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鸭高效饲养与疫病监控

李朝国 张记林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朝国 张记林  

页数:

341  

字数:

275000  

内容概要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养鸭业已成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产业之一。我国的养鸭业已由过去以家庭副业式的小规模分散饲养,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随着规模养鸭的增加,如何提高养鸭的效益已成为饲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了提高养鸭的效益,必须从鸭的品种选择、饲养方式、饲料配方、疫病防治及产品加工等各个环节,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才能达到高效饲养的目的。为此,我们根据我国的养鸭实际,收集相关技术资料,编写了这本《鸭高效饲养与疫病监控》一书,作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学习材料,并作为向广大养鸭者提供技术指导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鸭的起源与我国养鸭业发展史 第二节 养鸭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第三节 鸭病的危害及防治意义第二章 鸭的品种与繁殖 第一节 鸭的品种 第二节 鸭的繁殖第三章 鸭的营养与日粮配合 第一节 鸭的营养 第二节 鸭的饲料种类 第三节 鸭的日粮配合第四章 鸭场的建筑设计 第一节 鸭场场址选择与布局 第二节 鸭舍建筑 第三节 养鸭用具与设备第五章 鸭的生产技术 第一节 肉鸭生产技术 第二节 蛋鸭的饲养管理 第三节 种鸭的饲养管理第六章 鸭的产品加工 第一节 鸭的屠宰加工 第二节 鸭肉制品加工 第三节 鸭蛋产品加工 第四节 鸭副产品的加工和利用第七章 鸭病的防治与监控 第一节 规模化养鸭场疫病流行特点 第二节 鸭病的综合防治 第三节 鸭病的检疫与监测第八章 鸭的主要疾病 第一节 传染病 第二节 鸭的寄生虫病 第三节 鸭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 第四节 鸭的杂症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五、鸭的选择与繁殖方法  (一)种鸭的选择选择优良个体留作种用称为选种。选择种鸭是为了繁殖优良的后代,以确保鸭群的优良生产性能。由于鸭多为群养,生性夜间产蛋,难以准确记录个体的生产成绩和根据记录成绩进行选择。因此,在一般不进行个体生产性能记载的生产商品鸭的种鸭繁殖场,可根据鸭的外貌特征和生理特征进行选择,以达到选优去劣的目的。为确保选择的准确性,采用外貌和生理特征选种应从初生雏鸭的选择开始。要选留生长发育好,绒毛柔软,眼大有神,反应灵敏,鸣声洪亮,活泼好动,腹圆脐平,胫、蹼油润,体质结实,初生体重符合品种标准的留作种用。肉用型种鸭和蛋用型种鸭的选种要求分述如下。  1.肉用型种鸭的选择  鉴于肉用型种鸭的体重和生长速度与6~8周龄的雏鸭体重和生长速度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因此肉用种鸭应在此时选留生长迅速、体重大、羽毛丰满、没有生理缺陷的青年鸭留作种用。对肉用型种鸭总的要求是喙宽而且直,头大宽圆,颈粗中等长,胸部丰满向前突出,背宽而长,腹深,脚粗稍短,两脚间距宽。对公鸭着重选择个大体长,背直而宽,胸骨正直,体型呈长方形与地面几乎平行,尾稍上翘,双腿位于体躯中央,雄壮稳健的留为种用。  2.蛋用型种鸭的选择  蛋用种鸭一般在早春或秋季进行选择。早春选择可以合理组织春季的繁殖配种鸭群,秋季选择可以对完成一个产蛋年度的种鸭进行鉴定,留优去劣,更新鸭群。对蛋用型母鸭的要求是:头部清秀,颈细长,眼大而明亮,胸部饱满,腹深,臀部丰满,肛门大而圆润,脚稍高,两脚间距宽,蹼大而厚,羽毛紧密,两翼贴身,皮肤有弹性,两耻骨问距宽,耻骨末端柔薄,耻骨与胸骨末端的间距宽阔。行动灵活敏捷,觅食力强,肥瘦适中,胫、蹼和喙的色泽鲜明。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鸭高效饲养与疫病监控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