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同长虹 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

同长虹 编  

页数:

189  

前言

  本书是按照21世纪高职高专的培养要求和编写纲要编写的,主要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供各级各类院校或职业教育学校的师生培训使用,还可作为机械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本书参考课时为50—70学时。  全书共分9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互换性和标准化的基本知识;第2章主要介绍光滑圆柱体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及选用,并将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作为特例;第3章介绍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为技术测量作准备;第4章介绍了形位公差及其检测;第5章介绍了表面粗糙度与检测;第6章介绍了量规设计基础;第7章介绍了键、螺纹等常用联接件的公差与检测;第8章可作为选学内容,介绍了圆锥和角度的公差及检测;第9章介绍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检测。  本书在保持内容系统性的同时,兼顾各专业课时不同的特点。对于少学时专业,建议以前5章内容为重点,其他章节可选学或不讲。

内容概要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极限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形状和位置公差与检测、表面粗糙度与检测、量规设计基础、常用联接件的公差与检测、圆锥和角度公差及检测、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检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力求体现定位准确、注重能力、内容最新、结构合理、通俗易懂的编写特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机械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及计量、检验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绪论1.1 互换性1.2 标准化1.3 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思考题与习题第2章 极限与配合2.1 基本术语及定义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的基本构成2.3 极限与配合的选用2.4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3章 测量技术基础3.1 概述3.2 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3.3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4.1 概述4.2 形位公差标注4.3 形位公差带与形位公差4.4 公差原则与公差要求4.5 形位公差的选择4.6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检测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5章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5.1 概述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5.4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5.5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6章 量规设计基础6.1 光滑极限量规6.2 量规设计原理6.3 工作量规设计6.4 位置量规简介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7章 常用联接件的公差与检测7.1 单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7.2 花键联接的公差与检测7.3 普通螺纹联接的公差与检测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8章 圆锥和角度公差及检测8.1 圆锥与圆锥配合8.2 圆锥公差及其应用8.3 角度与角度公差8.4 锥度与锥角的测量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第9章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公差与检测9.1 概述9.2 齿轮的误差及其评定指标与检测9.3 齿轮副的精度及侧隙评定指标9.4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应用本章小结思考题与习题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绪论  1.1 互换性  1.1.1 互换性及其重要意义  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不需要任何选择、调整和修配就能装配到机器中去,并完全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的特性,又称为完全互换性。  现代化工业生产常采用专业化协作生产,即通过分散制造、集中装配的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从使用者来看,机械产品具有互换性,可以更换失效零件,方便维修,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从制造者来看,互换性是实现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基础,零部件实现专业化、标准化,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从设计者来看,可以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大大减少设计计算和绘图量,缩短新产品的设计周期。因此,互换性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前提,对于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方便使用和维护,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互换性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业中一个普遍遵守的重要原则。  1.1.2 互换性的分类  按互换的范围,可以分为几何参数互换和功能互换。几何参数互换是指零部件的尺寸、形状、位置、表面粗糙度等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零部件的几何参数、物理和化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等都具有互换性,称为功能互换。本课程主要研究几何参数的互换性。  ……


编辑推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是按照21世纪高职高专的培养要求和编写纲要编写的,主要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供各级各类院校或职业教育学校的师生培训使用,还可作为机械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参考课时为50—70学时。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