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设计师邓小平
2008-12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 编
290
无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值此历史时刻,我们倍加怀念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事业的邓小平,怀念这位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30年前,面对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邓小平以其远见卓识、丰富政治经验和高超领导艺术,在千头万绪中首先抓住决定性环节,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他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指导我们党,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发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践和理论,为中国党和国家的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他响亮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他强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领导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他指导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根本任务,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有步骤地展开各方面体制改革,勇敢地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是他,紧密联系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必须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引领党和国家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充满新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为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开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充分展现了一位伟大领袖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他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境界。他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念,始终不渝地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他谆谆告诫我们:“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称自己是“实事求是派”,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最尊重实践,善于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善于从新的实践和新的条件中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拓展新视野、开辟新道路。他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提出了许多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和帮助后发展的地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必须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统一战线是一个重要法宝,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奋斗;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解决台湾问题和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等等。他提出的这些创造性的思想观点和方针政策,为我们不断开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邓小平热爱人民、心系人民,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毕生奋斗的目标。他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还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他一生都在身体力行“凡是于人民有利的事情,无不尽力提倡与实行”的诺言。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时刻惦记着人民的安危冷暖,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他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总是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总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他坚持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汲取思想营养和前进力量。他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邓小平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的观点,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则的立场,坚持人民的事业必胜的信念,充分反映出一名真正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邓小平崇尚实干、英勇果敢,始终扎扎实实地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在关键时刻更是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勇气。他强调:“要取信于民,要干出实绩。”“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他强调,在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大关头,他总是勇挑重担、顽强拼搏,奋力打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从领导百色起义到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率领一二九师转战太行山到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从指挥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到千里跃进大别山,从领导淮海战役到指挥渡江战役,从率军进军大西南到参加领导和平解放西藏,从率代表团去莫斯科谈判到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从全面整顿到拨乱反正,从推动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从倡导兴办经济特区到推动形成全国范围对外开放的格局,从提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到裁减军队员额100万,从制定新的国际战略到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等,他都表现出了一位卓越领导人的非凡胆识和大智大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发生政治风波,他和其他老同志坚决支持我们党和政府依靠人民,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维护国家的独立、尊严、安全和稳定,毫不动摇地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开放,使我们党和国家经受住了险风恶浪的严峻考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航向。1992年初,他以88岁的高龄,前往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作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目光远大、襟怀宽广,始终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深刻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大势,把对中国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置于对国际格局和国际力量的科学分析之上。他强调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他根据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局势,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要判断,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奠定了重要基础。他坚定不移地主张实行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他深刻地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时,他高度珍惜并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鲜明地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他高度关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提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他始终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命运,热情支持他们的发展,并积极呼吁国际社会帮助他们发展。他说:“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他强调要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他反复强调我们搞的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他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国际大势的深刻洞察,不仅为我们制定内外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据,赋予社会主义中国的外交理论和实践以崭新的内容,而且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世界伟人的深邃战略眼光和恢宏政治气魄。邓小平无私无畏、光明磊落,始终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顽强奋斗作为执著的人生追求,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他把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说:“我自从十八岁加入革命队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没有任何别的考虑。”他一生“三落三起”,在被错误地打倒和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从不心灰意冷,总是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愈加激起探索真理的勇气,更加深入地思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更大作为。“文化大革命”中,他重新出来工作,不顾个人荣辱,冒着再次被打倒的风险,力挽狂澜,大刀阔斧地整顿“文化大革命”以来所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全面整顿的业绩和他在整顿中表现出的峥峥风骨,赢得了党心、军心、民心。尽管他在“文化大革命”中两次陷入逆境,但他再度出来工作时,仍然毅然决然地表示: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他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但始终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他总是说:“个人是集体的一分子。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做得出来的。”他早就主张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并身体力行地带头实践,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他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伟大品格和高风亮节,令人肃然起敬。他无私无畏的品德、坚忍不拔的意志、海纳百川的胸怀,将永远鼓舞我们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而达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一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值此历史时刻,怀念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事业的邓小平,怀念这位中国社会注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一、领导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第三次复出 突破“两个凡是”,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决策恢复高考 视察东北 平反冤假错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四项基本原则 主持起草《历史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二、倡导新的革命 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 支持和推动农村改革 肯定乡镇企业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金融改革的步子要迈大一些 架构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思路 推动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三、绘制宏伟蓝图 我们搞的,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提出小康目标 制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发展才是硬道理 坚持顾全经济发展的两个大局 中国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 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 两个文明一起抓 倡导全民义务植树 要把体育搞起来四、决策对外开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杀出一条血路 决策开发浦东五、争取和平有利的国际环境 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 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 百万大裁军 改善中苏关系 确立中国在世界新格局中的战略方针六、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六条方针 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澳门问题必须在本世纪内解决七、晚年情怀 实现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顺利过渡 退休 过一种真正的平民生活 南方谈话 《邓小平文选》 在大海中永生后记
一、领导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第三次复出作为一名老的共产党员,还能在不多的余年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个人来说是高兴的。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应该老老实实地履行党员的责任,听从党的安排。——引自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1972年的中国,还处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这一年,从北京下放到江西的邓小平,参观了瑞金红都糖厂。他问有没有去车间看看的近路,厂里的人说:“有条小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邓小平说:“不要紧,为什么有近路不走偏要走远路?中国革命的道路本来就是曲折的,不是笔直平坦的。”沿着小路,邓小平一行来到澄清车间,上楼梯时,有人上前要搀扶他。邓小平摆摆手,说:“不要扶,我还可以再干20年。”跟在身后的夫人卓琳听了,笑着说:“哪还能干20年?”邓小平信心十足地说:“我才69岁,我还可以干20年嘛,干20年没有什么问题。”从1972年到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邓小平后来果然干了20年。如果从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开始,到1997年逝世,又是一个20年。……1976年10月6日,是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在中华大地祸害了十年之久的“四人帮”被一举粉碎了。第二天,邓小平得知了这一喜讯。他的女儿毛毛回忆说:听说“四人帮”被粉碎,邓小平不禁激动万分,连手中拿着的烟头也“轻微地颤动”起来。10月10日,当消息得到进一步证实后,邓小平写信给汪东兴并转华国锋和党中央,对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的果敢行动表示坚决支持。“四人帮”被粉碎了,邓小平的政治命运并没有立即得到改变。当时,中央还要求全国各地在揭批“四人帮”的同时,继续“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12月9日,邓小平因病住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4日,在叶剑英等人的努力下,中央作出决定:恢复邓小平看文件。此时,党内和社会上要求邓小平复出的呼声越来越高。党内许多老同志,不顾邓小平尚处于政治隔离的现实,纷纷前往医院探视,以此向中央表达他们对邓小平复出的关注以及鲜明的态度。1977年1月底,根据叶剑英的提议,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把正在住院的邓小平接到玉泉山,向他通报中央粉碎“四人帮”的情况及在全国采取的一些措施。2月3日,邓小平一出院,叶……
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作出的光辉业绩、创立的科学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改变和影响着中国和世界。可以告慰他老人家的是,他为我们擘画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变为美好的现实,第一步、第二步发展目标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正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信心百倍地朝着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邓小平带领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编者2008年10月
如果没有邓小平,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作出的光辉业绩、创立的科学理论,已经并将继续改变和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本书从中国“文革”后邓小平的复出开始介绍,穿插一系列历史图片,讲述了邓小平作为“总设计师”时所经历的重要事迹。
《总设计师邓小平》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无
货到付款,买卖都有诚信。好评!!!
挺好的一本书,大家买来看看吧
给老爸买的,他很喜欢,不错
虽然简略,但是对于我等了解出生以前的世界还是很有帮助。对于一个人的了解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