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指南

王绍文 等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

王绍文 等编著  

页数:

557  

前言

能源是现代社会的血液,是人类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金属材料是现代社会的骨骼,是现代社会发展与繁荣的标志。由于金属材料的优良性能和高强特性,在目前可预见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尚无新的材料与其结构性、功能性、基础性、强度可靠性和其最大用量相媲美,是社会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将在很长时间里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冶金材料的生产与其资源、能源消耗量已构成一对突出矛盾。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做出决定,把GDP的增长作为预期性指标,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作为必须确保完成的约束性指标。也就是说,GDP的增长必须建立在确保完成节能减排指标的基础上,必须把保护环境问题放在优先控制地位。以确保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对中国而言,冶金工业是现代经济建设、现代国防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与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是,冶金工业是能源、资源消耗大户,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副产品,排放大量污染物。因此,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冶金工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为了配合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适应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的急需,我们组织国内专家学者编写了这本《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指南》。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冶金工业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促进、推动和互助的作用。本书由王绍文、杨景玲、赵锐锐、王海涛等编著,其中王绍文(第1章、第2章),贾勃、吴万林(第3章),杨景玲、王绍文、贾勃(第4章),王绍文、孙玉亮(第5章),王绍文、张兴华(第6章),何莉、王绍文(第7章),王绍文、杨景玲(第8章),赵锐锐、杨晓莉(第9章),王海涛、张殿印(第10章、第13章),杨景玲、吴万林(第11章),王海东、赵锐锐(第12章),杨景玲、何莉(第14章),王绍文、杨景玲、张殿印(第15章),王绍文、何莉(第16章、第18章),杨景玲、张殿印(第17章)。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得到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钢铁协会、宝钢、首钢、鞍钢、武钢、攀钢等单位领导、专家、学者的帮助。另外黄导、张岩、刘玉敏、秦华、刘楠薇、帖春英、石宇、申桂秋、王玮等均为本书提供相关资料。中国京冶工程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钱雷教授、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建筑研究总院环境保护研究设计院院长王纯教授,戴京宪、邹元龙、侯运升副院长等领导对于本书的编著、出版给予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书中参考和引用聂永丰、李光强、张锦瑞、韩剑宏、兰德年等教授专家的有关资料;参考和引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工程分会,中国金属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冶金环境保护综合利用信息网等出版的刊物、论文集相关资料;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等资料。编著者对这些论文、专著的作者及其所在单位表示衷心感谢。由与水平所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读者指正。

内容概要

冶金工业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多,加快冶金行业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促进节能减排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的发展,是冶金工业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本书结合实例系统阐述了钢铁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各生产工序的工业废水资源化与循环利用技术、工业烟尘减排与余热利用技术、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排技术。对每一种节能减排技术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论证,并提出改进意见,对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也进行了归纳和对比。 本书可供冶金工程、环境工程、能源工程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1 绪论 1.1 冶金工业生产工序的能耗与排污特征 1.1.1 钢铁工业生产工艺的能耗与排污特征 1.1.2 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工艺的能耗与排污特征 1.2 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状况与发展差距 1.2.1 钢铁工业面临节能减排的严峻挑战 1.2.2 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工作发展状况与差距 1.3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状况与节能减排的要求 1.3.1 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的技术发展与动向 1.3.2 有色金属工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参考文献第一篇 冶金工业能源利用与节能技术指南 2 钢铁工业能源利用现状与差距分析  2.1 钢铁工业能耗现状与分析  2.1.1 能源结构与消耗状况  2.1.2 钢铁企业能耗与工序能耗  2.2 钢铁工业节能工作的成绩与差距分析  2.2.1 节能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2.2.2 能源消耗存在的主要差距与分析 3 钢铁工业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指南  3.1 采矿、选矿工序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要求  3.1.1 矿山工序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要求  3.1.2 选矿工序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要求  3.2 原料、烧结与焦化工序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要求  3.2.1 原料场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要求  3.2.2 烧结工序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要求  3.2.3 焦化工序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要求  3.3 炼铁工序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要求  3.3.1 炼铁工序炉容与入炉原料  3.3.2 炼铁工序设计和余热回收  3.4 炼钢、铁合金工序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要求  3.4.1 炼钢工序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要求  3.4.2 连铸工序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要求  3.4.3 铁合金工序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要求  3.5 轧钢工序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要求   3.5.1 轧钢工序节能降耗一般规定   3.5.2 大型轨梁车间节能降耗规定与能耗指标   3.5.3 中小型轧钢车间节能降耗规定与能耗指标   3.5.4 线材车间节能降耗规定与能耗指标   3.5.5 中厚板车间节能降耗规定与能耗指标   3.5.6 热轧宽带钢车间节能降耗规定与能耗指标   3.5.7 冷轧宽带钢车间节能降耗规定与能耗指标   3.5.8 热轧窄带钢车间节能降耗规定能耗指标   3.5.9 冷轧窄带钢车间节能降耗规定与能耗指标   3.5.10 冷轧硅钢车间节能降耗规定与能耗指标   3.5.11 无缝钢管车间节能降耗规定与能耗指标   3.5.12 焊管车间节能降耗规定与能耗指标 4 钢铁工业节能工艺技术与装备  4.1 钢铁企业能耗指标与影响因素  4.1.1 我国钢铁企业的能耗指标  4.1.2 影响吨钢能耗的因素分析  4.2 炼焦工序节能技术与设备  4.2.1 煤调湿技术  4.2.2 干熄焦技术与工艺  4.3 烧结工序节能技术与设备  4.3.1 烧结烟气余热源概况  4.3.2 烧结烟气、冷却机废气余热回收技术  4.3.3 宝钢一期鼓风环式冷却机废气余热回收技术  4.3.4 宝钢二期烧结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4.4 炼铁工序节能技术与设备  4.4.1 炼铁工序节能途径与工艺  4.4.2 高炉煤气余压发电(TRT)技术与工艺   4.4.3 全烧高炉煤气锅炉技术与工艺  4.4.4 低热值煤气燃气轮(CCPP)技术与工艺  4.5 炼钢工序节能技术与工艺  4.5.1 0G法湿式除尘煤气回收技术与工艺  4.5.2 转炉负能炼钢技术与工艺  4.5.3 鲁奇-蒂森(LT)法干法处理技术与工艺  4.6 蓄热式轧钢加热炉技术与工艺  4.6.1 蓄热式加热炉工作原理与高风温燃烧系统  4.6.2 蓄热式高风温燃烧器结构特征与节能效果 5 有色金属工业能源利用现状与差距分析  5.1 有色金属工业能源消耗与利用现状  5.1.1 有色金属工业能源消耗与品种结构  5.1.2 有色金属工业能耗比重与几种主要金属能耗量  5.2 有色金属工业能耗与差距分析  5.2.1 铜工业产品综合能耗现状与差距分析  5.2.2 铝工业产品综合能耗现状与差距分析…… 6 有色金属工业节能降耗规定与设计指南 7 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工艺技术与装备 第二篇 钢铁工业污染物减排技术指南 8 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差距 9 钢铁工业节水减排措施与设计指南 10 钢铁工业烟气粉尘减排措施与设计指南 11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的减排措施与设计指南 12 钢铁工业废水资源化与节水减排技术 13 钢铁工业烟气粉尘减排与余热利用技术 14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排技术第三篇 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物减排技术指南 15 有色金属工业污染特征与减排现状分析 16 有色金属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减排技术 17 有色金属冶炼生产烟气处理与减排技术 18 有色金属工业冶炼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与减排技术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指南》: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冶金工业生存与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前提和条件。为了配合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适应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的急需,我们组织国内专家学者编写了这本《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指南》。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冶金工业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促进、推动和互助的作用。本书可供冶金工程、环境工程、能源工程的科研人员、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指南 PDF格式下载



书中介绍的内容很适合冶金方面节能工作者使用,可以科普,也可深入研究。


包含的挺全面,不错!


书显得比较旧,就像在架上放了很久的样子快递很差,还不能使用POS机,上海的快递好像换过,不如从前的了,难道是为了降本吗?


第一次送的货,书本开了个很深的口子。第二次送的货,书本一边有被水泡过的痕迹。卓越的品质越来越差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