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电通半月画报

冯沛龄 编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冯沛龄 编  

页数:

20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电通半月画报》,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影期刊,在电影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以文字、图片、漫画、地图等活泼的形式,形象地报道了电通影片公司所摄影片的故事梗概、制作状况、演员动态及读者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深受广大影迷喜爱,是中国百年电影史上一份珍贵的史料。

书籍目录

第一期 《风云儿女》故事 “众望”第二期(《风云儿女》特辑) 许幸之:实现了一个幼年的梦 《风云儿女》原著第三期 尤兢:观美国《桃李劫》后的一段对话 许幸之:《风云儿女》的自我批评 陈波儿:东方的马尔泰 余力——编后记第四期 一个日本电影理论家论中国电影(岩崎昶) 方岩:《自由神》二题 余力——编后记第五期 (王莹自译)致无邪世界的一群——日本文化学院参观后记 王莹:为自由 司徒慧敏:《自由神》故事 慧敏:《自由神》产后 对《自由神》的评论(3篇) 《自由神》演员的园地(2篇) 闲话《自由神》(4篇) Elmer:好莱坞一“从舞台到银幕”的人们 RuBy:中国——“从舞台到银幕”的人们 上海电通公司制片厂征求有志银幕之知识女性 生活书店同人参观电通记 余力——编后记第六期(《自由神》特辑) 余力——编后记(及聂耳逝世讣告)第七期 周耀:我所知的聂耳 吕骥复聂耳:一封未寄的信 唐纳:给亡友聂耳 纪念聂耳先生悼词摘录 悼电通一少年龚维扬君 余力——_编后记(及悼讯)第八期 上海各大日报对《自由神》之批评(7则) 电通诗画 白克:《都市风光》日记(一) 余力——编后记第九期 白克:《都市风光》日记(二) 施超;我们的使命 张云乔:电影常用术语浅释(一) 余力——编后记第十期(《都市风光》特辑) 《都市风光》中的主演演员 《都市风光》本事 《都市风光》中的客串演员 贺绿汀:作歌曲的几件初步知识 袁牧之:漫谈爵乐喜剧 余力——编后记第十一期 阿非:鹄沼海岸的信息 王莹:南归 张云乔:电影常用术语浅释(二) 黄自:电影中的音乐 贺绿汀:《都市风光》中的描写音乐 上海中西各报对《都市风光》之批评(摘要) 余力——编后记第十二期 张云乔:电影常用术语浅释(三) 余力——编后记第十三期 敬让此篇幅给爱好本刊之十万读者 半月问答 半月悬赏 半月座谈 半月新闻 余力——编后记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电通的特色,是话剧同人的大本营。过去的导演应云卫兄,现在的导演许幸之,袁牧之,孙师毅诸兄,都是话剧界的骁将,人所共知。就是职员演员,也都从戏剧园地中来。周伯勋兄,陈波儿女士,唐槐秋兄,顾梦鹤兄,都是。在这电影有声化的今日,话剧界同人取得电影界的王座,是不成问题的。尤其电通的同人,在智识学养方面,也较他处优越,其前途之远大,更不可限量。只是我希望电通公司同人,把竞争的视野放广阔一点,不要以在中国电影界取得地位而满足,而能把作品的水准提高到与欧美一流作品相抗衡,那就是中国的荣誉了。希望影评家凌鹤一个人总不免有点希望的,即使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一些些。自然啰,我也会有我的希望。虽然我不敢妄想着升官,我也不敢妄想买中五十万的航空奖券,但是我希望自己不致于饿死,同时,我对于中国电影,也很关切地怀着最起码的希望。不少人都承认中国电影在不断地进步着,这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是我却不能不说一句大家扫兴的话:我简直以为中国电影在开倒车。一九三四年以来,试问除了《大路》、《新女性》、《逃亡》之外,还看到更多的比较可看的作品没有?一直到最近的《国风》,我们真不能不为中国电影之开始没落而惋惜了。自“一•二八”而后,中国电影确是跨着急进的步伐向着新的前途走着的,然而在荆棘丛生崎岖的山路中,只落得遍体创伤的十分艰困。可是到了今年,不幸的是居然走向复古的道路。一点也不夸大地说,中国新的电影的萌芽,现在已经遭遇了被摘的危险了。在这可怕的情形下,有良心的电影艺术家们是应当振作一下的。假使不愿中国电影夭折的话,那就只好和开倒车的倾向争斗。在广泛的观众拥护之下,中国电影是不会自杀而死的。那末我直觉地对电通公司的诸君,怀着热烈的希望。自《桃李劫》的成功,电通公司开始显示了新的姿态。他们在真真实实地从事电影的制作,他们以刻苦耐劳的精神在奋斗着,他们敢正视现实,他们努力于中国电影之新生命的获得。到现在为止,虽然电通公司的出品,和观众相见的还只有《桃李劫》,不过人们会相信《风云儿女》、《自由神》、《都会风光》及《沙漠天堂》,都不会使人失望的。我这样想着,我这样希望,希望!……为了中国电影的前途。电通的新精神艺华公司编剧徐苏灵用自制三友式收音机收音,摄制了第-部有声影片《桃李劫》而震响了中国影界的“电通公司”,目前是在长足的进展中努力着的。“电通”,自以全部新人才的出现,制成了《桃李劫》这有声影片,几乎是出乎众料以外地获取了它的成就与广大的观众的欢迎及舆论界一致推崇。因此,电通公司从这以后为吾人所瞩目了。自然,吾人的注意着“电通”,当并不仅因《桃李劫》的成就,而实以“电通公司”,它是在以新的姿态出现于此贫弱、封建、颓糜、落后、不景气的中国电影界的。他们新的产品有即将完成的《风云儿女》与在筹制中的《自由神》、《都会风光》、《沙漠天堂》等。他们是有步骤、有秩序、有希望地向着成功的路上进展。这是实在使得吾人晾异的。它,电通,以不很充实的经济力量,不很充实的经验,而能如此进展得迅速而且有希望,这恐怕是会令人不解的吧。因此,我在某一天的下午到荆州路他们制片厂的新址去观光一下。在这里,我不想写什么访问记之类的文字,所以我不想把电通所给我的直觉的印象写出来。因为即使详细地写出来,那是并不会有什么意思的,最显明的,就是我如果告诉你们的摄影场状况,那是不如描写其他的大公司的好,因为他——电通的新摄影场是就着一座学校的雨天体育馆改用的。

后记

《电通半月画报》1935年5月16日创刊于上海,同年11月16日停刊,历时半年,共办了十三期。该刊由电通画报社编辑,电通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说到《电通半月画报》,不能不先说一说电通影片公司。1934年春,电通影片公司成立于上海。这是-个由中国共产党电影小组直接领导的左翼电影公司,由夏衍、田汉、孙师毅负责电影创作,司徒慧敏担任摄影场主任,编、导、演队伍则有袁牧之、应云卫、许幸之、陈波儿、唐槐秋、王人美、王莹、施超、周伯勋、吴湄、唐纳、谈瑛、吴印咸、吴蔚云、万籁鸣、万超尘、聂耳、吕骥、贺绿汀等一批年轻有为的左翼戏剧工作者、进步影人、摄影家、美术家、作曲家组成。电通影片公司共摄制了《桃李劫》、《风云儿女》、《自由神》、《都市风光》四部影片。由于影片反映了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心声,获得了广大观众和进步舆论的赞誉,但也招来了国民党当局的监视和破坏。反动派称电通公司为“赤色大本营”,视为眼中钉,非欲拔之而后快,并采取了一系列迫害活动。1935年底,电通影片公司终因反动派迫害加剧及经济困难等原因,被迫停办。电通影片公司的历史虽不长,出品也不多,但它却以这不多的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电通影片公司成立后,为配合影片的宣传和发行,《电通半月画报》遂于1935年5月应运而生,理事编辑为周伯勋,另由孙师毅、袁牧之、许幸之、司徒慧敏、唐纳轮流编辑。主要评介电通影片公司的电影创作、影片拍摄及有关人员的创作活动,设剧本、电影故事、影评、电影理论、杂感、拍摄花絮等栏目。撰稿人有许幸之、司徒慧敏、袁牧之、孙师毅、王莹、唐纳、陈波儿、尤兢(于伶)、吴湄、施超、蓝苹、贺绿汀、唐瑜、凌鹤、崔万秋、徐苏灵、黄自、吕骥等。《电通半月画报》取材广泛,编排新颖独特,图文并茂,8开本,以文字、照片、漫画、乐谱、地图、表格等多种形式,及时、具体、形象地报道了电通影片公司所摄电影的故事梗概、制作状况、演员动态及读者感兴趣的各种问题,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也为后人留下了-份宝贵的电影史料。


编辑推荐

《电通半月画报》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电通半月画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