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

曾昭式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作者:

曾昭式  

页数:

224  

前言

从事中国现代时期逻辑与文化关系的研究是在1996年我师从南开大学崔清田教授读博士研究生时开始的。1999年,我完成了博士论文《逻辑学东渐命运研究》,并通过论文答辩。这篇论文重在从学科建设角度探讨逻辑在中国近现代社会中的命运及其原因。2005年,我以“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研究”为题申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批。这一研究自然离不开中国近现代时期的逻辑东渐,同时这一课题更突出动态过程的研究和逻辑文化功能的探究,如逻辑东渐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关系、中国现代逻辑文化的论争、逻辑与中国现代学术建立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化学人的逻辑文化观念等。所以这一课题是我的博士论文《逻辑学东渐命运研究》的深化与拓宽。该课题于2008年11月通过专家鉴定,评定为良好。研究逻辑思潮,似乎又忽略了对逻辑学科内部的分析。我以为,这种问题实质上属于“逻辑东渐与中国文化”范畴,便以“逻辑东渐与中国文化”为题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获批为一等资助和特别资助。研究内容新增了中国现代时期逻辑学家的逻辑研究和逻辑观念,包括对中国现代时期逻辑研究的分析、对形式逻辑语境下墨家辩学研究和汉传因明研究的分析、对逻辑学家逻辑观念的分析。所以,本书也是“逻辑东渐与中国文化”课题的成果。由于中国现代时期社会文化的特殊性,即便是逻辑学界对逻辑的理解也带有文化思潮的意义,例如,试验逻辑受西方实用主义思潮影响,辩证逻辑受唯物辩证法影响,等等,因此本书定名为《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更强调逻辑建设、逻辑东渐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关系。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运用“文化学的方法”、比较方法、“时段理论”等方法,以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为研究对象,探讨西方逻辑东渐与中国文化的互动关系。本书认为,逻辑成为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思潮,表现在:其一,逻辑东渐是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变革需要的产物;其二,逻辑是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焦点;其三,逻辑被视为中国现代学术建立的工具。在此基础上,本书分析了产生中国现代文化逻辑思潮的思维基础,提出中西融通式思维的形成是逻辑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基础。通过分析中国现代学者的比较研究,本书认为,西方逻辑、中国逻辑、印度因明是家族类似的不同逻辑类型。 本书可供逻辑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大学师生参阅,也可供对逻辑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曾昭式,男,1966年2月生。河南省罗山县人,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从事中国逻辑史、汉传因明、比较逻辑史、逻辑与文化研究。先后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等刊物或论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特别资助、面上一等资助)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3项;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书籍目录

前言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逻辑的和历史的相一致的原则 二、“文化学的方法” 三、比较方法 四、历史研究的一种长时段考察 参考文献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下的逻辑东渐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化的嬗变 一、学术界关于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潮的研究 二、中国近代文化的“体”、“用”之辩 三、中国现代文化之争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下的逻辑东渐 一、逻辑东渐的文化基础 二、逻辑东渐的学科基础 第三节 逻辑学家的责任 一、严复:逻辑的翻译与宣传 二、王国维的逻辑困惑 三、胡适的“试验论理学” 四、张申府:罗素数理逻辑的传道者 五、金岳霖:逻辑的教学与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第二章 中国现代时期逻辑文化论争 第一节 科学与玄学的论争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关于形式逻辑与辩证法的论战 一、当今学术界关于30年代形式逻辑论战的研究状况 二、30年代形式逻辑论战的基本内容 三、关于30年代形式逻辑论战的文化原因及其对逻辑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20世纪50—60年代关于逻辑问题的讨论 一、逻辑问题的讨论内容 二、逻辑问题讨论发起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辩证逻辑的观念 一、《论理学体系》中的辩证逻辑思想 二、《社会学大纲》中对形式论理学的批判 三、《逻辑与逻辑学》中的辩证逻辑思想 四、艾思奇的“动的逻辑”与形式论理学 五、辩证逻辑观念的影响 参考文献第三章 中国现代时期的逻辑学科建设 第一节 逻辑教育与逻辑教材建设 一、逻辑教育 二、逻辑教材建设 第二节 逻辑研究 一、传统逻辑研究 二、数理逻辑研究 三、辩证逻辑、中国逻辑史、西方逻辑史研究 第三节 金岳霖的《逻辑》思想 一、传统的演绎逻辑 二、对于传统逻辑的批评 三、介绍-逻辑系统 四、关于逻辑系统之种种 第四节 林仲达的《综合逻辑》思想 一、普通逻辑的内容 二、辩证逻辑的内容 三、作者逻辑与逻辑史的观念 第五节 张东荪的多元逻辑思想 一、张东荪从逻辑一元论走向多元论 二、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逻辑 三、张东荪逻辑观念转向的启示 参考文献第四章 逻辑东渐与中国逻辑史学科之建立 第一节 形式逻辑语境下中国逻辑史学科的建立 一、梁启超的墨家逻辑 二、胡适的中国逻辑思想 三、中国逻辑史学科意义上的教材与专著举要 第二节 形式逻辑语境下的汉传因明研究 一、在形式逻辑语境下的中国现代时期因明研究 二、因明在中国命运的文化基础 第三节 形式逻辑、墨辩、因明比较研究的影响与反思 一、墨辩、因明与形式逻辑比较举要 二、比较研究的影响 三、梁启超比较研究的文化心态 四、比较研究范式的反思 附录 三本藏传因明著作介绍 一、杨化群的《藏传因明学》 二、剧宗林的《藏传佛教因明史略》 三、祁顺来的《藏传因明学通论》 参考文献第五章 逻辑方法与中国哲学研究的新开展 第一节 逻辑东渐与中国近现代学人对国学的新审视 一、逻辑方法治国学的观念 二、逻辑方法重解国学的尝试 第二节 逻辑方法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新观念 一、中国现代学者用逻辑方法研究中国哲学的观念 二、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观念转变 三、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观念产生的文化原因 第三节 逻辑方法与中国哲学研究 一、中国传统哲学家研究的范式 二、中国哲学中逻辑方法论研究 第四节 “重新讲”与“接着讲”的哲学 一、《论道》、《新理学》用逻辑 二、《论道》、《新理学》讲逻辑 三、“重新讲”与“接着讲” 参考文献第六章 西方逻辑与中国文化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 一、研究的回顾 二、逻辑思潮的继续抑或停滞 第二节 逻辑思潮的思维基础 一、科学思维方式是逻辑产生的文化基础 二、直觉体悟型思维方式:传统文化中未产生逻辑的根本原因 三、中国近代思维方式:保守的或虚无主义的 四、思维方式现代化:形成中西融通式思维 第三节 传统逻辑、墨辩、因明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基础 一、作为古希腊哲学方法论的演绎逻辑 二、作为佛教哲学方法论的因明 三、作为中国先秦哲学方法论的名学、辩学 四、跨文化比较:文明平等原则 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下的逻辑东渐鸦片战争带来的深重民族危机,极大地激发了仁人志士向西方探索救国真理的要求。同时中国闭关锁国状态的冲破,使西方近代文化有了进入中国的可能。这种需要与可能正是包括逻辑在内的西学对中国的输入的社会背景。逻辑的输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自1631年李之藻译出《名理探》,国人始知有“络日伽”(1ogic),但产生的影响并不大;1896年英国人艾约瑟译出《辨学启蒙》,人们才较系统地知道了西方逻辑;自严复译出《穆勒名学》和《名学浅说》后,逻辑方在中国产生影响,尔后方为众多国人所重视和宣扬。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化的嬗变中国现代文化(1919~1949)的嬗变与中国近代文化(1840~1919)的演变都是基于一个重要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即文化救国。同时西方文化的传人,形成中西文化的交汇,如何选择西方文化、选择西方的什么文化、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新文化,进而达到文化救国的目的,这是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变的主题。文化的变革是通过学人的观念来展现的,不同的文化观念又形成不同的文化思潮,这些不同文化思潮的汇集形成了中国近现代多元文化的走向。

后记

从事中国现代时期逻辑与文化研究时,我现在还时时忆起在南开大学我的导师崔清田教授讨论问题的场景。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崔清田教授双目均做过手术,现在身患癌症,但仍不放弃逻辑与文化的研究和对我们学生的期待。在2005年金岳霖诞辰110周年纪念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清宇教授还不认识我,让人找到我并告知:近几年中国逻辑史研究项目几乎没有,加上你的项目论证不错才获批,希望你做好此项目。这种鼓励和鞭策是完成此课题的压力和动力。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孙中原教授不仅就中国逻辑史研究给予我指导,还在杭州因明学术会议上推荐我做中山大学鞠实儿教授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为本书的研究提供好的条件,增加了我接受新思想的机会。中山大学鞠实儿教授的学术眼光、学术开拓精神、学术热忱和对我的严格要求为本书注入新鲜血液,也为我今后的研究确立了方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还为本书出版提供基金资助。我衷心地感谢他们!同时感谢我的父母在艰难的生活中没有中断我的学习,感谢我的岳父、岳母帮我把孩儿从出生一直抚养到今天,感谢所有教育、关心、帮助我的老师、领导和朋友,感谢科学出版社郭勇斌先生为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劳,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珍藏馆的老师们!敬请专家、学者对本书的不足提出批评意见。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认为,逻辑成为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思潮,表现在:其一,逻辑东渐是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变革需要的产物;其二,逻辑是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焦点;其三,逻辑被视为中国现代学术建立的工具。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现代文化视野中的逻辑思潮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