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彭元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彭元  

页数:

169  

前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力发生革命性变化的发展态势,一个国家未来的命运取决于人才竞争的胜负。在愈演愈烈的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中,不只涉及科学人才的竞争,还涉及技能人才的竞争。在这里,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重大使命,就历史地落在职业教育的肩上。职业教育所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可以说,职业教育是促进国家现代化的发动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是打造世界制造中心的动力源,是实施人才强国的助推器,一句话,职业教育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除了需要大量经验层面的技能型人才以外,还需要大量策略层面的高技能人才。而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高等职业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是我们所培养的高技能型人才能否满足国家建设需要的关键。  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受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把高职院校办成了本科的“压缩饼干”,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职业性不足,难以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而且教育性也不强,难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要求。显然,传统的高等教育和传统的职业教育,都无法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就成为当今职业教育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的人颇多。本书作者正是这些热心的研究者当中的一员。本书作者认为,要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创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脱离社会需求关门办学的传统模式。本书的观点是:必须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必须确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确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内容概要

本书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这一问题展开,以劳动力社会分层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学校能级理论为基础,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解为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构、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途径、就业指导策略等要素,并把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贯穿全书。 本书可供工作在高职教育一线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理论支撑体系 1.4 主要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第2章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要素分析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2.2 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分析 2.3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2.4 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第3章 就业导向: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3.1 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 3.2 以就业为导向的可行性 3.3 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体现 3.3.1 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其特点 3.3.2 就业导向指导思想在学院的体现第4章 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4.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流变 4.2 制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 4.2.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制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4.2.2 高职教育本质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4.3 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4.4 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和特征 4.5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第5章 对接市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立足基点 5.1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依据 5.2 专业设置的原则 5.3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设置 5.3.1 交通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现状 5.3.2 专业设置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机遇 5.3.3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模式与发展对策第6章 工作过程导向: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构建 6.1 高职课程就业导向的国际比较分析 6.1.1 比较分析框架的建立 6.1.2 比较分析框架视野内的各国高职课程 6.1.3 各国高职课程的比较分析 6.2 我国高职课程模式改革 6.2.1 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 6.2.2 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 6.2.3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多元整合型职教课程改革 6.3 高职课程开发及其基本原则 6.4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 6.4.1 准备工作——职业分析 6.4.2 核心工作——模块化课程内容的分类 6.4.3 具体工作——课程模块的进程安排及变式 6.5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置体系 6.5.1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体系建设一一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课程建设为例 6.5.2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分析第7章 职业性、开放性、系统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 7.1 实训基地的功能及意义 7.2 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与思路 7.3 发达国家实训基地建设的做法与启示 7.4 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 7.5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例第8章 双师教学团队: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8.1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8.1.1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8.1.2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成因 8.1.3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对策 ……第9章 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选择第10章 过程渗透、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策略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由表6.1可知,一年级所开设的课程主要以公共知识模块和职业基础知识模块为主;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接触职业技术能力模块,同时继续保留公共知识模块与职业基础知识模块的内容;二年级下学期引入职业训练模块与综合能力模块;三年级上学期职业技术能力模块与职业训练模块占据主要位置,同时公共知识模块、职业基础知识模块与综合能力模块在学期末结束;三年级下学期职业训练模块占据主流,同时辅以职业技术能力模块。  这个基本结构与课程模块的比例构成相结合,可作为课程大纲的基本设计依据。  2.课程模块进程安排的变式  课程模块进程安排的基本结构不可能完全适合所有专业课程设计的要求,必须在实际工作中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改进,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1)生源不同造成的课程模块进程安排的变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包括两部分:普通高中毕业生与职高、中专、技工学校的毕业生。针对复杂的生源状况,应该在课程模块进程安排上把两类生源的人口水平体现出来,即针对普高生源知识理论知识较为扎实的情况,在第一学期适当减少公共知识模块的课时比例,同时争取早日引入职业技术能力模块的内容;针对非普通高中生源技术操作能力较强的特点,可在一年级适当加大公共知识模块与职业基础知识模块的课时比例。  2)专业不同造成的课程模块进程安排的变式  专业的差异始终是困扰课程设计者的一大难题。仅从1999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来看,全国目前现有八大类、1838个职业。基于此,课程设计者在课程模块进程安排的基础上,可根据专业大类的不同。


编辑推荐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作者认为,要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创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脱离社会需求关门办学的传统模式。《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观点是:必须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必须确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确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选题好,围绕人才培养模式阐述的全面——有指导价值


内容可值得看


思路清晰,结合实际,对高技能人才进行了深入剖析,有参考价值,值得一读。


该书实践指导性较强,理论普适性、指导性较差。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