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音乐风格的艺术原则

谢·斯克列勃科夫 谢·斯克列勃科夫、 陈复君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07出版)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谢·斯克列勃科夫、 陈复君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07出版)  

作者:

谢·斯克列勃科夫  

页数:

482  

译者:

陈复君  

Tag标签:

无  

前言

代中文前言—— 斯克列勃科夫及其绝笔之作《音乐风格的艺术原则》关于斯克列勃科夫的简历,1990年苏联出版的《音乐百科辞典》的辞条内容是这样:谢尔盖· 谢尔盖耶维奇·斯克列勃科夫(Cepre-Cepree-qCKpe6KoB,1905——1967),苏联音乐学家,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活动家(1966),艺术学博士(1945)。师承格涅辛娜(钢琴)、格涅辛和格利埃尔(作曲)学习。1944——1952年为莫斯科艺术史研究所学术研究员。他感兴趣的学科范围包括音乐作品分析、复调、和声、音响学等问题。自1932年起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1946年起为教授,1948年起为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同时,任格涅辛音乐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理论教研室主任(1944——1949)。主要著作有:《复调教科书》(莫斯科一列宁格勒,1951年);《音乐作品分析》(莫斯科,1958年);《莫扎特交响乐抒情问题》(载《音乐知识问题》第3卷,莫斯科,1960年);《复调与复调曲式》(莫斯科,1962年);《现代音乐中的和声》(莫斯科,1965年);(17世纪至18世纪初的俄罗斯合唱音乐》(莫斯科,1969年);《音乐风格的艺术原则》(莫斯科,1973年);《论文选集》(莫斯科,1980年);《模仿复调理论》(基辅,1983年)。

内容概要

  《音乐风格的艺术原则》一书是斯克列勃科夫去世后六年问世的。关于《音乐风格的艺术原则》,苏联音乐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著名苏联音乐学家李万诺娃发表文章评论道:“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理论性概括性的著作。这部著作在观察丰富多彩的音乐材料过程中,充满历史主义精神,这一基本思想集中统一的贯穿全书。它好像是斯克列勃科夫一生伟大学术研究道路的总结。……它成功地包揽了从远古到20世纪音乐发展的全过程……”该书的编者赞叹地写道:“苏联音乐学对近千年来欧洲音乐历史风格发展过程的研究,由于谢·斯克列勃科夫教授的著作的出版而前进

作者简介

作者:(俄罗斯)谢·斯克列勃科夫 译者:陈复君

书籍目录

代中文版前言——斯克列勃科夫及其绝笔之作《音乐风格的艺术原则》编者的话作者的话导言第一编 音乐的古典前时期一 古代音乐的起源及风格(固定性原则)二 早期文艺复兴的风格(易变性原则的初次出现)三 文艺复兴繁荣时期的风格(易变性原则的统治)第二编 古典主义风格的确立与成熟四 巴洛克风格(集中统一原则)五 从蒙特威尔第到巴赫六 莫扎特与贝多芬第三编 浪漫主义风格七 肖邦与格林卡肖邦格林卡八 瓦格纳与穆索尔斯基瓦格纳穆索尔斯基第四编 现代音乐风格(发端原则)九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章节摘录

第一编 音乐的古典前时期一 古代音乐的起源及风格(固定性原则)音乐的起源——这就是音乐存在的根本原则在古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产生,这就是它的戏剧结构奠基性特殊规律的开端。音乐戏剧结构总的原则,在其表现中既使主题元素、也使音乐语言及曲式构成规律性具体化的这些原则,可用下一范畴体系的形式加以确定。在本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音乐的历史风格范畴。什么是音乐中的风格?正如所有其它类型的艺术一样,音乐中的风格,这是在艺术上统一的最高形态。同时,风格又是一个多方面的概念。可以谈历史时代的国际风格,可以谈一定学派的民族风格,也可以谈某一个艺术家作品的个人风格。但是在所有情况下,它所指的都是把所有多种面貌一系列被观察的现象,连接为完整风格的客观艺术统一体。而这种统一有时以亲密的、极为细致的线索样式,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贯穿于作品的各个方面。在音乐中,这种统一既表现在主题元素、音乐语言上,也表现在曲式构成中。这种统一在整个作品的形象结构中、在作曲家的创作传统中表现出来,也在作曲家对生活、对听众、对表演者的态度中表现出来。本书基本上是一部理论著作,因此它注视的中心是音乐作品本身——过去与今天在艺术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突出现象。


编辑推荐

《音乐风格的艺术原则》是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音乐风格的艺术原则 PDF格式下载



对各种风格都有透彻的分析,很有参考价值


这本书体现了斯科列勃科夫的雄心。历史上撰文讨论音乐的发展历史并非新鲜事,也有很多成熟的理论和书籍。多数撰写音乐史,特别是音乐通史的作者都会苦恼于如何将复杂的西方音乐发展脉络容纳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之下。鉴于史料的情况以及音乐传承方式、表演方式的不同,实际上处理这一问题的手段也不尽相同。因而绝大多数音乐通史在内部的统一性上都会呈现出或多或少的毛病与问题。斯科列勃科夫显然希望通过对风格发展的线索加以梳理来确保这些复杂的史料和鲜活的音乐作品被收纳进他的档案柜。因而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涵盖音乐发展史的大作,也是作者勃勃雄心的体现。但同样因为上述理由,斯科列勃科夫的梦想终究是无法实现的。由于音乐发展的剧烈变化和人们对待音乐的态度的不断变化,实际上可能并不存在能涵盖整个音乐史的统一分析与评价体系。这就造成作者实际上在很多时候在削足适履,而无法真正展现音乐史的发展面貌。音乐学领域里,并不缺乏内容翔实、例证丰富且面面俱到的著作,而相当缺乏如同这本书类型的带有鲜明观点的论著。因而无论作者的设想多么不切实际,其最终产物仍然对读者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这本书的翻译工作也非常到位,是一本值得仔细研读的著作。书中有大量谱例,也提到了诸多作品和其他理论家的著作。通过这本书的指引,读者可以深入挖掘并试图整理属于自己的音乐史观念,沿着斯科列勃科夫的道路重新聆听西方音乐发展千年来的音乐作品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快递超给力,昨天订的今天就到了。书还没看,不过我很喜欢


不错的一本书,适合音乐的各专业!!!!!!!!!!!!!!!!!!!!!


纯理论的专业书。还可以吧,专业人士看看


比较喜欢。包装也精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