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平面设计
2009-9
广西美术出版社
关山月美术馆
181
无
尊敬的张弘星博士,尊敬的大卫·柯利教授、阿尔佩·埃尔教授,许平院长、尹昌龙局长,各位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和嘉宾:早上好!各位专家和嘉宾从各地,包括从遥远的英国、土耳其来到深圳,昨天出席了“平面设计在中国07展”的开幕式,今天一早又开始一整天的学术论坛,大家辛苦了!我代表这个展览和论坛的主办者,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今天在座的有很多是老朋友了,也有令人尊敬的新朋友,“设计”这个我们共同的主题使我们又聚在一起。我们都认为作为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当代的设计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不仅改变了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参与和推动了经济、政冶、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和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设计文化和产业的发展程度能够形象地反映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它的创新发展能力。深圳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相对薄弱的新兴城市,但是她的文化基因决定了她具有崇尚刨新和特别能创新的文化品格,深圳的政府和市民已经把包括现代设计在内的创意文化看作是城市的凝聚力、刨造力、综合的竞争力和发展的软实力。
“中国平面设计国际学术论坛(2007·深圳)”是为“07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评活动而设置的一个交流与反思的平台。1992年,一批深圳的设计师在策划、发起第一届“平面设计在中国”展时,无疑在期待、欢呼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当时国内大部分设计师对国外设计并不熟悉,国际社会当然更不了解中国设计,但深圳的设计师借助毗邻港澳的优势,引进国际设计展评的理念,包括这个展览的名称,也体现出与国际设计行业的接轨——明确提出了“平面设计”的概念,整个展览的组织、作品的分类、评审等无一不借鉴国际惯例。当然,展览本身也体现了中国设计师对新的设计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这个展览对中国现代设计的推动是标志性的,随后,各种平面设计的行业协会及展览评审活动在全国迅速兴起,国内设计师也频繁参加国际上一些重要的设计展评活动,中国的平面设计迅速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
“2007中国平面设计国际学术论坛”欢迎词/董小明第一部分:研讨会 学术主持的话/张弘星 平面设计在中国的背景、现象和反思/毕学锋 “拒斥”与“顺应”——中国语境下的“全球化”与平面设计/刘治治 变革中的中国设计教育版图/许平 深圳市公共文化政策、城市风格与“设计之都”战略/尹昌龙 美术馆与中国平面设计/黄治成 第一场讨论第二部分:演讲 独立的精神?——飞速变化时代的欧洲平面设计/大卫·柯利 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设计的政治经济学/阿尔佩·埃尔 第二场讨论第三部分:书面发言、访谈 对中国现代设计现状的几点思考/韩绪 中国平面设计现状/潘沁 “设计之都”让设计师与企业共同发展——平面设计相关产业企业家代表访谈/季倩 顾问设计:设计师职业的兴起和成长/陈红玉编后记
插图:第二个是新一轮教育调整即将开始。我们知道前几年各个学校都经历了教育部评估,为了完成教育部评估,各个学校都拼命扩大校区,建了新的校舍,随着评估的结束,基本建设基本完成,很多地方甚至透支了未来的发展资源。现在这一轮竞争基本结束,下一轮必须转向教学内涵、教育品质与教学定位的竞争,希望进入这样一个新的校园竞争的趋势。第三,从全国总的格局来讲,由原来以教育资源型、单一重心的格局转向教育资源型和市场需求型“双核”发展的格局,市场需求的拉动力会在较近的将来形成强大的动力,所有的院校都将面对如何应对这一发展格局和做好自己定位的挑战。我想这个也是可以看得到的发展趋势。高等院校在发展,也有“泡沫”,刚才我说过“备受责难”。但身在其中,我认为高校既非一无是处,也非一方净土。实际上各个学校都在努力,也都有困难。但是针对未来的教育设计是最重要的。原来中国的设计教育是没有条件只有包袱,但是这些年来有些学校的条件逐渐成熟,条件和包袱的关系成为各个学校不同的境遇的明显标志。做一个不严谨的、开玩笑的“分类”,目前的千余所学校,大体可以分为四种境遇:有条件有包袱的学校;有条件没包袱的学校;没条件有包袱的学校;没条件没包袱的学校。这里面最差的就是没有条件有包袱的学校,这在1200多所学校里面可能要占80%以上,条件既不充分,但是又有包袱,包括观念的老化,包括新资源的缺乏没条件没有包袱是指新建立的学校,像独立学院,新建的独立院校,各个新办的高职院校,它们既没有特别好的条件,但是由于没有包袱,它们也可能有好的发展;有条件没包袱的学校是最理想的,但太少,目前南方一部分新建的高职院校类似这种情况,北京的一些院校也属于这种状况。说这些情况是强烈感觉到一点,就是在新的形势下每个院校如何做好符合本身条件的教育定位,既不能囿于现实,也不能做不合现实的空想,教育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如何在现有的状况下拿出真正有价值的改革思路对高校来说是真正的考验。
“中国平面设计国际学术论坛(2007·深圳)”是为“07平面设计在中国”展评活动而设置的一个交流与反思的平台。1992年,一批深圳的设计师在策划、发起第一届“平面设计在中国”展时,无疑在期待、欢呼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当时国内大部分设计师对国外设计并不熟悉,国际社会当然更不了解中国设计,但深圳的设计师借助毗邻港澳的优势,引进国际设计展评的理念,包括这个展览的名称,也体现出与国际设计行业的接轨——明确提出了“平面设计”的概念,整个展览的组织、作品的分类、评审等无一不借鉴国际惯例。当然,展览本身也体现了中国设计师对新的设计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这个展览对中国现代设计的推动是标志性的,随后,各种平面设计的行业协会及展览评审活动在全国迅速兴起,国内设计师也频繁参加国际上一些重要的设计展评活动,中国的平面设计迅速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从1992年至2007年,这一过程仅用了15年!15年中,“平面设计在中国”举办了五届,1992年、1996年由设计师自发组织了两届,2003年起,由深圳市政府支持,关山月美术馆联合设计师协会组织举办了三届。就展览本身而言,虽然已开始有了一些突破和变化,如增设评委论坛、增加外围展等等,展览的形式丰富了,规模也越办越大,但对于中国平面设计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似乎缺乏深层的思考。如张弘星博士所言,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思考的机制。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论坛,形成一种机制,请一些设计史、设计文化方面研究的学者参与,让他们和设计师一起来分析和讨论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所收获,我们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平面设计》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无
不错!挺好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