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千字文》全解

李小龙 注解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李小龙 注解  

页数:

16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千字文》编成于公元6世纪中叶,距现在已经近一千五百年了,是我国出现最早的一篇启蒙读物。它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的百科知识全书。因此,它成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一部启蒙教材。 直至今天,这部优秀的启蒙教材仍然有着很高的价值,它不仅仅是普通的启蒙读物,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史的入门教材。大体来说,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教孩子认字。《千字文》全篇整整一千个字,很神奇的是,这些字一个都不重复。有人统计说它重复用了六个字,其实是不对的,如“云腾致雨”和“禅主云亭”,这两个“云”在古代并不是同一个字,前者是乌云的云,古代写做“雲”,后者是说话的意思,才写做“云”。不但如此,这一千个字还多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及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所以,使用率也很高。用它来识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积累词汇。《千字文》不仅提供了使用率很高的单字,而且,其词汇也极为丰富,语言优美,辞藻华丽,还有。很多是我们常用的成语,如寒来暑往、吊民伐罪、知过必改、空谷传声、临深履薄、川流不息等等。事实上,由于它四字一句,意蕴丰厚深远,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几乎每句都可以作为成语来使用。  第三,学习典故,熟悉历史人物与事件。全文从自然环境说起,再到远古传说、个人修养、历史地理、制度文化等等,整篇主题清晰,章句文理一脉相承,层层推进,几乎是句句引经,字字用典,非常严谨和完整,把作者写作年代以前的帝王将相、历史名人、重大事件、名胜古迹甚至伦理道德都写到了。仅就这一点来说,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以它做教材最为合适,也最为高效。  第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有些启蒙读物仅仅介绍一些历史事实,这是远远不够的。事实必须有文化作为内涵与依托,才能让孩子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触摸到中国古代那博大灿烂的文化脉搏。《千字文》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比如在介绍自然环境时,说到了中国古代的历法;介绍个人修养时,说到了中国古代的忠孝观念、贵贱尊卑等;此外还有农本思想、中庸思想等,这对于孩子今后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面貌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第五,学习做人的道理。《千字文》把对孩子道德培养融入到它所介绍的历史文化知识中去,如“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耽读玩市,寓目囊箱”就分别说了孟子、史鱼、疏广、疏受和王充的故事,与此同时,也说明了“中庸”、“见机”和好学的品质,不但向孩子讲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更有潜移默化之功,这比枯燥空泛的说教要有力得多,而且,因为此书编写较早,封建伦理道德还没有发展到宋明时期“存天理、灭人欲”的僵化与荒唐的地步,所以,也就没有三纲五常之类的封建说教。这里所说的道理,如“夙兴温清”;“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尺璧非宝,寸阴是竞”;“笃初诚美,慎终宜令”等等,都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在今天也是每一个人所应坚持的操守。

作者简介

周兴嗣,字思纂,陈郡项人。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普通二年。世居姑熟,博学善属文。武帝时,拜安成王国侍郎。帝每令兴嗣为文,如铜表铭、栅塘碣、檄魏文,次韵王义之书千字文。每奏,辄称善。官终给事中。兴嗣撰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注、职仪等百余卷,又作有文集十卷,(《梁书》及《两唐书志》)传于世。

书籍目录

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成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呜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日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清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皤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义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巨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兹稼穑傲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纨扇圆絮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嫡后嗣续祭祀烝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布射僚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释纷利俗并皆佳妙毛施淑姿工颦妍笑年矢每催曦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照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章节摘录

插图:公元115年,张衡担任东汉王朝的太史令,主管天象观察,写下了著名的天文学著作《灵宪》。当时,很多大官和学者都相信“图纬’’之说,认为“天”是大帝创立的:张衡则大力倡导“浑天说”,认为宇宙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它就像一个鸡蛋,天体圆如弹丸,仿佛鸡蛋的壳,地居天内好像蛋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这在当时已经是最先进的天象学说了。张衡根据“浑天说”,再经过实际观测,制作了一个“浑天仪”。这个仪器是用来观察天象的,其形状就像一个大大的球,球面上分别刻着赤道、黄道、南北极、二十四节气、二十八个星宿和日月七曜等天文现象。《千字文》开篇的头两句,就是根据“浑天说”编写的。寒来暑往,秋收①冬藏②。闰余③成岁④,律吕⑤调⑥阳⑦。① 收:收获:② 藏:储藏。③ 闰余:中国古代历法以月亮圆、缺变化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但人们实际经历的一年(地球绕行太阳一圈所花费的时间)却比它长出十一天,这多出来的时间被称为“闰余”.“闰”是余数的意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就在“闰余,,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设置一个“闰月”,加在十二个月当中,有“闰月”的这一年便被称为“闰年”。④ 岁:岁的本义是岁星,即五大行星中的木星。我国的天文历法也有用岁里纪年的,所以岁也代表年。⑤ 律吕:律管和吕管,古代用来校定音律的一种设备,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定音器。古人认为十二音律可以分为“阴”、“阳,,两组,并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所以“律吕”在被用来正音定调的同时,还被用来勘测地下阴阳二气的变化,以校正历法上节气的偏差。这种定调和勘测的方法十分复杂。 ⑥ 调:调整。 ⑦ 阳:阴阳,这里指节气.时间不断流逝,寒冷和炎热的气候你来我往;秋天到了,人们忙着收获劳动的果实,冬天降临,大家又把粮食储藏起来。历法上的一年与地球公转一周在时间上出现误差,就用设置闰月和闰年的办法来解决;节气上的偏差则根据使用律管和吕管勘测的结果来调整。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渐知道了一年四季的区别与交替的规律,也懂得了要生存,就要顺应气候变化来安排生产劳动的道理。善于认识自然规律的牛顿牛顿是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他小时候并不聪明,功课也不好,几乎没有出众之处。但是经过发奋学习,他在中学时便名列前茅,十八岁就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二一学院。年轻的牛顿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非常感兴趣。一天,他坐在乡间的一棵苹果树下沉思,忽然,一个苹果掉落到地上。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很多人都经历过,但牛顿却没有轻易放过。经过非常深入的思考,他发现所有的东西一旦失去支撑必然会坠下,继而又发现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最后他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成为经典物理学的创始人。自然界的活动是有规律的,人类必须认识它、遵从它,才能更好地利用它。牛顿对于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成就了他的伟大。云腾①致②雨,露③结为霜。金生丽水④,玉出昆冈⑤。① 腾:上升。② 致:招致。③ 露:露水。④ 丽水:就是丽江,在云南,因为盛产黄金又称“金沙江”。⑤ 昆冈:就是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一带,古代出产玉石。今天著名的“和田玉”便产自昆仑山脉。


编辑推荐

许多伟人从这里放飞自己的理想,无数学者在这里开始知识的积淀,请你走进这启蒙的殿堂吧……《千字文全解》将引导你学会读书,学会修身,贯通自然人生,达览天地人文。“国学启蒙读物·插图本”丛书讲解通俗生动,配图意趣盎然,让你真正读懂蒙学名著,领你轻松踏入国学门径。《千字文全解》是其中一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千字文》全解 PDF格式下载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用于启蒙的识字课本,秦代出现的有《苍颉篇》、《爰历篇》,汉代则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贾鲂的《滂喜篇》、蔡邕的《劝学篇》,史游的《急就章》,三国时代有《埤苍》、《广苍》、《始学篇》等等,这些被称为“字书”的作品多数影响不大,只有《急就章》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急就章》虽然是《苍颉篇》之后较突出的小学之书,但由于流传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其权威性到南北朝时已大不如前,而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启蒙读物如《庭诰》、《诂幼》之类,可读性有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千字文》问世了。一则《千字文》内容精、文辞美,二则《千字文》是皇室用书,知名度高,所以,《千字文》渐渐地成为《苍颉篇》之后,又一突出的童蒙读物。顾炎武说:“读者苦《三苍》之难,便《千文》之易,于是至今为小学家恒用之书。”《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脉络清晰,语言洗炼,这些长处是此前读物所缺少的。它的长处后来为《三字经》所吸取,为这部优秀童蒙读物的出现提供了借鉴经验,这只要对二者稍加比较就可明白。
  《千字文》之后,尤其是宋以后,童蒙读物层出不穷,数目众多,这些作品在通俗性和知识性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各有长处,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缺点就是文采稍逊,即使像《三字经》这样的作品也存在这一问题,它们都无法与《千字文》的文采相比。章太炎曾说《三字经》与《千字文》比较,有两个不足,即“字有重复、辞无藻采”。《千字文》在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堪称训蒙长诗。
  在《千字文》的流传过程中,隋唐之际的智永和尚功不可没。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用30 年的时间,摹写了800 本真草《千字文》分赠浙东各寺庙。智永的这一举动,既保存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又使《千字文》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智永之后,历代书法大师写《千字文》者比比皆是,著名的有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可谓千字千姿,影响也很大,无疑大大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大大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而且也为世人留下了这些伟大的艺术瑰宝。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现被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许多人不但把它当作一部启蒙教材来读,而且作为学习书法的绝好范本,直到今天,此风依然长盛不衰。
  唐朝以后,《千字文》这种形式被人们广泛地加以采用和学习,出现了一大批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如唐朝僧人义净编纂了《梵语千字文》,宋人胡寅著有《叙古千字文》,元人夏太和有《性理千字文》;明人卓人月有《千字大人颂》,吕裁之有《吕氏千字文》,清人吴省兰有《恭庆皇上七旬万寿千字文》,太平天国有《御制千字诏》等等。这些所谓的《千字文》内容各异,但都以《千字文》为名,足见《千字文》影响之大。
  《千字文》在古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宋代真宗时,编成了一部4359卷的《道藏》,分装在400 多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顺序编号,起于“天地玄黄”的“天”字,终于“宫”字,所以人称这部《道藏》为《大宋天宫道藏》。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每一间用于考试的号房都用《千字文》来编号。《儒林外史》第二回描写了一个屡试不中的周进到省城参观贡院时的情景:“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道:‘周客人,这是相公们进的门了。’进去两边号房门,行主人指道:‘这是天字号了,你自进去看看。’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里一阵酸酸的。”
  古代一些需要用较大数字编号的项目,多采用《千字文》,这是周兴嗣始料所不及的。
  《千字文》作为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在很早就涉洋渡海,传播于世界各地。日本不仅有多种版本的《千字文》,而且出现了很多内容各异但都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1583 年朝鲜出版了以朝语释义注音的《石峰千字文》。
  1831 年《千字文》被译成英文。此后数十年中,相继出现了《千字文》的法文本、拉丁文本、意大利文本。《千字文》的影响达到了海外。
  借鉴《千字文》中韵语集中识字的原理,深圳市策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出包括《中华字经》在内的『爱文识字阅读系列教程』,进行汉语阅读教学推广,取得广泛好评。其中主识字教材更是由4,000个不重复的常用汉字字组成,韵语成篇,分为50个不同主题,可称为现代版《千字文》。


这是一套丛书系列,人民文学出版社做的很不错的一套书,属于国学启蒙读物,可以自己看,也可以让孩子阅读


我个人感觉这书比较适合大人或者比较大的孩子,买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讲千字文中的故事及典故,很实用。


之前买了该系列的《幼学琼林》,很是不错。不仅对幼儿,对大人也是有收获和启迪的,我们那代人对国学启蒙做的太少了。希望下一代能补上!


如果没有国学基础,学习千字文,这本书则是最好的选择,里面的解释非常详细到位。


学校让二年级的孩子背这个,我都不懂。只好买本书学学。这本书不错。每个字都解释了意思,很详细。值得购买。


这本书是国学经典,读来朗朗上口,文字很优美,蕴含哲理。老少皆宜。


挺好的国学教育书,孩子很喜欢。点评到位,推荐!


每一个字都意味很深


孩子不大喜欢读


对孩子的古典文学学习很有帮助!


国学丛书,值得一读


感觉不错,孩子很喜欢。下次再买


中国很多的古典都是精品,天地洪荒,会不会其中写出了世界的起源呢


注释很详细,并有经典故事更有阅读趣味性,方便孩子们对经典的理解。


不错的一套书,我买了其中的几本,感觉讲解挺细致的,有直接针对古文的翻译,还有引申的意思,而且还有背后的典故等等,非常好!~因为是平装,价格很便宜,觉得不错!~


很好,挺适合孩子阅读的。


适合教育孩子.


很好的一本学生读物,要买的


国学经典,令人深思


详细、清晰、适合早教!


很多过去不明白的,看了以后清楚许多!


书很好,解释的很详细,比较适合初学都使用。


书的解释很好,便于理解和背诵。


非常好,非常有用,会一直关注


通古贯今,慢慢品嚼。


一直想要的书,终于如愿以偿。


当当服务好,书的质量好。评论送积分。


是当当的老客户,谢谢赠的便签,会一如支持当当哟


书的质量不错,但还没看完。


逐句讲解,易懂牢记。适合小学生作为字词及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


少儿读物,比较适合我们孩子。


她家孩子说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要继承和发展蒙学内容。


适合大孩子,同时给一年级小孩买的,估计不是很感兴趣,但相信长大会好好看的。


还不错,如果有注音就更适合上一年级的孩子了


适合小学生看看,太小的孩子只能父母给念念


慢慢看内容没得说但印刷一般


很好,值得阅读,以前没读得补回来


此书很好,给小孩子看,需要大人一起讲解!


学习中的国文,很好


知道的人多,理解的人少


比较满意,内容不错。


此书适合学前班的,深度不够


字迹又小,介绍的排版也不舒服


没有相像中的丰富,内容偏少了


帮同事。


感觉不错,但不知女儿喜欢不喜欢!!!大人看没问题,女儿要加上我的辅导,或许可以理解!!!


我给儿子买了一套。市场上关于这类国学启蒙的书实在是太多了,估计各个出版社都有。但是大部分做的不够严谨仔细,许多细节都未提及,而且配的插图都是漫画形式的,我个人很不喜欢这种形式。而人民出版社的这套书,注释的非常全面,准确,尤其是它的插图,都是白描的,非常精细,看后好像回到了以前看小人书的年代,人物的表情动作都是那么栩栩如生。其实国学启蒙的书不是给小孩子看的,因为就连我们大部分成人都有很多地方看不懂。所以需要最详细的解释。人民出版社很久没有出什么好书了,这回做的很好很用心。


书是很好的书,字是很好的字。全文一千字,字字不重复。引经据典发人深省。每天诵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这个注释版本还掺杂一些古今中外的故事,读起来更加有趣。


小时没读过,感觉很好。里面很多东西是亘古不变的,国文在当下不应被遗弃,恰恰相反是我们应该掌握的,祖宗的文化是精髓。对了,这本书同时也是本很好的启蒙读物,建议家长们给孩子讲解一下。 以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恩,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好,不过还不错


有字词解释,白话翻译,主旨讲解。


注释明晰,疑难字有注音,还有相关典故


这本书很不错的,可以当做小孩子识字,在识字的同时也能丰富很多的历史人文知识


提倡国学,得从娃娃抓起。


书籍是给爷爷买的还没看,感觉还不错。


总体看来还算可以,但考证方面还可加强。


解释比较通俗,个别解释不甚准确。


还不错,书的内容和印刷都还可以


只有个别字有注音,多音字得自己查啦~


最近给孩子讲千字文,这一本有古文,有词语解释,有白话翻译,有引申注释,还有相关的小故事,小孩听得津津有味


涉猎很广,对学好古文,历史,语文都大有帮助,如果能够熟读和背诵就更好了


书送来有一段日子了,一直没写评论,今天又在看,觉得书确实不错,还是写个评论,给以后买书的人一个参考,女儿九岁,本来是会背了的,但是我解释不好,有些自己也不很理解,所以买了这本书,很不错,解释简单明了,也有故事辅以说明,都是些很经典的故事,只是因为我们从来不曾读过这样书,反而生疏,我自己也很受益,也认认真真背了一遍。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只是我们接触的太少... 阅读更多


千字文。


送小朋友的好礼物


很喜欢这本《《千字文》全解(插图本)》


书很好,适合孩子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