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培根及其哲学

余丽嫦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7-12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作者:

余丽嫦  

页数:

493  

Tag标签:

无  

前言

  李泽厚  余丽嫦是我的老同事了。但想起来倒也奇怪,我们同在哲学研究所工作几乎近三十年,却始终没有机会好好谈过一次。这说明我们这种机关式的学术研究机构的组织方式和工作方式以及学术气氛,实大有改进的必要。  但即使如此,余丽嫦同志专门研究培根,我好久好久以前便知道了。我对培根除教科书上的那些外,实在毫无所知,而且也缺乏兴趣。比较起来,我更喜欢笛卡儿和休谟。许多年前,在一次简短的聊天中,我曾建议余丽嫦同时研究休谟,联系现代。但被她断然拒绝了。可见她致力于培根研究如此之专心、执着、认真和矢志不渝。因此这本书作为她多年心血的结晶,我想应该是材料坚实可靠、论说全面细致的作品。  我没读到手稿,不便再作妄评。余丽嫦说我重视经验主义,因此要我作序。我的确是很重视“英美经验论传统中的知性清晰和不惑精神”(拙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306页)的。与马尔库塞怪罪逻辑经验主义等刚好相反,我觉得这种清晰知性和不惑精神的经验主义,也许正是在文化上使英美避免欧洲大陆那种曾泛滥一时的法西斯非理性迷狂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学人治西方哲学,一般更喜欢德国哲学,而常常轻视或忽略英美经验论,总觉得它们“不够味”,其实这恐怕并不见得完全是好事。对今天中国来说,似乎更需要的是英美经验论传统中那种种细密的科学分析、重视实证的态度、方法和精神。无论在我们的思维中还是在工作中。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作为英美经验论的鼻祖培根,也许对我们今天还是大有意义的。我不敢肯定,原余丽嫦这本书出版后,我再好好读一下以证实这点。  1986年12月5日匆草

内容概要

  中国学人治西方哲学,一般更喜欢德国哲学,而常常轻视或忽略英美经验论,总觉得它们“不够味”,其实这恐怕并不见得完全是好事。对今天中国来说,似乎更需要的是英美经验论传统中那种种细密的科学分析、重视实证的态度、方法和精神。作为英美经验论的鼻祖培根,也许对我们今天还是大有意义的。

作者简介

  余丽嫦,著名哲学研究者。

书籍目录

序  李泽厚绪论第 一 章 培根的时代与培根的哲学——近代唯物主义的故乡为什么出现于英国第 二 章 培根的生平第 三 章 培根主要理论著作的著述和出版情况第 四 章 科学学的前驱第 五 章 对传统哲学的批判第 六 章 幻象学说第 七 章 思维与存在对立联合的尝试第 八 章 近代科学方法的奠基人第 九 章 培根经验论与当代科学思维第 十 章 培根的自然哲学第十一章 培根的社会政治观第十二章 培根关于善的学说第十三章 培根的美学思想第十四章 哲学神学二元论的宗教观附录参考书目后记图目

章节摘录

  培根的时代(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正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成长的时期,也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序幕时期。  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封建社会内部萌发和成长起来的。英国农奴制度早在14世纪中期已趋消灭。英国的农业,尤其是牧羊业,早在14、15世纪就和市场有着密切联系,使英国农业经济比当时欧洲的任何国家都具有更深刻的商品化性质。但英国农村经济制度一直到16世纪才发生9剧烈的变动。这主要是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于新大陆的发现以及新航路的开辟,商业市场迅速扩大,毛织业迅速发展,羊毛需要激增,价格骤涨,牧插收益比耕地成倍增加。“变耕地为牧场”,这成了当时中小地主,贵族的口号。他们把自己的和公共的土地用栏栅、围墙、壕沟圈围起来,采用资本主义方式放牧羊群。许多世袭的旧佃户被驱逐,被迫背井离乡,到处流浪。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圈地运动”。  在英国作为资本的原始积累的方式的“圈地运动”,在16世纪较早的一些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在培根的《亨利七世》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加以援引):“当时(1489年),圈地更加习见了。前此要由多数人及其家族去耕作的耕地,转化为容易由少数牧人照管的牧场了;大部分小农前此生活所赖的有期租地,终身租地和年换租地,转化为封建主的庄园了。”到培根时代,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和建立国内市场的需要,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圈地运动”更加剧烈、更加残酷地进行,并引起社会的巨大变动。据统计,15世纪英国平均每4英亩耕地才有1英亩牧场,到了16世纪,这个比例变为2英亩耕地对2英亩牧场。也就是说,在英国,一半土地变成牧草丛生的牧场了。成千上万的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整批地转化为乞丐、盗贼、浪人。对于他们的悲惨处境,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里寄予无限的同情,对那羊吃人的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抨击,他说:“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变成很贪婪很凶猛,甚至要把人吃掉……那儿的贵族豪绅,乃至主教圣人之流……不让任何人在庄园上耕种,把整片地化做牧场,房屋城镇都给毁掉了,只留下教堂做羊圈……佃农从地上被遂出,他们的财产被用诡计或压制的方式剥夺掉。有时他们受尽折磨,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家业。那些不幸的人们想尽办法,只有离乡背井了,其中有男的、女的,丈夫、妻子、孤儿,寡妇,携着婴儿的父母,以及人口多养活少的一家大小……等到他们在流浪生活中把卖来的钱花得一干二净,他们就只有盗窃,受绞刑的处分,否则就是挨家沿门讨饭了。此外他们还能有什么可行的呢?”培根在1597年国会的演说中也曾经指出,这种状况是流浪和贫困现象扩大的主要原因。  在16世纪,由于宗教改革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教会地产的大规模盗窃,使得用暴力剥夺农民的情形更为严重。都铎王朝时期,英国自上而下地进行了宗教改革,1536年国会下令封闭那些年收益在两百磅以下的寺院376所,1538——1539年又封闭了大寺院约200所,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寺院的土地大部分分送给国王的宠臣(培根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因而成了新贵族),或卖给投机的租在农业家和富裕的市民。他们大批赶走了世世代代耕作的旧佃户,把土地合并起来,于是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失业者又潮涌而来,大大增加了在饥饿线上挣扎的人群。据统计,16世纪仅伦敦20万人口就有5万流浪者。难怪伊丽莎白女王在巡视英格兰后不得不惊呼:“到处是赤贫的人!”    培根针对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生所必须的东西和文化修养都已经被发明出来的论断,提出了反驳。他在《新工具》序言里的第一句话,就尖锐地指出,有些人以为自然规律是已经被人发现,被人掌握了的东西。这种观点在哲学科学方面危害极大,它“压抑和阻碍人们的探讨,摧残和停止他人的努力”。培根认为,如果接受这种观点,不仅意味着人类物质进步的毁灭,也意味着人类思想进步的毁灭。在培根看来,这种对自己时代科学技术贮藏的估量过高,正是使人们满足现状,停止不前,不能有所作为,不能深入自然底蕴的重要原因。因此,培根强调“在我们开始工作的时候,对我们对于人类现有的发明的过度推崇和赞美,坦白地、直截了当地剔除掉,并且,适当地教人有所警惕,不要夸张这些发明,这就不仅是一件有用的事,而且是绝对必需的。”  培根在科学现状的分析估量中,遵循着发展的原则,用向前看的态度,对待以往的成就,对待旧日的权威。同时,他又用实践的原则来衡量、估计原有贮藏的价值,重新审查人类已有的知识。培根认为,以往的知识贮藏虽多,但细察之,却是贫乏得很。从内容到形式都在重复着同一东西,“说古话,引古事,无限的重复”。对人类的知识宝库,没有增添有价值的新东西。不仅说过的话还重复地去说,甚至错误的东西,也照搬照传,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在培根看来,现有的科学书籍和技术成果,不过是早已发现的事物的精巧编织和整理、排列。而早巳发现的东西,却更多的来自偶然的机遇,而并不是来自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  培根的这些论述,是对当时欧洲学术界弊病的无情揭露和切中要害的抨击。从中世纪一直延续到培根这个时代,学术界的学术很多还是处于对古代学术著作的引证、注释、述评的阶段,很少独立的创造性的研究。对此,蒙台涅(Montaigne,1533—1592年)在其《实验》一书中,也曾讽刺地指出过:“我们全都骄傲地说,‘西塞罗是这样的’,或者‘柏拉图关于道德的学说是这样的’,或者,‘这确实就是里亚士多德所说过的话’。但是,我们自己,我们本人的意见怎样的呢?我们自己的见解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持什么样的态度?没有了。”蒙台涅正确地指出,这实际上是一种“鹦鹉学舌”。在这种状况下,人类学术没有得到新的增益,科学技术得不到发展。  培根进一步指出,古代的学术对如今的人类来说,不过是“知识的童年”,崇拜古代是没有根据的。培根认为世界年龄应是确定人类年代唯一正确的客观标准,世界的大年龄应是属于我们的时代,而不是古人的那个世界的初期。培根认为我们的时代才是世界的较高年龄,因而也比较成熟,拥有更多的知识、经验,比所谓古代的人类早期时代,应受到更多的敬重,并且可以对它寄予更大的期望。  其次,培根认为就知识的价值与功能而言,以往的知识,更多的都只是富于空谈,但不能够生产,只富于争辩,而不能带来实际的效益。他说,这正如同希腊神话里的喜拉(Seylla)那样,她有个少女的头面,而腰间却布满着狂吠的妖怪。也就是说,这些科学猛然一看,“精良宏博”,的确有着一副美丽诱人的面孔,但若认真地考察它们的界说和判断,那么,这些科学不仅不是能繁殖的胎宫,不能给人类带来效益,而且只不过是一些“妖气的争辩和空响”而  已。    “皇家的或政治的运动”(motion of royal or political)。借着这种运动,物体中占优势的统治的部分可以约束、驯顺、征服并规范其他部分,强使它们按统治部分的欲望而发生联合、分离、停止、进行、排列等等作用。  “自发的旋转运动”(spontaneous motion Of rotation)。历来认为这是天体所固有的运动,而培根则提出:这种运动究竟是只限于天体,抑或是也可下降于空气和水中?培根虽然没有正面回答这问题,但显然对后者予以肯定。  “震动运动”(motion of trepidation)。培根认为当物体处于适当与不适当的中间状态时,就会永久颤动,永久不息,既不甘心停止,又无勇气前进。他认为动物心脏和脉管的活动就属这种震动运动。  “静止运动”(motion of repose),培根又称之为“厌动性”(aversion to move)。培根认为一切密度大的物体都有这种厌动性的倾向。所以憎恶运动,因为它们的欲望在于不动。它们在受了强迫以后,虽然要动,但其意图在恢复休息状态,而不在于继续动作。总之,他们无论何时,总要尽力来维持自己的本性。培根这里讲的是事物的一种惰性。  培根关于多种运动形式的学说,虽然他声称这是依据“物质的真正法则和自然的结构”提出来的。但是,无庸讳言,由于受当时科学发展所达到的水平,以及培根自己所具有的科学素养的局限,都使这学说难以避免地带有许多素朴、想象、甚至谬误的成分。特别是培根列举的例证中,更为突出,比如关于地动说,元精说等。但是,从这个多种运动形式学说中,所集中反映出来的培根运动观,的确也包含着不少辩证法的思想因素。  ……


编辑推荐

  培根毕生力图在一个变革的时代确立一种科学思维。这种思维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巨大发展,虽然培根的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是就培根所提倡的思想的精神而言,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却依然具有永恒的价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培根及其哲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