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情商与影响力

吴维库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

吴维库  

页数:

30  

Tag标签:

无  

前言

  受国家自然基金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支持,我和我的团队完成了《以价值为本的领导理论与中国企业高层领导行为研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号79970009,香港中文大学项目号44M7007:2070239),在2001年暑期参加了哈佛商学院的领导力培训班和香港科技大学恒隆管理研究中心组织行为研修班,发表了很多相关的论文。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我研究了领导力的其他方面,其中包括《基于情商的领导力缔造》,并且向国内企业界推出了领导力培训课程。我的领导力授课在国内各种经理研修班上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对众多的企业内部培训中得到了极其热烈的反响。对这门学问,总经理班欢迎,中层经理班欢迎,企业内部的普通员工也非常欢迎,在对一个大型企业员工层面的内部培训中,有的普通员工还两次主动来听课,导致本课程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大的需求。  在国内很多地方广泛宣讲的基础上,2002年我第一次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和MBA开了领导学选修课,立即受到学员极其热烈的欢迎,走廊过道挤满学生,课堂爆满,充满动力,热情高涨,令人赞叹,他们把课程中的一些原理即刻用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说一些课程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是准备未来毕业后用于实践,而这门课程不同,面向未来,更面向现在,在忙碌和喧嚣中,他们能够在领导学的课堂里找到平静。烦恼和忧郁,他们能够在这里找到原理化解;失意和消沉,他们能够在这里找到支撑。每周一次的领导学课程,成为他们一周的期盼。他们把这个领导学课堂称为领导者的孵化器。他们邀朋约友前来听课,并对这门课给予了慷慨热情的评价,使得本门课程成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2年的金牌课程。  本书中所介绍的是我开的领导学课程的部分内容,本书不仅适合于打造个人影响力、成为领导者,而且能够塑造人们积极的心态,使人们聪明而灵活地工作、积极进取地生活,做一个受社会欢迎的人、受朋友欢迎的人。很多人与我共享我的个人信条“生活因为热爱而丰富多彩,生命因为信心而瑰丽明快”“激情创造未来,心态营造今天”。  本书所介绍的学问是使人生愉快和完美的学问,其基本工具是情商、移情、换位、自信、认可和赞美、宽容、活在当下、操之在我、聪明的工作而不是愚蠢地盲从。这些原理缔造基于情商的影响力,在情商基础上同上级、下级、同级、朋友以及周围的人沟通。传播的原理是: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以上工具,将给读者创造完美人生,缔造聪明的思想基础。这门学问内含大量案例以及对人生有重大启迪的原理,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  此书的完成,作者向以下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周维奇、刘军、富萍萍、郑金花、杨阳、韩颖颖、何巧莎、董智、李岩、冯燮韬、高晓明、白汉刚、侯毅、张庭芹、曹小京、魏东、菜勇、桂璇、绍振江、吕萍、逯金重、陆韩鸣、岳喜雨、金禧悌(韩国留学生)、赵承崧、李雪飞、徐天宝、刘益、张洪意、王继善,他们为本书的完成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吴维库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内容概要

在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情商与影响力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书从培养习惯、缔造个人魅力入手,通过精辟入理的分析、具体典型的实例,为读者打造个人影响力提供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在模拟的情境中走出对幸福、成功的迷思,获得完美人生。

作者简介

吴维库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1994年起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任教。曾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进修公司战略及领导学,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恒隆管理研究中心研修领导学与组织行

书籍目录

情商与影响力 情商的核心内容 情商的五个能力 认识自身的情结 妥善管理情绪 自我激励 认知他人的情绪 人际关系的管理 影响力的本质 培养情商 操之在我 “操之在我”的核心思想 “操之在我”的思维方式 “操之在我”不是阿Q精神 “操之在我”与受制于人的差别 “操之在我”管理情绪 获得快乐的路径 移情换位 “移情换位”同人互动 如何与老人互动 如何与青年人互动 如何与中年人互动 如何与小孩互动 “移情换位”同下属互动 “移情换位”同顾客互动 “移情换位”要到位 “移情换位”不要错位 “移情换位”同人沟通

章节摘录

  像心情好那样去行动  如果你不自信,但是装作自信,别人都看到了你的自信,并且赞美你和认可你的自信,你也会真的以为自己是自信的,以后就会表现得更加自信。像你已经养成那个习惯一样去行动,像不吸烟者那样去逛商店,像已经苗条的人那样去饮食。你必须从你的词汇库中除去一些词汇,这些词汇有:试一试、不能、但是。  你也许早就发现了,经常演正面人物的演员,演不好反面人物。演员李默然因为经常演正面人物,公众已经把对正面人物的尊敬和热爱指向了李默然老师,生活中的李默然也是以模范人物出现的,他不为钱而做广告,是模范丈夫、成功的父亲和优秀的爷爷。模仿什么样人的行为,你就会获得什么样人的心情。  模仿成功者的行为,你会得到成功者的心态,所以说成功是可以模仿的。像心情好那样去行动,你就会获得好心情。  自我感觉要好  一旦达到某个目标,人们就会感到身心舒畅,但问题是你可能永远达不到目标。把快乐建立在还不曾拥有的事情上,无异于剥夺自己创造快乐的权力。记住,快乐是天赋权利。首先就要有良好的感觉,让它使自己在塑造自我的整个旅途中充满快乐,而不要等到成功的最后一刻才去感受属于自己的欢乐。人在压力下智商下降,人在不快乐的情况下思考力下降。所以,在生活中找到能够使你愉快的事情,并以此站稳脚跟,你就能够获得好心情,对自我的感觉也会好一些。再以此为基础,向更高一点的目标努力,你会在好心情下实现一路风光。  如果你活给别人看,你就会很痛苦。如果你今天相信自己做得还不错,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你就真的可以活得很自在。  有人在看到别人感觉良好时会产生嫉妒,所以把“自我感觉良好”作为贬义词送给别人。要知道实现自我感觉良好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妒忌和挖苦只能使得人际关系恶化,破坏自己的好心情。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是:认同和肯定对方。认同和肯定反而会使得对方谦虚,同时也会使得自己获得好心情。  建立好习惯  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你精神焕发,也可以使你萎靡不振;它可以使你冷静理智,也可以使你暴躁易怒;它可以使你从容安详地生活,也可以使你惶惶然而不可终日。总之,它可以加强你,也可以削弱你,可以使你的生活充满甜蜜与欢乐,也可以使你的生活抑郁、沉闷、黯淡无光。


编辑推荐

  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智力库——献给有志于获得愉快心境和完美人生的人们!什么叫高情商,什么叫影响力?什么叫激情领导,什么叫人气旺? 在本书中,我们将告诉你:如何为达到卓越建立好习惯;如何缔造基于情商的吸引力;如何缔造基于情商的自信;如何缔造基于情商的影响力;如何缔造和谐领导力;让你学会活在当下、操之在我、聪明地工作而不是愚蠢地盲从。 这是使得人生愉快和完美的学问,是领导力和影响力的真谛,也是我们通向成功人生的阶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情商与影响力 PDF格式下载



提高了自己的情商有收获


多听多收益


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都有极限,有了全面的指导,你会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加以改进。


演讲,感觉还可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程序


这是一本垃圾书,光提出些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不实用


以为是以书为主呢,打开以后还知道书就薄薄的一本。挺失望的!


我开始怀疑当当网的评论了……我在这里买过几次书,只有自己在书店看好的书,买了才没有失望的感觉。


对于比较感性的人来说这本书可以一看,这样可以使你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人的感情,而控制感情是一种能力,简单说是技术活。


自己感觉很不错,物美价廉又实用。


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可以的。就是听力显得比较小声,每次都要开大很大。


先是在网上看过,然后再决定买的,很好的一本书。


研究的比较透彻,有些难理解,可能需要多读几次才能融会贯通,事例很新鲜,值得一读


写得比较细致,内容比较实用。


很不错的书,偶经常翻看


没有想象中的好吧,可能是抱了点期望吧!收到时间也很慢。。。。


我很喜欢这本书,已经看过好几遍了


泛泛之词,没啥意思


评 情商与影响力(第二版) 感觉很好


都是理论,没有实际的心理变化描绘


   上次看励志书,看的是谁动了我的奶酪,之后很久没看这类书,因为市面上充斥着太多太多垃圾励志读物,东抄西抄,书名大多以数字为题:
  你必知的十六个习惯,之类。
   这本吴老师的书很精练,对职场新人会有很大的帮助。


  很久没有看完一本书了。这本是逛铁楼书店时看到的。随手翻翻觉得还不错……于是就上当了。
  
  开头部分还不错,有道理,也还算有条理。开篇就告诉了我们情商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我们应该达到怎样的标准。但作者在不断地告诉我们应该达到什么标准之后,却始终没有说清楚如何才能做到这样。
  
  其实这本书只说了三点内容:要能移情聆听(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下),要有自信,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看懂了上面这句话,那么OK,你不用再看这本书了。它基本不会告诉你更多的内容,更不会告诉你该如何做到!但实际上,只有笨蛋才不知道上面三点重要!!用得着花整整一本书的篇幅来告诉我吗?!
  
  和国外的畅销书比较类似的是:书中大量引用小例子。当然,这对于让读者迅速进入状态很有帮助。但是,拜托!你写的是一本书,不是小故事集!书中经常会出现上下文链接不上的情况,但排版上却紧密地连在一起。
  
  最后,建议作者把排版分开一些,索性变成一本励志小品散文集好了。如此泛泛而谈,看着诱人,吃着乏味。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