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9

方国荣,顾铁林 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

方国荣,顾铁林 著  

页数:

180  

前言

  大地是我们的母亲  古希腊神话中说,有一个巨人叫安泰,是海神波塞东和地神盖娅的儿子,他只要双脚不离开大地,就力大无比,格斗起来任何敌人都打不败他。这是因为地神是他的母亲,母亲能不断地给他无穷的力量。  巨人安泰简直可以说是人类的化身,因为人类同样不能离开大地。大地也像母亲一样哺育着人类。她无私地奉献一切,长起瓜果蔬菜、五谷杂粮,养活猪马牛羊、鸡鸭鹅兔。人类的衣食住行,没有一样离得开大地;没有大地,人类就没法生存。  地球上的土壤,是经过亿万年的沧桑变迁,由岩石慢慢地风化形成的,那些肥沃的可以种庄稼的耕地,又是几千年来农民辛勤劳作培育的结果。  “民以食为天”,这话不知出自哪位古人之口,反正直到今天仍旧没有过时。据联合国有关部门调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世界被贫穷困扰着的有大约10亿人,5亿多人营养不良,其中5000万人在挨饿。在每年1400万死亡的少年儿童中,约1/3与食品的短缺有关。至2005年,仍有8亿多人口长期遭受贫困和营养不良之苦。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10月17日为纪念“国际消除贫困日”发表书面讲话,呼吁各国履行当年9月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作出的承诺,努力实现在2015年前将世界贫国人口减半的宏伟发展目标。  要发展就要生产粮食,就需要耕地。不过,你可别以为凡是陆地都可以用来种庄稼,在全球1.49亿平方公里的陆地上,真正可以耕种的土地是很少的,像长江中下游平原那样的良田沃土就更少了。  全球陆地的1/4是高原山地,高原山地只有一部分可以开垦成农田,弄不好还会造成水土流失。  酷热干旱的土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以上。许多大沙漠是荒无人烟的。一般的荒漠旱原,气候干燥,降水稀少,也不利于发展农业。  地球上还有很大一部分的陆地是永久冻土,这里气候严寒、土壤冻结,不可能种植庄稼。如几乎全部被冰川覆盖的南极大陆,不仅没有农田,就连定居的居民都没有。另外还有一些盐碱地、沼泽地等等,一般也都不能用来耕种。这样七折八扣,地球上可耕地的面积不过1400多万平方公里,仅占全部陆地面积的1/10左右,比例小得很哩。  令人焦虑的是,就是这么一点仅有的耕地,现在的处境也很不佳,多数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珍惜、爱护,反而是在无情的摧残下痛苦呻吟。  大量的农田被侵占,耕地的面积在减少。全世界有史以来已经损失可耕地大约20亿公顷,比现在全世界的可耕地还多。一方面是可耕地减少,另一方面是人口在增加,结果是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0.32公顷,八九十年代只有0.15公顷,减少一半还多。  全球的耕地不仅数量在减少,质量也在变坏。水土流失使土壤日益贫瘠,沙漠化、盐碱化使农牧业失收。这还不算,土壤跟空气和水一样,正患着严重的“污染病”。  由于自己的疏忽,安泰离开大地就被他的敌人赫拉克勒斯举在半空中打败了,那么人呢?人类会重蹈安泰的覆辙吗?  谁在吞噬我们的土地  翻开人类的历史,从古到今,多少战火,无不以争夺食物、土地、自然资源为目的。食物对人类如此重要,那人类从何处得到食物呢?提供人类食物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陆生生物食物链,它与土地有关,即土壤一农作物一禽畜一人;另一条是水生生物链,它与海洋、江河、湖泊有关,即水一浮游植物一鱼类一人,其中土地上这个食物链最为重要。  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母亲养育了我们,可我们对这位不求报恩的母亲的皮肤——大地,不断加以破坏,许多地方,土地已不能提供植物生长的养料和水分,再不能为人类提供食物了。  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陆地面积由于人类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仅有1/10适合耕种,其余的陆地不是气候不宜,就是由岩石沙粒组成。但是,这1/10的耕地也在逐年减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建房和修路,日本损失耕地7%,欧洲损失耕地1.45%。加拿大由于城市建设,每年损失耕地800多平方公里。美国1.2万多平方公里的农田被混凝土和柏油路所吞没。到本世纪初,还是没有明显的改观。  我国的情况又怎样呢?从1957-1980年的23年中,城乡共占用耕地约2770亿平方米,而同一时期,新开垦的农田1728亿平方米,净减972亿平方米,平均每年减少42.3亿平方米。  在新开垦的1728亿平方米良田中,包含着围湖造田,毁林造田,破坏植物造田形成的耕地,如今我们正品尝它所带来的后果。  由于森林砍伐,水涝旱灾的作用,使目前世界上30%-80%的耕地,有不同程度盐碱化和土地流失现象。世界每年土地流失达245亿吨,而我国每年流失就有50亿吨,占世界流失土地的20%。我国著名的“天府之国”四川近年来由于森林减少,土地流失达5亿吨,土地流失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8.5%。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江带沙量已达7亿吨,相当于黄河泥沙的一半,消息传出,国内外为之震惊。这些泥沙在长江下游淤积,造成极大的破坏。对长江蓄洪水有着重要调节作用的八百里洞庭湖,早期受围湖造田运动影响,容量锐减,又受泥沙之害,湖底已升高了5米左右,沿湖淤积1200多万吨泥沙,周围的沙山、沙丘达2.16亿平方米,而且以每年向前扩展4米的速度逼近南昌城下。进入本世纪后,由于综合治理的力度在加大,泥沙流失现象在趋缓,至2004年已减少50%。  由于森林植物被破坏,沙漠在全球向人类发起猛攻,它把没有植被和森林的地方作为突破口,拼命争夺人类的生存空间,搅得人类日夜不得安宁。  目前全世界沙漠的领地以每年600亿平方米的速度向外扩张,全世界有64个国家面临沙漠化的威胁。有史以来沙漠化已使人类损失大约2080亿平方米的土地,比目前全球耕种的土地还要多。不到半个世纪,撒哈拉沙漠已向北延伸10亿平方米,向南推进150亿平方米,这相当于3个英国的面积。  据2006年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内沙漠的面积为174平方公里,它们中约有97%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砍林占28%,滥垦占24%,过度放牧占20%,水利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建设中植被被破坏占12%。如今沙漠已兵临延安城下,若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沙漠的扩张,革命圣地延安就会像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国一样,被茫茫的沙漠吞没。

内容概要

  《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9:自然生态》是一本引人入胜、以环境保护为主旨的自然百科读物,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你将随着《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9:自然生态》邀游地球,使你从中学到丰富的自然常识、生态环境知识;使你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激发起你对大自然、对人类本身的进一步关心。

书籍目录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前言)◎今人忧天◎大地是我们的母亲谁在吞噬我们的土地地球人满为患“人口爆炸”和生态平衡“上帝”的报复大地在沉陷全球性“水荒”全国耕地“刮去一层土”“绿洲变沙漠”的教训农药的功与过是谁破坏了生态平衡祸首是人类自己◎生态故事◎豹与生态平衡传染病战胜不了澳洲野家兔丛林“清道夫”斑鬣狗跟着大象受益的动、植物夜蛾与线兰的“共生”“蝉向蚂蚁借粮”蜘蛛与花合谋“吃”人植物不欢迎蚂蚁“做媒”尼罗鳄与河马不相容狼越打越少了袋獾也是大自然“清道夫”袋鼠同绵羊争夺牧场红嘴鸥与秋沙鸭联合捕食海鸥帮忙灭蝗灾大熊猫处于灭绝境地青海湖上的鸟岛美国美洲鹤自然保护区澳大利亚“考拉”公园◎生物与环保◎浑沌开窍的故事森林里发生了什么?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失去的物种无法再造变鼠“害”为鼠“利”奇异的“生态植物”大自然的“自净”作用农业与“生物防治”白蚁与地球的温室效应用珊瑚虫吸收二氧化碳鱼类和环境保护用鱼耳石监测水污染环境监测家——蜜蜂家猫对环境的破坏力“警犬护林”员◎生命之链◎从“生物圈2号”失败谈起不可再造的生态系统地球上的生物圈生态系统的组成最初的能量来自太阳能量在转化和流动食物链和“金字塔”平衡——自然的规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水循环是生命之母生命栋梁——碳的循环营养元素——氮的循环水土中循环的磷生命之本——氧微生物变废为宝氮与水体“富营养化”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森林是大自然的“调度师”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农业和人工生态系统◎保护自然◎鸟类为什么大量死亡?火山爆发后可怕的地震森林大火的警示人类在承受“上帝的报复”用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珍惜我们的水资源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加强绿化好处多开发无害的能源改造沙漠“种子弹”荒山造林在沙漠建造运河用航天器监测大气给沙漠盖上绿毯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前言)  巨人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战无不胜的英雄,他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象征。  然而,作为海神波塞东和地神盖娅的儿子,安泰战无不胜的秘诀在于:只要他双脚不离开大地——母亲,他就能汲取无尽的能量而所向无敌。  安泰的秘密被另一位英雄赫拉克勒斯察觉了。赫拉克勒斯将他举离地面时,安泰失去了母亲的庇护,立刻变得软弱无力,最终走向失败和灭亡。  安泰是人类的象征,地球是母亲的象征。人类离不开地球,就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  人类所生存的地球,是由土地、空气、水、动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自然世界。这个世界在人类出现以前几十亿年就早已存在了,人类后来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通过文明进程征服了自然世界,成为自然的主人。  近代工业化创造了人类的高度物质文明。然而,安秦的悲剧又出现了:工业污染,动物濒灭,森林砍伐,水土流失,人口倍增,资源枯竭,粮食危机……地球母亲不堪重负,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人类自身严重的危害。  人类像英雄安泰那样,曾努力依靠科技来摆脱对地球母亲的依赖。人造卫星、航天飞机上天,使人类向月亮和其他星球“移民”成为可能;通过对宇宙的探索和征服,人类努力寻找除地球以外的生存空间,流传几千年的神话开始走向现实。  然而,对于广袤无际的宇宙和大自然来说,智慧的人类家族仍然是幼稚的——人类五千年的文明成果对宇宙时空来说只是沧海一粟。任何成功的旅程都始于足下——人类在本世纪仍然无法脱离大地母亲的庇护。  美国科学家“生物圈二号”的实验,企图建立起一个模拟地球生态的人工生物圈,用以脱离地球后的人类能到宇宙中去生存。然而,英雄安泰式的美好理想失败了,就本世纪可预见的人类科技文明而言,地球生物圈无法人工再造,它将成为人类的伟大梦想而因此付出代代相传的努力!  英雄失败后最大的收获是“反思”。舍近求远不是唯一的出路,我们何不珍惜我们现在的生存空间,爱我地球、爱我母亲、爱我大自然,使她变得更美丽呢?  这使人类更清晰地认识到:人类虽然主宰着地球,同时更依赖着地球以及与地球万物的共存;如果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青少年是明天的主人、世界的主人,21世纪是科学、文明、人与自然取得和谐平衡的新世纪。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家园是每个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职责。  《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是一套引人入胜的自然百科和环境保护读物,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你将随着这套书系遨游太空和地球,遨游海洋和山川,遨游动物天地和植物世界;大至无际的天体,小至微观的细菌——使你从中学到丰富的自然常识、生态环境知识;使你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激发起对大自然、对人类本身的进一步关心。  全球性的“足球热”表达了人类的爱“球”意识和进取精神,然而,竞争需要规则,世界需要和谐。  世界上有很多球,人类已能制造出各式各样的球。但是,“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别无选择!爱地球、爱自然就是爱世界;就是爱母亲、爱人类、爱你自己。让我们从了解母亲开始,珍惜我们的“球籍”,用“爱”来读这套书吧!  方国荣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青少年自然百科探秘9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