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

周文琴,范燕萍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周文琴,范燕萍 编  

页数:

246  

内容概要

  《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中医护理学》在内容、编写形式等方面突出高职高专学生的要求。内容包括绪论、中医基础理论概述、诊法、八纲辨证、中药与方剂、中医护理、中医护理操作、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等内容。《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中医护理学》充分考虑学生在刚开始接触中医护理时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同时突出标记核心知识点,并附以启发式旁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简史第二节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第二章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第一节 阴阳学说第二节 五行学说第三节 藏象学说第四节 精、气、血、津液第五节 经络学说第六节 病因与发病第七节 病机学说第八节 防治原则第三章 诊法第一节 望诊第二节 闻诊第三节 问诊第四节 切诊、第四章 八钢辨证第一节 表里辨证第二节 寒热辨证第三节 虚实辨证第四节 阴阳辨证第五节 八纲辨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第五章 中医与方剂第一节 中药性能与用法第二节 常用中药第三节 方剂组成与分类第四节 常用方剂第六章 中医护理第一节 一般护理第二节 辨证施护第七章 中医护理操作第一节 拔罐法第二节 毫针刺法第三节 耳针法第四节 穴位按摩第五节 刮痧法第六节 灸法第七节 敷药法第八节 换药法第九节 贴药法第十节 中药保留灌肠法第十一节 中药熏洗法第十二节 中药坐浴法第十三节 全身药浴法第十四节 药熨法附件一 中医护理操作流程附件二 舌苔图像附件三 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二)“虚”的病机   “虚”的病机,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及其生理功能减弱,抗御致病邪气的能力低下,所以邪正之间剧烈抗争的现象不明显,而导致一系列正气虚衰的病理变化。临床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或因大病、久病、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伤机体的正气;或因致病邪气的久留而伤正等,均可导致正气虚衰而成虚证。现在一般认为神疲乏力、形容憔悴、神思恍惚、心悸气短、自汗盗汗、二便失禁、脉微弱无力,或五心烦热、畏寒肢冷等,均属于“精气夺则虚”的临床表现。   (三)病机的虚实错杂   因实致虚,是指本为实证,由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或因年老体衰,不耐病邪侵袭;或因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耗损了机体的气、血、津液而致虚证。因虚致实,是指本为虚证,由于虚久不复,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弱,气、血、津液等运行迟缓和代谢失常,以致形成食积、痰、水湿、瘀血等滞留体内,积聚而成实证。   虚实错杂,实际上多是在疾病的虚实转化中形成的虚实错杂。如因虚致实的虚实错杂,正虚是本、是因,邪实是标、是果;因实致虚的虚实错杂,邪实是本、是因,正虚是标、是果。   (四)虚实真假的病机   真虚假实,主要指病机的本质为“虚”,“实”是指临床上表现出来的假象。多由正气虚弱,气血不足,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减退、运化无力所致。如脾胃的运化功能减退,可引起腹胀满、疼痛;阴不敛阳,阳气外越时,可见精神兴奋、面红、烦躁等假实的征象。但因其本质是正虚,故必有虚象显露,如脉象的虚弱无力,舌质的胖嫩、光剥等。   真实假虚,主要是指病机的本质是“实”,“虚”是临床上表现出来的假象。多由于热结肠胃、痰食壅滞、湿热内蕴及大积大聚等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畅达于外所致。如阳气不能外达于表,则可见肢冷;气血郁聚于内,则可见精神萎靡,不欲多言,肢体倦怠。但其本质是邪实,故必有邪实之征象可见,如脉滑数有力、舌苔黄糙等。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指机体阴阳的平衡协调状态,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而遭到破坏,导致阴阳之间出现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等情况,是对机体各种病理状态的高度概括。   ……


编辑推荐

  《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中医护理学》是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之一。《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中医护理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护理类专业教材,也可供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者、其他层次护理教学及临床护理工作者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全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系列教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