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動態危機管理

黃丙喜,馮志能,劉遠忠 著 商周文化
出版社:

商周文化  

作者:

黃丙喜,馮志能,劉遠忠 著  

页数:

304  

前言

  推薦序推薦序  危機/轉機:面對廿一世紀全球的新危機時代  台灣傳統基金會董事長 黃石城  一切突發事件發生前都會有警訊,但為何悲劇總是一再發生?為什麼大家總是忽視就在身邊的數據,再三重蹈錯誤的決策?  美國政府與高德納集團(Gartner)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調查,發現三浬島核能外洩、阿羅哈航空三十九號班機失事、聖海倫斯火山爆發、夏威夷希洛海嘯,以及太空梭挑戰者號爆炸,每一次災難之前總是存在著非常的徵兆。三浬島事故發生前十八個月,位於俄亥俄州的反應爐就發生類似安全閥的問題。挑戰者號爆炸的原因,負責航天和火箭的工程師也曾多次提出警告。  本人在服務政府部門期間,負責跨部會的國家災難事故協調事務多年,深切體認資訊與情報是最前線的危機管理。輕忽外在環境的變化、神經麻痺是悲劇無法避免的第一原因;沒有解析及透視病徵的能力,則是使得危機更加嚴重的主要關鍵;加上不敢勇於任事,處處躲避,最終讓問題一發不可收拾。  美國新一代管理大師席尼?芬克斯坦(Sydney Finkelstein)與達特茅斯商學院團隊( Dartmouth Tuck)花了六年時間,研究五十一家跨國企業為何發生重大失敗,發現企業失敗的四種行為模式是:一、高階主管的錯覺,讓公司無法看清事實;二、不願正視問題的態度,讓錯覺繼續掩蓋事實;三、溝通系統出錯,無法及時處理潛在的緊急問題;四、官僚化的領導體系,使高階主管無法糾正自己的錯誤。如此周而復始,當然會陷組織於高度風險之中,企業如此,政府也無法例外。  本書是難得的實務與理論兼具的危機管理著作。黃丙喜教授、馮志能博士與劉遠忠將軍先從動態與立體的觀點,剖析危機的起源、成因與結構;進而運用衡量系統,將風險與危機分類及量化,並設立警戒與預防機制;一旦危機發生,則提供在第一時間內具體可行的處理程序及方案,並考量到危機過後的應辦對策;且把十餘件危機處理成功及失敗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整理成為歷經磨練的人生智慧,一句一字都呈現著他們的用心,值得讚賞。  全球化撤消了國家金融、經濟及貿易的藩籬,也一併降低了其間風險四處流動的阻力。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記憶猶新;二○○○年初安隆(Enron)、世界通訊(WorldCom)等跨國企業倒閉事件,傷痛猶存;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卻突然而至,橫掃全球;二○一一歐債風暴又兩次重擊國際經濟。面對廿一世紀,危機已經成為高速變動中的常態,而處理危機及管理議題則是當今高階經理人必備的技能。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是,外在及內在環境雙向快速且複雜的變動,不只讓企業面臨巨大的經營風險衝搫,個人的職業也經常如風中火燭,十分脆弱。生活及工作在這個多變的廿一世紀的我們,也要時時注意個人的生涯風險管理,及早做好各項應有的準備,才不致頓時失措。這本書也有很好的詮釋。  推薦序  向智者學習危機領導成功之道  實踐大學董事長 謝宗興  二○○八年的全球金融海嘯讓大家飽受創痛,二○一一年的歐債風暴使我們訝然驚醒原來繁榮是如此地脆弱、危機是如此地相隨。其實,危機已經成為當今高速變動時代中的常態,真正的重點反而是如何管理議題及處理危機,讓危機的歷練變為成長的契機。  歷史上許多成功化危機為轉機的故事,都清楚顯示一個清晰的事實—卓越的領導,包括:正確掌握目標、設定方向、激勵團隊、取得承諾、迅速行動與保持堅定等,是決定一件事件到底是危機或是轉機的關鍵。阿琳.布魯姆(Arlene Blum)登上世界最危險的安納普娜峰(Annapurna)、尤金?克朗茲(Eugene Kranz)引導阿波羅十三號安返地球、南西?貝瑞(Nancy M.Barry)創建婦女世界銀行(Women's World Banking)、克里斯帝亞尼(Alfredo Cristiani)終結薩爾瓦多內戰等,一再印證著領導者如何在關鍵時刻引導組織脫離險境的道理。  一個產業領導者要學會如何贏,難;但要學會與「輸」共處,更難。這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因應多變環境時,最重要的心法之一。同樣地,當一個組織的領導者與高階經理人,要學會如何與「危機」和「契機」共舞,的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見識過日本在一九九七年亞洲泡沫經濟後,如何在失落的十年掙扎存活。面對變動,他建議大家不要急於回應表象,而應該建立系統性的思考,找到問題的病因,才能盤點機會和優勢,找到真正的契機。  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讓國際政經情勢丕變,產業與市場結構也將面臨巨大的調整,二○○九年四月在英國倫敦舉行的G20高峰會議已經顯示端倪,二○一一年的歐債風暴其實也不是無跡可尋。問題在於,人就是天生有個缺陷,沒到危機真正來臨,大家都心存僥倖。二十世紀國際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儘管我們不能預測未來,卻可以找出那些已經發生、並將會產生重大又可預知具有影響的重要發展。」議題是危機的前奏,也是契機的先聲,運用系統性的方法,妥善管理其中的應然與實然,掌握機先,就至少不會被危機的洪流淹沒。而遭逢危機時,如何在第一時間就能善用監控、評估、分析及對應、修正的步驟,執行快速、準確、有效的策略,更是將風險化作機會的不二法門。  黃丙喜教授、馮志能博士與劉遠忠將軍處理過多項國家安全與企業危機事務。他們將多年實務的經驗結合理論,為大家解開「轉危為安」的密碼,此時此刻格外具有價值。本人樂為之序,也以能為之推薦為榮。這本書並獲得國家文官學院評選為公務人員年度用書第一名的殊榮,百中選一,確實不易,特表恭賀及佩服。  推薦序  危機就是機會,問題就是財富  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前院長 吳宗成  危機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愈早先修,不是無謂的磨難,而是向上成長的福分。  人生如果像登山攻頂,危機無論是在順境或逆境中都格外具有意義。理由是,全部過程中最危險的兩個時刻,一是攻頂成功之後的那一小段時間,一是攻頂過程中遭遇困境時,印證了福禍相倚的哲理。一九九六年五月十日登上艾佛勒斯峰(Everest)的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說,攻頂成功當下,大家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整個隊伍的警覺性最低。當樂觀的心態及信心升高時,人體的腎上腺素開始減少,注意力開始減弱,常把一些情況視為理所當然。另外,當遭遇困境時,如果大家心生悲觀、坐困愁城,危機也最容易侵入。  危機四伏,我們固然不必如此惶惶終日,但也不能忽視經營的風險,因為競爭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然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強大、驕傲與脆弱都是走向衰敗的因素。我們回顧世界上許許多多曾經輝煌一時的品牌,如今有的大幅貶值、有的完全消失的事實,不難得到教訓。《戰略風險管理》(The Upside)作者亞德里安?史萊渥斯基(Adrian J. Slywotzky)說:「偉大品牌的實力會沖昏經營者的頭腦,經常導致他們做出致命的錯誤判斷」,值得大家深思。  美國三大汽車廠紛紛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中箭落馬,一向不畏風險的日本豐田汽車二○一○年末能渡過難關,使它管理的名言「問題即財富」,變得令人唏噓。華碩二○○八年第四季出現虧損,是公司成立二十年來最大一次危機。董事長施崇棠回顧,華碩成立以來曾遭遇過三次危機。第一次是一九九三年,當時華碩是小公司,面臨嚴重的人才流失;第二次是一九九五年,英特爾(Intel)宣布要橫掃主機板市場,一度對華碩造成威脅;第三次是一九九七年,華碩決定跨足筆記型電腦市場,首月卻只賣出三台。蘋果、微軟(Microsoft)、寶鹼(P&G)、三星(Samsung)等公司都像華碩一樣曾經面臨巨大的壓力,但是能夠克服阻力者,不但能避免危機,而且能化壓力為助力,實現突破性的成長。  您面臨危機嚴重的程度和您準備的程度成反比,這是危機處理的金科玉律。本書的觀點精闢,案例剖析深入,能夠協助您精確地預知風險,並以戰略性思考與可行性對策,成功地扭轉乾坤,頗具實用價值。

内容概要

一個360度的危機管理對策!2008全球金融風暴讓人餘悸猶存,2011歐債危機再度襲捲而來,面對沒有規則可循的未來,動態危機管理能力將是管理者的求勝關鍵!99年度國家文官學院年度選書第一名名人推薦台灣傳統基金會董事長    黃石城實踐大學董事長       謝宗興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前院長 吳宗成美隆工業創辦人       吳其熊尚立科技董事長       簡剛民聯美環保董事長       葉德斌中小信保總經理       詹益耀如何管理風險與議題,並避免危機?「強化面

作者简介

  黃丙喜/馮志能/劉遠忠  黃丙喜  美國杜蘭大學MBA、羅格斯大學DBA、美國國務院IVP訪問學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曾任東帝士集團投資本部副總、太平洋集團行銷本部總經理;經建會、經濟部、國科會、台北市政府、高雄市政府專案顧問。現任台灣特許董事長,曾協助政府機構與百餘家大型企業處理危機議題;中華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兼任台灣科技大學管研所、屏東教育大學客研所與歐洲大學管研所講座教授。著有《速讀大陸內銷法》、《企業、政府與社會》、《快樂職場easy學》、《新時代的為官之道》、《山寨風暴》等書。  E-mail:huang.prof@gmail.com   馮志能  美國丹佛大學管理學博士。曾任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主任、現任健康保全事業機構總經理、行政院客委會諮詢委員、歐洲大學管研所講座教授,專長公共危機與衝突管理,著有《快樂職場easy學》、《新時代的為官之道》等書。  E-mail:Kennis2626@gmail.com   劉遠忠  三軍大學戰爭學院將官班畢業、**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曾任衡山指揮所指揮官、空軍第四四三聯隊長、空軍教準部少將副指揮官,專長國家安全管理與公共災害的預防處理,現任行政院退輔會場長。  E-mail:francefarmer@hotmail.com.tw

书籍目录

推薦序 危機/轉機:面對廿一世紀全球的新危機時代 黃石城推薦序 向智者學習危機領導成功之道 謝宗興推薦序 危機就是機會,問題就是財富 吳宗成導 讀 天底下沒有不倒的神話第一篇  危機與轉機的源起與變動第一章  危機開講:危機或轉機?關鍵在於行動與領導第二章  危機鳥瞰:危機突襲如何處置個案啟示 做最壞的打算:遠通電收ETC危機第二篇  風險的評估與危機的預防第三章  危機診斷:危機分析、檢測與預警系統第四章  非常情報:扭轉乾坤的CEO決策系統第五章  風險量化:遠離紅色警戒個案啟示 本末倒置的危險:亞力山大財務危機第三章  危機降臨第六章  危機三百六十度:動態危機與戰略管理第七章  緊急災害危機處理標準作業程序個案啟示 重大事件往往在假日:阿瑪斯號貨輪漏油事件個案啟示 組織編制與系統運作:國家級安全機制第八章  危機溝通與訊息傳播個案啟示 危機異形,橘逾淮為枳:華碩電腦消費糾紛第九章  危機發言守則與對策個案啟示 掌握第一時間的轉機:嬌生與百事可樂的危機第十章  突發事件與行為決策第十一章 政商風險管理第十二章 個人危機管理第四篇 危機過後第十三章 危機過後的立即應辦事務第十四章 建立議題與衝突管理機制個案啟示 九十度的鞠躬:金車毒奶與大立光電他山之石 成功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失敗背後不為人知的收穫實務演練 危機四十八喜勺:如何立即進入狀況,解除危機?參考書目

章节摘录

  推薦序推薦序  危機/轉機:面對廿一世紀全球的新危機時代    台灣傳統基金會董事長 黃石城    一切突發事件發生前都會有警訊,但為何悲劇總是一再發生?為什麼大家總是忽視就在身邊的數據,再三重蹈錯誤的決策?  美國政府與高德納集團(Gartner)對重大突發事件的調查,發現三浬島核能外洩、阿羅哈航空三十九號班機失事、聖海倫斯火山爆發、夏威夷希洛海嘯,以及太空梭挑戰者號爆炸,每一次災難之前總是存在著非常的徵兆。三浬島事故發生前十八個月,位於俄亥俄州的反應爐就發生類似安全閥的問題。挑戰者號爆炸的原因,負責航天和火箭的工程師也曾多次提出警告。  本人在服務政府部門期間,負責跨部會的國家災難事故協調事務多年,深切體認資訊與情報是最前線的危機管理。輕忽外在環境的變化、神經麻痺是悲劇無法避免的第一原因;沒有解析及透視病徵的能力,則是使得危機更加嚴重的主要關鍵;加上不敢勇於任事,處處躲避,最終讓問題一發不可收拾。  美國新一代管理大師席尼?芬克斯坦(Sydney Finkelstein)與達特茅斯商學院團隊( Dartmouth Tuck)花了六年時間,研究五十一家跨國企業為何發生重大失敗,發現企業失敗的四種行為模式是:一、高階主管的錯覺,讓公司無法看清事實;二、不願正視問題的態度,讓錯覺繼續掩蓋事實;三、溝通系統出錯,無法及時處理潛在的緊急問題;四、官僚化的領導體系,使高階主管無法糾正自己的錯誤。如此周而復始,當然會陷組織於高度風險之中,企業如此,政府也無法例外。  本書是難得的實務與理論兼具的危機管理著作。黃丙喜教授、馮志能博士與劉遠忠將軍先從動態與立體的觀點,剖析危機的起源、成因與結構;進而運用衡量系統,將風險與危機分類及量化,並設立警戒與預防機制;一旦危機發生,則提供在第一時間內具體可行的處理程序及方案,並考量到危機過後的應辦對策;且把十餘件危機處理成功及失敗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整理成為歷經磨練的人生智慧,一句一字都呈現著他們的用心,值得讚賞。  全球化撤消了國家金融、經濟及貿易的藩籬,也一併降低了其間風險四處流動的阻力。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記憶猶新;二○○○年初安隆(Enron)、世界通訊(WorldCom)等跨國企業倒閉事件,傷痛猶存;二○○八年的金融海嘯卻突然而至,橫掃全球;二○一一歐債風暴又兩次重擊國際經濟。面對廿一世紀,危機已經成為高速變動中的常態,而處理危機及管理議題則是當今高階經理人必備的技能。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是,外在及內在環境雙向快速且複雜的變動,不只讓企業面臨巨大的經營風險衝搫,個人的職業也經常如風中火燭,十分脆弱。生活及工作在這個多變的廿一世紀的我們,也要時時注意個人的生涯風險管理,及早做好各項應有的準備,才不致頓時失措。這本書也有很好的詮釋。      推薦序  向智者學習危機領導成功之道  實踐大學董事長 謝宗興    二○○八年的全球金融海嘯讓大家飽受創痛,二○一一年的歐債風暴使我們訝然驚醒原來繁榮是如此地脆弱、危機是如此地相隨。其實,危機已經成為當今高速變動時代中的常態,真正的重點反而是如何管理議題及處理危機,讓危機的歷練變為成長的契機。  歷史上許多成功化危機為轉機的故事,都清楚顯示一個清晰的事實—卓越的領導,包括:正確掌握目標、設定方向、激勵團隊、取得承諾、迅速行動與保持堅定等,是決定一件事件到底是危機或是轉機的關鍵。阿琳.布魯姆(Arlene Blum)登上世界最危險的安納普娜峰(Annapurna)、尤金?克朗茲(Eugene Kranz)引導阿波羅十三號安返地球、南西?貝瑞(Nancy M.Barry)創建婦女世界銀行(Women's World Banking)、克里斯帝亞尼(Alfredo Cristiani)終結薩爾瓦多內戰等,一再印證著領導者如何在關鍵時刻引導組織脫離險境的道理。  一個產業領導者要學會如何贏,難;但要學會與「輸」共處,更難。這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因應多變環境時,最重要的心法之一。同樣地,當一個組織的領導者與高階經理人,要學會如何與「危機」和「契機」共舞,的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見識過日本在一九九七年亞洲泡沫經濟後,如何在失落的十年掙扎存活。面對變動,他建議大家不要急於回應表象,而應該建立系統性的思考,找到問題的病因,才能盤點機會和優勢,找到真正的契機。  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讓國際政經情勢丕變,產業與市場結構也將面臨巨大的調整,二○○九年四月在英國倫敦舉行的G20高峰會議已經顯示端倪,二○一一年的歐債風暴其實也不是無跡可尋。問題在於,人就是天生有個缺陷,沒到危機真正來臨,大家都心存僥倖。二十世紀國際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儘管我們不能預測未來,卻可以找出那些已經發生、並將會產生重大又可預知具有影響的重要發展。」議題是危機的前奏,也是契機的先聲,運用系統性的方法,妥善管理其中的應然與實然,掌握機先,就至少不會被危機的洪流淹沒。而遭逢危機時,如何在第一時間就能善用監控、評估、分析及對應、修正的步驟,執行快速、準確、有效的策略,更是將風險化作機會的不二法門。  黃丙喜教授、馮志能博士與劉遠忠將軍處理過多項國家安全與企業危機事務。他們將多年實務的經驗結合理論,為大家解開「轉危為安」的密碼,此時此刻格外具有價值。本人樂為之序,也以能為之推薦為榮。這本書並獲得國家文官學院評選為公務人員年度用書第一名的殊榮,百中選一,確實不易,特表恭賀及佩服。    推薦序  危機就是機會,問題就是財富  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前院長 吳宗成    危機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愈早先修,不是無謂的磨難,而是向上成長的福分。  人生如果像登山攻頂,危機無論是在順境或逆境中都格外具有意義。理由是,全部過程中最危險的兩個時刻,一是攻頂成功之後的那一小段時間,一是攻頂過程中遭遇困境時,印證了福禍相倚的哲理。一九九六年五月十日登上艾佛勒斯峰(Everest)的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說,攻頂成功當下,大家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整個隊伍的警覺性最低。當樂觀的心態及信心升高時,人體的腎上腺素開始減少,注意力開始減弱,常把一些情況視為理所當然。另外,當遭遇困境時,如果大家心生悲觀、坐困愁城,危機也最容易侵入。  危機四伏,我們固然不必如此惶惶終日,但也不能忽視經營的風險,因為競爭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然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強大、驕傲與脆弱都是走向衰敗的因素。我們回顧世界上許許多多曾經輝煌一時的品牌,如今有的大幅貶值、有的完全消失的事實,不難得到教訓。《戰略風險管理》(The Upside)作者亞德里安?史萊渥斯基(Adrian J. Slywotzky)說:「偉大品牌的實力會沖昏經營者的頭腦,經常導致他們做出致命的錯誤判斷」,值得大家深思。  美國三大汽車廠紛紛在二○○八年金融海嘯中箭落馬,一向不畏風險的日本豐田汽車二○一○年末能渡過難關,使它管理的名言「問題即財富」,變得令人唏噓。華碩二○○八年第四季出現虧損,是公司成立二十年來最大一次危機。董事長施崇棠回顧,華碩成立以來曾遭遇過三次危機。第一次是一九九三年,當時華碩是小公司,面臨嚴重的人才流失;第二次是一九九五年,英特爾(Intel)宣布要橫掃主機板市場,一度對華碩造成威脅;第三次是一九九七年,華碩決定跨足筆記型電腦市場,首月卻只賣出三台。蘋果、微軟(Microsoft)、寶鹼(P&G)、三星(Samsung)等公司都像華碩一樣曾經面臨巨大的壓力,但是能夠克服阻力者,不但能避免危機,而且能化壓力為助力,實現突破性的成長。  您面臨危機嚴重的程度和您準備的程度成反比,這是危機處理的金科玉律。本書的觀點精闢,案例剖析深入,能夠協助您精確地預知風險,並以戰略性思考與可行性對策,成功地扭轉乾坤,頗具實用價值。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名人推薦  台灣傳統基金會董事長    黃石城  實踐大學董事長       謝宗興  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前院長 吳宗成  美隆工業創辦人       吳其熊  尚立科技董事長       簡剛民  聯美環保董事長       葉德斌  中小信保總經理       詹益耀  「管理著作要理論與實務兼具,並不容易,危機管理特別如此。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大幅改變世界產業的遊戲規則,是每一位組織領導人與高階經理人不能忽視的契機。本書為大家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動態危機管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