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

(美)A.J.贾各布斯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

(美)A.J.贾各布斯  

页数:

421  

译者:

黄芳田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知道在土耳其引领风骚的前卫杂志的名称。我知道美国第六任总统亚当斯是为了钱而结婚。我知道美国喜剧演员艾博特是个卖友求荣的人,爱尔兰很盛行缺席选票,侏儒的屁股很翘。 我知道英国人在一七九七年试过抽取“钟税”(犯了大错)。我知道美国职业棒球选手汉克·阿伦曾经帮印第安纳波里小丑队打过棒球。我知道圣经里的亚当活的时间比美国新闻节目《六十分钟》及《六十分钟续集》所有记者的年龄加起来都长(正确来说是九百三十岁)。我知道南美洲的阿查瓜族膜拜湖泊,以及第一个把棒球引进日本的人是个共产党员,还有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认为威尼斯“如果把水排干”会是挺美好的城市。 我所以会知道上述这一切,是因为我刚刚读完了大英百科全书开首一百页,觉得自己有点像著名的气球飞行员阿布鲁佐在高空飞行般感到头晕,但也惊觉世上的资讯量多到如此荒唐的地步,感到自己才把这些资料拼命往脑里塞,它们就满得从我两耳点点滴滴流了出来。但最重要的是我已下定决心,要把这套百科全书依照英文字母顺序从头到尾读一遍,或说得明确点,从第一条“雅乐”(a-ak)到最后一条“日维茨”(zywiec)。现在我连A字首前面部分都还没读完,但我会继续翻阅下去,直到全部读完为止。我已经上路了,只剩三万二千九百页就读完了! 这事怎么发生的?我怎么会发现自己一屁股坐进长沙发里,眯眼看着细小字体讲述侏儒屁股以及南美洲湖泊呢?且让我稍稍往前追溯一下。 我以前确实挺聪明的,那是在中学和大学时代,事实上大家还认为我蛮有头脑的。我度假时带着劳伦斯的小说,辩论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满腔热忱,谈话间不时加个文绉绉的“纵然如此”,肚子里挺有料的。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里,我开始了漫长又缓慢的下滑,滑向愚钝。到了三十五岁,我已经变得无知到丢脸的地步。要是情况再这样下去,到四十岁时,我大概只会把日子花在收看《幸运轮》综艺节目,就此终老,而且愈来愈懒。 我就像我这一代的许多人一样,眼看着当年昂贵的大学教育逐渐化为乌有。没错,我是还记得在布朗大学四年里所学的几件事,举例来说,我记得在宿舍房间地板上放了五天的墨西哥面饼卷多少还是可以吃的,只要咀嚼够用力的话。至于真正书本上的学习呢?我不假思索可以确切回想起班上三件事情: 一、比较文学教授把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排除在课程外。 二、西班牙文班上有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拒绝用阳性代名词。“Lapolloe”“不对,el pollo。”“La polloe”“不对,不对,el pollo。”等等。 三、在尼采研讨会上,有个家伙举手发言:“要是我再多昕一分钟这个,我会疯掉。”然后他猛地站起身来走到教室后方,从窗口跳出去。那是地面楼层的窗口,不过还是很令人难忘的一幕。 我的才智急速下跌,部分要归咎于生涯选择。大学毕业后,我在《娱乐周刊》找到一份撰稿工作,这份杂志专门报道影视和音乐圈动态。我的脑袋里塞满了流行文化的无用废物。我记了“超级男孩”合唱团团员的姓名,还有他们的编舞者姓名。我可以告诉你哪个明星戴了遮秃假发,哪个人的乳房是假的,哪个人又是两者都有。但这也意味着,凡是深刻的东西都挤出我脑袋之外。我可以很自信地谈那个吃甜甜圈的荷马,却完全忘了那个写出长篇史诗的盲眼家伙。除了八卦报纸的八卦专栏,以及封面上有魅力名人照片的书之外,我已经不阅读其他东西了。我书房里还真的有一本翻烂的女星玛丽露·亨纳尔自传。后来我在《君子》杂志找到编辑工作,情况算是略有改善(我现在知道Syrah和Shiraz是同一种酿酒葡萄的不同称法),但是我目前的知识基础依然破得可悲,到处是马龙·白兰度身材那般大小的缺口(顺便一提,我也读过他的自传)。 多年来,我也想过要阅读大英百科,但没很当真。虽然这辈子我还没完成什么特别叫人另眼相看的事,除非你把我小时候搜集各大航空公司呕吐袋一事算进去,但我一向都认为读大英百科是很不错的磨炼。这是座知识的最高峰,我的珠穆朗玛峰,庆幸的是,这座知识的珠穆朗玛峰不会在我两边耳朵形成冰锥,也不会剥夺我最心爱的气体之一——氧气。而且在每样事情上,我都上了个速成课,学习方面也不会再有任何缺口没填补。在这个凡事都极端讲究专精的时代,我会成为美国最后一个拥有全面知识的人,还大有可能成为世上最聪明的人。 其实我以前也真的涉猎过工具书,话说大学毕业之后,我曾花了两天时间钻研韦氏大字典,但主要是为了找一些只有两个字母的字,以便我跟人玩拼字游戏板时可以出招考倒别人(那时我算是待业青年)。结果那次经验还蛮成功的。你大可赌上最后一块xu(苏,越南货币单位),赌我连gi(空手道服装)都不用穿,就可以踢我jo(苏格兰俚语,女友之意)的屁股。 但是阅读大英百科这点子,其实是从我爸那里偷学来的。我还在念高中一年级时,我爸这位纽约律师就决定要阅读大英百科。我爸是个热爱学习的人,他去念工程研究所,然后又去念商学研究所,再去念法律研究所。就在他准备报名念医学研究所时,我妈跟他说,找份工作或许是比较好的点子,因为有工作就可以赚钱,有了钱,对于购买食物多少颇有帮助。不过尽管他白天上班,却还是继续维持他的读书瘾并写学术性文章。一九八二年,他认定要在每件事情上成为速成专家的话,大英百科不失为很好的捷径。但他念到B字首的一半,我想大概是到了“婆罗洲”(Borneo)条目,却半途而废,他归咎于太忙。如今我打算从事这项大业,挽救家族荣誉。 我打电话告诉老爸这个好消息。 “我准备把你开了头的事给做完。” “我不懂你在说什么。”他说。 “我要把整套大英百科读一遍。” 他一时没吭声。“我听说P字首那部分是最棒的。” 我就知道他会说俏皮话,因为这是他的作风。他满脑子各种领域的资讯和智慧,但对着我姐姐和我时,却宁愿讲笑话、耍宝,譬如帮我们倒水时满到杯口,整得我们喝水时一定会泼洒出来。他的严肃谈话都留到上班去讲,或者跟家族里的其他律师讲,我们家族里有十几位优秀律师。说不定这情况很快就会改变,或许等我跟他谈起腓尼基人那套精密复杂的法律系统时,他会把我纳入他那个大人的圈子里。 我也拿这点子去试探我太太茱莉,那天晚上我们两个正开始清洗堆积如山的碗盘。 “我认为我有必要变聪明一点。”我说。 “为什么?你已经很聪明啦。”茱莉示意我把海绵递给她。 “我想我得少看一点真人秀电视节目。”我说。 “我们大可把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限制到两三个小时。” “所以我想去读百科全书。”她没有接腔。“大英百科,从头到尾,从A字首条目到Z字首条目。” 我看得出茱莉不看好我,而且她理由充分。当年我们两个是在《娱乐周刊》上班时认识的,她做业务,拉广告、跟客户闲聊,在交际场合如鱼得水,我则拙于社交,而且她非常实际,我则很不实际。谈恋爱刚开始进展很慢,主要因为她以为我是个同性恋,但迄今我们也厮守五年了。这些年里,她听我宣布过很多其他大计,例如有次我想要发起杂志界的桌球联盟,或者打算要写一个以身怀妥瑞氏症的总统为主角的电影剧本(剧名暂定:《向怪元首致意》),到头来却只见这些大计一一告吹。 “亲爱的,很难说,”她终于答腔了,“听起来好像又是白费工夫。” 先不说这不看好以及有点忧虑的部分。茱莉光是设法把我拉出家门,去跟其他真实的三度空间人类互动,就已经大费周章了。无疑她已经推测到,这套百科全书又让我添了一个理由,更可以紧赖在我们家那张舒适的长沙发上。“不如吃遍纽约每家餐厅怎么样?”茱莉建议说,“你可以从餐厅名字A字首的那家吃起,然后一家一家吃到z字首的,这不是很好玩吗?” 很英勇的尝试。不过我对这百科行动计划认真得很。 等我告诉朋友们时,也没得到多少热烈支持。“你不能读读《克里弗名著解读》(Cliffs Notes)丛书就算了吗?”这是最多人的回应。有个朋友提议我不妨改为阅读儿童读物《布朗小百科》的每一册。有的人觉得也许小孩子看的《世界百科全书》的程度还比较适合我,起码包含了大量图片。不行,我告诉他们说,我读的非得是大英百科不可。 的确也是非它不可。昨晚我做了百科全书的初步调查研究,大英百科依然维持金牌水准,是百科全书中的蒂芙尼珠宝。它创始于一七六八年,是史上再版最持久的工具书。过去那些年代,为大英百科撰写条目的人包括爱因斯坦、弗洛伊德,还有魔术师胡迪尼。目前的撰文者名单有十几位诺贝尔奖及普立策奖得主的大学教授,还有其他颁奖典礼的获奖者,这些颁奖典礼可不是美国电视名人梅丽莎·李佛斯会评论的那种典礼。网络兴起之后,大英百科经历了严酷时期,而且很久以前就已经逐步裁掉了上门推销的销售员,但它依然奋力前进。很多人公认,自一九一一年以来,那个传奇的第十一版是大英百科最好的版本,它曾激起了一阵狂潮,虽然那种狂潮有点盲目崇拜的意味;但目前存世的这些版本还是最了不得的一个知识来源。 是的,现在有网络,我也可以上谷歌从A字首资料读到z字首,然而网络资料的可靠性,就跟放在超市结账柜台处那些糖果、电池旁边摆卖的刊物差不多。想要快速查询网络的可信程度吗?请搜寻以下两个字:per-fectionist(完美主义)和perfestionist(此为拼错的字)就可知道。不了,我还是宁取老派书籍,大英百科就是有一种吸引人的稳固可靠性,我甚至不想要只需四十九美元就可买到的新巧光碟版,也不要每月订阅的线上大英百科;我会买一套一千四百美元的人造皮革精装版,这价格说来不便宜,但肯定不及念研究所那么贵。再说,读完时说不定还可以去上电视益智节目《大冒险!》,赢取足够买十几套大英百科的奖金。 下订单两天之后,那几箱书到了,总共有三箱,每一箱大得可以装一部冷气机。我拆开纸箱看看新买来的东西,这是一套很漂亮的书,乌黑油亮,书脊上有烫金字体标出该册首尾两项条目。举个实例:有一册是“排泄/几何学”;另一个是“梅纳日/渥太华”,这倒多少证实了我们大家听说过关于加拿大人爱胡搞的传言。 看见大英百科以三度空间方式出现,虽然引起茱莉一阵恐慌,唯恐它占掉我们家书架的大部分空间,但同时也充分彰显我这番追求的重大性。我看到的是三千三百页,六万五千篇文章,九千五百位撰文者,二万四千幅插图。我看到的是三十二巨册,每本重达结结实实的一点八公斤,装订了超大张的薄纸页。总字数:四千四百万。 我使了个聪明的拖延诡计,把所有书堆叠在地板上,高达我胸口,有一百三十公分高,堪称是个知识的小巨人。我跟这个新对手以假想拳击比划了两下,虚击了一记右拳,然后又退后看着它。这景象挺让人心烦的。花这番工夫真的是个高明主意吗?这是利用时间的最好方法吗?或许我该尝试完成的是某件比较容易的事,譬如到哥伦比亚大学去修一门课,或者买条新泳裤。但是不行,我已经许下承诺了。 我把第一册蓦地往双膝上一放,感觉很有重量,感觉很有学问,感觉很好。我稍稍打开书时,坚实的书脊带给我颇愉快的微微抵力。然后我就读了起来。

内容概要

  《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是一本从A字母到Z字母编写而成的小说。作者贾各布斯毕业于常青藤名校,从小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毕业数年后他发现自己每天被各种忙碌繁琐的工作缠身,知识水准日益低落,于是他制定了一个伟大的目标:把《大英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读一遍。  尽管开始他身边的每个人都认为他发疯了,但他仍坚持不懈地执行这一计划,并且以自嘲式的幽默风格将计划的执行过程记录成书。  在这种非同凡响的阅读体验中,作者的脑海中也不时进发出各种稀奇古怪的联想,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大大增强,并且深深体会到终生学习的乐趣。  也许贾各布斯在啃完大英百科全书之后没有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无疑,他成为了一个最风趣的人。  《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适合大众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美)贾各布斯

章节摘录

糊涂脑袋症候群 Addled Brain Sydrome 好吧,我承认,这个是我捏造出来的,根本就没有糊涂脑袋症候群这回事。但的确有什么东西在折磨我,就在我一小时又一小时狠命吸收这些资讯时,发现自己晕头转向,经常得休息一下,在办公室里到处走动,一如我那些健身教练常讲的,用散步来消除一下。你只不过扭伤了脑,又不是骨折。小子,用散步来消除一下吧。 阅读大英百科实在比我预期的难很多、很多,然而同时又容易到很奇怪的地步。从某方面来说,这完全就是给我这种人读的书;我是看英国摇滚歌手彼得·盖布瑞尔的音乐录影带长大的人,对于甲基安非他命只有蚊蚋般的注意广度,刚好大英的每篇说明都是短小、有趣的文章。觉得美国德州的阿比林市(Abilene)很无聊吗?接下来看废奴主义(abolitionism)吧。这个也厌倦了?别担心,喜马拉雅山的雪人(Abominable Snowman)潜伏在前面拐角处(顺便一提,令人费解的雪人脚印其实是熊奔跑时造成的)。阅读大英百科,就像频频转台去看播放深度文化节目的有线电视,那里绝不会少掉关于苏美的介绍。 但其间的转变却突如其来又无情,往往让你措手不及,就像心智上挨了狠狠的鞭打一样。你从低落到振作,从微小转到无限宇宙,从古代跳到现代。这中间可没有缓冲连接,也没有新闻播报员跟你说:“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比较轻松的一面。”有的就只是一小块空白,然后“轰”的一下,你就从“神学”转台到“蠕虫行为”了。不过我一点也不在意。尽管鞭打吧,这种种并列是愈怪愈好。现实生活也就是这么回事,就像一堆古怪离奇材料组成的沙拉一样。我很爱见到先知亚伯拉罕(Abraham)跟卡尔·亚伯拉罕(Karl Abraham)凑成一对,卡尔·亚伯拉罕是德国精神病大夫,他提出关于肛门驱逐期和性蕾期的理论。 喔,没错,说到性,那又是另一个主题了。关于这一点倒是挺让我惊喜的。大英百科或许不能跟电影频道(Cinemax相比,但该有的可一点也不少!举例来说,我从大英百科得知爱斯基摩人会换妻;还有,阿查瓜族男人可以讨三四个老婆;爵床科植物的花朵则是雌雄同体。乖乖!这些材料可真是够味儿。超辣的,比施韦特一奎利硫磺温泉还热哪!我原以为大英百科很拘谨,不过看来它倒是很乐于告知裤腰带以下那些难以启齿的事。 说到令人心痒难搔的限制级材料,老天——还有暴力!我们的历史浸透鲜血,到了极不寻常的地步。有个波斯政治人物被仆役勒死,另一个是在蒸气浴室里闷死的。再不就想想那个可怜的阿伯拉吧,他是十一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从他的袖珍肖像看来,长得有点像美国影星斯蒂夫·巴斯米。阿伯拉提出的一些想法很有意思,亦即行为本身无关紧要,意图才是关键;换句话说,通往天国的路是靠着出于善意的意图铺成的。可是这项条目后来谈到阿伯拉和他学生哀绿绮思的恋情时,讲到他的下场很悲惨:哀绿绮思的舅舅在盛怒之下命人阉割了阿伯拉。看到这里,要我再深思上述“善意”的观点还真是做不到。天啊!我猜经过这样的风波之后,所有想跟哀绿绮思约会的人,八成都不敢再开口了。 性、暴力、领先于MTV的榜样——所有这一切都让我的求知欲更加胃口大开。但我无意误导大家。就像我说过的,这是很艰苦吃力的事,辛苦得不得了。先说大英百科的庞大吧。我知道它包含了汪洋浩瀚的资讯,可是却不知道大什么地步,直到我开始一杯又一杯舀这汪洋之水来喝时,这才真的搞清楚了。接下来要读的是关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资料,还会读到一份名单,列出组成该市的七个种族的名称:加拉人、古拉格人、哈勒利人、提格雷人、瓦拉莫人、索马利人,还有多塞人。我是不是应该也把这些种族名称都背下来呢?六个种族我还应付得来,但是七个?这可是很吓人的。 大英百科绝不是你可以浮光掠影随便翻翻就行的,而是得伏案全神贯注细读的书,就像从皮肉里剔除针尖或碎尖东西一样用心才行。它让我这个可怜的小脑袋很伤。直到目前,我还不太了解自己的脑袋已经如何走样变形,反正就是不习惯这种思考方式,感觉就像是要叫脑袋在摄氏三十几度的高温从事三项全能运动,可是它却早已习惯坐在吊床上喝清凉的古巴薄荷鸡尾酒。我脑中数理科学的部分更不用说,早从大学时代就已经软弱无力,最了不得的也不过是计算我那张小小电子地铁储值卡的余额还可以搭几趟而已,而这个计算很少要用到二次方程式哪。至于工作上碰到最难的科学问题,是有一次我得要应付关于男性抗皱肉毒杆菌药物的几个句子,因此一读到关于以共轭硷与非水性溶剂进行酸碱反应,我就大惑不解,被难倒了。通常这类东西我得读了一遍又一遍,希望它会自动入脑。这招跟美国游客在欧洲碰到不懂英语的店老板所用的招数一样。雨伞,雨一伞!雨~伞—!大声多讲几遍之后,忽然就“噔噔”一声管用了。不过我还是照样稳健前进。 布朗森·奥尔科特 Alcott, Bronson 他是小说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父亲,本身也有知名之处,是个基层改革家,充满非正统的想法,曾为儿童开设了多所学校。这些学校有个最特别又不寻常的管教方式:由犯错的学生来处罚教师。这种做法是要给犯错的学生灌输羞耻心。嘿,这真是个聪明绝顶的想法,我有份很长的名单,上面列出我希望能够打他们屁股的那些老师,其中包括小学五年级的老师贝克女士,她强迫我们在园游会卖没加糖的面包,结果害我们很丢脸,只赚到一元五角三分美元。 阿尔杰 Alger, Horatio 我知道他是十九世纪的作家,以写褴褛乞儿奋斗致富的小说而出名。但不知道原来他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一所教会当牧师,因为跟当地青少年有性方面的不当行为而被赶出教会,之后才从事写作。我早告诉过你了——大英百科也有像八卦刊物的时候。P3-6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大英百科狂想曲》是一本令人捧腹的书,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一直说,为什么没有人写一本浓缩版的《大英百科全书》?贾各布斯,干得好! ——乔·斯图尔特 《每日新闻》主持 《大英百科狂想曲》是一本非常棒的书,它比大英百科全书短得多,也有趣得多,很多内容都会让你过目不忘。而且,如果它从书架上掉下来砸到了你的头,你也会安然无恙。 ——P.J.奥罗克 《纽约时报》畅销作家


编辑推荐

下订单两天之后,那几箱书到了,总共有三箱,每一箱大得可以装一部冷气机。 我看到的是三万三千页,六万五千篇文章,九千五百位撰文者,二万四千幅图。 三十二巨册,每本重达结结实实的一点八公斤,装订了超大张的薄纸页。总字数:四千四百万。 我使了个聪明的拖延诡计,把所有书堆叠在地板上。高达我胸口,有一百三十公分高,堪称是个知识的小巨人。 三万三千页四千四百万个单词一百亿年历史一个无比谦卑的愿望:我要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这本《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由A.J.贾各布斯著,黄芳田译,适合小说爱好者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 PDF格式下载



书的质量不错,也比同行的价格低


好玩极了,相比之下,《小白鼠》就显得没有生趣了。。。


比较有趣的一本书可以拿来扩充下知识面


昨天晚上下单今天就到了,快递还是很给力的。但是这本书的内容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百科体现在哪里呢?貌似是对一个单词找了一个事件之类的做注。给孩子买的,哪知道一张图片都没有,这要啃到啥时候去哦!先评个三星回头详细了解过再说吧。


国内的好翻译都死哪去了,应该是一本诙谐的书,翻译成这个样子,也忒对得起作者了吧


非常不错,内容很有趣,同时也会让人想要真正地去看大英百科


很好的一本书。 用别人的智慧增长自己的知识。


除非你也对大英百科的条目有大概了解。否则还是别买了。大部分是作者就某些条目的发挥。。。


主题很新颖!启发我们在被网络和电子时代淹没时,多读纸质的经典,有助于了解世界和深入思考人生。 行为文风趣幽默,读起来很轻松!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