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赵亚夫现代农业的探路人

本社 7-81130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7-81130  

作者:

本社  

页数:

242  

前言

  呼唤更多“赵亚夫”  今年以来,在中央和省、市媒体的大力报道下,赵亚夫同志无疑已成为知名人物。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农业部的领导都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最近,省政府授  予他“江苏省科技兴农模范”荣誉称号。其实,他的名字20年来在镇江丘陵地区的农民群众心中一直是那么亲切和响亮。他用智慧、心血和真情,把一个农业专家的论文成功地写在山村田野之间,写在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伟大实践中。江苏大学出版社与镇江市委宣传部推出宣传赵亚夫的报告文学和新闻作品集,我觉得适逢其时,这是一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实举措。  早在1991年我在镇江市委研究室分工联系农口的工作, 与亚夫同志就有接触,我发现他不仅是一位精通农业知识的专家,更是一位长年坚守农村热土,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引领他们脱贫致富的贴心人。当时我们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贸工农一体化”、“像抓工业项目一样抓农业项目”等建议,不少就是出自赵亚夫同志的思考。在1993年初我担任市农业局局长以后, 由于工作关系,我与他的接触更多了一点,我与他探讨农业的发展之路,向他请教农业科技知识。在与他的交往中,我被他渊博的专业知识、执著的敬业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从此,我一直为有这样的良师益友而引以为自豪。我感到,在他身上洋溢着一个先进典型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内容概要

本书分四个部分介绍了赵亚夫同志的先进事迹。第一部分“报告文学” ,以翔实的事例再现了赵亚夫为“弱农”致富而进行“科技示范”“互助合作”“整村推进”的三次艰难探索过程;第二部分“媒体报道”,以优秀的新闻作品渲染了一位现代农业探路人的感人事迹;第三部分“众人评价”,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农民、农村基层干部、省市领导、外国友人眼中的“老赵”形象;第四部分“内心自白”,以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赵亚夫46年情系农民、服务农业的心路历程。全书文笔流畅,可读性强,供广大党员、农村基层干部和业科技工作者学习。

书籍目录

序一 特别情结特殊贡献序二 愿出现更多科技帮农行者前言 呼唤更多“赵亚夫”报告文学 破解“弱农”致富之谜  第一章 乱花渐欲迷人眼·点题  第二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缘定  第三章 衣带渐宽终不悔·探索  第四章 为伊消得人憔悴·福星  第五章 采得百花成蜜后·破题  尾声媒体报道 赵亚夫:让百万农民务农致富 “要致富,找亚夫”——记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赵亚夫 心系农业 情牵农民——记“现代农业的探路人”赵亚夫 当好农民致富的铺路人——记基层科技工作者赵亚夫 46年,为了一个承诺——记带动百万农民致富的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赵亚夫 行者无疆——记农民的科学家赵亚夫 现代农业的勇敢探路人——赵亚夫一 “把成果交给农民”——现代农业的探路人赵亚夫系列报道(之一) 组织起来“以农富农”——现代农业的探路人赵亚夫系列报道(之二) 富农惠市共奔小康——现代农业的探路人赵亚夫系列报道(之三) 不懈的追求可贵的探索 看高效农业怎样扎根戴庄村 寻觅有机农业合作社的“幸福因子” “要致富,找亚夫” 20棵草莓苗带起“万山红遍”——“城里人”赵亚夫的乡村“理想国”(上) “乡土试验”让穷乡村成“仙境”——“城里人”赵亚夫的乡村“理想国”(下) 万山红遍——记农民的朋友赵亚夫 东瀛学艺造福乡亲一腔热血效命三农——赵亚夫系列报道(之一) 秉持信念身体力行终身惠农一诺千金——赵亚夫系列报道(之二) 勇于探索勤于实践 引领创新与时俱进——赵亚夫系列报道(之三)j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矢志不渝擘划三农——赵亚夫系列报道(之四) 赵亚夫的“学习故事”也精彩众人评价 敬重·信任·感动·口碑——众人眼里的赵亚夫 “学习赵亚夫,做致富农民的贴心人”——镇江市学习赵亚夫先进事迹座谈会侧记  采访赵亚夫,你无法不被一种人格的力量打动——记者眼中的赵亚夫内心自白 一点心里话后记

章节摘录

  报告文学  破解“弱农”致富之谜  第二章 一片冰心在玉壶·缘定  机缘巧合,加上一腔热血和执著的信念,赵亚春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奔波在江苏丘陵山区。  一、投身农业  “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北少伟男。”高考的不顺,使他“误入农门”,却成就了他的另一个梦想。农民的疾苦,第一次那么直接,那么真实地震撼着他!  1941年4月,赵亚夫出生在江苏常州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4岁时,母亲病故,父亲离去,赵亚夫自小就在外婆家长大。外公是个香烟店的勤杂工,外婆在家带他,做家务。外婆虽没有文化,却能讲很多好听的故事,并常常教育他要与人友善,诚心待人,忠心报国。出身农村的外公、外婆,家中不断有乡下的亲朋来往,寒暑假也经常带他回乡和农村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当时,农民的善良朴实、忠厚勤恳、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赵亚夫自小聪颖,常州南大街众多的商家招牌字号,他3岁即能全部读出,深得街坊邻居的喜欢。4岁上了小学一年级,至今还能唱出母校常州觅渡桥小学的古老校歌:“冠英立校忆庄王,觅渡桥头流泽长;今日同登论舆堂,他年都是好栋梁……”小学升初中时,公立的学校只是常州市中学(后改为常州市第一初级中学),因为家境贫寒,赵亚夫没有钱报考私立学校,只有报常州市中学。那一年城里、乡下共有6000多名学生报名,本来准备招收100人的,“后来扩招到300人。这300名学生,大多学习成绩拔尖,后来大多数都和赵亚夫一样,考上了当时已经很有名气的省常州高级中学。  1958年,赵亚夫临高考前生了一场病,治疗了一段时间也没彻底好。在高考的时候,发挥得不太好,本来填的志愿是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新闻系,谁知,正值反右派运动后期,一些敏感的专业不招应届生,结果凡是报考这些专业的人,全都退回来重填。


编辑推荐

  《赵亚夫:现代农业的探路人》是关于介绍“现代农业的探路人——赵亚夫”的专著,书中分四个部分——报告文学、媒体报道、众人评价、内心自白介绍了赵亚夫同志的先进事迹。全书文笔流畅,可读性强,供广大党员、农村基层干部和业科技工作者学习。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赵亚夫现代农业的探路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