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设研究

曹艳春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曹艳春  

页数:

376  

字数:

286000  

前言

  曹艳春是我的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认真学习社会保障理论,努力撰写社会保障方面的文章,扎扎实实做学问,并申报成功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本书也是这个课题研究的成果。目前,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创新,面临制度的不断建设和完善的客观要求。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因为城镇与农村存在绝对贫困,贫困的存在使贫困人群生活痛苦,同时,也阻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建立城乡社会救助系统非常必要,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我国各地贫困居民对社会救助的需求。因此,本研究内容符合新世纪中国社会救助发展的迫切需要。  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在实践方面,首先,通过调查我国城乡居民贫困状况、对社会救助的需求和制度实施状况,为我国政府全面掌握制度实施状况提供实证资料;其次,通过对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的资金整合研究、救助标准研究等,为我国政府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依据;再次,通过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绩效管理研究和实施效果研究,为我国政府改进工作、提高城乡社会救助工作成效提供参考意见。在理论方面,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社会救助理论的系统研究,弥补我国目前社会救助理论研究的不足;其次,通过制度设计和模式研究,丰富我国社会救助研究内容。

内容概要

本书对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社会救助理论进行梳理,对我国城乡贫困状况与致贫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我国生活救助制度的现状,生活救助系统建设的成效和问题。介绍我国城乡生活救助系统的划分,对生活救助系统建设的目标、法制建设、资金管理建设、制度运行建设、绩效评价建设、效果监测建设、宏观经济环境建设等各个子系统的建设与完善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城乡生活救助整体系统构建与完善方向。还介绍了国际生活救助比较与经验借鉴。

作者简介

曹艳春,湖南湘乡人,1999年于南开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于湖南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政策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救助理论与政策。现在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学研究所工作。曾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1项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一、生活救助概念界定 二、生活救助体系界定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基本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基本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五节 理论设想与不足之处 一、理论设想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贫困与生活救助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 关于贫困的理论研究 一、贫困的界定与分类 二、贫困的根源与后果 三、贫困识别理论 四、贫困测量理论 第二节 关于生活救助的理论研究 一、概念界定与思想演进 二、功能定位与制度运行 三、制度类型与系统构成 四、绩效管理与效果监测 五、生活救助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关于生活救助与收入分配理论研究 一、收入分配与生活救助关系的理论阐述 二、生活救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四节 关于生活救助与反贫困理论研究 一、国外反贫困模式理论演进 二、生活救助反贫困作用机制 三、我国生活救助反贫困理论 第三章 我国城乡贫困与生活救助实证分析 第一节 我国城乡贫困状况分析 一、贫困规模的测定与统计 二、贫困者特征与致贫原因 第二节 我国生活救助实施现状分析 一、系统目标现状分析 二、法律制度现状分析 三、救助标准制度分析 四、制度运行实证分析 五、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六、效果监测实证分析第四章 我国城乡生活救助综合评价 第一节 取得的成效 一、目标模式趋向合理 二、法制建设渐趋完整 三、救助标准渐趋合理 四、组织管理渐趋有效 五、绩效评价开始萌芽 六、效果监测初现端倪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模式仍未清晰 二、法律法规亟需完善 三、标准制定有待规范 四、制度运行存在问题 五、绩效评价急需发展 六、效果监测未被重视第五章 生活救助国际比较借鉴 第一节 综合比较 一、救助概况比较 二、立法情况比较 三、资金制度比较 四、管理制度比较 五、实施效果比较 第二节 经验教训 一、目标定位的正确选择 二、法律法规日益完善 三、资金制度合理规范 四、管理制度合理有效 五、绩效评价规范执行 六、效果监测及时有效 第六章 我国城乡生活救助系统建设 第一节 系统目标建设 一、系统目标的理论分析 二、我国系统目标的现实选择 第二节 法律制度建设 一、生活救助立法改革思路 二、行政法律救济制度建设 第三节 资金制度建设 一、救助发展水平检验模型研究 二、救助标准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三、救助标准的合理规范模型研究 四、差别标准救助模型 五、资金监控与增值 第四节 管理运行建设 一、救助网络构建与差别救助 二、救助方式转型与可持续救助 三、信息网络化建设改革 四、管理机构与人员改革 五、配套救助制度的改革 第五节 绩效评价建设 一、指标体系建构 二、评价过程管理 第六节 效果监测建设 一、监测目的 二、监测过程 三、实地监测举例 第七节 外部环境建设 一、宏观经济环境建设 二、社会保障环境建设 三、非政府救助环境建设 第七章 结束语 第一节 本书的基本结论 一、超越传统救助,实施动态分类救助模型 二、改革目标模式,兼顾生活与尊严需求 三、转变二元分化,构建一体三元模型 四、完善系统协调,建立法律救济制度 五、改革救助理念,实施可持续救助模式 六、严格绩效评价,形成效果监测制度 第二节 后续研究设想附录 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贫困与生活救助相关理论分析  第一节 关于贫困的理论研究  二、贫困的根源与后果  (一)贫困产生的根源  关于贫困产生的根源,许多学者从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形成了多种理论和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观点有:主体不发育论、供体不平等论、载体不完善论、科技落后论、阶级划分论、贫困的代际传递论、社会封闭论等。  1.经济学根源  (1)主体不发育论  主体不发育论即人的素质论。主体不发育论者认为,人的素质低下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其中,人的素质又可分为个人素质和群体素质。个人素质低下主要表现为个人所受教育程度低,工作能力较弱,道德水平低下,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素质差的人只会遭遇失败,从而陷入贫困。个人素质论者认为社会上只存在个人贫困或者家庭贫困,贫困的产生与社会制度、自然条件、政治制度、经济改革等无关。群体素质论者则认为,贫困是一种群体现象,以地区贫困或阶层贫困的形式出现。例如,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闭塞的环境中,形成了不思进取的贫困文化,从而导致整个地区的普遍贫困。  (2)供体不平等论  供体不平等论从社会分配、资本缺乏、政府行为、制度短缺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贫困产生的根源。其中,社会分配论认为,贫困是由于社会分配不平等而产生的。由于社会分工、权利分配等原因,被分在社会底层、无法拥有权利的人群就会陷入贫困。资本缺乏论认为,贫困是因为缺乏资本。纳克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人们收入水平低,导致储蓄水平低、缺乏资本,进而无法提高生产率,导致低产出、低收入的最终结果。因此,纳克斯提出了“一国穷还是因为它穷”的著名命题。政府行为论认为,政府的经济决策和教育政策的错误将导致居民的贫困。制度短缺论指出,贫困的根源是制度的短缺。  ……


编辑推荐

  《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设研究》通过调查我国城乡居民贫困状况、对社会救助的需求和制度实施状况提供了实证资料;还对国内外社会救助理论作了系统研究,弥补了我国目前社会救助理论研究的不足。作者关于社会救助工作的资金整合、救助标准、实施效果以及制度设计和模式等研究,丰富了我国社会救助研究的内容;书中并提出了社会救助梯状层次设计、绩效管理与社会救助整体系统构建等新观点,可供有关社会保障工作、研究人员参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设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