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发展(第一辑)

石坚 编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作者:

石坚 编  

页数:

107  

前言

  一如过往,新旧世纪的交接并不意味着问题减少或消亡,踏人21世纪的人类面对着诸多问题与危机。在信息科技及各发达国家的支持下,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随之而来的政治、文化渗透与冲突以及诉诸武力的军事及恐怖活动终日无休。此外,危机管理专家的研究显示,新世纪的危机与灾难将会因为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及科技等深层矛盾的激发而出现。其本质、规范及影响皆有别于传统,难以处理。在落后国家,地球上有近30亿人的每月收入低于450元(人民币),其中12亿收入低于230元。在贫困地区,每天有3.3万名儿童失去生命,而每分钟有一名妇女在分娩的过程中死亡。贫困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而未来50年还将增加的30亿人口必然会进一步加剧贫困问题。在发达国家,科技的持续发展与知识的迅速更新已经从根本上改变“知识经济”的本质,促成“学习经济”的出现,使拥有终身学习倾向及自我学习能力的人或组织占有领先地位,这将导致财富转移的难以避免,以及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  要有效处理各种问题与危机,人类的唯一途径是协同增效地提升人类社会的综合实力,从低层次的手工作业发展阶段,进化至以科技主导及理论驱动的知识型发展阶段,再晋升至以学习、吸收乃至持续、全面创新的发展台阶,以至最终抵达建基于智慧的,人类全面、均衡的发展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终极发展境界。从知识型社会到学习型社会,再至智慧型社会,大学在科技开发、知识发现及推广、公共政策完善、经济发展及社会问题研究等领域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大学直接影响和推动着经济、社会、科技、教育乃至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因为大学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也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内容概要

  《大学发展(第1辑)》作为跨文化、跨学科、跨地域的学术平台,将促进不同地域及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不同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间的相互理解、借鉴、探索及研究;对中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学校管理体制及机制改革创新、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问题进行研究;对世界知名大学在大学规划及设计、学校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有效实践进行探讨、总结及推广;并探讨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丰富世界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实现创新高等教育理论,为世界高等教育的繁荣勾画出最美的蓝图。

书籍目录

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简介卷首语贺辞对《大学发展》的祝贺与期望贺《大学发展》理论与探索构建大学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2005—2006年我国教育学研究热点分析——基于CSSCI的关键词分析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院校研究企业化——新兴公立大学的转型之路以人为本的本科学生培养——四川大学研究型大学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化实践探索——四川大学中层干部海外培训战略抉择国际与比较高等教育中国特征的新兴全球化模式21世纪初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动态及趋势《大学发展》投稿指南

章节摘录

  构建大学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摘要:过去二十年,对大学进行排名已蔚然成风,但大学排行的方法论问题受到质疑。然而,现有文献及专家意见都忽略了更值得关注的大学排行的理论问题。本文指出,在目前,进行大学排行的工作主要是基于落后的资源基础理论,而当今一流大学已经摒弃落后的资源基础理论,应用动态能力理论。然而,动态能力理论的应用还不足够,因为,大学具备竞争优势及发展能力,并不等于发展路线的正确。基于量子理论,本文指出,我们需要的未来大学是为了共同发展、共同创造和共同成长而战略化、实力化的大学,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协作,共同为人类带来一个更好的世界。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一项题为“大学发展潜力分析及评估”的研究,以在纠正现有大学排名方法论及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建立新标准,以利于大学在新世纪发挥潜能,成为具备符合未来世界要求的大学,推动社会发展。  关键词:大学排名;大学发展潜力;资源基础理论;动态能力理论;评价指标体系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发展(第一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