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體神奇食補術

楊淑媚,蔡昆道 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9  

出版社:

柿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作者:

楊淑媚,蔡昆道  

页数:

219  

前言

  正確食補,才能吃出真正健康!  我的身體很虛,需要補一補身體,但要怎麼進補呢?  平時就可以吃補嗎?  夏天吃補會不會上火?  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適合我嗎?  每當我們想要進補時,總會有很多疑問,不知道怎樣的進補方式才適合自己。  藥膳食補是將具有補性的中藥搭配食材,經過料理後食用,讓原本虛弱的體質達到補養調理的效果。藥膳食補的種類很多,想要進補的時候,必須先知道自己的體質狀態,因為不同的體質,適合吃的藥膳食補並不相同。若原本身體很壯實,就不需要進補,以免補過頭而上火了。  每個人身體虛弱的情況並不相同,我們將虛性體質分成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大類,但由於五臟(肝、心、脾、肺、腎)也會有虛損的情況,其中常見的是脾虛和腎虛,所以我們也特別將之加入介紹。各類體質有其辨別要點,分辨清楚體質後,才知道吃甚麼補比較適合。氣虛的人適合補氣中藥及補氣中藥膳;血虛的人適合補血中藥及補血中藥膳,以此類推,六大類虛性體質的人分別有不同的中藥膳來進補。吃對了補能改善體質,吃錯了補不僅無法改善體質,反而愈補身體會愈差,不可不謹慎小心。  中醫藥是中國數千年傳承下來的經驗醫學,中醫藥可以治療多種疾病,除了治病的療效外,許多中藥具有補益的作用,我們可以將這些補益中藥用來改善虛弱的體質,這也是中藥治病中特有的特色。中藥的補藥分成補氣藥、補血藥、滋陰藥、和補陽藥,我們另外加入了補脾藥和補腎藥。這些補藥除了由中醫師開立處方來補養身體外,補性中藥也可和食材一起料理變成中藥膳,中藥膳除了具有補養的作用外,還兼具美味口感,並且可以在平時當菜餚食用,十分方便實用。  有的人認為吃補是年紀大者的權利,或是認為等年紀大了再來注重養生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只要身體虛弱就可以進補,但要注意的是,虛的情況不同,補的方式就不同,不同年紀也有不同的藥膳原則,不可胡亂進補。在進補後若出現口乾,睡不著,多夢,燥熱,多汗或便秘其中任一項症狀,就表示進補的方式不對,必須改變或是停止進補。  本書第一部介紹甚麼是藥膳食補,讓大家對吃補有一定的認識,並了解進補的禁忌和注意事項。第二部介紹各種食補中藥,我們將具有補益作用的中藥分成補氣、補血、滋陰、補陽、補脾和補腎中藥六大類,每一種中藥都列出他的品種來源、性味、選購要領、功效、現代藥理作用、禁忌和一般用量。第三部則對六大類體質來介紹,讓大家知道虛性體質的辨別特點,也列出了各類體質適合食用的蔬菜水果、蔬果食療、中藥及藥膳食補。第四部則是介紹二十七種常見疾病適合的飲食,內容包括飲食注意事項及輔助性食療。生病時除了正規的醫療診治外,搭配適合的食療,可輔助改善病情,並且調整體質、增強體力。希望大家都能正確吃補,吃出健康。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楊淑媚  吃福氣、補健康  吃是一種福氣與享受,不管是夜市走透透,或是五星級的高級御膳,都有琳瑯滿目的藥膳美食。從藥燉排骨、藥燉土虱、十全大補湯到人參鮑魚等,皆令人垂涎三尺,然而這些人間美味,對每一個人而言,是否正如所說「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有一石二鳥之功呢?在你我之間這應該一直都是個疑惑。  正因如此,這讓我們心中燃起一個理想,希望以中西醫專業背景來詳細介紹,怎麼依個人體質去吃補,吃補要注意哪些禁忌,如何選取好的中藥材,及了解它的功效,到針對不同疾病,烹飪出美味的漢方食補佳餚。我們藉由文字的介紹,認真的來解開大家對吃補的疑惑,以期達到治病強身之效。  現代人強調養生,注重健康,防範疾病於未然,同時也不想為文明病所困擾。漢方食補早已在中國文化裡根深蒂固,要如何才能吃得有福氣,補得更健康呢?告訴您,就在這本《人體神奇食補術》裡。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內科醫療部主任 蔡昆道                

内容概要

  吃出福氣、補健康  危險年代最需要的不生病漢方養生指南  《吃對水果不生病》、《吃對蔬菜不生病》暢銷作家 全新養生力作  決明子茶讓你的嗯嗯更順暢?  打擊青春痘就要吃莧菜薏仁粥!  誰說「大姨媽」走了一定要喝四物湯?  美味桂圓守護你香甜一覺到天亮!  容易貧血頭昏可以多喝荔枝紅棗湯?  小朋友食欲不好發育慢,山藥可以吃吃看!  感冒時還吃補,病得更離譜?  中國人就是喜歡吃補!  長不高、青春期、作月子要吃補;腸胃不好、血液循環欠佳、手術過後也要補;一年四季都適補,冬令更愛補!  但是,你真的補對了嗎?  坐月子、術後、冬令進補、兒童瘦小、青少年轉骨:5種特殊情況食補原則  6種虛性體質養生重點  解開吃補10大迷思  嚴選46種熱門食補藥材徹底分析和使用注意事項  27種常見疾病整理和飲食保養建議  162道這輩子一定要學會的美味健康藥膳  簡單!好用!方便!好吃!  《人體神奇食補術》給你絕對健康的食補養生法,教你如何利用藥膳提升身體自癒力……  補對了,當然不生病!  最生活化的藥膳食補入門,家庭必備!  針對不同體質、年齡層、病症、特殊情況,提出最適合的飲食、食補藥膳建議。  深入淺出、詳盡說明健康吃補秘訣,易讀易懂。  聰明選購藥材原則大公開,買對藥材吃補好安心。  162道簡單易做的補身藥膳,輕鬆吃出美味與健康!  針對素食朋友,書中提到的葷食藥膳,標明素食替代品建議。

作者简介

  楊淑媚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碩士  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中西整合醫學專科醫師  中華針灸醫學會專科醫師  教育部部定講師  雲林縣社區大學講師  現任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講師  蔡昆道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碩士  中正大學分子生物研究所博士班  經歷  中醫系學會總幹事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暨重症系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  中西醫整合醫學專科醫師  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結核病諮詢委員、職業醫學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主任秘書  現任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內科醫療部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部定講師  台灣胸腔暨重症專科指導醫師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結核病諮詢委員

书籍目录

作者序:正確食補,才能吃出真正健康!/楊淑媚吃福氣、補健康/蔡昆道吃對食補不生病1認識藥膳食補健康吃補第一步2什麼人吃什麼補從瞭解自己的體質開始3進補的禁忌和注意事項不可不知的食補常識4量身訂做的藥膳食補需要特別進補的人一定要看5選購及儲存中藥注意事項安全吃補的必備法則6吃補十大誤區和迷思你真的吃對補了嗎?食補中藥百科7補氣藥黃耆、人參、西洋參、黨參、白朮、山藥、甘草、大棗8補血藥熟地黃、龍眼肉、何首烏、川芎、白芍、阿膠、當歸9滋陰藥天門冬、麥門冬、玉竹、石斛、百合、沙參、枸杞子、桑椹子、大豆、龜板10補陽藥巴戟天、菟絲子、補骨脂、胡桃、骨碎補、冬蟲夏草、肉桂、茴香補腎藥中亦補陽效果者:淫羊藿、肉蓯蓉、 杜仲、 續斷11補脾藥茯苓、薏苡仁、陳皮、神麴、穀芽、乾薑、芡實、蓮子補氣藥中亦補脾效果者:山藥、黨參、白朮、紅棗、甘草12補腎藥牛膝、淫羊藿、肉蓯蓉、杜仲、續斷補血藥中亦有補腎效果的有:何首烏滋陰藥中亦有補腎效果的有:枸杞子、桑椹子、黑豆、龜板補陽藥中亦有補腎效果的有:巴戟天、菟絲子、補骨脂、骨碎補、冬蟲夏草、胡桃、肉桂聰明吃補13適合氣虛體質的食補14適合血虛體質的食補15適合陰虛體質的食補16適合陽虛體質的食補17適合脾虛體質的食補18適合腎虛體質的食補疾病中藥食療19呼吸系統咳嗽、感冒、咽痛、聲音沙啞20消化系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呃逆、腹瀉、便秘、消化性潰瘍21心血管系統高血壓、冠心病22泌尿系統排尿困難、小便不利、泌尿道感染23內分泌系統糖尿病、高脂血症24肝膽系統肝炎25婦科疾病月經失調、痛經、白帶、妊娠嘔吐、產後乳少26兒科雜症遺尿、小兒疳積、營養不良27皮膚系統青春痘、濕疹28文明病系統貧血、失眠、筋骨酸痛附錄:食補、食療索引

章节摘录

  進補的禁忌和注意事項  身體強壯的人不需要進補,對於想健身長壽者來說,光靠補藥並不是最好的辦法。應注意適當運動鍛煉、飲食均衡、多用大腦等,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養生。  不可胡亂進補,熱性體質的人不宜進補  對於體虛者,補虛也有氣虛、血虛、陽虛、陰虛之別,進補也要兼顧氣血陰陽,不可一味進補,進補失當反而易引發疾病。因此,進補最好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一般來講熱性體質(實熱)的人不宜進補,熱性體質的特徵如下,只要有7個以上個勾,就可以高度懷疑是熱性體質了。  □頭部發熱、顏面潮紅  □眼睛佈滿血絲  □身體容易上火發炎  □容易緊張興奮、心跳速度快  □經常便秘  □臉上、身上易長痘疹  □尿少而色黃  □婦女生理週期常提早  □女性分泌物濃而有異味  □常口乾舌燥  □不喜熱飲、嗜喝冷飲  □不喜吃熱性食物  □喜歡說話,聲音又大又急  □體溫比別人高、容易流汗  □汗味濃、有體臭  □十分怕熱  □腺體亢進、代謝旺盛、容易餓  □容易煩躁不安、性急易怒  □舌苔較厚、顏色偏黃  □脈搏跳的又快又強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不是適合吃補,當吃完補品的時候,請留意是否出現下列症狀,只要有出現其中一項就必須停止該項補品的進補,因為你需要的可能是其他的進補方式,如涼補、滋陰等。  1.口乾 2.睡不著、多夢 3.燥熱 4.多汗 5.便秘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除了熱性體質以外,一般有感染症、感冒、發炎急性腸胃炎、瘡瘍腫毒、或痔瘡腫痛的情況不能進補,以免留邪為寇。  不可用補藥的價格論優劣  對於補藥,絕不要存在愈貴愈好、愈貴愈有效的想法。中醫認為,藥物只要運用得當,大黃可以當補藥;服藥失准,人參亦可為毒草,曾經就有人因為服用過多的人參,出現了異常興奮、煩燥、激動、失眠、多夢、口乾、腹脹、便秘等人參濫用綜合症。  進補不要過於滋膩厚味  對於身體虛弱、脾胃消化不良,經常腹瀉、腹脹者,首先要恢復脾胃的功能,只有脾胃消化功能良好,才能保障營養成分的吸收,否則再多的補品也是無用。因此,進補不要過於滋膩厚味,應以易於消化為準則。  另外,患瘡瘍、過敏性皮膚病或手術後的人忌食「發物」(容易動風、助火、生痰的食品,如蝦、蟹、豬頭、酒、蔥、韭菜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延緩癒合。  不同年齡的藥膳應用原則  兒童(0-12歲)  兒童處在人生的生長、發育階段,身體尚未成熟與完善,稚陰稚陽,易虛易實,臟腑嬌嫩,此時必須有充足的營養及進食各類食物不可偏食,特別是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鈣、鐵、鋅等礦物質的攝取。同時,兒童易於出現熱症、陽症,以及消化不良;因此,兒童藥膳一般應以清熱、健脾、消積為主。  青少年(13-20歲) 及成年人(21-40歲)  青少年及成年人臟腑功能,組織器官都處在發育鼎盛時期,因此膳食只要求數量足夠、營養素種類齊全,至於要不要吃藥膳補身體,一般無關緊要。若身體較虛弱,可依自己虛損類型,選擇正確的進補方式。我們把虛性體質分成六大類(氣虛、血虛、陰虛、陽虛、脾虛、腎虛),可以依體質來進補。  中年人(41-60歲)  中年人的身心勞動強度大、消耗多,甚至有人進入中年以後,新陳代謝頻率逐漸趨向衰退,以致於容易出現臟腑功能失調,進而產生各種疾病,所以中年人可以適當進食一些藥膳。中年人一般應選用補腎、健脾、疏肝等方面的藥膳,從而達到強身健體,提神醒腦、抗疲勞、抗衰老的保健作用。  老年人(60歲以上)  人進入老年後,由於新陳代謝減慢、消化功能減弱、生命活力趨向遲鈍,因而鬚髮轉白、骨質疏鬆、皮膚生斑起皺,一些退化性疾病如心臟血管疾病、老年性癡呆等疾病容易出現。因此,老年人的飲食應少而精、清而淡,並降低總熱量的攝入。主食宜粗,脂肪宜少,維生素和礦物質宜充足,低鹽少油。老年人的藥膳,應注意補虛,重在補養脾胃、祛邪,堅持攻補兼施,忌用猛攻或峻補。(待續)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國人非常喜歡吃補。每到冬天,薑母鴨、羊肉爐、十全大補湯等,紛紛出爐,冬令進補是免不了的。不過,您吃對補了嗎?吃補只能冬天嗎?其實有一些補品並不適合每一個人食用,這是因為人的體質不同,有的人體質偏熱,有的人體質偏寒,實熱性體質的人進補食要特別小心,不然吃了以後就容易補上火了。在楊淑媚與蔡昆道醫師的這本《人體神奇食補術》中,介紹了中藥的好處,也說明了吃補的注意事項,更針對不同虛性體質的人,設計了適合的藥膳食補,讓大家都可以吃對藥膳食補不生病,真是一本值得推薦給大家的好書。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人體神奇食補術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