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论教育学

(德)伊曼努尔・康德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5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德)伊曼努尔・康德  

页数:

155  

译者:

赵鹏,何兆武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论教育学》和《系科之争》是康德的两部与教育有关的著作:前者是他在柯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的讲义,后者则是他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三篇论文的集合,内容主要是讨论大学中哲学(康德这里指广义的以理性知识本身为目的的理论研究)与实用学科(以及知识界与政府)的关系。这两部作品是我们了解康德教育思想的基本材料。

书籍目录

导论正文论自然性的教育论实践教育系科之争前言第一部分 哲学系与神学系的争执导论系科的一般分类甲、论系科间的关系乙、附录:以神学系与哲学系之间的争执为例说明系科之争第二部分 哲学系与法学系的争执重提这个问题:人类是在不断朝着改善前进吗?结论第三部分 哲学系与医学系的争执论心灵通过单纯的决心而克服其病感的力量——给内廷参事胡夫兰德教授先生的回复养生学的原理结论附记译者注释译者说明


编辑推荐

  《论教育学》和《系科之争》是康德的两部与教育有关的著作:前者是他在柯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的讲义,后者则是他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三篇论文的集合,内容主要是讨论大学中哲学(康德这里指广义的以理性知识本身为目的的理论研究)与实用学科(以及知识界与政府)的关系。这两部作品是我们了解康德教育思想的基本材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论教育学 PDF格式下载



   http://xies.blogbus.com/logs/30752319.html
    
    
    
    
    
    《项狄传》中的托比把一个一直搅扰他的飞虫赶出窗外,并对它说:“滚开,你这可恶的动物,世界对你我来说足够大了!”每个人都可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们不应该相互打扰,这世界对我们所有人来说足够大了。
    
    ——【德】伊曼·努尔康德《论教育学》
    
    必须交代,我最了解康德的,就是他那最让人敬畏的格言:最敬畏的是心中的道德律和头顶上的星空。喜欢哲学,我读过各种不同的哲学读本。每次都让我心醉神迷。可惜,每次我不能战胜自己去读康德的三大批判,绝对命令每每让我打开封面之后只有绝对瞌睡,先验回避。更多的时候,只能借助于二手的言说心向往之,也许这是另外一种抱持敬畏之心吧,远观而不敢(无力)亵玩焉。
    
    吾道不孤,如我这样的在康德门前逡巡的人何止千万,大家都往矣!我常常自我安慰,不敢不能走入康德的世界,恰恰正如那个矮个子不能走出柯尼斯堡那座小镇一样。我们的世界和哲人的天地绝对对称。
    
    那么,我该自卑吗?或者如博客名字一样,该妄自菲薄吗?康德给出了我一个很是心安的答案:理性知识不是从外面灌输进去的,而是从里面获得的。你也许是一个比康德还要伟大的哲学家,要命的是,你或者是内里那个禀赋被深深掩埋,或者是没有苏格拉底给你充当助产士,只是生生给憋死在肚子了。正如老夫子程颐所言:“闻之得之,皆不可得,得者,须默识心通。”知道了吧,你是和康德一个级别,但只有你一个人知道。你无从表达你无从言说。
    
    今天破了这幺大的例,鼓了这幺大的勇气,敢读康德,是源于他讲的这样一个故事:
    
    把金丝雀巢里的卵取出一半,然后把麻雀卵放进去,或者也可以把小麻雀放进去,让成年的金丝雀以为它们是小金丝雀。接着把这个鸟巢放在一个房间里,使得小麻雀听不到外面成年麻雀的叫声,那幺它们就会学习金丝雀的歌唱,这样人们就能得到会像金丝雀一样歌唱的麻雀了。
    鸟的这种本领是学来的,而不是靠靠本能来唱歌的。我的问题是,为什幺把麻雀一直隔离,不许他和别的麻雀声气相通,但还会麻雀那种叫法啊?也许,康老先生会回答我,叫和唱是有区别的。但这只会唱金丝雀歌的麻雀为什幺就不能教出同样技能的麻雀呢?如果可能的会,我们应该能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一类会长金丝雀歌曲的麻雀,而事实上,我们好象没有听说有这回事。那也许,康先生会指出,麻雀可以学,但没有教的本能。呵呵。这是我自己的胡思乱想。
    
    哪怕是鸟儿这种学习歌唱的本领,在动物世界中也是例外的。只有人才能从长者那里学到什幺。康德不说,你也知道。而且,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而这个教育也必须是通过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进行。
    
    教育,其实从吃第一口奶就开始了。那个时候的孩子和周围世界沟通最有效,也几乎是唯一的工具就是哭声了。如果他们一哭,大人们总是过去喂他,或者逗他。这是败坏心志和道德的开始。他们会把哭作为手段和武器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对于他们的不合理的、任性的要求必须不予理睬。否则,以后这种自然禀赋一旦败坏,再扭转就必须依靠严厉的惩罚才行。
    
    摇篮、襁褓、牵引带、学步车,这些东西,根本没有任何必要,而且是有害的。人为的工具越多,人的依赖性就越强。人们通过教育应该做的就是,防止孩子太虚弱,进行锤炼。康德的这些观点,现在会有很多父母痛骂他狠心肠的。而且也注定没有市场,不信你可以到市场上看看到处充斥的是什幺东西。我真疑心,也许这些商家一定是读了康德的书,一意要和他反着来的。教育太难,堕落很容易。
    
    孩子友好的要求东西,对他有益的,尽可以满足他。对他们进行嘲讽无疑是可怕的。以此来对抗他们的执拗是最愚蠢的。但无谓的荒嬉和无休止的爱抚比嘲讽好不了多少。康德说,放肆应该写成威胁。人们受不了放肆的人,害怕他是粗野的人。人们常说上层社会的人看上去有种王侯之气,而其实这不过是他们习惯的放肆眼神。没了一般人的规矩,没了一般人的教养,才能得来那种王者之相。这种东西在野兽身上更寻常见些。
    
    灵魂的培养目的在于自然,去除人为工具,保持天然能力,大胆尝试各种运动,参与游戏,学好忍受匮乏,正如卢梭说的:“你们不先有一个顽童,就绝不可能造就一个干练的人。”而实际上,欲求把小孩生活一切都变成游戏是一种妄想,他们最终必须进入事务性的生活。所以,不要懒散,学好劳动是最重要的。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要是无所事事,也是难以忍受的。我记得在中小学的时候,两周必有一次劳动课,栽树拔草清洁搬运之类的,打打闹闹,比上课有意思多了,在那样的活动中也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根本没有的东西。现在的课堂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些东西了?
    
    教育是得慢慢来的,还得悠着点远着点。受教育并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为了将来的进步。不只是个人发展,还要改善社会,世界进步。做父母的不应该只为了让孩子成功而教育,国家的统治者也不能只想借着教育来控制人民。康德说,一颗孤立的树会长得弯曲而枝杈横生,而生在丛林的树,受周围群树的挤迫,为了接受阳光,会长得又高又直”。
    
    哎,一声叹息吧。不为别的,为的是把康哲人那么好读的书,搞得生涩起来。就此打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