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发展

韩光宇 等 著 韩光宇,齐红,陈雨露、韩光宇、齐红、 陈雨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7出版)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韩光宇,齐红,陈雨露、韩光宇、齐红、 陈雨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07出版)  

作者:

韩光宇 等 著  

页数:

502  

前言

毛泽东同志在1930年5月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明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61年1月,他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文中又反复强调: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就会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和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组织学员进行社会调研,是中央党校中青一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是贯彻和体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针的主要方式,是锻炼和检验学员调查研究问题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是学员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的重要途径,是为中央提供治国政策和策略的基础性工作。多年来,始终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和各有关方面的肯定和好评。一方面,学员从中获益良多;另一方面,许多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建议在国家制定有关法律和政策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09年5月20-27日,中青一班三支部全体学员根据中央党校中青一班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要求,组成“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达地区影响与对策”、“中央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新时期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战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海南省就业情况考察”四个调研组,分赴浙江、江苏、内蒙古和海南等地,围绕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问题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各调研组到达有关省市后,一路上不辞辛苦,白天参观考察、座谈走访,晚间阅读材料、交流感受和观点。大家边调查、边思考、边研究,对调研报告的框架、段落乃至语句,都是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可谓精雕细刻、字斟句酌,形成了一份份内容丰富、数字翔实的调研报告。

内容概要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影响,以此为基础形成有助于克服危机、构筑长期经济增长基础的战略思维,并最终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经济持续开放的进程中,为确保宏观金融风险处于可控状态,我国应该从控制“实际金融开放度”人手,保持战略上的国家控制力,以实现可持续的“无金融危机增长”。  如果说实现“无金融危机增长”应作为整个金融战略的核心,那么从实体经济层面来看,无论是在短期内抵御当前危机的影响,还是长期中构筑坚实的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中国都应将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作为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  本书包括:《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发展(经济影响、应对思维与发展方式转型  导论)》和《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发展(四省区实地调研及启示)》。

书籍目录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发展(经济影响、应对思维与发展方式转型导论)》的目录:第1章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一个概览1.1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挑战与基于并存1.2 长期视角下的危机应对策略:基于扩大内需方针与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的宏观经济分析1.3 国际金融危机北京下的中国经济:近期趋势及长期走向第2章 金融危机、实体经济与发展方式转型:基于产业调整策略的分析2.1 金融危机下的产业调整策略:能源行业2.2 金融危机下的产业调整策略:汽车制造行业2.3 金融危机下的产业调整策略:电子信息产业2.4 金融危机下的产业调整策略:3G是时代的电信业2.5 金融危机下的产业调整策略:国际航运业2.6 金融危机下的产业调整策略:军工行业2.7 金融危机下的产业调整策略:信息化测绘服务业第3章 金融危机与金融部门风险:源自危机敏感性行业的风险因素和控制策略3.1 金融未几下的银行支持体系:基于房地产行业与中小企业的融资分析3.2 金融危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及趋势分析3.3 金融危机下保险业的风险、监管与竞争力提升第4章 金融危机、民生改善与文化建设:应对新思维4.1 金融危机下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与基本养老保障为例4.2 金融危机下的医疗卫生体制:危机冲击与改革思维4.3 金融危机、新农村建设与大学教育:如何使大学毕业生为农村服务?4.4 金融危机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影响与对策4.5 金融危机下的城乡统筹发展:影响与对策4.6 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移民与社会和谐:以水库移民为例4.7 金融危机下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新思维第5章 金融危机与西部地区的发展:挑战、机遇和开发新战略5.1 金融危机下的西部经济:重要性更加凸显5.2 金融危机下的西部经济:影响与走势分析5.3 西部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发挥资源性经济的比较优势5.4 从资源型经济到资源型经济圈: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5.5 西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之路:发展循环经济第6章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港澳稳定和海峡两岸经济关系6.1 金融危机与香港、澳门经济:影响与对策6.2 金融危机与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影响、机遇和政策建议第7章 国家控制力与无金融危机增长7.1 金融自由化、国家控制力与发张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一个新的视角7.2 经济周期与国家干预:应对金融危机的财政政策7.3 信贷扩张、金融监管与经济稳定增长7.4 国家外汇储备:作为战略工具的超额需求与投资结构调整7.5 金融开放度与国家控制力7.6 国有经济与国家控制力7.7 金融危机、政府工程与国家监管:免疫和效益视角的政府审计监督7.8 “走出去”战略中的国家利益观参考文献《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发展(四省区实地调研及启示)》的目录:第1章 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与对策:浙江报告1.1 引言1.2 浙江省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状况分析1.3 浙江省科技帮扶企业的措施与建议1.4 浙江省台资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与启示1.5 浙江省金融机构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与启示1.6 银行经营风险防范:基于浙江省经济金融运行状况的样本分析1.7 浙江省保险业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与启示1.8 应对金融危机与关注民生:宁波的新思路1.9 总体分析:来自浙江省应对金融危机的启示第2章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央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江苏报告2.1 引言2.2 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捷径2.3 汽车行业技术创新的策略与启示2.4 中央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策略与启示:国家电网公司2.5 中央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策略与启示: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6 中央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策略与启示:华润微电子公司2.7 中央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策略与启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8 中央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策略与启示:南通中远川崎公司2.9 总体分析:来自江苏中央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启示第3章 国际金融危机与就业:海南报告3.1 引言3.2 海南省农民工就业状况分析3.3 海南省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考察3.4 海南省妇女就业状况分析3.5 海南省残疾人就业状况分析3.6 海南省农垦促进就业工作考察3.7 海南省华侨农场就业状况分析3.8 海南省就业工作与就业资金绩效监管:基于三亚与青岛的比较分析3.9 总体分析:来自海南就业工作的启示第4章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西部地区发展战略转型:内蒙古报告4.1 引言4.2 内蒙古呼包鄂三市的跨越式发展对西部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启示4.3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快速发展的策略与启示4.4 内蒙古自治区服务业发展策略与启示4.5 内蒙古自治区对外贸易发展格局与路径选择4.6 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内蒙古案例4.7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与启示4.8 提升内蒙古自治区测绘保障服务能力的对策分析4.9 总体分析:来自内蒙古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章节摘录

(3)创新评审工具,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针对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财务数据缺失问题,商业银行应建立与大客户完全不同的信用评价模型,重视中小企业的非财务状况和行为表现,如经营者个人品德、社会声誉、信用记录,来自工商、税务、电力、海关等渠道的软信息,银企合作中的表现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等。(4)创新贷款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中小企业融资金额小、需求急,应建立方便、快捷的贷款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为此,要开发与对公业务完全隔离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系统,根据市场、客户、产品、风险等不同组合条件,设计若干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明确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和限时要求,实行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处理。同时,建立人工审批和电子审批相结合的审批方式,引入先进的流程管理理念,根据业务风险程度、内部管理水平等不同要素,实现低风险短流程、高风险长流程,短流程管理强、长流程管理弱的差异化流程决策。(5)创新担保方式,拓宽融资领域。中小企业一般难以达到银行信用贷款标准,抵押担保是银行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但中小企业大多缺乏实物资产,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无形资产占了很大比重。因此,要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必须创新抵押担保方式。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抵押、质押财产范围,建立包括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在内的动产浮动抵押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应收账款、基金、股权、林权、采矿权以及商标、专利、文化创意版权等无形资产质押担保制度。当前,尤其是要关注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大约有5.5万亿元,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而中小企业资产价值的60%以上是应收账款。此外,信用保证也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重要方式,要在扩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担保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联保、互保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方式。二、创新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应根据市场及客户定位,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量体裁衣、因地制宜,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创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需要。此次调研重点针对银行创新的两种业务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


编辑推荐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发展(全2册)》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发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