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一片记忆

石雨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作者:

石雨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听过石雨先生有关经济问题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思维缜密、论述精当、口才一流的专题演讲,未曾料想他也是喜欢收藏写作的好艺之徒。先是听闻他宝爱瓷器;继之知晓他是圈内活跃分子,所藏不俗;后来更知道他还是位段位不低的陶瓷鉴赏家,东西经他掂量,已能断其七、八。月前有幸偕妻造访先生寓所,观赏其藏,竞以为走进一个微型博物馆。说不上宽敞的居室书房,左右上下已是满满的陈列贡奉着各式瓷器,主人一一点评其镇宅家藏,俨然全套专业用语,娓娓道来,喜不自禁。令我意外的,主人新近更成书数万字的专题著述,专门介绍分析他收藏的青花瓷片的艺术特色,足见石雨先生不光痴好如病,且病得还不轻。细细拜读石雨先生的“一片记忆——与清三代青花精品瓷片对话”,全不同于时下热销的各类专业图书和入门导览,而是一本藉青花瓷片介绍与艺术特色评论,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历史典故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于一炉的,具有相当的观赏性、可读性的艺术品鉴读本。

内容概要

《一片记忆:与清三代青花精品瓷片对话》主要讲述了:细细拜读石雨先生的“一片记忆——与清三代青花精品瓷片对话”,全不同于时下热销的各类专业图书和入门导览,而是一本藉青花瓷片介绍与艺术特色评论,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历史典故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于一炉的,具有相当的观赏性、可读性的艺术品鉴读本。

书籍目录

序瓷言说青白 片语话沧桑人物 康熙青花刻舟求剑图碗底 康熙青花牧童放牛图碗底 康熙青花刀马人物图笔筒残片 康熙青花大将军图残片 康熙青花“少帅”图残片 康熙青花夜游赤壁图残片 康熙青花渔家乐小碟残片 康熙青花刘海戏金蟾图盘底 康熙青花渔歌唱晚图残片 康熙青花行旅观景图碗底 康熙青花行旅观景图鼻烟壶残器(冲) 康熙青花高士对弈图盘残片 康熙奇花高土晤面图碗底 康熙青花寒窗苦读图残片 康熙青花仕女赏花图盘残底 康熙青花两厢记图折沿盘(断、微残) 康熙青花琴女卖唱图碗底 康熙青花八仙人物图酒盅(裂) 康熙青花、五彩婴戏纹残片(一组) 雍正青花衣锦还乡图盘残片 雍正青花高士苫读图碗底 雍正肯花高士图酒盅残底山水 崇祯青花山水纹筒瓶残器 顺治一康熙早期青花加紫山水纹碗底 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盘(残) 康熙青花山水纹碗底 康熙青花釉里红山水纹碗底 康熙青花山水纹碗残片 康熙青花山水纹碗底 康熙青花山水纹碗底 康熙青花山水纹大瓶残片 康熙青花山水纹花盆残片 康熙青花山水纹大瓶残片 康熙青花山水纹碗底 康熙青花釉里红山水纹盘底 康熙苛花山水纹残盖 康熙青花山水纹碗底 雍正青花淡彩山水纹盘底 乾隆豆青釉青花山水纹盘残底 乾隆天青釉青花山水纹小花盆(冲、磕)花鸟 崇祯青花花鸟纹莲子罐残器 顺治青花花鸟纹简瓶残器 顺治青花梧桐纹残片 康熙青花芦雁纹碗底 康熙斗彩河塘鸳鸯纹碗残片 康熙青花花鸟纹碗底 顺治一康熙青花花鸟纹碗底 康熙斗彩花鸟纹盘底 康熙青花月影玉兰雉鸡纹碗残片 康熙青花釉里红鱼纹碗残片 康熙青花莲纹线描印盒 康熙斗彩花卉纹碗底 康熙青花牡丹纹碗残片 康熙青花牡丹纹大瓶残片 康熙青花荷花纹盘残器 康熙青花冰梅纹花盆残片 康熙青花竹纹残片 康熙斗彩描金竹纹瓷片 康熙青花竹石纹碗底 康熙青花菊花纹残片 康熙青花釉里红寿桃纹残碗 康熙青花葡萄纹碗残片 康熙青花灵芝纹碗底 康熙青花釉里红棉花纹碗底  康熙一雍正斗彩宝相花纹碗底 雍正青花寿桃纹碗底 雍正青花松竹梅纹盘残底 雍正青花灵芝纹碗底 雍正斗彩竹石纹残片 乾隆青花宝相花纹残片 乾隆青花莲纹盘残片 乾隆青花釉里红荷花纹盘底 乾隆斗彩百子花纹碗残底动物 崇祯青花狮子纹莲子罐残片 崇祯一顺治青花骏马纹折腰碗底 康熙青花凤凰牡丹竹石纹盘残片 康熙青花鹈鹕海水纹碗底 康熙青花釉里红“官上加官”纹碗残片 康熙青花釉里红葡萄松鼠纹碗残片 康熙青花马驹纹碗底 康熙青花花月兔纹碗底 康熙青花花鹿纹碗披片 康熙青花松鼠纹碗底 康熙青花矾红海水云龙纹盘残片 康熙青花云鹤纹碗残片 康熙青花釉里红海水花螺纹碗底 雍正青花鹤纹碗底 雍正斗彩海水龙纹盘残底 乾隆黄地青花云龙纹残片 乾隆青花釉里红云蝠纹碗残片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人们发思古之幽情、感慨古人不再(实际是庆幸自己幸运)时,常说:“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可现在,我面对眼前这些古人曾经留下过指纹的“古时物”时,怎么倒觉得该轮到我们这些“今时人”藐小、孤独、被动和短暂了……当我校核完有关技术性问题(窑口、断代、尺寸、编排等),并再次摩挲上手、凝神把玩书中所列的每一片瓷片时,我的心再次为“清三代”先人们的聪明才智所沐浴、抚慰、激荡和震撼……一定要珍惜和善待祖先留给我们的每一笔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哪怕是指甲盖那么一丁点儿、不起眼儿、稍不留神儿就可能被永远深埋黄土的破瓷碎片!用工作之余宝贵而不可多得的闲暇时间来喜好古瓷,多少次伏案查阅资料、字斟句酌地写这点文字,我自己都觉得累得慌、不容易,试想我身边还有妻儿老小,他们容易吗?!没有他们默许、默认,有时也许无伤大雅、些许淡然的“提醒”,我绝干不成这事。就说本书起书名,我就费老劲了,最后还是儿子没出几分钟就提议、夫人一听就叫好、而我稍加品味就深感“当局者迷”,才敲定下来的。现在回过头说,想写一本有一定水准的清三代青花瓷片的书,并力求从多角度、多方位来揭示瓷片表面和内在的那些让人心生无限美感,且值得反复玩味的东西,真是自讨苦吃、风险甚大!有时要查清一种似是而非的纹饰、一种不太见过的款制、一种文化现象的缘由……妈呀!现在想起来还后怕,那“苦”只有自己往肚里咽……尽管这般努力了,毫无疑问,错误甚至“露怯”仍然在所难免,读者发现了,一定不吝赐教!当然,“甜”肯定是有的。就是,每搞清一种情况,心里总会感慨和纳闷:原来这样!怎么这么多年了,我以前就不知道?!


编辑推荐

《一片记忆:与清三代青花精品瓷片对话》由中华书局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一片记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