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

陈立德 编 陈立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8出版)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陈立德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

陈立德 编  

页数:

14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第2版)》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机械类子课题项目成果,是在第1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书是陈立德主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2版)的配套课程设计教材。  本书所含课程设计题目主要面向专用机床主轴箱设计,同时还能指导简易的普通机床主轴箱设计。书后附有多篇附录,摘录了机械设计有关最新国家标准、规范、典型结构等,便于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使用。本书力求内容简明实用,注意加强学生设计技能与结构设计能力的培养。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章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与步骤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1.3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4课程设计的学时分配 第2章传动轴与主轴 2.1外力作用的方向 2.2主轴承栽的确定 2.3弯矩图的绘制 2.4主轴前端挠度的确定 2.5传动轴的刚度验算 2.6传动轴直径的确定——美国ASME标准 2.7角接触向心轴承的轴向载荷计算 第3章切削用量与切削力 3.1专用机床切削用量的选定 3.2专用机床切削力计算 第4章典型结构 4.1齿轮块 4.2主轴端部结构 4.3主轴组件 第5章普通机床主轴箱设计 5.1公比□ 5.2转速损失 5.3计算转速 5.4检查主轴各级转速 5.5主轴前端轴颈尺寸 第6章课程设计题目 6.1专用机床课程设计题目 6.2普通机床课程设计题目 附录1常用资料、数据 附表1.1图纸幅面、图样比例 附表1.2常用材料极限强度的近似关系 附表1.3一般用途圆锥的锥度与锥角(摘自GB/T157—2001) 附表1.4特定用途的圆锥(摘自GB/T157—2001) 附表1.5砂轮越程槽(摘自GB/T64035—2008) 附表1.6插齿退刀槽(摘自JB/ZQ4239—1986) 附表1.7滚人字齿轮退刀槽(摘自JB/ZQ4239—1986) 附表1.8滑移齿轮的齿端圆齿和倒角尺寸 附表1.9刨削、插削越程槽 附表1.10齿轮滚刀外径尺寸(摘自GB/T6083—2001) 附表1.11弧形槽端部半径(摘自GB/T1127—1997) 附表1.12T形槽及相应螺栓头部尺寸(摘自GB/T158—19961 附表1.13T形槽间距及其极限偏差(摘自GB/T158—1996) 附表1.14T形槽用螺母尺寸(摘自GB/T158—1996) 附表1.15燕尾槽(摘自JB/ZQ4241—2006) 附表1.16矩形花键基本尺寸系列(摘自GB/T1144—2001) 附表1.17矩形内花键形式及长度系列(摘自GB/T10081—2005) 附表1.18矩形花键的尺寸公差带和表面粗糙度Ra(摘自GB/T1144—2001) 附表1.19矩形花键的位置度、对称度公差(摘自GB/T1144—2001) 附表1.20定位键(摘自JB/T8016—1999) 附表1.21部分通用铣床工作台T形槽尺寸与定位键选择 附表1.22普通车床联系尺寸 附录2常用标准件 附表2.1六角头螺栓1 附表2.2六角头螺栓2 附表2.3开槽螺钉 附表2.4内六角圆柱头螺钉(摘自GB/T701—2008) 附表2.5开槽锥端、平端、长圆柱端紧定螺钉 附表2.6T形槽用螺栓(摘自GB/T37—1988) 附表2.7六角螺母 附表2.8圆螺母(摘自GB/T812—1988) 附表2.9圆翼蝶形螺母(摘自GB/T62.1—20041 附表2.10平垫圈 附表2.11弹簧垫圈(摘自GB/T93—1987GB/T859—1987) 附表2.12普通平键 附表2.13导向型平键(摘自GB/T1097——2003) 附表2.14内螺纹圆柱销(摘自GB/T120.1——2000、GB/T1202—2000) 附表2.15内螺纹圆锥销(摘自GB/T118—2000) 附表2.16圆锥销(摘自GB/T117—2000) 附表2.17圆柱销 附表2.18开口销(摘自GB/T91—2000) 附表2.19孔用弹性挡圈 附表2.20轴用弹性挡圈 附表2.21轴肩挡圈(摘自GB/T886—1986) 附录3主轴端部结构 附表3.1凸轮锁紧型主轴端部尺寸(摘自GB/T59002—1997) 附表3.2凸轮锁紧型主轴端部与花盘连接相关数据(摘自GB/T5900.2—1997) 附表3.37:24手动换刀刀柄圆锥连接机床主轴端部尺寸(摘自GB/T3837—2001) 附表3.4钻、镗床主轴锥孔标准 附录4切削用量与切削力 附表4.1用高速钢钻头加工铸铁件的切削用量 附表4.2用高速钢钻头加工钢件的切削用量 附表4.3钻削中碳钢及铝合金的切削用量 附表4.4钻削灰铸铁的切削用量 附表4.5用硬质合金端铣刀铣削的切削用量 附表4.6周铣中碳钢的切削用量 附表4.7周铣灰铸铁的切削用量 附表4.8高速钢钻头切削用量 附表4.9扩孔切削用量(高速钢扩孔钻) 附表4.10铰孔切削用量(高速钢铰刀) 附表4.11镗孔切削用量 附表4.12用硬质合金端铣刀的铣削用量 附表4.13面铣刀的铣削余量 附表4.14硬质合金不重磨式面铣刀切削用量 附表4.15高速钢丝锥攻螺纹切削速度 附表4.16组合机床设计中推荐的切削力、扭矩及功率计算公式 附录5滚动轴承 附表5.1深沟球轴承(摘自GB/T276—1994) 附袁5.2角接触球轴承(摘自GB/T292—2007) 附表5.3圆锥滚子轴承(摘自GB/T297—1994) 附表5.4推力球轴承(摘自GB/T301—1995) 附表5.5圆柱滚子轴承(摘自GB/T283—2007) 附表5.6双列圆柱滚子轴承(摘自GB/T285—1994) 附表5.7向心球轴承的X和y值(摘自GB/T6391—2010) 附表5.8机床主轴用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摘自JB/T6362—2007) 附表5.9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摘自GB/T299—1995) 附录6滚珠丝杠 附表6.1滚珠丝杠副参数代号(摘自GB/T17587.1—1998) 附表6.2滚珠丝杠副特征代号(摘自JB/T3162.1—1991)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大齿轮外圆是否与其他轴或轴上的零件发生碰撞。 3)是否有足够的空间位置容纳操纵机构及操纵件的移动。 4)轴、轴承及轴上零件的固定和定位要可靠,受力后不应发生串动现象。注意推力轴承安装是否合适。 5)需要调整的零件如轴承、离合器等应有调整的可能与方便。 6)机床应有良好、可靠的润滑、密封装置。 7)结构设计一方面要满足机床性能要求,另一方面要注意加工和装配工艺性。 8)在设计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 9)图纸应符合国家机械制图标准,并尽可能采用1:1的比例,不得已时再采用其他比例。应注意保持图面整洁、美观。 10)展开图及剖面图的图线加粗以前,应请指导教师审查。 5.零件的验算 在零件的尺寸和位置确定后,才能知道它的受力状态——力的大小、作用点和方向,此时就可以对主要零件(如齿轮、轴、键、轴承等)进行较为精确的验算。如发现不合理或不正确时,应重新修改结构,重新计算,以达要求。例如,在验算时发现工作应力超过许用值时,可改用较好的材料或改变材料的热处理来进行补救。 6.修改和加深装配图 根据验算结果并对装配图进行审查后修改草图,完善装配图,把应该表示出来的零件清晰正确地绘制在装配图上,在确认无误之后按制图标准加深装配图。 在装配图上应标出如下各种数据: 1)齿轮的齿数及模数、蜗轮齿数、蜗杆线数、丝杠及螺母螺距、齿条齿距、带轮或链轮直径、电动机功率及转数、轴编号等,并均应与转速图一致。 2)决定配合性质的配合尺寸。 3)决定某个部件对其他部件或整个机器的相对位置的基准尺寸;决定部件内基本零件的相对位置、主要轴线到主要表面间距离的内部尺寸,以及该部件的总尺寸等。 4)整个部件的技术条件。 5)图上所有零件应编号,相同零件应具有同一件号,并编写零件明细表。 需要指出:以上设计步骤的顺序不能机械地进行,应按实际情况交替进行,这样才能提高设计效率。在运动设计基本确定后,采用类比法,选择同类型机器作为依据进行简单的估算,画出装配草图,然后验算,修改结构,再验算,最后确定出比较完善的结构设计(装配图)。这种设计方法称为“三边”设计法,即边计算、边结构设计、边修改,三者结合进行。这是现场采用的设计方法,能大大加快设计进度。


编辑推荐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第2版)》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 PDF格式下载



表格比较有用,但是对于设计计算部分太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