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
2009-9
中央民族大学
赵新国
272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这次大会上进一步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纳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总体要求和进程中,强调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经验。一、民族区域自治的“三大理论贡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它的成功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的本质、内容、形式、原则、特点、作用及民族区域自治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它既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概括,也是在指导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实践过程中得到实践检验的经验的结晶。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是中国化的,具有独到的开创性。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为我国民族政策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法律提供了理论指导,还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提供了理论支撑,表明了民族区域自治这一重要理论成果的科学性和重要地位。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西部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除了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和善各项政治制度,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施依法治国等一般性的原则外,还要与西部的实际相结合解决好面临的政治问题。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着一些重大的问题:政治稳定问题、民族关系的调适机制建设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问题、政府行政能力提升问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等等。 本书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绪论部分界定了政治、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并简要概说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原则。
赵新国,男,彝族,1972年生,云南省丽江市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方面的研究。现主持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云南大学“211工程”三期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子课题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绪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概述 第一节 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 一、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 二、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三、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政治与文明概说 一、政治的含义 二、政治的地位和作用 三、文明的含义 第三节 政治文明概说 一、政治文明研究简述 二、政治文明的概念 三、政治文明内涵的具体表现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新型的政治文明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容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评价体系第一章 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概况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概况 一、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分布特点 二、西部地区民族自治地方特点 三、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特点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成就 一、实现民族平等 二、确认少数民族 三、建立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确立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五、实施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七、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八、逐步落实基层民主制度 九、逐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民族关系的调适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地方政府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民族区域自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党政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一、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简介 二、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 三、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第二章 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环境、方针和原则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所处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所处的经济环境 一、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压力较大 ……第三章 维护政治稳定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第四章 调适民族关系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第五章 提升政府能力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点第六章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第七章 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参考文献后记
二、政治文明的概念弄清了政治和文明的两个概念以后,政治文明的含义已经很清楚了。当然,政治文明不是政治和文明两个概念的简单相加,而是两个概念整合以后而形成的新的政治概念。文明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界定。广义的政治文明,就是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上,人们以先进的、反映历史发展的规律的政治观念为指导,所形成的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在政治上的一种进步过程、进步状态和取得的积极成果。政治从社会发展中产生以后,到农业社会的政治,到商品经济时代的政治,再到阶级和国家的消亡,再到未来社会的政治,要经历若干历史发展阶段,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政治都是与生产力为基础的物质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相适应的,都有其特定的质的规定性、特征和形态。从低一级形态的政治向高一级形态的政治的过程和取得的积极成果,就是广义的政治文明。狭义的政治文明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政治理念构建社会的政治规范体系的过程和进步状态的总和。狭义的政治是特指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政治发展过程和进步状态。政治文明的内容包括政治理念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法制文明、政治行为文明。它的内容是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是政治运行的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2002年9月,我很荣幸地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师从著名的政治学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家、中国首届“百名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之一的金炳镐先生,攻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业的博士学位,开始步入中国民族问题理论研究的殿堂。记得在一年级下学期刚开学,我跟先生商讨学位论文题目时,先生考虑到我在读大学和硕士期间学的专业都是政治学,并认为,“刚刚召开过的‘十六大’,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建议我从政治文明建设的视野关注中国当代的民族问题。这样,就把学位论文题目确定为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是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作简要修改而成的。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是一项涉及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公共政策、经济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的重大的课题,对我来说,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任何课题的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向前迈进的,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的研究也不例外。《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有些地方还直接引用了有关著作和论文的精彩论述及数据。因此,对那些被《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所引用、参考的论著的作者表示诚挚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西部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国家“986工程”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心博士文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