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消失的太阳/科学的启蒙

李超 编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3-01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超 编  

页数:

168  

前言

  场景一:遥远的古代,人们在院子里乘凉,月亮如银盘一样挂在天上。突然,月亮的光辉弱了一点,奇怪的人们抬头看天,发现皎洁的圆月似乎被咬了一口,然后一点一点地变黑,最后一点光芒都没有了,天狗要吃月亮了,,惊惧的古人开始惶恐的呐喊、敲锣、放爆竹,终于天狗被愤怒的人吓跑了,吐出了还没下咽的月亮,皎洁的月色重新洒向人间。  场景二:晴朗的天空,清澈如洗,蓝湛湛的天幕,一轮红日高照,几朵白云齐飞,清明豁达,令人心旷神怡。忽然,太阳被一团黑影慢慢吞没了,天地顿时暗淡下来,仿佛黑夜提前降临了。此时,鸡、鸭、鸟儿都归巢了;牛啊、羊啊都安静了下来;小狗、小猫等小动物开始警觉起来。过了一会,那团黑影渐渐撤去了,太阳又慢慢地露了出来。天地再次明亮起来。天空中依然清澈,天幕依然湛蓝。动物们又开始活动了,鸟儿“叽叽喳喳”地飞出巢去,公鸡“喔喔”地打起了鸣……  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呢?月亮为什么突然隐身?黑夜怎么会来得这么快,又怎么会走得这么快?原来,这一切都不过是月食日食造成的。  天体中最引人注意和最能影响人们生活的就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升起以后,光芒四射,既能给寒冷中的人们带来温暖,又会给人以酷暑的折磨;既会使禾稼茁壮成长,又会使禾稼枯焦。而月亮则是漫漫长夜中最光辉的存在,能够驱走令人恐惧的黑暗。太阳和月亮的神秘力量让人们充满崇敬和向往,所以在历史中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把太阳、月亮作为自然神加以崇拜。因为过去的人们无法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原理,一旦自己所崇拜的对象发生变化,难免会产生恐慌,于是各种传说和荒唐的行为开始产生。因为不了解,所以恐慌。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各种天体和天文现象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月食和日食的神秘面纱也逐渐被揭开,本书将带领广大青少年朋友全面地了解月食和日食。在书中,我们不但详细地介绍了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理,如何观测日食和月食,日食和月食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等内容,也介绍了和日食、月食关系紧密的一些天文知识。我们相信,广大青少年朋友读了本书以后,不但会全面地掌握日食和月食的知识,说不定还会成为一个小小的天文学家呢!  ……

内容概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各种天体和天文现象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月食和日食的神秘面纱也逐渐被揭开,《科学的启蒙:消失的太阳》将带领广大青少年朋友全面地了解月食和日食。在书中,我们不但详细地介绍了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理,如何观测日食和月食,日食和月食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等内容,也介绍了和日食、月食关系紧密的一些天文知识。我们相信,广大青少年朋友读了《科学的启蒙:消失的太阳》以后,不但会全面地掌握日食和月食的知识,说不定还会成为一个小小的天文学家呢!

书籍目录

太阳、月亮的传说开天辟地的传说天狗吃太阳傈僳族的传说印度神话传说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食驱敌认识日食的主角——太阳璀璨的巨人明星炙热的火球不规则的球体耀眼的光球和浮动的黑子色球上的烈火彩虹与阳光火灾中衍生的太阳光谱看不见的光线太阳发出的电波威力强大的太阳磁暴冕洞和太阳风迟到的阳光太阳的寿命有多长认识月食的主角——月亮无法追寻的身世之谜月亮的真面目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月球公转和月相摇摆的月亮月球的色泽之谜神秘的月震月球闪光之谜地月亲密接触的证据开发月球的财富认识不可缺少的配角——地球地球的起源地球的年龄之谜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内在地球的公转寻找地球公转的证据地球自转寻找自转的证据磁化的球体地球的周期性变化揭开日食、月食的神秘面纱观测日食、月食的千里眼观测日食攻略

章节摘录

  但是望远镜和探月飞船都不曾找到月面上的任何新鲜熔岩痕迹。每次闪光后,发光点的月貌也没有发生过丝毫的变化,所以月球发光的“火山喷发说”有疑问。那么是气体释放吗,还是其他什么现象?  1963年11月1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于开普勒环形山及其附近地区,2小时内发现2次红色发光现象,每次发光面积都超过了10000平方千米。他们指出持续时间不长而面积那么大的发光现象,不可能由某种月球内部原因造成,起因应该是太阳。  他们认为,由于月球不存在大气,月面受到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全部太阳辐射的猛烈袭击,月面的某些地方有可能被激发而发光,面积也可能比较大。  研究证明,使用滤光片和光电观测确实会发现更多的月球发光点。只有某些地点才可能强烈到肉眼可见程度,以致有人将月球发光称为“月球耀斑”。  然而从日地关系研究来看,虽然月球不具有地球那样稠密的大气,太阳辐射是否强烈到能直接激励月球表面物质发光,还是大有疑问的。  1980年,美国莱斯特大学的天文学家阿伦·米尔斯提出,潮汐作用触发的月震,使月表下的气体从裂缝和断层中释放出来,将月球表面的尘埃吹起,它们可在月表真空状态中滞留20分钟,而又可以从不同角度反射阳光;让地面观测者看到变色或发亮等现象。  “阿波罗15号”测量证实,经常闪光的阿里斯塔克环形山逸出的气体量最大。然而“米尔斯说”对发生在月球黑暗面上的闪光,却很难自圆其说。  1985年5月23日,希腊一位学者发现自己拍的月球照片中,其中一张有清晰的亮点,发生在月球明暗界线附近一环形山地区。  对此,他设想,月面没有大气,被太阳照亮的月面部分的温度,与没有太阳照亮部分的温度相差悬殊。当太阳从明暗界线附近地区升起时,一下子从黑夜变为白天的那部分月面温度迅速升高,大约从-100ac升到100aC,强烈而迅速的温度变化使得月球岩石爆裂开来。  ……


编辑推荐

  《科学的启蒙:消失的太阳》内容新颖,语言科学严谨,在编排上力求做到图文并茂,作为一套科普读物,可以满足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科学知识的求知欲,增加其科学知识储备,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学教育的参考书,配合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与思想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消失的太阳/科学的启蒙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