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制改革
2009-6
中国金融出版社
应宜逊
345
本书是论文集,书中收集了笔者自1992年以来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有代表性的论文、研究报告,共计62篇,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 199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年初去南方视察期间,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的理论突破。“市场经济”一词,从此不再被看做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代名词;并且在加上冠词“社会主义”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件中。此后,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就定位于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金融”体制。 笔者曾长期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的研究部门,研究的基本方向是:货币政策、金融体制改革和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笔者一直支持拥护市场取向的改革,并且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诠释为“现代市场经济”,也就是经济运行以自由企业、自由市场为基础的,有着较为完善的法制与国家宏观调节的,能使社会贫富差距控制在“适合”范围的经济制度。同时,笔者也支持我国的改革走渐进式道路。正是基于上述认识,l992年以来,笔者努力从实际情况出发,潜心研究,努力为决策部门服务,努力呼吁、推动促进金融体制逐步迈向市场金融。鉴于此,本书定名为:《金融体制改革:走向市场金融》。 收入本书的文章都是当时金融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因而,由本书可以约略地看出l992年以来我国金融体制的市场化变革历程。比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历程、农村信用社改革历程、证券市场发展历程,等等。其中有的文章还具有良好的历史资料性。如《浙江省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金融体制改革推进思路比较》、《加速地方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等。
1992年 目前专业银行不宜向企业投资——与杨凯生同志商榷 股票市场,这边走, 专业银行应当加速推行资产负债管理 浙江省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1993年 吸收台资的有力举措:开办与台资合作的合资银行 走出高股价高投机的误区——中国股市现状剖析及对策 金融体制改革推进思路比较 金融体制改革与浙江经济发展1994年 中国股份公司和股票市场的发展道路 当前股份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公开发售”,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推进策略研究1995年 农村信用社改革应当因地制宜、加速推进——对嘉兴、湖州农村信用社的调查 攻坚改革的迫切课题:消除信贷供给制 金融改革的进展、困难与前瞻 ……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杨凯生同志的《深化金融改革的几点设想》一文(见1992年4月27日《金融时报》,下称杨文)不无真知灼见,读后教益颇深。但是,对于其中“要增大银行与企业的利益相关程度、允许银行对一些企业集团与大型企业直接投资”的观点,笔者实难苟同。 ‘第一,目前我国尚不具备允许银行向企业直接投资的客观条件。杨文中,允许银行向企业投资的依据是:“银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中介人'。银行资本是可以和工业资本相融合的。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也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银行”。这种见解本身并无不妥,只是杨文没有看到另一个重要的方面。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融合,是具有独立产权的银行资本与具有独立产权的工业资本的融合;而我国目前的专业银行与工商企业均还不是真正的企业,都不具有独立的产权。也就是说,我国目前还不具备产生金融资本的客观条件。目前应当努力将企业推向市场,使其成为完备的市场主体;努力使专业银行企业化,从“资金供给者”变成真正的“信贷中介人”。做到这一步后,才能考虑允许专业银行向企业投资的问题。 第二,目前银行与企业的利益相关程度已经过大,弊端甚多,应当努力缩小而不是增大银企利益相关程度。目前,国营企业定额流动资金中的银行贷款比重已达90%左右;多数企业的全部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比重超过50%,个别企业甚至超过80%。国外银行贷款占企业资金来源比重最髙的日本,也不过1/3 (1955—1964年为32. 8%)。显然,我国银企利益相关程度太大。这已带来严童 不良后果,一则,阻碍了工商企业和银行的企业化。 ……