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从愤青到思想家

刘明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明清  

页数:

270  

Tag标签:

无  

前言

  杂览主义与自由表达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人生和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用来阅读的,因此我又常常自诩是一名“职业读书人”。不过,我通常会把自己的阅读生活截然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  首先是我编辑出版职业需要的阅读工作,我称之为“干活儿”。这样的阅读总是以字数来计算的,而且有任务的要求;虽然这部分阅读也会有读到“手不释卷”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的——因为大部分文字作品(书稿)是需要出版,而不是真正值得出版;这也是如今好书难寻、精品难觅的缘由所在吧。由此说来,我大部分的职业阅读,都是被迫读一些不忍卒读的书稿文字,特别是读那些出版后连作者本人都可能懒得再读的“著作”(多为评职称作品)的时候,对于我无异于“炼狱”般痛苦。可是没有办法,以此为自己的谋生手段,也只好这样“阅读并痛苦着”了。  另一部分当然就是我的快乐阅读生活了,也有高明人士称之“悦读”。我不能说自己是天生爱读书的人——毕竟对于自己前世什么样不敢妄下结论,说是“后天爱读书”却也是不错的事实。

内容概要

作者自述为“职业读书人”。本书便是这位职业读书人近10年撰写的文化读书随笔和思想评论精粹。内容涉及当代中外诸多社会、文化和经济事件,回响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时代足音。书中所发之言,所谈之事,所立之论,虽然只是作者杂览群书与阅读思考后的一己心得,却处处洋溢着21世纪中国转型社会的现实气息,不乏标本解析意义;同时也散发着理性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光辉。

作者简介

刘明清,编审,资深出版人、发行人、书评人、专栏作家。1980年代开始在报刊发表书评、随笔。现供职北京某出版社。著有《穷人·穷人·富》等书。

书籍目录

回归常识 人类的根本利益 社会道德与个人权利 例外的隐私权 不可饶恕的罪 腐败的罪恶 可悲的学问 回归常识 灵魂不死 从愤青到思想家 从哈耶克到顾准 “士大夫”情结 读书人的清高 沉默的大多数 “讲真话”的代价 巴金的“敌人” 北岛、余秋雨与诺奖 谁有资格当教授 遍地教授 教授该挣多少钱 文人相轻 狭隘的我们与世界的郎平 用常识分析经济问题 不是一个人的胜利人生的坚持 爱情的“产业化” 世俗的爱情与悲剧 出轨的浪漫 浪漫多情不再有新意 有些爱不可以重来 最后一次爱情 爱值不值得 半梦半醒 文字姻缘 当纯情成为往事 逃避之痛 媚与女人味 真诚的世界与虚伪的爱情 生命跳动在严酷的冬天 做喜欢的事 事业轻于生命 有尊严的死 半好的人门 知识让美丽加分 迟起的艺术 读信记 清明时节泪纷纷 诗歌与青春不再来 我的诗歌梦想 无为而教 人生的坚持 中医的魔力 我的素食主义 我的朴素生活哲学 我与佛教的亲密接触阅读的快感 阅读的快感 述而不作 “微言大义”及其他 好书多磨 杂说“书卷气” 博闻强记我不羡 读旧书过新年 藏书的乐趣 读网与读书 读书的深刻与电视的浅薄 人不怕老,文不怕嫩 写作以生命作代价 读书也是一种旅行 “张体”与人生哲学 仅有诚实是不够的 一个知道分子的小聪明和大智慧 文未必如其人 好为人师的结果 读“无用”的书 我的私人阅读史 作家的“复出秀” 关于书摊儿 出版业更适合女人 关于书价的高与低给未来打算 免费的午餐 英语的威力 对保护法语的看法 好莱坞影星的高收入 关于英国医疗丑闻的思考 默多克的接班人 资本家为何讨好员工 政治家的收入 品牌的价值 “二垩英”的警示 假想的“阴谋论” 弗里德曼留给我们的启示 像克鲁格曼那样去思考 富人的权利与穷人的权利 富人与“无惊奇规则” 给未来打算 过冬的衣裳 劫难如何过去 现实的警醒 明天会更美好吗

章节摘录

  人类的根本利益  1999年7月7日,有媒体报道了美国历史上最大一起烟草索赔案的判决结果:原告佛罗里达州的50万烟民获得胜利。而作为被告的美国最大的5家烟草厂商和两家烟草研究机构彻底败诉。这一诉讼结果有可能导致美国烟草业遭受有史以来最沉重的一次打击,因为烟民们的索赔金额至少要2000亿美元。据报道,这场官司从1994年开始已经打了5年。听证会用了8个月的时间,陪审团前后审阅了数干份关于烟草诉讼的文件。最后,陪审团用7天的时间,对包含10个问题的判决书进行了紧张的讨论。法官罗伯特·凯宣布烟民胜诉,认定烟草厂商应为他们的产品导致烟民患肺气肿、肺癌及其他疾病负责。判决结果一经宣布,法庭上的烟民代表们激动万分,禁不住相拥而泣。  看了这样的消息,作为同一地球村村民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表示出一些我们的激动心情呢?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众所周知,烟草工业无论是在发达的美国,还是在发展中的我国,都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它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利润,而且也直接维系着众多人的就业问题。但是,烟草带给人类的灾难同样是十分巨大的。它直接损害了人类的健康,这是科学早已证明了的事实;另外人类为了对抗烟草的危害,还要付出无以计数的医疗费用和保健费用等等。如果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看待烟草工业,它是弊大于利的。事实上目前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已经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美国的这一司法案例,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把目光放到我们自己身边的世界,看一看我国的烟草工业、烟草市场以及广大烟民的境况,心情恐怕就难以用“轻松”或者“沉重”二字所能表达了。在我国,烟草工业可能是目前经济效益最好的行业之一,至少笔者还没有听说过卷烟厂有下岗职工的。在一些省份或地区烟草工业几乎成了支柱产业。就连最大的贪污腐败案件也发生在烟草企业中,如云南红塔集团的褚时键一案。另外,我国的烟草市场上还充斥着大量的进口烟,尤以美国烟居多;同时,烟草走私也十分猖獗。就我国的烟民状况而言。不仅数量居世界之冠,而且向低龄化方向发展。可以说在我国烟草工业市场十分广阔、经济效益良好。但不管怎样,我们同样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烟草带给我们的灾难并不因为它的市场效益的增加而减少,而是恰恰相反,即烟草的市场和效益越好,其灾难越严重。且不说我国每年因吸烟而导致各种疾病死亡的人数以及医疗费用同样居世界之冠;单就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很落后,还有相当一批群众处于贫困线以下,可是却每年花费大量外汇进口烟草(据官方统计数量不多,主要是走私所为。即使走私也会造成外汇严重流失)。这就不能不让每个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之士痛心了!更何况,烟草还与广大人民痛恨的腐败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君不见,“烟酒开路”、“研究(烟酒)干部”,几乎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了。因此,我们目前实在有必要以一种更冷静、更客观、更长远的观点来重新审视和评估我国烟草工业的发展。  美国这一烟草诉讼案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人类的根本利益(如人类的健康等)至高无上,而人类的经济利益或许只是一些人的经济利益(如烟草公司老板、烟草企业及其职工、甚至国家等),没有理由与人类的根本利益相违背。但愿我们的企业家、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司法机构对此也能够予以深刻领悟。  (1999年7月17日)  社会道德与个人权利  在崇尚自由的西方人眼中,历来都把个人权利放在很高的位置。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会产生许多矛盾,比如个人的权利与社会风尚、社会道德之间就难免发生一些冲突。请看下面这则报道:  最近两名美国妇女发誓要改变人们对当众喂奶的偏见,她们已经把美国著名连锁店“瓦尔玛特”告上了法庭,原因是这家商店不准她们在店里当众给孩子喂奶。原告之一达娜·迪龙斯女士表示,两年前,她推着6周大的孩子到“瓦尔玛特”连锁店购物,当她买好东西后,孩子突然大哭起来。达娜和其他妈妈一样,随便在女更衣室旁边的长凳上坐下来,准备好孩子。这时商店一位雇员走过来,让达娜到洗手间去奶孩子。达娜顿时火冒三丈:“难道你吃饭是在洗手间吗?”但那名雇员就是不同意她在公开场合给孩子喂奶,最后达娜哭着走出商店。  不久,达娜向俄亥俄民权委员会递交了一份请愿书,希望民权委员会能让“瓦尔玛特”连锁店向她道歉,并修改其禁止在商店内喂奶的规定。自那以后,美国各地又有数名妇女找到议员们,要求对法律进行修改,保护妇女们当众喂奶的权利。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赞成立法保护妇女的这一权利。一些普通百姓也反对妇女们当众喂奶的行为,这些人中甚至包括一些妇女。  很显然,这是一起个人权利与社会风尚、社会道德发生冲突的案例。从这起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就是在美国这样所谓最开放的社会中,也存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当众喂奶是妇女的个人权利,不应当被禁止;而另一种意见认为当众喂奶有伤社会道德,主张禁止。现在,需要我们讨论的是,哪一种意见更合理、更符合21世纪的社会潮流。当然,我们不是美国的议员,没有权力去制定法律拥护哪种意见;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其实我们中国也同样面临着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  在我个人看来,社会道德不过是人类为自己制定或者说设计、用来约束自己行为的规范。从本质而言,法律与社会道德是一回事,只是前者具有强制力,而后者依靠人们自觉遵守。正像法律需要不断更新变化以适应社会进步一样,社会道德同样在每天发生着变化。也许昨天人们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的事,在今天看来却是合乎社会道德的:也许今天认为符合社会道德的事,到了明天就有可能违反社会道德了。比如,历史上西方人贩卖黑奴、中国人纳妾都曾经被当时的社会道德所允许,又被后来的社会道德所抛弃;再比如在一些公共场所吸烟在今天的社会道德看来,并不是一件可鄙之事;但是在未来的年代里就很难说了。因此,如果我们用这样一种动态的、辩证的眼光考察社会道德,考察上面提到的发生在“瓦尔玛特”连锁店里的喂奶事件,我们或许该有一些新的不同于一般的认识:喂奶既是妇女(母亲)的一项权利。同时更应当是妇女的一项义务。也就是说妇女有哺育子女的义务。行使权利,受到一定限制是合理的,文明社会不允许任何权利的滥用;但是,尽义务是不应当过多受到限制的,文明社会鼓励人们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因此。对于妇女当众喂奶的行为,我们有必要视为事实上是妇女在尽自己母亲的义务;一些人认为有伤风化、违反社会道德,而这种看法实在是一种不合时宜的陈腐之见。我的看法是:妇女当众喂奶可以不必受到鼓励:但万万没有必要加以禁止。  (1999年10月11日)  例外的隐私权  据海外媒体报道,继英国王室上网之后,荷兰王室也决定要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主页。王室发言人日前表示,通过互联网这一现代媒介,王室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人民。除准备在今年晚些时候上网以外,王室还决定在网上介绍王室成员的详细情况,其中包括王室成员参加的国事访问等。很多人知道,在西方几个尚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国家,如英国、荷兰等,尽管国王还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基本上早已经不掌握实际权力,而实际权力一般由政府(内阁)和议会掌握。但是在这些国家的人民心目中,国王和王室成员仍然受到广泛的尊重和注意。因此,可以说,荷兰王室的上网决定,不仅符合了时代潮流,即一改王室保守、封建的传统形象;同时更是一项受本国普通民众欢迎的举动。  为什么对荷兰王室的上网决定作如此高的评价?原因可以简单归结为两点:首先是,荷兰民众有权了解他们的王室,也就是国家领导者(尽管王室仅是名义上的领导者)的工作情况,甚至包括他们的生活情况。也就是说,在西方人包括荷兰人的观念和法律里,国家领导者、政府官员,当然也包括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国王,是不能在民众(选民)面前保留隐私的。西方人往往认为,国家领导者和政府官员所从事的工作属于公众事务,他们的言行举止与国家和政府的形象息息相关,所以对于他们的监督和了解(也称之为知情权)必须超出一般民众。他们的工作情况、他们的人品、他们的婚姻和家庭成员、他们的收入、他们的爱好,乃至他们的隐秘私情等等,均在广大普通民众和大众传媒的视野范围内。这恐怕就是为什么我们一些国人总是不明白,美国人何以抓住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婚外恋不放,直至克林顿一再向人民道歉才完事的原因。

媒体关注与评论

  面对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愤怒的理由,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将感性的愤怒转化为理性的思考。读明清这个“资深愤青”,他的“愤怒”或许没有那种撕裂般的锐痛,却总是裹挟着“思考”的力量结结实实地砸下来,在我们心上留下永久的印记。    光明日报书评周刊主编邢宇皓  刘明清是一个有趣的人,因为他好玩才和他持续交流。再说我也很喜欢他的杂览主义。因为我们同与书业有所联系,翻书不少,我们也都见过很多深陷其中的人。闲读杂览是我的哲学,而从愤青,能读到思想家,那是刘明清的水平。    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萧三郎  伺候文字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明清兄却在人生的里里外外都伺候上了文字。文字变成了全部生活,对伺候它的人是辛苦,可对读者却是一种福气,因为跟文字打惯了交道的人更知道怎样敬惜文字。也许正是因为这~点,明清兄自己的文字便格外多出了一些熟稔老道,精短有力、敲骨震髓!    中国教育报文化专刊主编徐启建  这部作品让我重新认识了刘明清,他满怀对生活的热情甚至激情;他具有发现与记录新闻的敏锐与独特视角;他能对各个领域发表深刻不俗的见解。这大概源于他对公众、对历史、对业界以及未来的思考、担当和责任感。    中华读书报编辑舒晋瑜  阅读此书的一大乐趣,是对各式各样社会现象和人物行为的反思。同样的事,在作者的笔下总有不同的呈现,如沈昌文公的“小聪明”、海子的青春和诗,甚至夏奈尔的成功原因,作者都有独特的观察视角,文字闪烁着思辨的火花,读来意兴盎然。印象最深的是作者“人人都是思想家”的观点:互联网技术和媒体已经为每一个有志于思想表达的人提供了现实可能,思想家的桂冠显然也已经不那么神圣得高不可攀了,可以为所有表达思想者共有。或许正是秉持这样一种写作的目的,这本书才更加适合大众理解和阅读。    搜狐网读书频道主编刘颖  读书之人,其实都会好奇和自己趣味相投的朋友的阅读经历。在这个信息爆炸、出版泛滥的时代,“良师益友”推荐的书往往是最靠谱的。作为一个资深出版人,作为一个纵横读书江湖几十年的“老愤青”,无论是视野还是高度,都会为我们的阅读甚至人生带来更深的启迪和思考。    新浪网读书频道编辑琪鹏  智者的思考是愚者的明灯。《从愤青到思想家》细致人微地传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情感和思考;犀利的文笔与思维的纵深,不禁让人拍案叫好!    腾讯网读书频道编辑王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从愤青到思想家 PDF格式下载



很好的书,很好的人,书与人的完美统一。


有孩子的书,有自己看的书,当当可以满足各种年龄段啊!


还不错,值得借鉴的生活方式,思路与文笔都还不错


从文笔到内容,都太一般了.


阅读完后感觉很失望。作者仅是一个文学特别是诗歌爱好者,字里行间文笔不够优美,缺乏对生活的深层思考。


  近些年来庸庸碌碌地过着寻常日子,早已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热衷于读诗写诗的人了。然而前不久,多年失去联系的一个南方同学发来电子邮件谈起我们曾经共同经历过的青春时代,并谈到我们共同喜欢的诗歌,同时询问我还写诗否。读过邮件之后,不禁猛然发现,诗歌与青春竟然早已经离自己远远而去了。是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我曾经是一个狂热的诗歌爱好者,而且一直坚持写作,直到1993年--那时我已走向工作岗位8年了,也还在写着。只是那以后的日子,由于各种原因才搁了笔。读过同学的邮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便开始翻箱倒柜,整理自己以前写过的有关诗的东西,除了自己的东西之外,我还意外找到了一本《海子的诗》。看到那些陈年旧物,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写诗年代里的人与事便如放电影般一幕幕又回到自己的记忆里。首先让我想起的是一个与诗有关的人,一个天才的青年诗人,也是让我钦佩的诗人。他就是海子,《海子的诗》的作者。海子对于我读诗写诗曾有过重要影响,而且他也曾是帮助过我的人,也许作为朋友自己不是他要好的朋友;但是多年来,那份钦佩、那份怀念、那份寄托、那份与青春有关的记忆,却常常萦绕在心头。
  
    海子,原名查海生。他是1983年7月从北大法律系毕业分配到我的母校政法大学工作的。开始他在校刊编辑部做编辑,而当时自己在法律系读二年级。所以按理自己与他应为师生关系。然而,论年纪,我反而比他大一岁,他1964年生人,我1963年生人。另外他个子比较小,也许不到一米六,又长着一副娃娃脸。那个时候,尽管自己已经喜欢上了现代诗,并成为北岛、芒克们的追随者。但是真正发生创作兴趣,还是从小查(师生们都如此称呼他)参与编辑的校刊上读到他以及其他青年教师、同学写的校园诗开始的。以今天的眼光看来,海子当时在政法大学做了一件非常漂亮的事,那就是与校刊另一位青年编辑在学生中发起成立了一个名为"星尘"的学生诗社。不久还编辑了一本油印诗集《草绿色的节日》。在那本集子里,海子创作的一首题为《北方》的长诗,写得气势恢弘,不同凡响。自己读了以后,好长时间,无法相信那首长诗竟会出自从小在南方长大(他是安徽人)、戴着近视眼镜、长着一副娃娃脸的小查之手。我与他第一次直接打交道是在1984年春天的一天,那是我给校刊写一篇评论稿子,正值他当班。在编辑部,他以一个师长的口吻,很认真也是很和气地教导我这个学生如何修改压缩我的那篇习作。当时,我似乎心里有点不服气,他说版面不够。后来我们不知为什么聊起了诗歌竟很投机,所以我开始的那点不服气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再次让我对小查也就是海子有所新了解的是不久后的一次郊游。那天是星期日,一大早,我们几个爱写诗的男女同学就挤上了开往门头沟的公共汽车,海子也混迹于我们这伙人里面。由于他有教师的身份,再加上他"校园诗人"的桂冠,所以很自然,他成了我们一行人马的领队。确实,他不仅指挥、张罗着,而且主动替大家买票。中午在潭柘寺解决午餐问题,又是他掏腰包买的面包、汽水。这一天我与他聊了许多,当然最多的还是诗歌。其时他告诉我正在读德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感觉非常好。我还发现,他是个羞却的人,与女孩子正面讲话都似乎要脸红。这也难怪,那个时候我们都还不到二十岁,上世纪80年代毕竟还不像今天这么开放。我知道,海子那时虽没有交女朋友,但周围却是很有一批女性崇拜者的。那天与我们一起游玩的四个女同学都争着要和海子照相,让他的娃娃脸不知红了多少次。记得我们俩照相的时候,就有个女孩子悄悄隐蔽在我们后面,结果二人照变成了三人照。
  1984年到1985年期间,海子创作非常勤奋,写了数量惊人的作品,其中有不少是惊世骇俗的佳作,如《亚洲铜》等,这些作品后来都被收入《海子的诗》。不过那时他发表作品却是相当困难的,尽管投了大量稿件,却只有极少的刊物赏识他的诗。海子的情诗也写得非常棒,他曾让我看过发表在某青年刊物上的一首短诗《女孩子》,写得缠绵悱恻,伤感动人。大概在1985年的春天,校园的诗歌圈子里传出海子交了女朋友的新闻,女主角是一个娇小美丽的南方女孩。但时间似乎很短,那女孩便离开了海子。
  
    1985年7月,我毕业离开政法大学被分配到位于西山的一所管理干部学院任教。由于路途遥远,很少回母校,所以便与海子断了联系。只是偶尔在杂志上看到海子的作品。这时海子不再编校刊了,转至政治系教书。政法大学在昌平建设新校区,还给青年教师建了新宿舍,不管结婚与否都能在昌平分套两居室。海子当然也不例外。恰好我毕业以后,有个中学同学也到了政法大学的政治系工作,所以从他那里也还不时能听到海子的一些消息。
  
    1987年4月,自己结了婚。由于没有居所,便栖身到我同学在政法大学昌平的房子。当时,我还不知道海子与我住在同一幢楼里,直到1988年5月的一天下午,在昌平的校园里我偶然碰上了他。此时他已蓄起了胡子,头发也留得很长,整个变了一个人似的,让我着实吃了一惊。知道我们已经作了邻居,他便邀请我到他家里去玩。这天晚上,我吃过饭后,就到他那两居室的家里串门。屋子很乱,一个写字台、几把椅子和一架上下钢丝床,地上、写字台上还摆了不少空的二锅头酒瓶。可见他仍是孑然一身。让我坐下,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结婚了?我说是。然后又问我是否来点酒,我摇头。于是,我们就抽着烟,漫无边际地闲聊起来。我们互相打听了共同认识的一些人的情况。他特别关心我过去的一位女同学的境况,想知道她的通讯地址,可惜我没有带在身边。自然我们又谈起了诗歌。他说正在构思一部名为《太阳王》的大型诗剧--可能就是他去世后发表在《十月》上的诗剧《弥赛亚》(现收入《海子诗全编》)。聊到夜里12点的时候,我向他告辞回家。分手时,他说以后常来坐。不久,由于我又在城里搞到了一处蜗居,便搬离了昌平。后来又加之俗务缠身,我没有能再到海子处作客。不曾想那一晚竟成了我与海子的最后一面。
  
    令自己也是令所有喜欢海子诗歌的人们心碎的事件发生在1989年3月26日。我是在3月27日上午听到消息的。那天上午,我正在办公室整理稿子--此时我已经到中央民族大学的校刊编辑部做编辑了,我政法大学工作的同学打来电话,他讲海子于昨晚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惊愕了,伏在办公桌上竟泣不成声。同事们不知怎么回事,纷纷询问我发生了什么事。自己很厌烦,扔开稿子逃回到宿舍的床上。我后来了解的情况是:海子于3月25日晚住在了学院路政法大学(政法大学在学院路、昌平两地办学),同其他单身青年教师一样他也只是在周末才回昌平的家。这晚他就睡在政治系政经教研室我同学的上铺。夜里大概12时到1时的时候,海子起床叫嚷,将其他人都惊醒了。别人问他怎么回事,他回答说做了一个噩梦,没有关系,叫别人继续睡觉。所以其他人也没有理会。第二天别人起床后发现海子不见了,但大家却万万没有想到海子竟一去不回头了。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文学创作的终极原动力,是"利必多"在起作用。处于青春期的青年人,总是"利必多"分泌得最旺盛,所以青年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也总是最旺盛的。因此,诗歌便也天然地与青春联系在一起。这也正是几乎所有伟大诗人的优秀作品,都创作于他们的年青时代的原因吧!
  
    记得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曾经有人讲过这样的玩笑:在大学校园里随便扔一块砖头,就有可能砸到诗人的头上。80年代的海子正是青春的海子,所以造就了诗人的海子;80年代的我们也正是青春的我们,所以造就了诗歌的我们。到今天海子已经去世14个年头了。这14年间,我们早已在不觉中远离了青春,当然也远离了诗歌;而海子没有,诗歌已经让他青春永驻了。这实在是他比我们幸运的地方。
  
    (2003年5月27日)
  
  
  
  
  
  
  
  


   “我们的幸存,是由于有人在我们面前担当了不幸。”(《灵魂不死》)作为80年代“愤青”的一员,明清和同代人一样,是我们这个急剧变革和转型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不仅带来了经济的腾飞,而且促进了观念的更新。可以说,改革首先是从观念的变更开始的。最初的阵痛极其艰难而令人难忘。
   遇罗克,一个80年代人人敬仰的英雄。在今天看来,他的所作所为纯粹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做到的。但在那大地重光的时候,却非常了不起。对此,明清有深刻的认识。“遇罗克的经历远比我们所有人不幸,他不是一个逆来顺受者,而是一个勇敢的叛逆者和思想者。以今天我们的眼光看来,他以生命为代价写的《出身论》,不过是阐述了一个文明社会最基本的人权价值观,可是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却是开启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灵魂不死》)当社会开始不可逆转的转型时,观念的更新首先从思想文化领域打开了突破口。由单一到多元,由封闭到开放,由超稳定到求变革,大学时代的明清,与同代人一样都是有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促变为理想追求的“愤青”。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学》)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人的解放和新生。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明清认为:作家路遥的小说《人生》提出了一个时代命题。而北岛等用诗歌发出的一代人的呼声,则表现了对生命价值再认识的渴望。
   明清通过一些对传统的重新解读,对民族苦难的反思,对有代表性的历史现象和人物的解剖,尤其是注重在中外文化碰撞和交流中认同普世价值观。“我发现,思想家不同于凡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必亲身经历,就可以总结出人类的经验,尤其是人类的苦难经验。”(《从哈耶克到顾准》)所以,明清把编辑工作和业余阅读结合起来,广泛阅读了大量中外最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名著,对人生价值有了极其深刻的认识。他发现:“人生哲学,对于传统知识分子而言是一门完全陌生的课程。中国从未产生过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哲学著作。有的只是一些如曾国藩之流的韬光隐晦之术,根本与人生哲学风马牛不相及。”(《张体与人生哲学》)人的尊严和自由,公平正义的诉求,法制社会的建立,无不是人生价值的再确立。
   “事实上,我们在历史和今天所犯下的错误中,许多都是常识性错误。”(《回归常识》)明清很早就一再表示,自己是坚定的市场经济的支持者。他通过研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和世界经济史,发表了一系列心得文章,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构建提出了很多见解。由于市场经济其实就是契约经济,对诚信、公平、权利和义务的尊重和需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和重要。这在任何文明社会都是人人皆知、人人必须遵守的基本常识,明清反复强调回归常识的重要。“我自己所表达的也都是人皆可知、人皆可说的常识而已,或者更准确说是我阅读得出的常识。”(《自序》)
   常识具有非常的意义,这是明清新著的价值所在。
  (畅销书作家田玉川)


   在过去的30年里,世界呈现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丰富景观。在过度追求物质进步而付出迷失于精神文化家园的高昂代价后,不论是回归还是继续探索,社会都需要明辨是非、有道德、有勇气和敢于担当责任的思想者 。
  
   《从愤青到思想家》是刘明清撰写的文化读书随笔和思想评论精粹,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当代中外诸多社会、文化和经济事件,倾听到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的时代足音回响。
  
   身处“伟大的互联网”时代,多种思潮并存从而导致了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多元繁杂,思想者推动社会变革的责任日趋重要。纵览《从愤青到思想家》,其视野之开阔,涉猎之广泛令人惊讶。《从愤青到思想家》既是该书的书名,也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作者对王小波作品的分析,虽然只有一两千字,但见地之深,胜过万语千言。作者用“杂览主义与理性思考”“风花雪月与人文价值”来概括本书的特点。书中所发之言,所谈之事,所立之论,虽然只是作者博览群书阅读思考后的一己心得,却处处洋溢着21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气息,不乏标本解析意义,同时也散发着理性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光辉。
    
     “学问乃天下之公器”。《从愤青到思想家》表达出作者对牺牲人类健康换来烟草工业的效益表现的愤怒,对社会道德与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呼吁,对经济问题的常识分析,对爱情的浪漫和诗歌的梦想,对以生命作代价而写作的惋惜,对读书人的清高以及文人相轻和讲真话的困惑。刘明清用文字演绎哲学道理于生活故事当中,虽不见波澜壮阔,却也充满激情热火。《沉默的大多数》通过沈从文、丁玲等文人的做人原则和人生际遇,分析了从“文革”到当下的一种“普遍的不得已”的生存状态。《从愤青到思想家》是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的反思,文章之妙,贵在言简意赅,见微知著。刘明清用事实告诉人们:人生的许多不得已有时未必不是福。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刘明清没有在市场经济的滚滚洪流中丧失自我,而是坚守着自己的阵地——思考,对生活的思考。尽管作者自谦“只是用自己并不聪明甚至有些迟钝的大脑”把对于世界的美好憧憬诉之于笔端,但翻开这本文字老辣的著作,你能感受到作者高度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辨力。刘明清从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现实出发,认为是人从本性上来说是“利己”的(《回归常识》)。回归基本常识,不能不说是读书思考的结果。在思考中生活、阅读,在生活、阅读中思考。于是就有了他的这些充满着独立思想、闪烁着智慧火花的一篇篇文章。
    
    一本书,对于世界而言,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无足轻重。而一个见证了时代幽暗和光亮的智者对世界成熟思考的结果就不同了,也许就会成为某个热带雨林中正在轻轻扇动着美丽翅膀的蝴蝶,最终演变成改变世界的思想狂飙。《从愤青到思想家》是作者痛苦思索后的思想积淀,是对真理追求的一种声音,是一介文人对社会的理性认知和社会使命感的体现。(尹鹏志)(《从愤青到思想家》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从封面到封底,每一页都能显示出本书的作者头脑极度混乱。外加山寨出版社,这种书也只有在贵国才能出版。
  余秋雨能得诺贝尔奖?
  好吧,姑且能——可是这和北岛又有鸟关系?
  看《中国不高兴》眼红了?看《货币战争》眼红了?编一个奇谈怪论就能糊弄愤青?拜托,愤青的钱也不是这么容易挣滴。
  滚吧,你就是个废物,给我记住——你是一个废物!不许你用走的,给我滚回去!
  书托就不能换个马甲再发贴吗?


你早该来看我的评论的……


卧槽我居然弱智到买了这本书还是别人推荐的,马勒戈壁。


LSS谁推荐的?假的吧


我TMD也不知道哪里看到的,被书名骗了就买了啊,靠!!!真心渣渣渣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