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牛津欧洲史(第三卷)

(美)罗宾·W.温克//R.J.Q.亚当斯|主编:丛日云|译者:贾文华//李晓燕 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作者:

(美)罗宾·W.温克//R.J.Q.亚当斯|主编:丛日云|译者:贾文华//李晓燕  

页数:

402  

Tag标签:

无  

前言

历史不是一堆记录在案的数据,也不是一串被记载下来的事实的堆砌,它是一系列相互冲突的争论。这样,关于一个事件的实际意蕴,一个偶发事件究竟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最准确地概括这个事件,这些争论在历史的解释中属于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当然,历史让我们认识自己;当然,它教导我们理解我们集体的过去并对之保持适当的尊重;当然,它还传授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技能,即如何提问,如何找到答案,如何合乎逻辑地、令人信服地、清晰地、有目的的思考;当然,它还是或应该是一种乐趣。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个民族选择对其历史的何种阐释是至关重要的。当一个社会隐瞒其过去记录的某些部分,然后那个社会或其领导人向我们讲述他们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当一个社会试图改变历史记载所呈现的或已经有充分根据的事实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历史是如何出于政治目的而被曲解。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既不失历史原貌,又穿透表象探究历史价值的优秀著作。该书主要论述了1890—1945年间欧洲存在的重大危机和由此引发的大规模冲突与战争。虽然是历史著作,作者却不局限于历史本身,而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的人类文明谈起,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彩画卷,然后才分析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的国内政治、社会状况及其相互关系。这种对比首先让我们对繁荣表象下潜伏的危机产生了一丝寒意。接着,作者详细解读了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过程和重要影响。这种解读有机贯通了体系、国家和个人不同的层次,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等不同领域,全面再现历史的同时又留给我们很多现象背后的思考。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罗宾·W.温克 (美国)R.J.Q.亚当斯 译者:贾文华 李晓燕 编者:丛日云罗宾 •W.温克(Robin W. Winks,1930—2003年),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主任,小拉道夫•W.汤森特历史学讲座教授。1992—1993年,曾赴牛津大学担任乔治•伊斯曼讲座教授,1999—2000年,任牛津大学威亚•哈姆斯沃尔斯讲座教授。温克教授研究领域广泛,包括美国史、美国—加拿大关系史、大英帝国史、西方文明史等,是环境史学的创始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加拿大与美国》(1960),《帝国时代》(1969),《西方文明史》(1984)等。

书籍目录

地图与案例小品序言:历史的价值致谢第一章 新时代 一、欧洲的人口 二、创新的激情 三、新科学 四、新的社会视野 五、弗洛伊德与精神科学 六、新女性 七、本章小结第二章 国家的现代化 一、政治观念 二、英国:走向民主与危机 三、法国:第三共和国(1890—1914) 四、意大利:统一与挫折 五、德国:民族国家 六、奥匈帝国:将人类区分为不同的民族 七、俄罗斯帝国:为现代化而斗争 八、1914年的独裁君主政体 九、美利坚合众国:崛起中的大国 十、本章小结第三章 世界大战与大革命 一、战争的起因 二、战争的进程 三、后方战线 四、和平协议 五、1917年的俄国革命 六、环境 七、本章小结第四章 两次大战之间:二十年危机 一、法西斯主义的首次胜利:意大利 二、魏玛共和国:1918—1933年的德国 三、1933—1939年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 四、伊比利亚的独裁主义 五、哈布斯堡帝国的继承国 六、欧洲其他独裁政权 七、苏联 八、本章小结第五章 民主国家与非西方世界 一、英国 二、法国 三、美国 四、东西交汇:西方历史与世界历史 五、本章小结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一、两次大战之间的国际政治 二、通往战争之路(1931—1939)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2) 四、盟国的胜利 五、太平洋战争 六、后果 七、本章小结大事年表中英文词汇对照表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在女皇和拉斯普京的统治下,一群阴险的冒险家、勒索者及奸商买官卖官,从事军需投机买卖,推举各自的傀儡出任部长,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丑闻。1916年,国内深受动荡、罢工及失败主义的严重困扰。与此同时,前线部队因缺少运输工具、装备、军需供应及医疗服务经受着巨大的牺牲。保守派开始公开谴责拉斯普京。1916年12月,拉斯普京被谋杀。尽管杜马中的温和主义者反复提出警告,认为政府自身因反对责任内阁制正在促成一场革命,但沙皇仍无动于衷。当拉斯普京的死讯传到柏林以后,德国人看到了迫使俄国人彻底退出战争的机会,并通过支持乌克兰、波兰及芬兰的独立运动以及援助俄国革命达到了目的,部分皇族和杜马成员同时开始密谋尼古拉二世的退位问题。截止到1917年初,革命的条件已经具备,但革命者尚未做好准备。(1)三月革命首都截止到2月只剩下10天的面粉供应,地区指挥官被迫实行食物配给制。排队等候配给的人群、关闭的商店以及对饥荒的恐惧,最终导致了严重的骚乱。杜马开始谴责“不称职的部长”,左翼代表则转向了秘密组织。在这些秘密组织的鼓动下,公众开始抗议政府因罢工开除大批工人的举措。罢工者走上大街游行示威,并与其他不计其数的工人与家属汇集为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但最终被全副武装的警察驱散。布尔什维克党人从第三天开始组织进一步的罢工与游行示威,沙皇则动用秘密警察实施了大规模的拘捕活动。与此同时,军队拒绝堵截从工人区出发经涅瓦河(RiverNeva)涌向皇宫的工人游行队伍。3月10日(俄国旧历的2月27),很多士兵向人群交出了武器,起义者占领了藏有4万支步枪的军械库,革命者随之控制了彼得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

后记

翻译的具体分工如下:贾文华负责翻译第一至三章、图片说明、年记等部分,同时负责全书的统稿、校译和修订工作。李晓燕负责翻译第四至六章及中英文词汇对照等部分,并在修改与校对过程中做了大量辅助性工作。需要说明的是,石鑫(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曾花费大量时间,查阅了书中的人名、地名及其他专有词汇,并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性翻译,为本书翻译工作的最终完成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译者对此表示由衷的谢意。丛日云教授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曾提供了大量富有建设性的指导与帮助,译者在此亦表示诚挚的感谢。


编辑推荐

《牛津欧洲史(3)(精)》为史家名著书系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牛津欧洲史(第三卷) PDF格式下载



属于学院派的历史书,要对欧洲史有些基本了解才能读哦!


作者以欧洲人的视角,评价了这段时期的历史,抓住了这个时候的主要事件,是有很大价值的史料。


从文学哲学精神分析等上层建筑分析宗教退出后欧洲人的精神与思想,免不了的寻找宗教替代品时引发的混乱,其中不可或缺的德国人与俄国人。


第一卷尚未读完,难以评价这本喽...


就是差两本,


印刷精美,内容丰富,送货速度快,非常超值的购物。


有点像教材的说 但是为了什么呢


精装版 值得收藏


篇幅不大,无须望而却步。


好,不解释,品质征服一切!


西方最常见的偏见是用技术变革来衡量“进步”,根据这个标准,至少到历史的晚近时期,没有出现重大技术变革的社会是不开化的。事实上,尽管文字记录和重大技术变革存在于我们所称的“文明社会”,但两者都不是文明开化的本质性内容。当我们研究历史时,或许我们应该记住英国批评家约翰•拉斯汀(John Ruskin)所记载的历史行为的三个内在要素:“伟大民族将他们的自传书写在三种稿本上:行为之书、言语之书和艺术之书。”
  
   这里的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从过去学到什么”。在大多数场合我们做不到,至少从简单的思维水平上来说是这样。作为一个国家,我们不会在外交事务中根据行为的某种程式来做出决定,仅仅因为类似的程式曾在过去有效。我们有足够的智慧了解到,环境改变了情势,而新知识带来新的责任。当然,个人“向过去学习”,遭到过抢劫的人以后会有警惕性。可是,将这样的经历拔高为“历史教训”,是将个人从孩童向成年人的成长经历变成历史,最多,这种成长是个人传记中的经历而已。
  
   我们有时会从历史中记取“错误的教训”。事实上,那些热心地争辩未来的特殊行动方案能够从过去找到答案的人会说服头脑简单容易受骗的人,使他们相信历史会重复,因此,过去是未来的导引图。可是,没有一个严肃的历史学家会持这种观点。一般的模式或许重复,有时真的就会重复,但是,特殊的事件之链不会。政治科学、神学和科学等学科达到最高程度的概括,历史学与它们不同,它完全不相信铁的规律。但历史也不仅仅是一串没有联系的事件。的确存在一般性模式、因果链条、中间层面的概括,这是得到了证明的。这样,历史学就处在一个让许多人不满意的层面上:高于特殊(specific),而低于绝对(absolute)。
  
   如果复杂的问题从不以同样形式或以可辨识的类似的形式重复——如果那样,借用一句惯常的军事比喻,将军就不必为了下一场战争而是为前一场战争做准备了——那么,历史研究能够为社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提供什么帮助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但只是在有限的意义上。历史为人类在各种场合的行为提供一套丰富的诊断报告,个人的和集体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文化的,然后详尽地告诉我们,人类曾经怎样处理他们的事务,从而揭示出当今如何处理同样问题的方式。哈里•S.杜鲁门(Harry S.Truman)总统的国务卿,前参谋长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将军有一次曾评论说:如果不考虑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衰落,没有人能够理解50年代的问题。他当时提到了关于雅典与斯巴达战争的杰出的历史著作,这部著作由一位参加战争的雅典人修昔底德(Thucydides)在战争刚刚结束后完成。在公元前5世纪,没有原子弹,没有电子通讯,没有枪或火药,战争的后勤系统完全是原始的,但是,二千三百年后,美国一位最杰出的军事和政治领导人发现,他思考问题还离不开修昔底德。


可以慢慢品读的一本书


根本没必要搞成四本


写的还哦是比较严谨的,但是不如预想的好


网评说翻译不好,不过硬壳封面看上去不错,有质感觉


写的比较不错,综合考虑后,可以做为一个基本的了解吧


本书涉及的面很广,但很多该详细介绍的东西只是蜻蜓点水,理论也不够深刻


这本书只有在你的通史很熟的情况下才可以看的,所讲的内容并不是通史,只是极其简要的叙述了欧洲的历史,极其的简要


不错还好值得一读哈哈


这本和其他三本包装不一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此书包装不上档次,订价不低,虽然卓越打了大折扣,但从评论来看少人问津。与此相反,《希腊罗马名人传》还在预售就有十几条评论了,看来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单纯挂上“史家名著书系”是蒙不了人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