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文通研究
2008-3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刘永华
360
《马氏文通研究》是关于研究“马氏文通”的专著,文中以归纳法穷尽性分析《文通》全文并辅以中、西方传统语言学的素材及相关史料,以系统论的视域和历史还原的客观主义立场,力图再现长时段的历史语境中《文通》文本的概念框架及其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中西方语法学史两个维度上的发展和演变沿流。我们不仅关注《文通》对语法事实的描写,更重视对隐匿于其文本背后的语言理论的勾划。
序中文提要绪论第1章 《文通》的语法观和语料观1.1 《文通》的语法观1.1.1 普遍和个别1.1.2 深层和表层1.1.3 整体和层次1.1.4 形式和意义1.1.5 描写和解释1.1.6 离散和连续1.1.7 典型和边缘1.1.8 历时和方言1.1.9 范畴和术语1.1.10 逻辑和辩论1.1.11 模仿和创新1.1.12 目标和手段1.2 《文通》的语料观1.2.1 语料库语言学视角1.2.2 传统语言学视角第2章 句读视野中的语法分析系统2.1 句法总论2.1.1 中、西方传统语言学的句法概念2.1.2 《文通》的句法概念2.1.3 《文通》的句法框架2.2 《文通》的句2.2.1 句子的结构类2.2.2 句子的语气类2.2.3 句子的功能类2.2.4 结构标志类2.2.5 其他类型的旬2.2.6 句子的分析方法2.2.7 小结2.3 《文通》的读2.3.1 读的标记2.3.2 读的句法功能2.3.3 旬读的相对位置2.3.4 其他类型的读2.3.5 小结2.4 句读论和中国传统语言学2.4.1 两书句读论的传承关系2.4.2 两书句读论的传承特点2.4.3 小结2.5 句读论和西方传统语言学2.5.1 《文通》的表词之读2.5.2 《致知浅说?原言》的句逗之辨2.5.3 《波尔·罗亚尔逻辑》的嵌入命题2.5.4 三书句型系统和句型特征的相关性2.5.5 小结2.6 《文通》句读论的影响2.7 《文通》的顿2.7.1 顿的系统2.7.2 顿的其他问题2.7.3 小结第3章 词次视野中的语法分析系统3.1 《文通》的词3.1.1 起词、语词和表词3.1.2 止词、转词和司词3.1.3 小结3.2 《文通》的次3.2.1 主次和宾次3.2.2 同次和前次3.2.3 偏次和正次3.2.4 小结3.3 词次论的来源和影响3.3.1 词理论的来源和影响3.3.2 次理论的来源和影响第4章 实字视野中的语法分析系统4.1 字类总论4.1.1 划分字类的标准4.1.2 字类与句法的关系4.1.3 字类假借4.1.4 字有定类和字无定类4.1.5 实字和虚字4.1.6 构词法4.2 《文通》的名字4.2.1 名字的系统4.2.2 名字的其他问题4.2.3 名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4.2.4 小结4.3 《文通》的代字4.3.1 代字的系统4.3.2 代字的其他问题4.3.3 代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4.3.4 小结4.4 《文通》的静字4.4.1 静字的系统4.4.2 静字的其他问题4.4.3 静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4.4.4 小结4.5 《文通》的动字4.5.1 动字的系统4.5.2 动字的其他问题4.5.3 动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4.5.4 小结4.6 《文通》的状字4.6.1 状字的系统4.6.2 状字的其他问题4.6.3 状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4.6.4 小结第5章 虚字视野中的语法分析系统5.1 《文通》的介字5.1.1 介字的系统5.1.2 介字的其他问题5.1.3 介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5.1.4 小结5.2 《文通》的连字5.2.1 连字的系统5.2.2 连字的其他问题5.2.3 连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5.2.4 小结5.3 《文通》的助字5.3.1 助字的系统5.3.2 助字的其他问题5.3.3 助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5.3.4 小结5.4 《文通》的叹字5.4.1 语言起源论5.4.2 字类系统论5.4.3 叹字系统论5.4.4 叹字概念的来源和影响5.4.5 小结5.5 字类说的来源和影响第6章 《文通》所反映的古代汉语传信系统6.1 《文通》的传信范畴6.1.1 传信概念6.1.2 传信理据6.1.3 信息来源6.1.4 信实程度6.1.5 传信载体6.1.6 相关范畴6.2 《文通》传信范畴的来源6.3 小结参考文献附录后记
第1章 《文通》的语法观和语料观 语法观是作者对语法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是作者观察和描写的基点和支点。语料是体现语法观和通往语言事实研究的素材。语法观支配着语法学家对语言事实的观察角度和方法的选择,语料则体现了语法学家的语法观和对语言事实的处理方式。作者的生平是知人论世、了解作者语法哲学的重要资源,我们作了一个综述放在附录里。 1.1 《文通》的语法观 学界一般侧重于讨论《文通》的普遍语法观、动词中心观等语法观,而《文通》的语法哲学思想是非常丰富深厚的。例如,“言者,心之声也。”表达了语言工具论思想。“物生而动”、“形者,附事物而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从哲学角度说明名字、动字、静字、数字由先到后的发生顺序。“凡兹诸字,皆所以记心中之声,发于口而为言者也;而所以记心中之感,矢诸口而为声者,则惟叹字。”则表明了非叹字与叹字的语言发生学问题。非叹字与叹字分别起源于“感之猛者”和“感之轻者”,表达了感叹说的语言起源论立场。表示工具的“以”一般位于动词之前,原因是“所赖用而后其行乃发”,表现了以自然事件顺序解释语序的认知观。“使”字的施动,如果是人,“使”是动词;如果是“事势”,“使”是连词。“人”和“事势”的区别是施事性不同。“夫”为叹词,在句末兼表传疑,体现了感叹和传疑相通。“反决”这一术语则体现了否定与反问相通。“心欲其然而恐其不然者,则加弗辞以状之;冀其不然而虞其或然者,则不加弗辞。”反映了心理动词肯定与否定表达的不对称。“故句意正者,状字弗之;而句意反者,弗辞反不加焉。此所谓反比例也。”反映了反问句肯定与否定表达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