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创新与转型的社会基础

朱旭东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朱旭东  

页数:

318  

内容概要

  本书是对下列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衡量创新体系绩效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卓有成效的创新体系具备什么特征?创新的原动力到底由什么组成?到底是哪些关键因素抑制了中华民族的创新激情?中国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道路应该怎么走,还要多久才能实现?该书分别从创新体系的绩效标准、创新体系的演进、西方创新体系的制度基础等九个方面进行阐述。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概论
 一、三则寓言的启示
 二、真理标准与利益冲突
 三、创新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方法
 四、转型的四个层次
 五、国民素质决定着创造财富的终极能力
第二章 创新释义
 一、创新、技术创新和自主创新
 二、专家们对自主创新的看法
 三、自主创新与区域发展方式
 四、创新体系的分类方法
 五、衡量创新体系绩效的标准
 六、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特征
第三章 产业创新的国际经验
 一、知识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基础
 二、工业起源与财富创造的新方式
 三、产业升级与创造财富方式的持续更新
 四、美国的产业革命和新经济
 五、日本、台湾地区的跟随式创新
 六、财富创造是大国崛起的直接推动力
第四章 创新致富所需的社会环境
 一、中国人的财富观
 二、锻造西方人财富观的六大社会运动
 三、社会伦理
 四、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
 五、社会诚信
 六、社会进化力
第五章 创造财富能力升级的制度基础
 一、知识产权制度
 二、公司制
 三、风险投资制度
 四、信息对称性与会计制度
 五、市场经济与贸易制度
第六章 中国转型的艰难与希望
 一、农业文明的辉煌
 二、自我封闭与“夜郎自大”
 三、阻碍中国转型的观念文化和制度凶素
 四、中国古代科技思维的特点和局限
 五、西风东渐与中日转型
 六、香港的创新模式:中国人思维转型的样板
第七章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转型和博弈
 一、经济需要转型的原因分析
 二、自主创新与国民利益最大化
 三、区域发展动力的转型
 四、解决好政策指向的问题
第八章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略
 一、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中的创新导向
 二、夯实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
 三、提升创新各要素的能级
 四、构建全社会合作共赢的理性
 五、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钥匙
 六、用进取的精神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
 七、构筑以创新为导向的社会环境
第九章 浦东新区的实践与展望
 一、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
 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浦东新区创造财富的产业
 四、有浦东新区特点的创新道路
 五、反思与展望
 六、浦东新区未来创造财富的三条路径

章节摘录

  中国人对知识产权财产属性的意识淡薄,是创新体系建设的最严重的障碍之一。中国政府印发了知识产权的规划纲要,说明中国政府对此问题是重视的,只是贯彻的力度还不够,贯彻的路径也不是很合理。就以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知识产权行政部门的分工为例,它们的工作和资源重心都放在了知识产权的授权环节上,对于普及和教育抓得还很不够。中国政府为了建设法治国家,推进了若干轮以五年为周期的普法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30年前相比,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知识产权的财产属性,既是法律问题,也是公民意识问题,对企业创新的行为方式有直接影响,需要采取和普法计划类似的行动,切实提高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为企业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中国人的知识产权财产属性意识淡薄,还可以在“山寨”产品的兴旺上看出来。所谓“山寨”产品,是指对热门产品的仿制,但仿制的过程中增减了一些附属功能,采取了降低成本的措施,所以这种仿制又不是完全的复制,许多仿制甚至可以通过专利的新颖性审查。目前手机及无线通讯产品是“山寨”产品的泛滥区,因为手机行业有能够提供物美价廉芯片的厂商,“山寨”企业在购买芯片以后,可以仿制几乎任何的手机,对中低端市场进行倾销。“山寨”产品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地带,介于侵权和非侵权之间,在本质上是侵权行为介于能够认定和不能认定之间。如果对知识产权的执法标准严格一些,把“山寨”产品认定为侵权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在“中国特色”、地方保护和企业创新能力低下的大背景中,严格的执法标准恐怕只是可望而不可及。许多厂商做“山寨”产品赚了钱,但是笔者认为,“山寨”行为在道德伦理的层面上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山寨”大行其道,既反映了“山寨”厂商和消费者的知识产权财产属性的意识淡薄,更折射出企业创新能力低下的问题。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创新与转型的社会基础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一本具有批判性兼建设性的政论书籍,从基本制度的角度对当前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该书不是简单的基于当前的发展路线的前提下,对中国前进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建议;而是对发展本身的深度思考,将发展路线选择也作为了一个可变参数;作者摆脱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思维,没有就如何促进GDP提出锦囊妙计,而是深刻认知了基本制度创新的基础性作用;并从人类发展历程的角度,对西方积累下来的优秀发展基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作者关于财富导向的创新体系的论断,是良性制度和诚信文化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作者太多的引述,而且跨度极大,如果断续的看完本书,将影响思考甚至难以把握本书的精髓,因而建议作者写一篇论文,就核心价值进行提炼。果真如此,这篇论文将与林毅夫的《李约瑟之谜: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形成解读中国过去、把握未来发展的姊妹篇。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教条,对中国创新和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的很全面,一针见血,提出的见解独到,是本不错的书。另,书的质量很好。


本书具有较强的现实批判性。作者高瞻远瞩,选题紧扣当下中国发展热点,从文化、理念、制度等前沿性视角重新审视了我国在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书中,作者对当下中国普遍存在的“唯技术论”提出了质疑,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指出财富创造才是撬动我国转型的关键,据此提出了我国转型升级所需关注的四个层次,观点新颖,结论明晰,现实意义较强。本书深入浅出、材料详实、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核心观点突出,是一本贴切实际、内涵丰富的好书,充分体现出作者对我国实现转型升级的迫切感与使命感,思考上具有一定深度。


因为最近在做企业创新相关的课题所以一上市就买了这本书,总体感觉语言通俗易懂,比一般的专业类书籍更加深入浅出,作者博采众长的同时又提出了自己的很多独到见解,读后很受启发。另外,当当的配送超级速度,如果再版时能够稍微便宜点就好啦。


刚看完,写的很不错,深入浅出的。看着封面挺像教科书,其实内容还是很生动的,换个角度看创新,颇受感悟啊!


拜读了此书,是一本挺不错的书,该书直面中国发展转型中的难点热点,围绕“财富创造”这一主线,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自己对中国转型升级的全新认识。该书不似专业书如此苦涩难懂,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却发人深省,是一本难得大众化的好书。


本书从作者观点出发,真实客观的反映了在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变革及制度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处理的原则、方式、方法,静下心来可以一读。


买这本书起初是因为这本书名,因为国家一直在强调战略转型。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十分专业的问题。此书包含的知识面十分广,可见作者是一个饱腹诗书,对于古今中外都有研究的学者。他的观点独到,并且在书中看到了少有的带有稍许批判的言辞,可见,此书反映的是当前中国转型面临的真实问题。“木桶理论”我认为也十分有见地。总而言之,此书是很久没见到的好书!


一直在当当买书,可以信赖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