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镜中爹

张至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张至璋  

页数:

271  

字数:

16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六十年前,他与父亲挥手作别。那条去台湾的大船圆了他儿时的乘船梦,却隔绝了一生的父子情。只能填写“我爸在大陆,失去联络”的台北童年,看着褪色的家书,眺望对岸的大陆,无限感慨:爹怎么没来台湾呢?点点滴滴的生活呈现出的是台湾当时真实的社会境况。分离五十年后,岳母林海音的一句提醒,作者从澳大利亚到江南寻父,踟蹰在外滩,捕捉童年的温情。一张老旧照片是他的“镜中爹”;一则寻人广告燃起无穷希望;一通国际电话如同春雷乍惊。从一点点蛛丝马迹,靠着如许缘悭一面的人的相助,天南地北搜寻一名老汉,追诉出两岸六十年的离乱史,再现出两岸隔不断的骨肉情。

作者简介

张至璋,1941年生于南京,1949年初随母亲赴台湾,父亲滞留大陆。政大法律系毕业,曾担任墨尔本、澳洲、大洋洲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现专事写作。其作品多次获得各类奖项:1995年澳洲联邦作家全额奖金、世界华文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等。著作:小说类:《飞》、《张至璋极短篇》

书籍目录

楔子 时空上篇 台湾成长与怀念 第一章 镜中爹 第二章 台北童年 三张船票 台湾就在远处的海里 暂居大姐家 褪色的家书 我爸在大陆,失去联络! 反攻,反攻,反攻大陆去! 爹怎么没来台湾呢? 第三章 以剑镶珠,星月双辉 二叔什么样子? 娘第一次去外国,一生也就这一次 娘想不想去大陆? 迁居宜兰 娘给我的“财产”——脚踏车 维寅怎么不在呢? 第四章 孤独的现代人 失散与重聚 刻钢板的日子 大学生,少爷兵 我的步伐 不按牌理出牌 三十多岁才动笔写作,不见得晚下篇 大陆寻亲与感恩 第五章 寻人启事 人间有真情,世界充满爱 两个目的,三线布局 米字边儿,草字头儿 第六章 历史现身 公公,公公! 那段历史正在结束 第七章 爹的足迹 光荣工人队伍的一分子 二叔是公认遭受迫害的 那样中国味儿的女人 第八章 爹的孔雀没有开屏 文与图的世界 爹,儿来了! 第九章 重现后记 永不消失的晨光附录 萼芬姐的字字珠玑 沉寂了半个世纪的 张维寅与张至璋父子年代对照表

章节摘录

  上篇 台湾成长与怀念  第一章 镜中爹  我生长在江南,家中仍按老北平习俗,称父亲为爹,母亲为娘。  文学作品或电视影剧,有些刻意用“爹娘”代替“爸妈”,不只为表明时代或地域背景,也是为加强亲情意味,“亲娘淌下泪水”就是与“母亲在流眼泪”不同。这儿不谈文学,因为爹娘在我实际人生中,远非文学能比。  七岁以前,是个久远的年代,我的生活与一般孩童没有两样。  每逢爹娘带领两个姐姐和我,晚上散步到南京的新街口新开张的首都戏院看电影,我总盼望能在电影院吃到什么。哪怕回家的路上会走酸了腿,被他们拉着拖着,因为我已阖上了眼,而他们却起劲地谈着白杨、周璇什么的。  爹画图一流,每次应我所求,紧握住我的小手,教我画卡车、飞机、轮船。事隔半世纪,每忆及此,我仍能感受他手心的温暖。  爹还会折纸船,有篷的、没篷的、单篷的、双篷的。正方形纸折出来的船身宽,长方形纸折出的船身窄。爹甚至能用一张纸折出船边晾晒的衣服,然后像变魔术般,把衣服拆开,竟变成另一条船,依附在原先这条船上,令我吃惊不已,爹说这叫“双身船”。  每次折纸船总花不少时间,我却乐此不疲,憧憬着有天真去乘船的滋味。当时哪里知道,我与爹的欢乐竞这么短暂,甚至后来连他的容貌都模糊了,即使我一生都谨记折好双身船的要领。多年后,每当教自己的孩子折双身船时,就温习一遍,也重温一遍。  一九四九年初,爹不再跟我折纸船了,那段日子全家天天出门抢购米面油盐。上午抢,免得下午涨价。最后我们到了南京的长江码头下关,乘江轮去上海。江轮会叫,会冒烟,一夜船下来,令我兴奋无比,圆了折纸船的梦。  我们住在上海黄浦江边的大旅馆,姐姐天天带我到江边,等待更大的船,会漂洋过海、去台湾的船。我们也在码头找真的双身船,可是我却始终没见过。  对于上海,很清晰地记得一件事,就是天天央求姐姐,带我在旅馆上下楼坐电梯,从不嫌烦。那电梯有两道门,其中一道有铁条格子,姐姐说手伸进去会轧断。  我们终于搭上一条轮船,大得不得了,但是人挤人。后来回想,爹一定对娘及我们姐弟说了许多话,他们之中还一定有人含着泪。因为,爹没有登船,留在岸上。  爹和我们只通了两三封信,每封都寥寥数语,寄信的地址也不一样。爹在信中强调共产党来了后,生活很好,但是嘱咐我们没事不要通信,要通信也要由南京秦状元巷一位不认识的李先生转交,不是直接寄到我们住的丰富路。爹当时近五十岁,被通知又进了“大学”,还天天打篮球。娘保留着爹最后一封信。  我们不敢常去信,怕给爹找麻烦。隔了些时日,忍不住按地址去信,却一封封的没有回音。  一年年,就这样过去了。  老实说,小学时对于失去父亲,日子久了渐渐习以为常,记忆里不便的是参加作文比赛填表,父亲职业栏不知如何下笔。娘教了我,“陷大陆,失去联络”。  这七个简短坚定的字,虽是写给别人看的,但是却明示我,没什么指望了。  四十几年后,一九九二年秋天,满怀希望,我终于又踏上大陆。所不同的,这次是搭飞机,是由我移居的澳洲飞去的。  南京新街口的晚上,依然挤满人,挤满车,挤满树,也挤满嘈杂。那家首都戏院还在,门前也依然有爹娘拖着小男孩,进去看电影。黑压压的人群中,我不断闪躲走着,看不清他们的面孔,也看不清年纪,五十,七十,还是九十?忽然有人拉住我,问要不要以美金换人民币,我摇摇头。就在想捕捉这人的面容时,他已隐入人群。  我忽然领会,自己仅是十二亿分之一。  回头看看这黑压压的一大片,爹真在里面吗?  十二亿人里,像我这种遭遇的,又有多少呢?  有人调查过吗?  有人统计过吗?  走在那条狭长古老的丰富路上,我找不到儿时的故居。原来“解放后一切从头起”,门牌号码已从路的另一端倒过来编,单双号也左右对调,有的一户拆散,有的数户合编。东西是旧的,规矩却变了。然而我还是走到路的另一头,一家家数起,却发现许多门户内全有我模糊的记忆:石板小天井、曲曲拐拐的院落。一些七老八十的老妇人,在里面生炉火,晒床单,洗洗涮涮的。我问不出结果,得到的是一张张迷惑的面容,满脸的皱纹。我心中急躁起来。  这些院落里,哪间有过我的童年呢?  这些老人里,哪些见过我爹呢?  大概都没有。  可是我照了很多相,因为大概也有。那些满脸的皱纹,莫名地,令我亲切、温暖。饥肠辘辘,我疲惫地走出丰富路。当年那个小男孩看完晚场电影,怎么不会走酸了腿,走阖了眼?五十年是人生的大半,现在想回头走儿时的路,纵然门牌号码没倒过来编,环境也变了,哪能容你单纯地一相情愿?  城郊红十字会的人建议,不要一味寻找故居,该去试一试爹最后要我们转信的地址。我又燃起希望。秦状元巷在夫子庙附近,狭窄的石砖路,两旁是斑驳的石墙和木屋,巷道里只能走自行车。爹,一定来过这儿。这次我不再按照门牌,竟然很快找到李先生家,里面居然还住着他的表侄母子,可是他们没听过爹的名字。  原来李先生早已去世多年,要是活着也已一百一十岁。据他表侄说,李是民初革命元老,解放前是国民党左派。解放之初已六十多岁,但仍随许多人进了“华大”。华大是专为改造知识分子,或曾在国民政府任职的人而设的思想学校。华大只存在两三年,现在知道的人不多。  这人的判断是,他表姑父李先生也许与我爹是华大“同学”,也许爹只是受他表姑父监管的人之一,因此由他表姑父统一管制信件。他这样恳切地向陌生人说出家事,很使我感激,即使他能告诉我的就这么多。然而无论如何,我觉得像在空中抓到一根从风筝上断了的线头。看来爹再度进的所谓“大学”,真是华大。  随后一年,靠着妻祖丽的大陆亲戚萼芬姐的热心奔走,在一个机构内翻找档案,最后居然给我寄来当年华大的两页文件影印本。  我匆忙拆开信……  啊,爹的亲笔字迹,还有照片!  那是他在一九五○年,进入华大时填的出生及学历、经历表。家属栏,爹把我们的名字都谨慎地刻意更改了。姐姐用她们的小名替代,我的删除了第三个字,成了单名。娘的名字最为特别,混合了她的名及号,并代以谐音字。配偶下落栏,填的是“在台湾女婿家闲住”。  爹为什么改我们的名字?他当时心中担忧些什么?爹是为了自保?怕我的姐夫,因为在台湾地区的国民党政府中工作,连累到他?还是爹想保护我们?怕万一解放了台湾,共产党不满意爹,而株连到我们?名字不同,爹与我们就没了关系,我们不是也就不会受到他的连累?我看到爹清秀的字迹间,爬满了焦虑,隐藏着智慧。然而,不就是同一时期,我在台北作文比赛中填表,竟然连父亲栏都不会填,还要靠娘教我“陷大陆,失去联络”?  那张两时半身照里,爹穿白衬衫,头发整齐,有点上秃。爹有对大眼睛,是那样炯炯有神地盯住镜头。我注视良久,爹盯住的是我。刹那间,爹跳出了照片,与我面对面!他那样聚精会神地瞪着我,我却看不透他的心情。  那夜,我没阖上眼。  清晨,我悄悄进入浴室,旋亮灯。  小时候有次问娘,爹长得什么模样。娘说爹很像我,但是有点秃头。当时我心想,爹秃头怎么会像我呢?而现在这张照片,是一九五○年爹进华大前后照的吧?那不正是我小时候问娘,爹长得什么模样的年代?  多年来,我一直揣摩爹的容貌,如今事隔四十多年,终于看见了答案!  我抬起头,镜子里是个每天都看到的五十来岁的中年人。我睁大眼睛盯住“他”,那不也是跟爹一样炯炯有神吗?只不过头更秃了些,那是因为,“他”比爹大了两三岁。那么,再过两三年,爹不就是镜中这模样吗?那么,想知道爹后来是什么样子,不是我一走到镜前,就能知道了吗?即使再也看不到爹以后的照片,再也没有爹的消息,又何妨呢?  视线模糊中,我已看不清楚镜子,心中涌出一丝暖流。  就这一丁点,我与爹的故事。  就这一小片,相隔四十多年的牵连。  爹在华大“毕业”后的下落,那两页文件没有记载,无从追落。这件事我一直没告诉娘,以免她伤心。整个经过只有二姐和大姐夫知道,爹疼爱的大姐,早已在中年过世,爹没见过的二姐夫,也因车祸去世。最近一年,娘体力日衰,无法看报,我才敢写出来。  娘今年九十五。  爹比娘小一岁。  (按:本章发表于一九九五年底,获得世界华文文学奖。岳母林海音女士看了深受感动,积极鼓励寻找。数年后,事情出现戏剧性转折。以下各章写于二○○二年至二○○九年。)  ……


编辑推荐

  《镜中爹》一文发表后,获得了世界华文文学奖。这是一部个人与历史和解,血肉与血泪和解的书。一个怀抱历史悲怨的人,不可能完成这《镜中爹》。一个不能温柔透视历史的人,也不可能完成这《镜中爹》。一个没有赤子情怀的人,更不可能完成这《镜中爹》。  一张旧照片是他的镜中爹,一则寻人广告燃起无穷希望,一通国际电话如同春雷乍惊,一封撕破的信透露几许秘密,五本手迹册子蕴藏多少玄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镜中爹 PDF格式下载



在杂志上看到《镜中爹》的简介,被吸引住了,即时打开电脑订购。如书的封面上的文字所道:“六十年前,上海码头,那条去台湾的大船,圆了儿时的乘船梦,却隔绝了一生的父子情;分离五十年后,万里寻父,三线布局,群策群力,再续情缘。”这就是故事最好的概述。由于作者与父亲的长相极似,人到中年,对镜如见爹,想爹就照镜,所以书名曰“镜中爹”。作者张至璋于1995年底发表了一篇题为《镜中爹》的文章(本书的首章),获得世界华文文学奖。其岳母林海音女士看了深受感动,积极鼓励作者寻找,就出现了书中的其他情节。张至璋是一位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资深电视新闻从业员,曾担任台湾华视的记者、新闻主播,澳洲广播公司新闻编辑与节目主持人。因此,书中叙事的编排也如电视记录片中,不断有历史镜头穿插,可以不加改编直接摄制成一部电视记录片。在海峡两岸,镜中爹不是个案。一湾浅浅的海峡,又隔阻出多少寻常百姓悲欢离合的故事呢!


这本回忆录记载了一个没有父亲的小孩儿在台湾的生活以及他长大后在大陆寻找父亲的旅程。在文中作者多次提“此时我在台湾在干什么有着怎样的心情,而父亲又在大陆干什么又是怎样一幅光景”这样的问题,不禁让人看了心酸,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多年之后充满伤感和惊喜的大陆寻父之旅中一一揭晓。应该说作者的在台湾的成长经历是非常幸福的,除去那些成长中必然的痛苦和快乐,作者并没有像埃里克森那样在父亲缺席的情况下陷入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困惑中,而在作者幼小的心灵中十分清晰地为父亲贴着“在大陆失踪,失去联系”这样的标签,无疑也在心里为父亲这个存在留着一扇门,始终怀着对某一天再见父亲的隐秘期待。随着寻父之旅中谜底一步步揭开,离父亲越来越近,心情也越来越沉重,因为这个被发现的事实足以让任何一个人动容:父亲为了保护在台湾的妻儿家人,隐姓埋名地在大陆生存了下来直至终老,而作为解放前为国民政府工作过,还有亲人在台湾的父亲,在大陆的生活注定不好过,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能想象得到……你能想象吗?一个至亲用三十年的孤独隐忍换来了你的成长,你的身上留着他的血液,你的样子是他眉眼的印刻,他做了这一切然后悄悄离去,你再也看不到,因为这超越了时空的距离,也许你们之间唯一最近的距离就是,你站在镜子前面,看着那个镜中的自己,最像爹的你。


真实的历史往往比我们想象(被告知)的要残忍,镜中的“爹”,在片片拼图下慢慢完整,却已永远逝去。
总归,有希望。。。。


买这本书是因为曾经的《聆听父亲》。每个人都有父亲,但是未必人人能和父亲相守、相聚。原因很多,但是是因为自己无法决定、改变的原因导致的,我们应该怎么办?怪不得谁,只能怪命运?作者“寻父”的过程很感人;作者对于与父亲无法相见、相联系的几十年写得其实很理性、很平静,几乎没有什么抱怨。在我这个年纪看来,还真是不容易。再看背景,作者依然是属于有话语权的人。这不是贬义,只是事实分析。因为我一直想看草根的类似的文章。


儿子找爹,爹留下书册,在找儿子。只有上个世纪才有的亲情,令人留恋!


看史书,不仅仅要看正史,在大历史背景下的个人生活才是组成了这段洪流的真实影像。一直喜欢看微观人物,微观历史,这本书正是这样的书,边阅读边为故事中的人物唏嘘不已,没有人会统计那段历史中有多少这样的悲欢离合发生,但是每一次阅读这样的故事,就会深深震撼很多读者的心灵。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叹。


了解台湾的好书,故事让人感慨!


文字的魅力和真情的魅力一样动人。

作者个人的人生履历、处境、位置的特殊性,也对这本书有至为重要的作用。

由大陆而台,由中文至他国,历史与个人、文化的对比与撞击,
融合而成感人至深的寻找、思虑……


如果一个人生长在非常年代,那么即使他个人再平凡,他的经历也可能成为一种传奇。这种“被传奇”写在纸上是深刻真挚的文字,落在身上却是一生难以言述的哀伤和遗憾。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一向缺乏对个体的关怀,但愿以后会慢慢好起来。也祝愿这片苦难的土地上,生者安乐,逝者安息!


相比于父亲的孤独和落寞,母亲的坚韧和从容,更让我感动


马未都推荐的书,虽然说看书是讲心情和缘分的,但因为马老的推荐还是买了这本,闲时翻阅,也是赏心悦目。


很感人的书,个人在历史里真如芥子浮于海,完全不能自主。作者的文笔也很细腻。


寒假在家看的,非常好。父亲永远是男孩子心中的标杆


很喜欢的一本书,个人际遇与家国命运。。。很感慨的一本,推荐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有点心动;在书店看了第一章,被深深感动了;终于买了这本书,断断续续看完了,又断断续续看了几遍,决定再去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很感慨,都不知道怎么去形容


感情真实细腻,是本好书。


书不错,是正版,纸张也很好,内容也不错,是值得收藏的书籍


书的质量,非常 好,喜欢!!


好书!从文字到内容,很久没看到这么好的书了,一口气读完。


单位买的,还不错。


勾起了一丝小情感!


不同的视角告诉我们在那个纷乱的时代人们的生存现实。


感动人心的好书


细细的看。


整体还不错 蛮喜欢的


值得一看 感人至深


最平实的语言,最深沉的情感,看得我好几次眼睛都湿润了……


特别是第一篇<镜中爹>,一种泪渗进心里的温暖和感动


一个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纠结的思父情节,以及最终寻到父亲的遗物和栖身之地的感慨,让看完小说后的我也经历了一场同作者一样跌宕的情感历程。中国人的亲情观里,似乎孩子天生与父母不能分割,我也不例外。


没有预期的那么感动,但书确实不错,能了解到台湾社会的点点滴滴。


挺感人的,还按照插图折了几只船哄骗小朋友,相当成功。书中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很直白,露骨。不错,至少能保留作者的真实想法,还是很不错的。


姐姐看的,说还成


爱、生命、政治……这几个概念参杂一起,我自觉阅历还远远不够去理清,尤其在这本书里,这几个概念是那么深,那么重。


书挺好的,物流也快,可惜是我要赔给图书馆的


关于两岸骨肉分离与团聚的书刊过了不少,但镜中爹的视角确实独特。作者把会议的点点滴滴都凝入了寻亲的努力中。我们看到了血浓于水的力量,看到了台湾和大陆在不同时期的平行时空中的不同。。。。


要是书中在多加些作者台湾生活的内容就更好的。亲人两岸分隔,让人遗憾,大陆寻亲若能找到亲人或是找到亲人的遗物自然让人高兴,可是更多的人找不到什么,让人徒添悲伤。希望台湾能够早日回归祖国,也希望有更多的童女士,帮助那些寻亲的台胞或是华侨,政府也应该提供更多的方便,毕竟这些都是国家内战造成的。


原先的新闻人都本是文人,所以新闻性文章和文学性文章的差别不大,但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新闻和文学越走越远,所以对于我这样看习惯了文人文章的读者,对新闻人写的文章就是许多的不习惯,比如张至璋先生是有名的新闻人,价值中立、还原事实、代表公义的新闻素养自是令人起敬,但写起追忆往事和寻亲这样具有高度的私人性和情感性的文章来,仍然这样把握行文的话,就不是很让人有共感了。打个比方,看了海报以为是一部情感叙事戏,买票进了场却发现原来是部新闻纪录片。当然,这个评价也不尽恰当,只是表达这样一种感觉。


因为评论、因为信任这家出版社出版的类似作品,所以购之。
还未及认真阅读。


有些失望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