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06黄河河情咨询报告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黄河水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作者: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页数:

376  

字数:

550000  

前言

  自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决定2003年启动“黄科院基础研究5年(2003~2007年)计划”以来的5年中,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针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重大需求和黄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黄河河情咨询项目组科技人员,以“弄清情况、分析原因、总结规律、提出对策”为目标,开展了大量的跟踪咨询工作。一方面通过黄河最新资料和及时的现场调查,紧紧跟踪黄河河情及重大事件,分析原因和特点;另一方面结合以往的研究深人分析规律,探讨发生机理。通过两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客观的估计。  (1)定量分析了水利水保措施及其不同配置条件下对暴雨洪水的影响。研究发现,水土保持措施对洪水泥沙的控制作用与降雨强度和措施配置密切相关,存在着降水阈值和措施配置的最大减洪减沙效应现象;淤地坝对泥沙粒径具有分选作用,产沙越粗的地区淤地坝“淤粗排细”的作用越明显。  (2)研究了潼关高程的变化规律。分析认为,中等流量以上的高含沙洪水对潼关高程具有强烈的冲刷作用,同时建立了洪水期潼关高程变化与洪水含沙量的关系。桃汛期洪峰流量在1500 m/s左右及其以下时,潼关高程难以冲刷下降;当洪峰流量在1900 m/s以上时,潼关高程下降值随洪峰流量的增大而增加。

内容概要

2006年项目组围绕黄河水沙变化、三门峡库区冲淤演变、小浪底水库异重流排沙及库区冲淤演变以及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现状等进行了跟踪研究。针对近年来黄河流域水沙变化、宁蒙河道冲淤规律及萎缩成因、水土保持措施对洪水泥沙的作用、三门峡库区敞泄排沙及冲淤规律、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库区冲淤变化及异重流排沙、下游河道冲淤变化,以及黄河下游漫滩洪水滩槽冲淤关系、黄河下游中粗泥沙不淤条件及对小浪底水库排沙组成的需求等方面开展了专题研究。对目前大家所关心的问题:①宁蒙河道近年来淤积加重的原因及冲淤基本平衡的临界水沙条件;②不同水保措施配置比例对减水减沙作用的影响;③小浪底水库淤积状况、下游河道主槽排洪输沙功能恢复程度及小浪底水库转人拦沙后期的时机;④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后期下游河道中粗泥沙不淤对水库排沙的需求条件等作了重点咨询研究,提出了咨询意见,希望能够为小浪底、三门峡以及龙羊峡等水库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综合咨询研究报告 第一章 2006年黄河河情分析 第二章 近期黄河流域水沙变化特点分析 第三章 水土保持措施对洪水泥沙的作用初步分析 第四章 宁蒙河段冲淤规律初步分析 第五章 三门峡水库敞泄排沙及冲淤变化规律研究 第六章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冲淤效果分析 第七章 黄河下游不淤积条件及对小浪底水库排沙组成的要求 第八章 主要认识与建议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报告 第一专题 2000年以来黄河流域水沙变化分析  第一章 2006年黄河流域水沙概况  第二章 2000~2006年黄河流域水沙变化  第三章 结论与认识 第二专题 宁蒙河道冲淤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章 宁蒙河道淤积现状  第二章 宁蒙河道冲淤规律研究  第三章 河道的输沙特性  第四章 河道淤积加重原因初步分析  第五章 缓解宁蒙河道淤积的措施  第六章 认识与建议 第三专题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减沙作用分析与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章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作用分析  第二章 水土保持措施对暴雨洪水的影响研究  第三章 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对减洪减沙影响的分析  第四章 河龙区间水土保持参数与减沙效益关系分析  第五章 水土保持措施调控泥沙级配的功能分析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建议 第四专题 2006年三门峡水库冲淤演变分析  第一章 2006年库区冲淤变化情况  第二章 非汛期318 m控制运用以来库区冲淤变化  第三章 敞泄期排沙分析  第四章 小北干流河段冲淤变化与水沙条件的关系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五专题 2006年小浪底水库运用及库区水沙运动特性分析  第一章 入库与出库水沙条件  第二章 水库调度方式及过程  第三章 库区冲淤特性及库容变化  第四章 水库异重流运动特点  第五章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水库调度及排沙淤积分析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第六专题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下游河道冲淤效果分析  第一章 2006年黄河下游水沙概况  第二章 2006年下游河道冲淤及排洪能力变化  第三章 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下游河道冲淤效果分析  第四章 小浪底水库拦沙运用初期与三门峡水库拦沙期对比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第七专题 黄河下游河道中粗泥沙不淤对小浪底水库排沙及相应级配的要求分析  第一章 水库拦沙期分组泥沙沿程调整特点  第二章 细泥沙含量对黄河下游洪水冲淤的影响  第三章 下游中粗泥沙不淤积对小浪底水库运用的要求  第四章 主要认识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从以上分析看出,河道淤积加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针对这些产生原因需要综合治理,发挥各种措施的综合作用。根本措施一是增水减沙,减少河道来沙、增加河道输沙;二是调节水沙过程、协调水沙关系,充分发挥河道自身的输沙能力多输送泥沙。  (一)维持宁蒙河道的健康生命需要一定量的水  天然来水来沙赋予冲积河流以生命原动力。要想保持河流的生命力,就必须要维持一定的水流强度和适宜的来沙条件,即要维持一定的河流能量来塑造河床。如果长期流量过小或水沙搭配失调,就会引起河槽萎缩,生命力退缩。  因此,维持宁蒙河道的健康生命,最主要的是要有水量和一这流量级洪水的保证。增加河道来水有两条路径,一是从外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工程从黄河上游引水入黄河干流,能够直接增加河道水量;二是节水,减沙沿程引水以做到相对增水。  (二)加大上游多沙支流水土保持治理力度  黄河上游来水来沙具有特殊性,水主要来自兰州以上,泥沙主要来自兰州以下的祖厉河、清水河和内蒙古的十大孔兑。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水沙常不能同步,因此水沙关系较难协调。尤甚是内蒙古十大孔兑的来沙以小洪量、短历时高含沙的过程在短时间内汇人干流河道,依靠短时的干流来水很难输送,直接造成内蒙古河道的淤积。而且一旦淤积下来,再输送走耗用的水量更大。因此,对来沙来说,最根本、直接、高效的解决措施就是在泥沙进入干流河道前即减沙,水土保持措施是根本,必要时也可争取工程措施在沟口合适部位修筑拦泥坝拦截支流来沙。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2006黄河河情咨询报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