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理解经济变迁过程

道格拉斯·诺思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月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道格拉斯·诺思  

页数:

189  

译者:

钟正生等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诺思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解经济变迁过程的方式。二十年前,道格拉斯·诺思通过揭示经济绩效大体上是由支撑市场的制度类型及质量所决定的,激发了经济史上的一场革命。正如他在开启新制度经济学之门的两本经典著作中所表明的,产权和交易成本是基本的决定因素。这里,诺思阐释了不同社会是如何形成制度性基础的,这种制度性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经济轨迹。诺思认为,经济变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适应性效率,即一个社会在创造生产性的、稳定的、公平的以及广为接受的制度上的有效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制度要足够灵活,从而在应对政治和经济反馈时能够被变更或被取代。虽然坚持了早期对制度的定义,即制度是约束人类行为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但是为了探究这些规则的演化以及经济变迁的深层次决定因素,诺思拓展了先前的研究。利用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诺思把意向性作为关键变量,揭示了意向性是怎样成为社会学习的结果及其随后是怎样影响经济的制度基础的,进而影响其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能力。 本书不仅解释了过去的制度变迁,而且解释了当今各经济体之间的不同经济绩效。因此,这部大作也是改进发展中国家绩效的重要指南。

作者简介

道格拉斯·诺思,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的经济学教授与斯宾塞·俄林教授,胡佛研究所的巴特利特·博纳普高级研究员。著有《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等。

书籍目录

第1章 经济变迁过程概述 Ⅰ Ⅱ第一篇 理解经济变迁所涉及的问题 引言 第2章 非各态历经世界的不确定性  Ⅰ  Ⅱ 第3章 信念体系、文化和认知科学  Ⅰ  Ⅱ  Ⅲ  Ⅳ  Ⅴ 第4章 意识和人类的意向性  Ⅰ  Ⅱ  Ⅲ 第5章 人类搭建的支撑结构  Ⅰ  Ⅱ  Ⅲ  Ⅳ 第6章 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  Ⅰ  Ⅱ  Ⅲ  Ⅳ  Ⅴ第二篇 前方的路 引言 第7章 不断演化的人类环境  Ⅰ  Ⅱ 第8章 秩序和无序的根源  Ⅰ  Ⅱ  Ⅲ  Ⅳ  Ⅴ 第9章 正确理解和误解  Ⅰ  Ⅱ  Ⅲ  Ⅳ 第10章 西方世界的兴起  Ⅰ  Ⅱ  Ⅲ  Ⅳ  Ⅴ 第11章 苏联的兴衰  Ⅰ  Ⅱ 第12章 提高经济绩效  Ⅰ  Ⅱ  Ⅲ  Ⅳ  Ⅴ 第13章 我们走向何方?  Ⅰ  Ⅱ  Ⅲ  Ⅳ注释索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经济变迁过程的概述  Ⅰ  有关经济变迁过程的一个简单描述是直截了当的。一个政治经济体系“真实面貌”永远不为人所知,但人类确实构造了有关这个“现实”本质的精巧信念——这种信念既是政治经济体系运行方式的实证模型,也是它应该怎样运行的规范模型。社会可能广泛地持有这种信念体系,从而反映了信念的一致性;或者持有广泛不同的信念,从而反映了对社会感知的基本分歧。主导信念——那些处在做决策位置的政治和经济企业家的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促成了决定经济和政治绩效的精致的制度结构的共生。当企业家为了提升自己的经济或政治地位而寻求创新或修改制度时,所形成的制度体系对他们的选择集就施加了严格的约束。尽管某种类似于演化生物学中的断点均衡变迁的过程(punctuatedequilibrium change)也会发生,但是由此导致的路径依赖却通常使得变迁是渐进的。但是,当企业家制定改进自身竞争地位的政策时,变迁正持续不断地发生(虽然发生的速率依赖于组织及其企业家之间的竞争程度)。结果是,企业家的活动引起了制度体系的变更,制度体系的变更修正了他们对现实的认识和感知,认知的改变又进一步引致企业家在一个永无休止的变迁过程中提高自身地位的新努力。理解经济变迁过程的关键在于促使制度发生变迁的参与者的意向性以及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整个历史以及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一直是短暂的,要么是因为参与者的意图并非社会福利,要么是因为参与者对问题的理解是如此得不完善,以至于结果极大地偏离了最初的意图。  整个经济变迁过程的本质,可以通过对苏联兴衰过程。(这将成为下文全面深入分析的主题之一)的简要描述来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供的信念体系解释了世界的运行方式和未来的道路,成为了列宁革命灵感的源泉。俄罗斯1917年饱受战争折磨的境况则为突然的制度变迁提供了不同寻常的机遇。虽然马克思没有提供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或建设的蓝本,但他提供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框架,特别是关于所有权的观念一直被苏联领袖奉为圭臬(以及约束)。然而,严峻的形势迫使列宁和俄共远离了那些基本原则,并导致了1921年新经济政策(NEP)的创立;1928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又回到了正统的意识形态。在最初的几年里,有关不同战略和制度的大量讨论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内涵。


编辑推荐

  《理解经济变迁过程》不仅解释了过去的制度变迁,而且解释了当今各经济体之间的不同经济绩效。因此,这部大作也是改进发展中国家绩效的重要指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理解经济变迁过程 PDF格式下载



诺思的书这本应该是集中了制度变迁理论的一本


诺斯的每一本书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为我们研究中国经济史建立了一个新的框架。如果能以此为基础,对中国改革史进行研究,将取得很大的成果


本书最初几章略显的离经济史远一些,我甚至怀疑这本书的价值,但越是看到后面越是被深深地吸引。


建议先阅读本书作者写的《西方世界的兴起》,读过该书之后再读本书容易理解多了


一本不错的著作


学术性很强,研究问题很有帮助。


诺斯的经典之作


给老公买的,一拿到书就像拿到宝贝似的,应该不错。


纯粹买来先屯着以防备用的。原书自然是好,希望翻译没有问题。


有新意,观点很特别。


这是诺斯的一本新作,很久没见他出新书了,原来看了他的《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等书籍,觉得挺好的,也是从这时起,开始对制度经济学感兴趣了。但觉得这本书比较难,难以理解,可能还需仔细读,另外,可能对相关背景资料不是很理解,还需在这方面进行努力。


对一般读者来说,道格拉斯.诺斯的《理解经济变迁过程》是一本比较难读的书,但是也是一本读了能给人很大启迪的书,你不必看懂它的所有内容,不必理解它的每一句话,只本你通读两遍,会有很大教益的。


这本书是在地铁上读完的,它基本上就是描述认知科学和演化社会理论的某种结合,特别是第三章“信念体系、文化和认知科学”。第八章“秩序和无序的根源”,已经十分接近怀特海阐述的过程哲学家们的问题意识。其实,怀特海是最早呼吁人类关注“无序”的思想者,他的呼吁逐渐唤醒了“不在场者”的潜在意识。值得收藏的一本好书


不过趣味性差了一点,要是能写成《水煮三国》那种风格,就比较经典了


很薄的一本小册子,读起来不难,但很有思想。


诺斯的书,应该不错,不过还没看。


理论性很强的书,不易看懂


书的设计一般


书真的是一本好书,但翻译实在是太糟糕,难怪大家都觉得难懂。出版社的校对也及其不负责任,在扉页的作者简介中居然都出现了严重的断句错误!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不得不说,人大出版社出版的这一套“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经济学系列”徒有虚名,选的都是经典名著不错,完全被翻译和出版社糟蹋了!这本书还算是这一系列书中勉强可以读的一本。强烈怀疑参与翻译的“大牛”根本没有亲自动手,都是交给手下的研究生翻译的吧。好多句子也就是金山译霸的水平。。。鄙视人大出版社。。。


前半部象哲学,后面还可读读,总体感觉收获不大。


花一周时间看完了,有一些启发性


可能是水平有限,读的很费劲,好多地方语句不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