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台灣珊瑚礁地圖(上)

戴昌鳳 著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戴昌鳳 著  

页数:

256  

内容概要

  曾經在1930到1970年代被稱為「珊瑚礁王國」的台灣,擁有獨特的珊瑚礁資源。全球造礁珊瑚共約1,000種,台灣小小海域即擁有約300種,歧異度之高傲視全球。只是身在寶”珊”裡的國人,對珊瑚礁的認識一直都停留在其美麗的外表,對珊瑚礁的重要性和基本資料一直都沒有很清楚的認識。  作者常年研究台灣珊瑚礁生態,一直希望讓國人認識珍貴的珊瑚礁生態,並解讀珊瑚礁的生物多樣性,特別撰寫這套既通俗又富知識性的書籍,引領讀者認識台灣珊瑚礁的分類、分布、特色以及生長現況等,並搭配多年累積的攝影傑作,讓大家一窺台灣珊瑚礁之美以及萬千風貌。  《台灣珊瑚礁地圖 上:台灣本島篇》分為「台灣本島篇」及「離島篇」兩冊,「台灣本島篇」介紹台灣北部、東北部、東部及恆春半島的珊瑚礁,將台灣的珊瑚礁全貌盡收眼底。

作者简介

  戴昌鳳  美國耶魯大學生物學博士。從事台灣珊瑚礁生態研究三十餘年,潛水足跡遍及台灣、離島以及東沙、南沙太平島等。現任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台灣珊瑚礁學會常務理事。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及專書數本。著有『台灣珊瑚圖鑑』(貓頭鷹出版)、『台灣的海洋』(遠足文化出版)、『台灣珊瑚礁地圖』(上下兩冊,天下文化出版)。

书籍目录

Chater 1 珊瑚與珊瑚礁1-1 珊瑚是什麼?1-2 珊瑚的形態1-3 珊瑚與共生藻1-4 珊瑚的生命週期1-5 造礁珊瑚的生長環境1-6 造礁珊瑚的分布1-7 珊瑚礁是什麼?1-8 藻礁及其他生物礁1-9 珊瑚礁的形成1-10 珊瑚礁地形1-11 珊瑚礁生態系Chater 2 探訪珊瑚礁2-1 潮間帶觀察2-2 浮潛2-3 水肺潛水2-4 海底攝影Chater 3 台灣的珊瑚礁3-1 地形與地質3-2 海岸地形3-3 海洋環境3-4 化石珊瑚礁3-5 現生珊瑚礁4Chater 4 蘭嶼 小琉球 北方三島 基隆嶼 龜山島 東沙 南沙4-3-1 台灣北部海岸4-3-2 麟山鼻4-3-3 石門4-3-4 野柳岬4-3-5 龜吼漁港至駱駝岩4-3-6 外木山4-3-7 和平島4-3-8 八斗子Chater 5 深澳岬5-2 東北角及宜蘭海岸5-2-1 東北角海岸5-2-2 南雅5-2-3 拇指岩5-2-4 鼻頭角5-2-5 龍洞灣5-2-6 金沙灣5-2-7 澳底5-2-8 鹽寮灣5-2-9 桂安5-2-10 卯澳灣5-3-1 馬崗5-3-2 石城鸚哥石5-3-3 石城海扇林5-3-4 蕃薯寮5-3-5 豆腐岬Chater 6 內埤6-2-1 東部海岸6-2-2 七星潭6-2-3 南濱潛堤的蟲礁6-3-1 石梯坪6-3-2 三仙台6-3-3 都蘭灣Chater 7 恆春半島海岸7-4-1 恆春半島西岸7-4-2 南灣西側7-4-3 南灣東側7-4-4 恆春半島東岸

章节摘录

  Chater 1  珊瑚與珊瑚礁  珊瑚礁在陽光充足、水溫適宜的熱帶淺海生長,  建構成海洋中最繁華興盛的大都會,  死亡之後的珊瑚礁,成為化石或石灰岩,  有些隆起於陸地上,成為崢嶸的地形景觀。  你印象中的珊瑚礁是甚麼樣子呢?不論你是在水族館中觀賞人造珊瑚礁,或在生態紀錄片中見過的珊瑚礁,甚至在書刊中瀏覽珊瑚礁的影像,都不免會被它絢麗的色彩、複雜的造形和豐富多樣的生物所吸引;如果你親自潛入海中,進入海底的珊瑚礁世界,那就更有許多讓你難忘的體驗了。  現生珊瑚礁生長在熱帶淺海,它是由石珊瑚為主體所建造而成的地形構造。小型的珊瑚礁像個小山丘,上面住滿枝枒交錯的珊瑚和形形色色的生物;大型的珊瑚礁可能綿延數百公里,厚達數百公尺,構成海洋中最熱鬧、最繁華的大都會。然而,如此巨大的礁體卻是由細小的珊瑚蟲經過長久歳月的生長,逐漸累積碳酸鈣骨骼而形成的。一個小山丘狀的珊瑚礁,可能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才堆積形成;一個巨大的珊瑚礁,可能就需要數百萬年或千萬年才能堆積形成。  珊瑚是什麼?  我們平常在陸地上所見到的珊瑚,其實只是珊瑚的骨骼,那些是沒有生命的部份;珊瑚的活體單元就是珊瑚蟲(oly),在珊瑚仍然活著的時候,許多珊瑚蟲形成一層很薄(通常小於1mm)的組織覆蓋在珊瑚骨骼的表面。這層組織的構造很簡單,就像三明治般,由表皮層和內皮層夾著中膠層而構成。  外觀上,珊瑚蟲體像個可伸縮的小花,只在頂端有一個開口,食物和消化後的廢物都由這個開口進出,口的周圍環繞著一圈或數圈觸手,這些觸手是捕食小動物的工具;口的底下是一個囊袋狀的腸腔,腸腔通常被隔膜分隔,以增加消化和吸收的面積,整體看來,每隻珊瑚蟲像一朵花,因此又稱為「花蟲」。  然而,絕大多數的珊瑚是以群體型式存在,也就是由許多珊瑚蟲聯合在一起形成活體組織,在活組織底下則是鈣質骨骼,這些骨骼是由珊瑚活組織不斷堆積碳酸鈣而形成的;基本上,珊瑚骨骼的形態與活體組織對稱,每隻珊瑚蟲相對應的就是珊瑚孔(corallite),而與觸手相對應的就是珊瑚孔內的隔板(setum),在珊瑚蟲之間共肉(coenosarc)的底下則是共骨。  在生物分類上,珊瑚是指一群會聚積碳酸鈣骨骼或骨針的刺胞動物(Cnidaria, 或稱為腔腸動物)。刺胞動物的種類眾多,通常分為水螅蟲綱、缽水母綱、立方水母綱和珊瑚蟲綱等四大類;其中,缽水母綱和立方水母綱不含珊瑚種類。大多數的珊瑚則屬於珊瑚蟲綱,其下又可分為六放珊瑚(Hexacorallia)和八放珊瑚(Octocorallia)等二亞綱;兩者的差別在於珊瑚蟲的觸手數目,六放珊瑚亞綱的觸手數目是六的倍數,包括石珊瑚(Scleractinia)和黑珊瑚(Antiatharia)等二個目;以及許多不形成骨骼的種類,包括海葵、菟葵和角海葵等。八放珊瑚亞綱的每隻珊瑚蟲都有八根觸手,包括軟珊瑚、柳珊瑚、笙珊瑚、藍珊瑚和海筆等,珠寶珊瑚就屬於八放珊瑚亞綱的柳珊瑚類。此外,水螅蟲綱有少數種類會聚積碳酸鈣骨骼,也就是水螅珊瑚(hydrocorals),其中的千孔珊瑚屬(Milleora)是常見的造礁珊瑚之一,牠們的水螅蟲呈細毛狀,鈣質骨骼的表面則有許多小孔,也是水螅蟲所在的位置。  在生態功能上,珊瑚通常被分為造礁珊瑚和非造礁珊瑚,兩者的區別在於牠們是否對珊瑚礁的建造有積極貢獻而定;現生的造礁珊瑚大多數屬於六放珊瑚亞綱的石珊瑚目,多數的千孔珊瑚、藍珊瑚和笙珊瑚也屬於造礁珊瑚,這些珊瑚生長在灣暖的淺海,體內都具有共生藻,鈣化速率較快;除此之外的珊瑚類都屬於非造礁珊瑚,包括軟珊瑚、柳珊瑚、黑珊瑚,以及一些生長在深海或較高緯度海域的石珊瑚類,除了少數生長在熱帶淺海的種類具有共生藻之外,大多數的體內都沒有共生藻,牠們的鈣化速率較慢,或者缺乏堅硬骨骼。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台灣珊瑚礁地圖(上)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