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
2011-10
大塊文化
拉許·克卜勒,Lars Kepler
527
顏湘如
无
作者問與答 《催眠》是如何發想出來的? 我們剛好有幾年時間曾直接深入了解專業催眠,因此很自然便想到以催眠師作為主人翁。許多犯罪小說都是盡可能地貼近受害者與加害者,而我們覺得利用催眠師會很刺激,因為他能真正進入他人的記憶。 當我們決定合寫之後,便自我挑戰將一種電影的氛圍轉化為文字。我們希望讀者在讀拉許.克卜勒的小說時,有身歷其境的感覺,甚至幾乎相信自己能影響事件的發展。 你們對於國際間對這本小說的正面迴響有何看法? 當然是非常高興,但同時也確實需要某種內在的平靜才能繼續寫下去,所以我們盡可能不去想暢銷的事。《催眠》已經賣出超過三十七國的版權,而且只要一出版便是暢銷書。 導演拉賽.哈史托姆正在籌拍這部片。真的很棒,不過我們有一位好友明白寫作時放鬆的重要性,便給了我們一個技術高明的催眠師的電話! 為了找出拉許.克卜勒的身分,在瑞典掀起一陣狂熱。你們為何要選用筆名呢? 作家經常會利用筆名來暗示自己將以新的聲音或新的類型寫作。在我們合寫之前都已各自寫作數年,一開始我們覺得用筆名掩藏真實身分是個很好的主意。 後來發生了兩件意想不到的事:首先,合寫小說是我們所經歷過最有創意也最愉快的事;其次,二○○九年《催眠》在瑞典出版後,媒體簡直為之瘋狂,忽然間,全國人都在找這個躲在拉許.克卜勒背後的人。 我們試圖隱瞞,但八月的某個黑夜,有兩名記者帶著閃光燈與照相機來到我們的夏日小屋找到了我們。第二天,我們就把三個女兒趕上車,開車回到斯德哥爾摩會見媒體與讀者。 你們如何合作寫書?有沒有因為夫妻關係而覺得備受挑戰之處? 如果你跟一對共同生活了將近二十年,還跟三個小女兒同住的夫妻說,接下來的幾年他們將要一起待在一間小書房裡合作寫小說,不管他們有多相愛,恐怕也只會一笑置之。 之前我們也曾試著合作過幾次,但每次都幾乎馬上就意見不和、大起爭執。其實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想到創造一個全新的作家。拉許.克卜勒不是亞力山大,也不是亞莉珊卓拉,他有他自己的生命。事實上,自從以拉許.克卜勒的身分開始寫作後,我們一次也沒有爭吵過。 許多作家合著時,若非交替章節地寫便是分配不同的角色。我們並不這麼做;我們全部都一起寫,就像兩人彈四手聯彈。 我們隨時都在討論情節,不管是去學校接孩子或是出去買晚餐,甚至還會在半夜叫醒對方討論轉捩點。若是一頁頁翻閱《催眠》或是續集,裡面找不到任何一句是我們當中一人單獨寫出來的。全部都是拉許的創作。 關於催眠術,你們做了哪些研究? 亞力山大的哥哥是專業催眠師,也寫過有關臨床催眠的書。他就是最佳資料來源。我們還讀了許多其他關於催眠的作品,亞力山大甚至親自體驗被催眠的感覺。令人驚訝的是,雖然你把選擇交給了催眠師,但催眠真的很舒服。 此外,當我們了解到催眠師本身在催眠過程中也會進入一種特殊的忘我狀態,著實相當驚訝。幾乎所有人都能被催眠,除非是自己不願意(例如亞莉珊卓拉)。被催眠的人會處於最深度的放鬆狀態,幾乎就像睡著一樣。 但假如去看這個人的大腦活動狀態,你會發現大腦是完全清醒的,非常活躍而警覺。深度催眠是進入潛意識的超強力電梯。佛洛伊德曾使用過一陣子,但他認為深度催眠太快速地披露了太多訊息。 你們對於自己被拿來和史迪格.拉森相提並論怎麼想?對於北歐犯罪小說持續引發狂熱又有什麼想法? 事實上,拉許.克卜勒的名字「拉許」(Lars)就是向「拉森」(Larsson)致敬。我們和他有許多相同的理念。一方面,犯罪小說描繪的是一個非常暴力而黑暗的世界;另一方面,雖然一闔上書謎底便理應揭曉、歹徒也理應被制止,但卻能讓社會的缺點清楚明白地公開來接受討論。 我們也很喜愛拉森書中複雜的人物角色。因為不管你創造的情節多麼有趣,如果不琢磨角色,故事就不會好看。 關於北歐的寫作趨勢我們有個想法,那就是對黑暗的恐懼,因為所有驚悚小說的源頭都是那股恐懼。但身為作家,你幾乎可以確定自己能逮到歹徒,確保幸福圓滿的結局。因此寫作是暫時解除恐懼的方式,就好像雲霄飛車在行駛過程中,將對高度的恐懼轉化成一種樂趣。 人一直都是害怕黑暗的,不只有小孩……而事實上,要找到比冬天的北歐更黑暗的地方並不容易。在北部地區,甚至有三個月看不到太陽。所以在這種黑暗的環境下,我們有如此堅定的犯罪小說寫作傳統或許並不奇怪。 接下來呢?你們還會繼續聯手寫作嗎? 我們的第二本拉許.克卜勒小說已經在二○一○年七月在瑞典出版,第三本也已進行得差不多,預計會在二○一一年十一月在瑞典上市。目前第四本的情節已經構思完畢,此外還有許多刺激有趣的調查、懸案、神祕事件與想法,應該至少還能寫上八本書。 每本關於警探約拿.李納的新書都是獨立的,書中的主要角色也都不同,不過約拿是這一系列的主角。 大多數的作家真的都很寂寞,寫小說時,長年都無法與人分享自己的內在世界。但如今拉許.克卜勒出現了,對我們而言一切都變得不一樣。經過這番共同的創意激盪後,我們已不再嚮往一般作家的孤寂了。
繼史迪格.拉森的千禧三部曲後,最受國際矚目的瑞典推理小說
他發誓永遠不再為人催眠
當誓言違背了後,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結合了史迪格.拉森三部曲令人上癮的力量、《沉默的羔羊》的敘事張力、尤.奈斯博的驚悚刺激元素,讀者們,準備進入讓你腎上腺素激增的催眠世界吧。
《催眠》締造了瑞典書市的版權奇蹟
在原著尚未出版、作者尚未公布之前,單憑一份簡短的英文簡介,就售出超過20國國際版權,為瑞典小說所創最強的成績。截至目前為止,已售出37國版權,而且一出版即暢銷。
即將搬上大螢幕
由拉賽?哈史托姆(Lasse Hallstr?m)執導
(濃情巧克力、忠犬小八、最後一封情書)
你需要線索。你需要時間。你需要動機。而你一樣都沒有。
在漆黑的十二月深夜裡,精神科醫師艾瑞克.瑪利亞.巴克被一通來自斯德哥爾摩某醫院的電話吵醒。警探約拿.李納請求他立刻前來協助治療一名因急性創傷而陷入昏迷的病患。他希望艾瑞克能透過催眠與這個年輕男孩溝通,讓警方得以訊問他。他們必須找出是誰如此凶殘地殺害了他的雙親與妹妹,以便及時救出目前失蹤的姊姊。
但艾瑞克已經十年未曾施行催眠術,而且他也發過誓永遠不再為人催眠。當年痛苦的記憶仍深深影響著他,也使他決定不協助警方。
最後當艾瑞克被說服了,情況竟有如水閘門被一連串始料未及的洶湧波濤給沖開了。這一連串攻勢猛烈又不可思議的事件,就這樣毫無預警地震撼了艾瑞克的生活。他兒子失蹤,為了爭取救兒子的機會,艾瑞克必須面對過去,面對他的研究工作毀於一旦、婚姻也瀕臨破裂的那段時期。
《催眠》一書在原著作國瑞典積聚了不少讚譽,但作者卻是以筆名發表這部驚世的犯罪小說,報章與電視為了找出其真實身分耗費了相當大的心力,搜尋的結果更是戲劇化:在一次夜襲之後,發現「拉許.克卜勒」原來竟是一對夫妻檔文學作家雙人組,且在當地已頗具聲望。在國際間造成轟動的《催眠》已預計將在三十七個國家出版,而每到一處便登上暢銷排行榜,其中包括法國、荷蘭、德國、西班牙、義大利、丹麥、美國。結合了史迪格.拉森三部曲那令人上癮的力量和《沉默的羔羊》的敘事張力,這本能讓腎上腺素激增的驚悚小說從第一頁開始就令人深深著迷。
[作者問與答]
《催眠》是如何發想出來的?
我們剛好有幾年時間曾直接深入了解專業催眠,因此很自然便想到以催眠師作為主人翁。許多犯罪小說都是盡可能地貼近受害者與加害者,而我們覺得利用催眠師會很刺激,因為他能真正進入他人的記憶。
當我們決定合寫之後,便自我挑戰將一種電影的氛圍轉化為文字。我們希望讀者在讀拉許.克卜勒的小說時,有身歷其境的感覺,甚至幾乎相信自己能影響事件的發展。
你們對於國際間對這本小說的正面迴響有何看法?
當然是非常高興,但同時也確實需要某種內在的平靜才能繼續寫下去,所以我們盡可能不去想暢銷的事。《催眠》已經賣出超過三十七國的版權,而且只要一出版便是暢銷書。
導演拉賽?哈史托姆正在籌拍這部片。真的很棒,不過我們有一位好友明白寫作時放鬆的重要性,便給了我們一個技術高明的催眠師的電話!
為了找出拉許.克卜勒的身分,在瑞典掀起一陣狂熱。你們為何要選用筆名呢?
作家經常會利用筆名來暗示自己將以新的聲音或新的類型寫作。在我們合寫之前都已各自寫作數年,一開始我們覺得用筆名掩藏真實身分是個很好的主意。
後來發生了兩件意想不到的事:首先,合寫小說是我們所經歷過最有創意也最愉快的事;其次,二○○九年《催眠》在瑞典出版後,媒體簡直為之瘋狂,忽然間,全國人都在找這個躲在拉許.克卜勒背後的人。
我們試圖隱瞞,但八月的某個黑夜,有兩名記者帶著閃光燈與照相機來到我們的夏日小屋找到了我們。第二天,我們就把三個女兒趕上車,開車回到斯德哥爾摩會見媒體與讀者。
你們如何合作寫書?有沒有因為夫妻關係而覺得備受挑戰之處?
如果你跟一對共同生活了將近二十年,還跟三個小女兒同住的夫妻說,接下來的幾年他們將要一起待在一間小書房裡合作寫小說,不管他們有多相愛,恐怕也只會一笑置之。
之前我們也曾試著合作過幾次,但每次都幾乎馬上就意見不和、大起爭執。其實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想到創造一個全新的作家。拉許.克卜勒不是亞力山大,也不是亞莉珊卓拉,他有他自己的生命。事實上,自從以拉許.克卜勒的身分開始寫作後,我們一次也沒有爭吵過。
許多作家合著時,若非交替章節地寫便是分配不同的角色。我們並不這麼做;我們全部都一起寫,就像兩人彈四手聯彈。
我們隨時都在討論情節,不管是去學校接孩子或是出去買晚餐,甚至還會在半夜叫醒對方討論轉捩點。若是一頁頁翻閱《催眠》或是續集,裡面找不到任何一句是我們當中一人單獨寫出來的。全部都是拉許的創作。
關於催眠術,你們做了哪些研究?
亞力山大的哥哥是專業催眠師,也寫過有關臨床催眠的書。他就是最佳資料來源。我們還讀了許多其他關於催眠的作品,亞力山大甚至親自體驗被催眠的感覺。令人驚訝的是,雖然你把選擇交給了催眠師,但催眠真的很舒服。
此外,當我們了解到催眠師本身在催眠過程中也會進入一種特殊的忘我狀態,著實相當驚訝。幾乎所有人都能被催眠,除非是自己不願意(例如亞莉珊卓拉)。被催眠的人會處於最深度的放鬆狀態,幾乎就像睡著一樣。
但假如去看這個人的大腦活動狀態,你會發現大腦是完全清醒的,非常活躍而警覺。深度催眠是進入潛意識的超強力電梯。佛洛伊德曾使用過一陣子,但他認為深度催眠太快速地披露了太多訊息。
你們對於自己被拿來和史迪格.拉森相提並論怎麼想?對於北歐犯罪小說持續引發狂熱又有什麼想法?
事實上,拉許.克卜勒的名字「拉許」(Lars)就是向「拉森」(Larsson)致敬。我們和他有許多相同的理念。一方面,犯罪小說描繪的是一個非常暴力而黑暗的世界;另一方面,雖然一闔上書謎底便理應揭曉、歹徒也理應被制止,但卻能讓社會的缺點清楚明白地公開來接受討論。
我們也很喜愛拉森書中複雜的人物角色。因為不管你創造的情節多麼有趣,如果不琢磨角色,故事就不會好看。
關於北歐的寫作趨勢我們有個想法,那就是對黑暗的恐懼,因為所有驚悚小說的源頭都是那股恐懼。但身為作家,你幾乎可以確定自己能逮到歹徒,確保幸福圓滿的結局。因此寫作是暫時解除恐懼的方式,就好像雲霄飛車在行駛過程中,將對高度的恐懼轉化成一種樂趣。
人一直都是害怕黑暗的,不只有小孩……而事實上,要找到比冬天的北歐更黑暗的地方並不容易。在北部地區,甚至有三個月看不到太陽。所以在這種黑暗的環境下,我們有如此堅定的犯罪小說寫作傳統或許並不奇怪。
接下來呢?你們還會繼續聯手寫作嗎?
我們的第二本拉許.克卜勒小說已經在二○一○年七月在瑞典出版,第三本也已進行得差不多,預計會在二○一一年十一月在瑞典上市。目前第四本的情節已經構思完畢,此外還有許多刺激有趣的調查、懸案、神祕事件與想法,應該至少還能寫上八本書。
每本關於警探約拿.李納的新書都是獨立的,書中的主要角色也都不同,不過約拿是這一系列的主角。
大多數的作家真的都很寂寞,寫小說時,長年都無法與人分享自己的內在世界。但如今拉許.克卜勒出現了,對我們而言一切都變得不一樣。經過這番共同的創意激盪後,我們已不再嚮往一般作家的孤寂了。
拉許.克卜勒 (Lars Kepler)
在拉許.克卜勒這個筆名與意外暢銷的犯罪小說《催眠》背後,其實是一對在社會上已具聲望的作家夫妻檔亞莉珊卓拉.柯艾盧.安多利(Alexandra
Coelho Ahndoril)與亞力山大.安多利(Alexander Ahndoril)。
「我們兩人都很愛看懸疑小說與電影」,這是他們對本書背景的註解。「當我們決定試著合寫一本書,拉許.克卜勒這個筆名便誕生了。我們希望將這個新的作者身分和我們本身的身分加以區隔。當初以匿名方式將稿件寄給出版社,就是希望對方不抱任何先入為主之見閱讀、評斷。我們很以這部犯罪小說《催眠》為傲。寫作過程充滿樂趣也充滿創意。我們的企圖心是希望為這類小說帶來一種受電影啟發的新步調,以及意想不到的人物角色和謎團,將來拉許.克卜勒也會繼續以此為目標。」
亞莉珊卓拉.安多利的第一部小說《群星城堡》(Stjarneborg)已被譯為數種語言,至於亞力山大.安多利所寫關於柏格曼的小說《導演》(Regissoren),更進入了英國獨立報外國小說獎的決選名單。他們目前住在瑞典。《催眠》是約拿.李納探案系列的第一本小說,此系列將會全部以拉許.克卜勒之名出版。
顏湘如
自由譯者,譯作包括《賈斯柏的夏夜謎題》、《波特萊爾是條狗》、《別相信任何人》等。
內文試閱作者問與答 《催眠》是如何發想出來的? 我們剛好有幾年時間曾直接深入了解專業催眠,因此很自然便想到以催眠師作為主人翁。許多犯罪小說都是盡可能地貼近受害者與加害者,而我們覺得利用催眠師會很刺激,因為他能真正進入他人的記憶。 當我們決定合寫之後,便自我挑戰將一種電影的氛圍轉化為文字。我們希望讀者在讀拉許.克卜勒的小說時,有身歷其境的感覺,甚至幾乎相信自己能影響事件的發展。 你們對於國際間對這本小說的正面迴響有何看法? 當然是非常高興,但同時也確實需要某種內在的平靜才能繼續寫下去,所以我們盡可能不去想暢銷的事。《催眠》已經賣出超過三十七國的版權,而且只要一出版便是暢銷書。 導演拉賽.哈史托姆正在籌拍這部片。真的很棒,不過我們有一位好友明白寫作時放鬆的重要性,便給了我們一個技術高明的催眠師的電話! 為了找出拉許.克卜勒的身分,在瑞典掀起一陣狂熱。你們為何要選用筆名呢? 作家經常會利用筆名來暗示自己將以新的聲音或新的類型寫作。在我們合寫之前都已各自寫作數年,一開始我們覺得用筆名掩藏真實身分是個很好的主意。 後來發生了兩件意想不到的事:首先,合寫小說是我們所經歷過最有創意也最愉快的事;其次,二○○九年《催眠》在瑞典出版後,媒體簡直為之瘋狂,忽然間,全國人都在找這個躲在拉許.克卜勒背後的人。 我們試圖隱瞞,但八月的某個黑夜,有兩名記者帶著閃光燈與照相機來到我們的夏日小屋找到了我們。第二天,我們就把三個女兒趕上車,開車回到斯德哥爾摩會見媒體與讀者。 你們如何合作寫書?有沒有因為夫妻關係而覺得備受挑戰之處? 如果你跟一對共同生活了將近二十年,還跟三個小女兒同住的夫妻說,接下來的幾年他們將要一起待在一間小書房裡合作寫小說,不管他們有多相愛,恐怕也只會一笑置之。 之前我們也曾試著合作過幾次,但每次都幾乎馬上就意見不和、大起爭執。其實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想到創造一個全新的作家。拉許.克卜勒不是亞力山大,也不是亞莉珊卓拉,他有他自己的生命。事實上,自從以拉許.克卜勒的身分開始寫作後,我們一次也沒有爭吵過。 許多作家合著時,若非交替章節地寫便是分配不同的角色。我們並不這麼做;我們全部都一起寫,就像兩人彈四手聯彈。 我們隨時都在討論情節,不管是去學校接孩子或是出去買晚餐,甚至還會在半夜叫醒對方討論轉捩點。若是一頁頁翻閱《催眠》或是續集,裡面找不到任何一句是我們當中一人單獨寫出來的。全部都是拉許的創作。 關於催眠術,你們做了哪些研究? 亞力山大的哥哥是專業催眠師,也寫過有關臨床催眠的書。他就是最佳資料來源。我們還讀了許多其他關於催眠的作品,亞力山大甚至親自體驗被催眠的感覺。令人驚訝的是,雖然你把選擇交給了催眠師,但催眠真的很舒服。 此外,當我們了解到催眠師本身在催眠過程中也會進入一種特殊的忘我狀態,著實相當驚訝。幾乎所有人都能被催眠,除非是自己不願意(例如亞莉珊卓拉)。被催眠的人會處於最深度的放鬆狀態,幾乎就像睡著一樣。 但假如去看這個人的大腦活動狀態,你會發現大腦是完全清醒的,非常活躍而警覺。深度催眠是進入潛意識的超強力電梯。佛洛伊德曾使用過一陣子,但他認為深度催眠太快速地披露了太多訊息。 你們對於自己被拿來和史迪格.拉森相提並論怎麼想?對於北歐犯罪小說持續引發狂熱又有什麼想法? 事實上,拉許.克卜勒的名字「拉許」(Lars)就是向「拉森」(Larsson)致敬。我們和他有許多相同的理念。一方面,犯罪小說描繪的是一個非常暴力而黑暗的世界;另一方面,雖然一闔上書謎底便理應揭曉、歹徒也理應被制止,但卻能讓社會的缺點清楚明白地公開來接受討論。 我們也很喜愛拉森書中複雜的人物角色。因為不管你創造的情節多麼有趣,如果不琢磨角色,故事就不會好看。 關於北歐的寫作趨勢我們有個想法,那就是對黑暗的恐懼,因為所有驚悚小說的源頭都是那股恐懼。但身為作家,你幾乎可以確定自己能逮到歹徒,確保幸福圓滿的結局。因此寫作是暫時解除恐懼的方式,就好像雲霄飛車在行駛過程中,將對高度的恐懼轉化成一種樂趣。 人一直都是害怕黑暗的,不只有小孩……而事實上,要找到比冬天的北歐更黑暗的地方並不容易。在北部地區,甚至有三個月看不到太陽。所以在這種黑暗的環境下,我們有如此堅定的犯罪小說寫作傳統或許並不奇怪。 接下來呢?你們還會繼續聯手寫作嗎? 我們的第二本拉許.克卜勒小說已經在二○一○年七月在瑞典出版,第三本也已進行得差不多,預計會在二○一一年十一月在瑞典上市。目前第四本的情節已經構思完畢,此外還有許多刺激有趣的調查、懸案、神祕事件與想法,應該至少還能寫上八本書。 每本關於警探約拿.李納的新書都是獨立的,書中的主要角色也都不同,不過約拿是這一系列的主角。 大多數的作家真的都很寂寞,寫小說時,長年都無法與人分享自己的內在世界。但如今拉許.克卜勒出現了,對我們而言一切都變得不一樣。經過這番共同的創意激盪後,我們已不再嚮往一般作家的孤寂了。
『《催眠》是一本有挑戰性、內容極長,卻絕對值得一讀的小說。書中處理了一些頗具煽動性的議題,不過作者最關心的還是同時具有正面與毀滅性潛在因素的家庭關係。這些嚴肅的議題以犯罪小說的形式呈現,而且緊張恐懼的氛圍與時俱增、毫無冷場,在這方面,克卜勒夫妻檔完全是箇中高手。這對夫妻說過他們受電影的影響比受其他小說家的影響來得深,而這的確是一本電影感十足的小說。約拿.李納也是個動人的主人翁。讀者們就準備好讓《催眠》為你催眠吧。』 --英國亞馬遜 『這本初試啼聲的驚悚小說傑作,一登場就是賭徒安德斯
无
我第一次接触到“催眠”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在研究抑郁症。在学校查了不少的相关资料,并且听过一些催眠的音频课程。虽然我从来没有真正的通过网上的一些催眠教程将自己催眠过,但是,过去几年里对催眠的认知里,我从来没有觉得它是一种有弊端的治疗方法。
昨晚,接近午夜,我读完了《催眠师》这本书。一方面,自己深深的被这本小说的情节所吸引,但是,另一方面,我第一次对催眠术有了新的认识。过去几年,通过一直不太科班的学习心理学,对于潜意识疗法深信不疑。通过潜意识层面的引导,进入到病人潜意识被压抑的根源——书里被埃里克称为“老木屋”的地方。其实,他用了一个特别简单的原理,就是找到那个伤害你被你压抑隐藏的痛苦根源,只有面对了,才有可能痊愈。但是从技术层面来讲,这件事还是比较难的。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催眠大师还是很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讲,真的很难抑制自己的好奇欲望。对于病人的探究很多时候会让探究偏离它本来的目的,而负面情绪又是如此的强大,一个好的心理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内心特别强大和阳光的人,否则,你每天面对那么多的情绪垃圾人间惨剧,不崩溃才怪。这也就是说,医者难以自医,就像《异度空间》中的心理医生一样,最终还是消化不了负面情绪,无法纾解最终崩溃。在埃里克催眠的过程中,他也是要和那些病人一样潜到水深处,面对每一个人的“老木屋”的。从前,我们关注的是心理医生的心理能不能承受那么多的负面过往。如今,在《催眠师》中,让我突然发现,除此之外,在催眠中或者说心理治疗过程中,那些有害的东西,是不是一个医生应该知道的?
埃里克通过科学,知道了罪恶,而一个正常人都应该明白,虐待他人是犯罪,可是,任何违法的事情都是违法者想要极力掩埋的。那么,当一名违法者在科学的引导下将自己的罪恶透露给一名心理医生,医生,是否是安全的?或者说,他是应该将这些仅仅的看做治病而已,还是应该用正常的思维去下意识的做出什么抑制违法举动的行为?对于一名医生而言,他应该做的是前者,作为一个普通人来说,他要做后者。而一旦他选择了后者,他其实就违背了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这也就是为什么被他催眠的这个两名施暴者深恨他的原因——他们认为是这名医生潜入了他们的大脑中,强奸了他们的思维,逼他们说出医生所需要的东西。
对于一些生活在阴暗中的人而言,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能言说的。那是极其危险的也是极其恐怖的。这些人,其实终其一生,也不可能被治愈了。比如说,杀人者。通过催眠疗法,或许能让他们接近自己的“老木屋”,但是,直面它,不代表罪恶会过去。所以,《催眠师》也给了我们这样的思考,在人本情怀的科学研究之外,我们还是必须和那些最黑暗的心灵保持距离。有些东西,难以用是非一言以蔽之。很多抱着救人目的的救赎,是救不了那些永远也无法自救的人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救赎,是救赎不了魔鬼的。
对于心理学家来说,并非一定要探究到病人的“老木屋”。对于被伤害者的治愈,可能会比伤害他人的人的治愈更加容易。经历这些种种是非,我想,如果真的有埃里克这样的医生,他真的还会如此痴迷这样的技术吗?我看不一定,有的时候科学的进步真的需要一些偏执的疯子,能够将一些正常的思虑抛之脑后。催眠疗法如果真的发展到这个地步,对于医生和病人来说,显然利弊参半。
小说《催眠师》让我重新思考了心理治愈的可能性。虽然我还是相信探究潜意识的疗法,但是更艰深的技术,还是存在着很多隐患的。人的确不应该把别人的内心看的太清楚,与人于己,都是不利的。可是,有些人还必须通过他人正视自己,那么这中间的度,又该怎么把握呢?《催眠师》没有告诉我们,这些需要真的心理学家去研究了。
12月8日的凌晨,冰雪覆盖的北欧,灭门惨案,洁白的医院,这一开头的场景就紧紧的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希望我一口气能把这本书读完,并且要配合着这个场景,所以,今天阳光满地的北京并不适合做这件事情。我要把这本书留到下雪那天在看了。
昨日和夫君前往东莞办理一些业务,忙乎了一整天。由于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漫长地等待,我便从包里取出这本瑞典作者拉什•卡普拉所写的《催眠师》阅读了起来。
在包包中携带一本书是我向来惯用的做法,并时常根据外出时间的长短来携带不同类型的书,时间越长,就会带越加晦涩难懂的书,以便尽量放慢自己的速度,免得过早看完。很明显,昨日所带的书,非常符合我等待的时间,恰好在电梯抵达家中楼层的那一刻,完完整整地读完了。
从翻开本书的第一页开始,我就忍不住沉浸在其中了。书中令人惊悚和邪恶的氛围,在开篇便慢慢的渗透出来。作者强大的笔力,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而一点一滴的勾勒出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恐怖之感,实在是令人钦佩。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得不承认,这一部犯罪小说的精彩与复杂,是我所看过的国内任何推理小说都无法比拟的。其写作技巧和情节契合的程度,正如一只精湛的瑞士手表,精致、缜密、无比吸引人,堪称现代犯罪小说的顶级作品。
小说从一个惨无人道的灭门案谈起,引出了故事的男主角——著名的催眠师埃克里。埃克里是个现状有点糟糕的中年男子——事业失意、婚姻失败、还滥服药物,心爱的儿子又是血友病的患者。偏偏警察约纳,又百折不挠的坚持要他使用他已决定永远不使用的催眠术,而也正是这一次催眠术,把他所积蓄的所有不幸都推上了高潮。
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将这样一群疯子,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形象地展现给读者,而其中的催眠术,更是让人耳目一新。作者认为,很多心理有障碍的人,都是童年有过创伤的人。也就是过去的一些小事,会对人的一生都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人的心理扭曲、变态。不过我觉得这也不是绝对的,这还需要取决于这个人的承受能力,还有本人在遗传上神经地带的敏感程度。所以对于作者通过催眠术来引导病患回忆起童年的过往,以便疏通和了解自己潜意识中潜藏的恐惧和伤痛,我还是觉得需要抱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去看待,也就是说我并不是完全赞同催眠术。
在阅读时,除了被情节的跌宕起伏所吸引,从另一方面讲,也颠覆了我对瑞典的印象。过去对于北欧,有一种格外强烈的向往,总觉得那是世界最后的一片净土,是非常适合定居的美好地带,但近来随着挪威的枪杀案发生,以及某些心理变态的人对北极圈内小海豹的血腥虐杀,到这一本被一群疯子所充斥的惊悚小说,让人看得胆颤心惊。书中都说了,在这些年底平均日照只有五个小时的国家,很多人会因为抑郁症而死。
也是,这世界上只要有人在的地方,便会有一些天生便是反社会、有心理障碍的人存在,何况是在缺乏阳光、缺乏温暖的国度呢?
哪里可能有所谓的真正的净土呢?我不禁笑自己的愚蠢起来。
在看小说,尤其是推理悬疑小说和言情小说的时候,我会将自己的感官和神经全部调动起来,随着情节摇曳而情绪起伏。遇到《催眠师》真是棋逢敌手。它绝对是一部能让你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小说。
在题目上,我们看不到这本书的情节的端倪,即使猜也是猜错的。我原本觉得,以催眠获得某个案件的真相,会使整个推理破案过程都化为无效,类似于将真相归之于上帝之手一样。那将多么无味。不过,这部小说绝对不会落于这个俗套,它并不是将催眠放在故事的结尾高潮部分,而是放在我们怎么想也想不到的故事前端(确切地说,第51页!)从那个时候开始,高潮就来了,而且一直不停息。身负刀伤的男孩说出真相,到姐姐的被捕和逐渐透露不伦的真相,再到男孩逃出医院并扬言报复,再催眠师的孩子在深夜被强行带走……起码170页的情节紧凑得让你无法透过气来。然后作者刻意在这个地方停顿下来,用75页的篇幅进行插叙,回忆催眠师在10年所作的催眠实验研究、期间的婚外情以及催眠实验所带给他的身败名裂。到最后的100页,更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了,真相像剥蒜一样逐层迎刃而解。到案破那一幕则如烟花轰然升天,灰飞烟灭。后脖子凉飕飕的。
往常的推理悬疑小说,极需要拿捏张弛的力度,一般是这段紧张,下一段就整些和缓的;这段发现了2个线索,下一段就又出现1个新疑点。但正如我上段所说,作者有能力将读者的心在170页里都悬在半空,(就跟唱《最炫民族风》不用换气那样有木有~)然后再来一段回忆让你大喘气如拉风箱。接着直接上《忐忑》里的“唉呀哟”那段。你说这样的换气训练还不是锻炼我们心脏的好方法吗?
除了情节气氛拿捏得鬼斧神工之外,整个故事的结构也很巧妙。在催眠师的儿子被掳走之后,我们凭着已有线索,总会怀疑是那个男孩做的;当出现了另一种可能时,我又会想,将两个不同的案件糅合到一个故事里,岂不是很没意思?但别忘了题目是《催眠师》,这两个案件都是由催眠所引起,而最近一次的催眠更是使两个案件重合的导火索。一切结合得严丝合缝。
利迪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良的家庭教养对孩子的影响。这值得我们反思,到底我们对孩子的教养会让孩子如何去解读,从而塑造他们自己。教育应该是慎之又慎如履薄冰的事情。
有些地方我觉得仍然需要我再阅读一遍才能找到答案,包括夏娃的死因;以及那个被催眠的男孩说他的姐姐需要他咬别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第一个案件的过程重组,以及两姐弟进入催眠师家中犯案的过程重组,很大程度都是出自姐姐之口,弟弟却成为了一个缄默的被害者。会不会存在另外一个真相?
能够读到《催眠师》这本书,纯粹是一个机缘巧合。如果不是有缘读到,我可能是不太会主动涉猎这些包含“玄学”内容的文字。就像童年时常看的动画片里某种”摇怀表“似的催眠恶搞一样,我始终认为催眠术其实就是一场将恶搞进行到底的玩笑。
好在这本书其实跟催眠也没有那么大的关系,在我看来只是借题发挥的素材而已,并不是书胆。这本书其实关注更多的是人性、家庭与成长,尽管催眠可能只是噱头,但我还是推荐这本书,因为它的真实和诚恳。
”在希腊神话中,睡眠之神修普诺斯是一个手拿罂粟壳、长着翅膀的男孩,他名字的含义是睡眠。他是死神的孪生兄弟,是黑夜女生和黑暗之神的儿子...“
以上引述自本书开头对于现代催眠术的介绍,与其像封面上提示的那样认为它是推理小说,我更愿意将其归入欧美悬疑系列。我个人概念中的推理小说,或是有惊天的诡计和犯罪手法,或是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凶手,或是有神秘离奇的作案动机。而这部小说,在第45页“战栗真相“一章中,几乎就把故事开头令人惊愕的案件全部解答,转而又开始的另一个绑架案才是全书的重点...(虽然两起案件多少有些关联) 而这一个类似于《谎言黑洞》(哈兰.科本著)中的男孩诱拐案,一直撑到了故事的最后。实话实说,在第一个案件的高调刺激下,男孩的失踪和预感到的俗套大团圆结局,确实不会对读者产生一种更强烈的兴趣和刺激。然而,虽然诱拐案件本身并不出奇,但那些穿插其中的灰色回忆确实很耐人寻味。出于人类的猎奇心理,”老木屋“的故事应该会很吸引人,这里不多说,还靠大家自己品评。
另外要说的一点就是”众生相“。这部作品中的人物描写已经超出了我的期待,作者把其中每一个重要角色都塑造的超级出彩~ 你不会感觉到人物的似曾相识,你只会觉得:对!这就是埃里克.巴克,这就是他的妻子西蒙妮,这就是有故事的警探约纳.林纳... 相信这部书如果真的拍成电影,如何能将其塑造成书里那样丰满的形象,对于演员的演技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吧。
最后危言耸听的说一句:如果你有不为人知的过去,请远离催眠、远离催眠师...
几年前的《龙纹身的女孩》,前一阵红极一时的丹麦电视剧《谋杀》,让北欧的悬疑推理作品从宁静安详的福利社会中走来,裹着一身抖不掉的高纬度寒意,漫不经心闯入大众视野。这些作品乍一看都活像一个个冷漠寡言的男人,似乎颇有欧美推理文坛盛行的冷硬派之风,但细品之下,就会发现它们和冷硬派完全不同,冷硬派的世界简单明了,黑白分明,一个性情潇洒、带着几分颓废的警探,几个风姿绰约的红颜知己,还有一个与世不容的罪犯;而北欧推理作品中的人物却都是灰色的幽魂,在中间地带左右游走,徘徊不定。同为烈酒,冷硬派像墨西哥喝法的龙舌兰,舔一下盐,杯底一仰,再来一口青柠,口味凶烈;北欧派却像一杯上好的纯净伏特加,无色无味,外表冰酷,内里炽热,口感丰厚,回甘悠长。
《催眠师》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兼具多种特质,既有冷硬派的文风,又有日系文学中缠绵纠结的情感,还有希区柯克作品中此起彼伏的悬念营造;它既是一本推理小说、悬疑小说,又是一本心理小说。卡普拉似乎并不在意把他的读者带到何处,埃里克回忆催眠小组的那一章,细小泛灰的楷体印刷字,洋洋洒洒铺满了80多张书页,充斥着各种回忆与现实的交织,对催眠过程轻柔飘渺的描写,还有催眠中混乱破碎的呓语,将读者也一并带入那朦胧模糊的半梦半醒中。约瑟夫和本杰明,两个少年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身处两个截然不同的谜团之中,催眠师埃里克伫立在这一团乱线之中,既是一个医生,又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默然得令人心酸。卡普拉恣意讲着一个如滴墨般层层浸染的故事,细纱一般拂过每个人物的头顶。
列夫•格罗斯曼在本书封底上的评论不错:“多数惊悚小说作家在作品中至多能驾驭一个令人信服的疯子,但卡普拉却同时塑造了许多个。”小说中的人物,从大到小,每个人都郁结着难言的苦楚,每个人都有不堪的过往,也许在我们的理解中,绝大部分人并不会因为童年的创伤而走向心理变态,但卡普拉的作品中除了这种极端的畸形变异,更多的是渗透其中的市井的无奈,无言以对的尴尬。小说中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挣扎在无力挣脱的苦闷与阴影下,每一个人都像濒临溃决的堤坝,表面看上去从容淡定、纹丝不动,胸腔中却激荡着忧郁苦涩的灰色浪花。莫测的死亡,扭曲的仇恨,深邃的人心,如同失重的黑洞,悄然吞噬着他们的灵魂,消磨着他们的生气,让他们迷失在茫茫然的虚无之中,伸出手却触不到彼此。
但如果仅止于此,《催眠师》也不过是一本二流惊悚小说罢了。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在这场没有退路的调查中,或多或少都曾与死亡的威胁面对面过,而在这些对峙中,他们往往深陷孤立无援的泥淖,那样的无助,那样彻骨的寒意,真是应了西方那句俗话:Live together, die alone. 然而也正是在这与黑暗的挣扎中,我们的主人公们艰难保全着自己生命的希望,抓住一点光亮就决不松手,他们也开始明白,什么是他们永远也无法放弃的,哪些人是他们不能背弃的。这本残忍冰冷的小说,有着似乎与之颇不相称的结局,在付出了许多条无辜的人命后,两个主要罪犯命丧黄泉,自信得近乎于偏执的警官林纳又和女友走到了一起,身患重病的儿子、药物成瘾又丑闻缠身的丈夫、偷腥的妻子,在历尽千难万险后,又得以重聚,简直可以称为大团圆了。我们因此隐约感受到,这本小说厚厚的冰层下,有着缓缓流淌的热力,作者热切而近乎于绝望地呼喊着,他把人性的自私与软弱,命运的多舛,和人类心理所能到达的深度,都一一摆在读者面前,只是因为不希望更多人变成林纳口中“行走的头颅”,一个“只有大脑,没有心”的怪人。
我好奇的是,在经历这一切后,埃里克还会不会重拾他的催眠事业?哪种决定,才是有利于他和他的家人,有利于大众的?而在所有亲历者的生活中,这看似翻过去的一页,又是不是真的翻过去了?
PS:翻译方面,有些地方似乎有欠斟酌,不够流畅,不过倒还无碍于理解。
12月的一个夜晚,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两起凶杀案:一名裁判死在了运动场的更衣室里,而他的妻子和小女儿也死在了家中,唯一的幸存者是15岁的约瑟夫,他浑身是伤,奄奄一息。刑事警官约纳并没有将这两起案件归于普通的寻仇,在他看来,这是一起恶性杀人事件,而凶手可能就在寻找家中另外一名成员——大女儿埃芙丽的路上。为了尽快找到凶手,不让更多的人受到伤害,约纳不得不动用非正常手段,找来心理医生埃里克为重伤下的约瑟夫催眠,希望得到案件的真相。
在一系列紧张气氛的铺陈下,催眠术正式登场。1928年诺克斯就曾经在“推理十诫”中这样说过,“故事中不可存有超自然力量。”因为任何超出常识想象的东西都有可能误导读者,使读者与作者间智力较量的平衡被打破。因此如何将这种介于骗术与科学之间的事物放置于小说当中推进情节发展,又不致于喧宾夺主将催眠术变成“灵丹妙药”,就成为了考验作者架构小说情节的功力。
作者首先将“拥有无上法力”的埃里克塑造成一名失意者。他长期靠药物维持正常的工作、休息,有个若即若离的老婆,一个需要每周注射凝血因子的血友病儿子,更为重要的是,在十年前的一次科研中,他彻底被患者打败了,他被迫承诺以后再也不使用催眠术。因此尽管约纳多次邀请,埃里克也拒绝使用催眠术。一边是人命关天,一边是自己的失意与承诺。在天人交加中,埃里克就如同一名退隐的江湖高手,在灾难降临之际选择了正义,选择了行动。
而为了只是将催眠术限制在道具范围,作者营造出巨大的舆论压力,讨论催眠术的真伪与催眠的适用范围。“一个男人讲述了他又一次被催眠,在催眠状态下,他以为自己是鲍勃·迪伦。”“司法部长说道,使用催眠作为询问手段无疑是对人权的侵犯。”而通观全文,埃里克除了十年前的科研外,只进行过两次催眠术,更多的故事推进都离不开约纳与另一位老警察肯尼特的追捕。可以说,作者完成了一次关于催眠术“可信又非同一般”的叙述。
埃里克的再次“出山”,似乎也带来了另一场的腥风血雨。在约纳的努力下,案件告破,埃里克也证明了自己催眠术的正确,然而他儿子的失踪又将埃里克拉回十年前的失败。十年前,同样也是有人在催眠状态供述了自己的犯罪,然而患者却利用舆论对弱者的同情导致了埃里克不得不终止自己的研究。所谓英雄惜英雄,约纳开始帮助埃里克找寻过去的线索,也通过对线索的调查再次证明了埃里克催眠术的正确。当圣诞节来临之时,埃里克与家人终于团聚在了一起,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麦当劳,足以让这个曾经走向破裂边缘的家庭感到幸福。
作为继“千禧年”三部曲之后的瑞典文坛又一惊悚力作,《催眠师》依然保留了瑞典阴冷的风景和阴暗的文风。或许是为了澄清大家对瑞典的观感,作者之一的亚历山大·安多利尔曾经这样说过,“某种程度上说瑞典社会表面上看非常完美,这迫使作家们要透过现象挖掘更深……我们在瑞典感觉很安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写可怕的书———为了探索世界上令人恐惧的事物。”
诚如亚历山大所言,作为社会福利国家的典范,瑞典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正是在这种衣食无忧的前提下,人们才能够专心关注于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然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任何制度都无法抑制人们心中的恶。在埃里克所经历的两起案件中,施暴者都是原本处于弱势的少年与妇女,而正是他们所经历的家庭波折促使他们走向极端。现代社会就如同约纳在精神病院墙上看到的那幅画,“一个行走着的头颅,只有大脑,没有心”。人们只有从心出发,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在人本情怀的科学研究之外,我们还是必须和那些最黑暗的心灵保持距离。有些东西,难以用是非一言以蔽之。很多抱着救人目的的救赎,是救不了那些永远也无法自救的人的。也就是说,人类的救赎,是救赎不了魔鬼的。
黑暗的心灵怎么跟魔鬼画上等号了
没看书的人,看了瑞典的电影《催眠师》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