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赏析

汤哲声 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

汤哲声 编  

页数:

25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由汤哲声主编的《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赏析》是第一部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赏析专著,以文字论述和原作评点的方式赏析了社会黑幕、武侠、言情情感、历史、侦探间谍、科幻、军事、生态、校园青春、网络等文类的代表作品。《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赏析》图文并茂、条理清楚,可用作大学本、专科有关课程的教材,对文学爱好者也是很好的阅读书籍。

书籍目录

我们应该怎样欣赏通俗小说(代序)
社会、黑幕小说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
 包天笑《沧州道中》
 阎真《沧浪之水》
 王跃文《梅次故事》
 王晓方《驻京办主任》
武侠小说
 向恺然《江湖奇侠传》
 李寿民《蜀山剑侠传》
 王度庐《卧虎藏龙》
 金庸《射雕英雄传》
 梁羽生《七剑下天山》
 古龙《武林外史》
 沧月《东风破》
 小椴《杯雪》
 步非烟《修罗道》
言情、情感小说
 张恨水《啼笑因缘》
 秦瘦鸥《秋海棠》
 张爱玲《倾城之恋》
 徐讦《吉普赛的诱惑》
 无名氏《塔里的女人》
 琼瑶《庭院深深》
 亦舒《她比烟花寂寞》
 李碧华《霸王别姬》
 卫慧《上海宝贝》
 虹影《英国情人(K)》
 王海鸽《新结婚时代》
 六六《蜗居》
 艾米《山楂树之恋》
历史小说
 唐浩明《曾国藩》
 二月河《乾隆皇帝》
 高阳《胡雪岩》
 熊召政《张居正》
 刘斯奋《白门柳》
侦探、间谍小说
 程小青《舞宫魔影》
 孙了红《血纸人》
 卫斯理《蓝血人》
 海岩《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麦 家《暗算》
科幻小说
 王晋康《七重外壳》
 刘慈欣《地球往事三部曲》
军事小说
 都 梁《亮剑》
 石钟山《激情燃烧的岁月》
生态小说
 姜戎《狼图腾》
青春校园小说
 韩 寒《三重门》
网络小说
 蔡智恒《第一次亲密接触》
 安妮宝贝《告别薇安》
 萧潜《飘渺之旅》
 萧鼎《诛仙》
 赵赶驴《赵赶驴电梯奇遇记》
 宁财神《武林外传》
 金子《梦回大清》
 天下霸唱《鬼吹灯1》
 李可《杜拉拉升职记》
 破禁果《人性禁岛之绝战荒岛》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牛家村的打斗、大漠的打斗、嘉兴府醉仙酒楼的打斗、海上的打斗……每一次打斗都将小说情节向前推进一步,最后是华山论剑,小说的情节走向了终结,武功斗技也推向了最高峰。从郭啸天、杨铁心拖出江南七怪,再从江南七怪拖出黑风双煞,从黄河四鬼拖出沙通天,再从沙通天拖出梁子翁、彭连虎、欧阳克等人,最后出现的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和老顽童。人物一层一层地出现,武功越来越高,最后出现的人物已是四方星宿般武林泰斗了。打斗越来越激烈,情节越来越深入,人物越来越神秘,武功越来越生动,与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的创作方法一样,《射雕英雄传》同样是运用这样的“渐进法”吸引读者。《射雕英雄传》又突出地表现出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个性。金庸说过:“在小说中人的性格和感情,比社会意义具有更大的重要性。”[1]这句话说出了金庸小说超于他人的地方。小说首先就是要写好人,写好了人,小说就能生动起来,武侠小说也不例外。金庸深深明白这一点。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写人与他以后的小说比较起来,还显得不够复杂和深刻,但是他已把准了小说创作的这个“脉”。他在这部小说中采用了两种方式写人:一是将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推向极端,在对比之中展示个性。郭靖愚笨;杨康圆滑;黄蓉聪明;穆念慈痴爱;黄老邪自负蛮横,狡诈近乎诡异;欧阳锋阴恨歹毒,却又不失舔犊之情;洪七公诙谐幽默,贪吃之像可掬;老顽童童心未泯,玩耍之态可笑……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每种性格又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行为举止。二是将郭靖的成长作为小说情节发展的线索。这条线索起到了两个作用:它充分展现了郭靖的性格特征和感情世界,他愚笨,但意志坚定,他有自己的感情空间,但决不背叛诺言,于是他就要承受武功的学习和感情的取舍两重磨难,而磨难又是展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最好的手段;它起到了人物形象的贯穿作用,他的成长过程不仅将性格各异的各种人物贯穿在一起,而且使各种性格各异的人发生了碰撞。前一种方式是横向的,后一种方式是纵向的,纵横结合使得小说人物在一个整体中互相映衬,人物的性格和感情也就在这样的互相映衬中活泼了起来,灵动了起来。传统的武侠小说有两大“瓶颈”始终不能有效地突破,一是武侠小说中的人和历史的关系。由于武侠小说总免不了写到历史。历史是一个时间的概念,人又是时间中的人,因此常常使得武侠小说中的人成为历史的点缀。这样的武侠小说也就成为了具有武侠色彩的历史小说。二是武侠小说的人和离奇情节的关系。武侠小说的情节总少不了过分的离奇和巧合,一旦处理不好,小说中的人物就会被大量的离奇和巧合的情节所淹没,小说也就成为了具有武侠味的情节小说。当《射雕英雄传》确立了以写人为中心后,这两大“瓶颈”自然就突破了。人物不是为历史服务,而是历史为人物服务。小说所展现的宋、元、金的历史更替,是展示人物形象的背景。不必追求这些历史是否真实,而是要看到这些历史事件为写好那些武侠人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样,人物不是为情节服务,而是情节为人物服务,情节是人物行为举止和感情世界的组成部分。这部小说中很多情节很离奇,甚至不可思议,但是没有必要追问情节设置是否太过分,而是要看到这些情节为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展开作出了贡献。小说充分展示了金庸的才艺。小说涉及武术、音乐、饮食、书画、五行八卦众多方面。作家在写这些知识的时候决不是堆砌,同样遵循了写人的原则,因人而设。“降龙十八章”是金庸为郭靖所创设的,因为这种雄浑刚猛的功夫正合郭靖的禀性。


编辑推荐

《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赏析》根据小说类型分类,网络小说是个例外,根据载体划分。通俗小说是类型小说是网络小说还是纸质小说以最初连载媒体为根据。书中收的每一篇小说欣赏文字大致由四个方面组成,一是作家介绍;二是作品介绍;三是小说内容梗概;四是欣赏文字。为了让读者对小说有感性认识,每一篇都从小说文本中选取了一段文字供欣赏,并作了简单评析。通俗小说是当代中国最受欢迎的阅读作品,这是被销量和点击率所证明了的事实。这些通俗小说为什么大受读者的欢迎,其中又有什么“流行元素”?我认为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好看。几乎每部优秀的通俗小说都有一则情节精彩(或者离奇)的好看的故事,它可以让读者看得废寝忘食,可以让读者看得神情飘渺,可以让读者看得玄思邈想,可以使读者读起来手不释卷。神奇妙想、层层环扣、曲折多变,编故事是通俗小说作家的长项。小说创作的目的是什么,直是20世纪以来创作界争论的话题,有人说是为了“新民”,有人说是为了“改造社会”,有人说就是“抒发心灵”。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就看从什么角度思考罢了。不过有点应该明了,老百姓看小说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寻求精神上的愉悦,他们要求小说必须要有则好看的故事。你想在小说中表述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你说创作小说就是“自言自语”和“自说自话”的小众行为,那是你的事情,你要想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你要想得到市场的承认,你的小说中的故事必须好看。通俗小说作家深深地明白“好看”是市场所规定的创作原则。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小说故事的“好看”呢?仅仅运用些技巧将那些人物和事件“起承转合”是不够的,它应该直接地刺激和满足读者潜在的“自然心理”。通俗小说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小说,例如反腐小说、侦探小说、爱情小说等等,一种是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的小说,例如武侠小说、玄幻小说、穿越小说等等。无论是与现实生活远还是近,通俗小说都不是要演绎生活,而只是将生活作为一种心理激发的素材。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通俗小说,它的出发点和目的性都很明确,都是基于人的本能情感的基础上构思故事。它不像高雅小说(这个名称并不科学,姑妄称之)那样要通过些人生哲理的探索来提升读者,而是顺应着读者的心态满足读者。通俗小说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次精神愉悦的过程(愉悦不仅仅是高兴和激动,还包括紧张和恐惧等情绪)。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的心态情绪过分紧张(忧郁也是一种紧张),提供次精神情绪的释放,提供次人的本性的自我寻找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通俗小说实际上是紧张社会生活中的精神调节剂。文学作品就是要表现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叙事作品(特别是小说)应该塑造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并通过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表现人的思想情感。这是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终极目标,无论是高雅文学还是通俗文学,其创作与批评都应该根据这样的终极目标。但是不同的文学类型由于追求的价值取向不同就有不同的美学特征,这就决定了不同的文学类型创作和批评的适应性。将高雅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的标准要求通俗文学,通俗文学就一钱不值,最后只能是消灭通俗文学.同样偏要以通俗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的标准看待高雅文学,高雅文学就不可理喻,最后只能降低高雅文学的格调。所以在坚持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终极性标准的前提下,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应该有不同类型的思维,只有这样我们的欣赏和批评才能落在“点”子上,米用斗量,布用尺度,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现当代通俗小说赏析 PDF格式下载



比较浅显、易读。


书本内容丰富,知识性强,十分喜欢。


书很好,简明扼要,大家风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