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前的俄中外交及贸易关系
2010-12
岳麓书社
特鲁谢维奇
271
徐东辉,谭萍
无
本书为19世纪俄国学者特鲁谢维奇所著。作者在书中大量引用了俄国外交部档案馆所藏17—18世纪俄中经贸、交通等方面的珍贵档案史料;分析和结论都立足于原始档案材料。这是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书中论述了当时的俄中贸易线路与贸易关系的实际情况.俄中贸易对于17—18世纪的俄中外交关系与俄国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商品生产、货物进出口、资本运转等方面的影响,指出了官方商队体制的益处和弊端,归纳了俄中贸易商品种类、价格的演变过程,分析了俄中贸易对俄国人的有利之处及阻碍俄中贸易发展的因素。翻阅此书。可系统了解17—18世纪俄中外交与贸易方面的具体情况,也可窥知当时俄国人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认识。
代序
第一章 俄中外交关系的开端
第二章 俄中外交关系的历史
第三章 通往中国之路——路况及运费
第四章 官方贸易及其贸易商品
第五章 官家商队体制的益处和弊端
第六章 私人贸易 总交易额的变化
第七章 贸易商品的历史
第八章 俄中贸易价格史
第九章 俄中贸易的有利之处
第十章阻碍俄中贸易发展的因素
结论
附录
人名译名对照表
地名译名对照表
即使曾经派过使团,仍然不能认为他们建立了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尤其是贸易关系。伊凡在向一些尚不了解的国家和统治者派出两名哥萨克后,很显然,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17世纪前,在中国我们没有见到很多的俄国使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16世纪时罗斯对中国一无所知。1581年时,费奥多尔·伊凡诺维奇同意让立陶宛人经由自己的土地进入到波斯、布哈拉和出产宝石与金子的中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雅科夫国王①分别于1592年和1604年请求允许他们的商人经由莫斯科公国进入中国②。但立陶宛人和英国人是否会向我们介绍这个遥远的国家,很令人怀疑。当时,在没有俄国人任何参与的情况下,英国人和荷兰人正在寻找一条经由我国、北冰洋或者布哈拉、或者波斯通往中国最近的路,而俄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没有英国人,尤其是荷兰人对中国了解的那么多,当时他们已经不止一次到过东方海域了。俄国人对中国的了解来自于当时成群结队来到我们这里的布哈拉人和波斯人。 接下来是17世纪初的使团。那时,俄国人的好奇心随着对西伯利亚的占领而得到满足,西伯利亚的珍贵毛皮令他们惊讶不已。对西伯利亚的占领促进了俄国与蒙古各民族交往的开始。从他们那里听说中国就像一处乐土,我们的冒险家们便开始向那里涌去,并且与一位蒙古首领——珲台吉(阿勒坦汗)达成协议,用一些名贵的礼物来换取阿勒坦汗送他们经由自己的领地去中国内地。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