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电视文艺传播研究

蒲剑 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

蒲剑 主编  

页数:

368  

内容概要

本书采用实证的方法,对中国电视文艺的传播现状及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书从“史”的角度梳理了电视文艺传播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从“论”的角度分析了传播学理论在电视文艺领域的实践与应用。同时,书中还大量收录了针对电视文艺传播问卷调查的一手数据。相信本书对电视文艺传播感兴趣的学者、教师、学生和相关专业人士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蒲剑,199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获文学(电影)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导演专业任教,现为该专业副教授。曾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执导电视电影《生生长流》、《刘二旦回乡》及电影《考试》、《羊肉泡馍麻辣烫》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传播媒介及理论
 第一节 传播媒介的内涵
 第二节 传播媒介的特点及传播的功能
 第三节 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发展
 第四节 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优势
第二章 现代传播视野中的电视文艺
 第一节 艺术与媒介传播
 第二节 电视与文艺相结合的嬗变
 第三节 电视文艺的传播特性
 第四节 电视文艺的功能
 第五节 电视文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第六节 音乐电视:电视传播与传统艺术结合的范例
第三章 电视文艺的传播过程
 第一节 电视文艺的传播环境
 第二节 电视文艺传播的制播制度
 第三节 电视文艺节目的编排
 第四节 电视文艺传播过程中的符号
 第五节 电视文艺的互动
第四章 电视文艺传播的受众
 第一节 大众传播受众的内涵、分类及其特点
 第二节 电视文艺与电视观众的心理需要
 第三节 受众反馈与调查
第五章 电视文艺传播效果
 第一节 电视文艺传播与环境认知
 第二节 电视文艺传播:社会心理及舆论
 第三节 电视文艺传播的潜移默化
 第四节 电视文艺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第五节 制约电视文艺传播效果的因素
附录一 电视文艺节目收视情况调查报告
附录二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文艺节目收视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三 电视文艺传播问卷调查数据统计(部分)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一)早期的实物媒介和文字媒介1.最古老的媒介人类最古老的媒介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人的身体本身。人们使用手、脸等身体部位来进行动作、表情等非语言传播,然后才产生了语言。反过来,语言把传播的内容保存下来。语言传播使身体在传播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原始人类在漫长的相互交往和群体生活中,经过了形体语言、手势语言等无声语言阶段,学会了把声音同它所代表的事物分离开来,并且学会了用语言符号代表具体事物和抽象意义。规则的语言符号组合提高了人类传播信息的质量,增强了人类的相互联系,促进了社会的缓慢发展。大约在两万年前,人类已经开始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作品——关于驯鹿、野马和一些灭绝的动物的绘画,今天在法国北部的山洞里依旧可见。对于画中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很难理解,也不清楚他们使用的是什么方法,更不知道这些壁画对当时的人们产生过什么影响。但在史前的不同时期,这些壁画一定是由那些最富创造力的原始人类创作的,是史前人类的媒介之一。人们还在树上刻标记以指明路线,用堆石头表示方向或边界。在文字产生以前的社会中,人类把表达深远意义的装饰性图案做在陶器、编织物、雕刻和其他简陋的日常用品上。例如,他们发明了字、十字、蛇、鸟和其他动物的标准图案;他们用一些有意义的符号来修饰他们的作品。在舞蹈、庆典和宗教仪式中,他们表演能体现部落中心观念的神话和传说,并用特殊的服饰、发型和文身标志地位、荣誉和特权。身上的装饰品、花纹和伤疤常表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婚姻状况,诸如武士、巫师或酋长等。烽烟和旗鼓曾是古代远距离传播的重要媒介。烽烟用于示警,旗鼓用于指挥进退。中国的《孙子兵法》所说的“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指的就是这种情况。2.文字媒介的诞生在语言产生以后,人类的先祖们又学会了把声音同发出声音的人分离开来并加以保存的技术,这就产生了文字。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


编辑推荐

《电视文艺传播研究》是广播电视艺术学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电视文艺传播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