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洪水及冰凌预报研究与实践
2009-12
黄河水利出版社
陈赞廷
265
400000
陈赞廷同志194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水利系,刚到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就肩负了黄河水文情报预报的重任。当时黄河上只有几个水文站,主要水情靠电话、电台、邮政电报传递,水文预报还处于一片空白。陈赞廷一方面刻苦学习理论,参阅苏联教科书;另一面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在他的领导和主持下,1955年首次系统地编制了黄河中、下游洪水预报方案,为黄河水文预报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后又在1962年、1972年、1976年先后三次组织较大规模的修改和编制新的预报方案。尤其是1986年,在他的主持下,完成了由全河18个单位100多位科技人员参加的浩大项目《黄河流域实用水文预报方案研究》。该成果汇总了包含新研制和新修订的黄河上、中、下游预报方案168个,其中洪水预报方案110个,冰凌预报方案58个。陈赞廷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历次大洪水,由他主持的1958年和1982年两次特大洪水的洪峰预报精度达98.6%和98%。尤其是1958年发生22 300 m3/s洪水时,陈赞廷及时提供了“后续降雨不大,洪峰很快回落,沿河洪峰水位虽然很高,但都不超过堤防标准”的非常重要信息,当时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根据这一关键的预测,大胆向中央防总提出了北金堤滞洪区不分洪的建议,这一建议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后实施,从而使滞洪区100万人、13.33万hm。的耕地及大量财产免遭灾难。因陈赞廷及时准确地提供重要水情信息,被周总理称为黄河防汛的“活诸葛”。陈赞廷在黄河水利委员会先后担任过水情科科长、副处长,水文局副局长、总工程师等职务,曾获得全国水电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多次被评为黄河水利委员会优秀党员和劳动模范。他除做好水文局的领导工作外,还先后完成许多重要的具有高水平的著作,如《黄河流域干支流洪水预报》、《中国寒区水文》、《黄河下游冰凌数学模型及优化水库调度研究》、《中国江河冰凌》等,并主编了《中国江河冰图》和《黄河水文志》。曾两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先后在国际和国内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50多篇。陈赞廷长期从事黄河水文工作,在水文预报领域作出了很大贡献。黄河水文预报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落后到先进,直至发展到目前的水平和规模,这些变化及成就和陈赞廷的工作与努力是分不开的。可以说,陈赞廷同志是黄河水文预报的先驱和开拓者。陈赞廷同志在治黄工作中取得的成功,首先是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工作一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其次是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凡事他都要亲自动手分析第一手资料,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正是由于这样的工作态度和钻研精神,使他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高的技术水平。陈赞廷同志虽已退休,但仍心系黄河,仍关心治黄事业,在他年事已高的情况下,潜心编写了《黄河洪水及冰凌预报研究与实践》一书。
本书选编了作者在治黄工作期间撰写的有关洪水、冰凌预报和研究方面的著作,以及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有关水文情报预报的论文。内容主要包括黄河洪水冰凌预报方案、中国河流冰情、黄河冰情预报模型及应用研究、黄河冰情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本书可供治黄科技人员和水利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陈赞廷1924年10月出生于山东曲阜,1949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水利系,同年9月参加治黄工作,1957年华东水利学院研究生班毕业。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情科科长,水文处副处长,水文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过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冰
序前言(一)冰情预报及研究 中国河流冰情 黄河冰情预报方法 冰情与泥沙预报 冰凌观测与气温及冰情预报 江河冰情特征分析计算 冰凌形成变化过程模拟 黄河下游冰期水位、流量演算的研究 黄河下游冰情数学模型及三门峡水库防凌优化调度的研究 黄河下游实用冰情预报模型及应用研究 努力提高我国江河冰情测报和科研工作(二)水文和治黄实践 水文情报预报 黄河流域的水文预报方案 发展中的黄河水文工作 1958年黄河下游抗洪斗争回顾 关于做好黄河下游防洪及长治久安的意见 堤防不决口河床不抬高(三)国际学术交流 ICE PROBLEMS ON THE YELLOW RIVER FORECASTS OF ICE CONDITION ON THE YELLOW RIVER COMPUTATION OF WATER STAGE AND DISCHARGE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AT FROZEN PERIOD USING HYDROLOGICAL METHOD后记
插图:可以反映现实的大气过程,并可把各个场的指标数据综合为少量的场展开参数。在应用时间系列统计分析方法时是否有良好的效果,主要决定于资料抽样是否恰当、所选系列是否稳定,为此要对稳定性进行检验。应用气象场的天气统计方法进行冰情预报是需要进一步发展的途径。1.3 今后意见(1)目前我国的江、河、湖、库冰情分析研究和预报的水平还较低,对水内冰、封冻、解冻、冰塞、冰坝等形成变化的物理机制都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因而影响了冰情预报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现在的分析研究工作都分散在各有关水文部门,并且这些部门多数没有对冰情的试验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专门的冰情研究机构、冰川冻土研究所不进行江、河、湖、库冰情的研究,因而冰情研究和预报进展比较缓慢,为此建议成立冰情研究所或列入现有水文研究所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并安排专门研究机构与各有关单位的观测研究相结合,促使我国冰情研究工作有一个较快的进展。(2)为了提高冰情预报的水平,除对冰情本身加强研究外,还需要提高预见期内天气预报的精度,例如黄河下游凌汛开河时,运用三门峡水库控制下泄流量减少河槽蓄水量,防止由于武开河造成的冰坝壅水,但三门峡水库不能蓄水过早,以免库区超过限制水位,因此必须适时地进行控制,其开始控制时间要依靠冰情预报,预见期最少需要10日。实践证明,预报的成败往往在于预见期间的气温预报是否准确,关于长期冰情预报更是需要可靠的天气预报。因此,冰情预报必须与天气预报密切结合,天气预报要做到符合冰情预报的需要,应从冰情预报所需要的内容如气温转正或转负日期等进行研究,或者将天气因素直接与冰情建立关系,建立水文气象法,这是提高冰情预报精度,加长预见期的重要途径。(3)在目前不能完全使用物理统计计算法的情况下,以分析观测资料为基础的经验分析方法仍是需要的,经验方法可以得到较长的预见期,并且在现有资料范围内的预报也可能获得比较好的结果,但是从今后的发展途径来讲,应深人研究物理统计分析法,这是提高预报质量的根本途径。2 泥沙预报泥沙预报对于多沙河流上合理运用水库,减少泥沙淤积,引水放淤,改良土壤以及提高洪水预报精度等,不仅需要洪水总沙量,而且需要泥沙过程预报。近年来,随着河流水库泥沙研究的深入,泥沙预报也有所发展,本次会议有3篇论文,一是异重流预报方法;二是泥沙特征值长期预报;三是变动河床水位预报方法,后者原列入汇流部分,从预报方法本质上讲主要是进行断面冲淤变化的预报,因此可列入泥沙预报范围,现分述于下。2.1 现有泥沙预报方法的评述官厅异重流预报主要是依据1956-1959年的实测资料,建立了一套经验相关图,可以适时地作出异重流预报,以便合理地调度水库进行排沙减淤,文中8张关系图中只有两张有点据,其余6张均缺乏点据。
我几十年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都和我老伴分不开。我老伴屈毓彤生于1942年,1944年毕业于西安女子师范学校。曾在河南省直税务局任会计助理员,后在黄河水利委员会任会计、器材管理科员,后辗转至黄河范县修防段、黄河中心医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任会计师、经济师。1986年退休。2002年去世,享年79岁。她一生中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曾多次被评为模范工作者、先进个人和治黄先进工作者。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为人善良忠厚,正派谦和,在职工中享有很高声誉。我们新中国成立前夕相识,1950年结婚,相濡以沫地走过了52年人生。无论是“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劳动改造,还是天各一方,在倍感艰辛、情绪低落之时,都是相互安慰、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地走过人生艰难的历程。她为了支持我的工作,主动承担起抚养教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重任。在她的教育和熏陶下,三个子女均考入大学,其中两个获博士学位,在国内、外知名大学从事国内外重点科研教学工作,任博士生导师。她常在家帮我抄写报告、文章,整理文稿,在我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她常帮助分析排难、宽心鼓励,使我渡过一次次难关。这些使我回想起来历历在目,感慨万千。她心中总是想着别人,唯独没有她自己。她像一只燃烧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像一只黄牛默默无闻地耕耘,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孩子对她亏欠很多,我对她亏欠更多,我和孩子们会永远怀念她!
《黄河洪水及冰凌预报研究与实践》:黄河水利委员会治黄著作出版资金资助出版图书。《黄河洪水及冰凌预报研究与实践》可供治黄科技人员和水利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