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湖南方言的动态助词

伍云姬 主编 湖南师大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湖南师大  

作者:

伍云姬 主编  

页数:

345  

字数:

323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伍云姬主编的《湖南方言语法系列》是一套丛书,内容包括五集:《湖南方言的动态助词》《湖南方言的介词》《湖南方言的代词》《湖南方言的语气词》《湖南方言的副词》。从第一集于1996年出版到整套丛书出齐,历时整整十年。撰写论文的作者总共约五十人,许多长期从事湖南方言研究的学者参与了这项研究,队伍中有老中青三代人。更为特别的是,主编伍云姬远在澳大利亚,作者群却多半在湖南,人员相当分散,这其间的联系靠的是湖南师范大学(伍的母校)这个“中转站”,伍云姬本人不知来回在太平洋上飞过多少次。像这样远隔重洋组织众多作者精心策划编纂出一个省的方言语法系列,在学术界实属罕见,值得向学术界和其他想了解湖南方言的读者推荐。  《湖南方言语法系列》每一集都是在各个单点方言就同一命题的专门论述之外,由主编本人发表一篇综论,书末还附有各方言例句对照或比较。  第一集《湖南方言的动态助词》收有19篇单点方言论述,主编本人的综论是《论汉语动态助词之统系》。该文在大致分析了国内外“态”的研究状况之后,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1.如何研究汉语动态助词的系统;2.湖南方言动态助词系统的特点。关于第一个问题,作者认为至少应该包括线性描写、网状分析、综合讨论这个三部曲。关于第二个问题,作者提出从线性描写、网状分析以及综合的角度来看湖南方言动态助词的特点。

内容概要

本书收有19篇单点方言论述,主编本人的综论是《论汉语动态助词之统系》。该文在大致分析了国内外“态”的研究状况之后,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1.如何研究汉语动态助词的系统;2.湖南方言动态助词系统的特点。关于第一个问题,作者认为至少应该包括线性描写、网状分析、综合讨论这个三部曲。关于第二个问题,作者提出从线性描写、网状分析以及综合的角度来看湖南方言动态助词的特点。

书籍目录

论汉语动态助词之统系湖南几个方言点的动态助词常宁方言的动态助词研究攸县方言的动态助词安乡方言的动态助词石门方言的动态助词常德方言的动态助词辰溪方言的动态助词岳阳方言的动态助词长沙方言动态助词的系统益阳方言的动态助词湘潭方言的动态助词娄底方言的动态助词涟源方言(桥头河区)动态助词研究邵阳方言的动态助词隆回方言的动词助词湘乡方言的几个动态助词衡阳方言的动态助词衡山方言动态助词“哒”和“咕”绥宁方言的动态助词概述附录例句对照原版后记改版后记

章节摘录

  “态”的研究最早始于希腊学者对于斯拉夫(slavic)语系中态的描写。在斯拉夫语系中,表动态的系统是很整齐的。例如在俄语中,几乎所有的动词都有完成态(peffective)和非完成态(imperfeetive)的对立。据牛津英文词典介绍,“态”(Aspect)这个词是1883年才进入英语的。而西方有关“态”的理论,是20世纪受结构主义的影响才逐步建立起来的(Comrie1976)。  汉语的态与其他语言的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据调查,不管哪一种语言,完成态的表态成分多来源于表完成意义的动词,汉语亦不例外(Bybee1994:55)。不过汉语的“态”又有其独到之处,汉语是单音节的语言,古代汉语中的“态”主要由副词以及上下文来体现的。大约从变文时期起,动词后的某些成分(主要是由动词承担的补语)才开始向动态助词演化。在现代的大多数方言中,动态助词已成为表态的重要手段之一。动态助词是以虚词的形式出现的,它可紧跟动词,也可离开动词出现在句末,而汉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的表态成分多是以动词的前缀或后缀的形式出现的。此外,汉语的“经历态”有着与其他语言皆不相同的独特之处(见Dahl1985:142-144)。  在本世纪,尤其是在近一二十年来,汉语“态”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我们的研究在“态”这个领域中所占的位置尚不显著。以西方论著中颇有影响的三本为例:在Comfie1976年的《态》一书中,作者只是顺带地提及了汉语的态。例如,他在提到完成态时,强调指出表完成的词缀有时亦表动作的开端。在引用了古希腊的例子后,提到了普通话的“他高了”。Comrie认为在这个句子里,“了”不是表完成,而是表开始(见Comrie1976:19-20)。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湖南方言的动态助词 PDF格式下载



伍先生为汉语方言语法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没有分析,现在的方言语法书很烂。谁都来写。没有说出个道理。恶性循环。大家看到这类书就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