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美产业互补性研究

张丽平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者:

张丽平  

页数:

225  

内容概要

  《中美产业互补性研究》共分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背景及具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主要梳理了有关产业和贸易的理论和研究,这些理论和研究为《中美产业互补性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和借鉴。第三章中美产业结构的差异性,通过对宏观数据的分析及构建产业结构差异性指数,描绘出中美在产业结构上存在的明显差异,这是分析中美两国产业互补性的前提和基础。第四章中美产业的关联度,通过对贸易、投资、金融等连接渠道的分析,探寻中美产业间的关联。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对两国产业形成互补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存在关联的产业才有条件形成互补关系。第五章中美贸易中产业互补性的验证,尝试从两国经济相关性、产业竞争力及重点产业的互补特点等角度考察产业的互补性。第六章中美产业互补性的成因和作用,从国际分工、产业跨国转移和国际价值链角度分析了引导中美产业互补性形成的背后力量,这种互补性形成后均对两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七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未来应致力于打造更加平等的、互利的中美产业互补关系,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和措施。

作者简介

  张丽平,女,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产业经济。现就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对外研究部研究室主任。先后主持和参与了“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中国可持续的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新形势下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研究”、“‘十二五’规划预研究”、“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及相关问题研究”等多项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撰写大量国际贸易、产业经济专题调研报告并被有关决策部门采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第二节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一、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一、中美经贸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一、研究思路一、研究的总体框架三、主要研究方法第二章 产业和国际贸易的相关研究第一节 产业及相关理论一、产业及产业结构一、国际上关于产业结构演变与调整的相关理论三、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调整四、产业链/价值链的相关研究第二节 产业互补性一、国外的相关研究一、国内的相关研究第三节 国际贸易理论及相关研究一、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二、关于贸易竞争力的理论三、关于中关贸易摩擦的相关研究第三章 中美产业互补性的基础:产业结构差异性分析第一节 中美产业的同构性/异构性分析第二节 中美产业结构差异性的具体表现一、中关三大产业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一、制造业构成中的差异三、服务业构成中的差异第三节 中美产业结构差异的成因一、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与产业结构一、中国仍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前行三、美国已进入现代化社会第四章 中美产业互补性的条件:产业关联度分析第一节 货物贸易连接机制一、中关货物贸易现状一、中美货物贸易中的垂直性特征第二节 外国直接投资连接机制一、中关之间直接投资一、中美间跨境直接投资的特点第三节 国际金融连接机制一、中美证券投资一、美国在华金融机构经营情况三、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第五章 中美贸易中产业互补性的表现:验证及实证研究第六章 中美贸易中产业互补性的成因及作用第七章 中美贸易中产业互补性的未来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郎咸平对当前国际产业链战争和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他认为任何行业的产业链,除了加工制造,还有六大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这六大环节就是整条产业链里面最有价值、能够创造出最多盈余的部分。在全球竞争格局下,这些环节几乎都不是由中国企业控制的。中国企业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动创造出价值一元钱的产品,同时替美国创造出九倍于此的价值。因此中国越制造,美国越富裕②。  马永驰、季琳莉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走以加工为主的道路是非常必然的。它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代价。而且,随着全球工业“模块化”的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这种代价不是在逐渐缩小,而是在慢慢扩大,中国正在逐步陷入一种“丰收贫困”的陷阱。因此,中国必须着眼和重视“微笑曲线”的两端,向微笑曲线的两端扩张,要向自主知识产权这一端扩张,也要向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营销渠道、自主营销手段这一端来扩张,要逐渐摆脱两头在外、自己在中间干苦力的局面③。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客观分析了中美产业互补关系和贸易对两国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尖锐指出这种互补关系客观上也造成“顺差在中国、利益在美国”的双边贸易不平衡,实质上反映了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中国的对外贸易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源环境对出口和经济发展的约束越来越突出,传统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弱化。作者提出,我们应当抓住全球化、低碳经济、金融危机以及美国国内政策调整等机遇,利用自身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国内市场规模大、制造业能办强等优势,重新塑造中美之间的经济互补关系,化解风险,应对挑战。中国首先应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力争掌握全球价值链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其次要保持与美国经贸关系的稳定,尽量避免敌对状态的出现,努力争取更加平等互利的中美产业互补关系。作者多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从事政策研究,本书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实践依据比较扎实,政策建议思路也有较强的针对性。  ——卢中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美产业互补性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