史论著集刊》。

书籍目录

明史讲义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明史》在史学上之位置 第二章 《明史》体例 附明代系统表 第二编 各论 第一章 开国 第二章 靖难 第三章 夺门 第四章 议礼 第五章 万历之荒怠 第六章 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 第七章 南明之颠沛

章节摘录

  第五节 正嘉隆三朝之学术  明代学术,皆尊程、朱。自正德间,王守仁始有直接孟子以学孔子之说,于宋儒则尊陆九渊之学,而不甚满于朱子。嗣是以来,其说亦风靡天下,而尊之者曰:“无姚江,则古来之学脉绝;”毁之者曰:“与朱子异趣,颇流于禅。”自此程、朱与陆、王分为道学中两派,辨论相激,至诋守仁为异端。同时有湛若水,初与守仁同讲学,后各立宗旨,学者称甘泉先生,一时分王、湛之学。承学之士,不归王,则归湛。若水为增城人,与陈献章均粤人,盖传献章之学,亦与朱子之学不尽同。惟罗钦顺、吕柟二家,笃守程朱。钦顺与守仁反复辨难,具载所著《困知录》中.当嘉靖间,守仁之学已为廷臣所指斥,桂萼于守仁既卒,议言:“守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名,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知众论之不予,则为《朱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唱和。才美乐其任意,或流于清谈;庸鄙借其虚声,遂至于纵肆;传习转讹,背谬日甚。讨捕軬贼,擒获叛藩,据事论功,诚有足录。陛下御极之初,即拜伯爵,宜免追夺以彰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帝乃下诏停世袭,恤典俱不行。给事中周延先争之,被黜。隆庆初,廷臣多颂其功,诏赠新建侯,谥文成。万历十二年,乃从祀文庙。明世从祀者四人,薛碹已从祀于隆庆间,守仁与陈献章、胡居仁同从祀。盖守仁之事功莫能訾议,而学术则为守洛、闽者所诋毁云。  程朱、陆王之辨,明季最烈,沿至于清,显分门户。夫讲学心得之不同,愈辨愈明,不害其各有论着。至就其人品而观,非程朱之派极多正人,不能不谓得力于讲学。学程朱之学者,若不课其躬行,亦岂无托门户以争胜者?第存诚主敬,流弊终少;超超玄悟,一转而入于禅,自陈白沙已不免。明一代士大夫之风尚最可佩,考其渊源,皆由讲学而来。凡贤士大夫无不有受学之渊源;其不肖之流,类皆不与于学派,不必大奸大恶也。即以讥议守仁之桂萼言之,恶直丑正,以窥测世宗之私意,致身通显,遂恃宠以倾陷异己,此岂学者所屑为?考黄宗羲《明儒学案》,士大夫可为盛矣。不分门户,惟问实行如何,此研究明代学术之要义,当专力为之。


编辑推荐

  《明史讲义》为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孟森先生是近代中国明清史研究的开创者,成就卓著。本书虽为讲义,但却是第一次用新体裁系统地讲述明代历史,作者以《明史》考证明朝史事,并引证明人文集、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内容充实,并具有极明显的学术深度,对后辈学者影响极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孟森讲明史 PDF格式下载



明史的入门读物,孟先生带着我们梳理了一遍,对明史感兴趣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